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特刊•龚学明||【世界名人会】

诗会 世界名人会 2022-10-16

关注上面“世界名人会更多精彩


名人诗刊感恩一切美丽的相遇。


 经     典

主      编:林志国执行主编:安娟英编      审:也牧云制      作:浅笑

【龚学明 品展








除夕夜听妈妈唱《十八相送》

文/龚学明 当妈妈唱到“梁兄”我的心咯噔了一下从妈妈投入而传神的笑脸我看到窗外黑夜中的爸爸 这是个古老的传说:祝英台爱上梁山伯,隐喻再隐喻十八里相送,他似懂非懂;这是个渐远的故事:妈妈爱上了到镇上读书的爸爸20岁的她嫁给了一个穷书生 他们幸福生活了五十年日子清贫,而自由相恋的爱深厚活泼的妈妈一唱再唱“梁兄”清瘦的“梁兄”啊总是默默地听,无声地笑从青春直到年老,亲情已透明如一 而生命终究如蝴蝶:爸爸的羽翅飞远他的爱收拢,他的恨神秘无解他像闪电在闪电中消失她的泪水在江河中孤独我们在不可或缺中参与,一次生离死别的演出(相送十八里又十八里,直到迷失方向) 两年来,妈妈的越剧喑哑时间的丝线反复轻抚情节的伤口;除夕,我们刚祭祀了爸爸和先祖“他的影子又轻轻闪过”今夜,妈妈对着爸爸再唱“梁兄”我们都愿意平静和欢喜:他已 走进熟悉的声调,在妈妈的丝绸中安坐  

我给妈妈拍视频

 人已散,声音退尽这古老的房间,就剩母子这种固有的关系现在守住 拉上窗帘拉不上外面黑色的夜就像对爸爸思念的痛不会消失 找点乐子吧让心中的花长出来鲜艳除夕夜和春节的继续妈妈,你唱最爱的歌我录视频 现在开始,不需要记忆唱了六十年的梁祝越来越明晣爸爸比梁兄聪明但仍一样离去:妈妈的落寞比祝英台真实也更多 一首首民歌从胸腔中掏出的玉已更加圆润多少回白日和月夜里轻轻打磨已成为妈妈最珍贵的私人礼物:她送给最软弱多愁的儿子,也送给镜头里的自己 借视频守住一个平常之夜一段将永不平常的短暂时光母子就要分别回到各自的房间和心事 妈妈问唱得阿好我竖起大拇指,说非常好这不是安慰这是本能 我不时打开视频今天,不再回忆我和妈妈走过死亡和哭泣在镜头前后再次汇合:妈妈唱歌,我录视频



对妈妈的记忆都是温暖的诗龚学明   诗歌既是记录,也可以是理解。我试图用诗歌这种分行文体记录与父母生离死别的经历和情感体检,也以诗歌的思辩来对生存和死亡这个重大命题作个人的诗性理解。
父母在,一切都好,其乐融融。爸爸在时,妈妈常唱歌娱乐,而爸爸走后,我们很难听到她婉转动听的唱腔、歌声了。妈妈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患有糖尿病多年的她,进医院挂水的频率在增多,住院变得越来越频繁了。此情此景,让我意识到与妈妈相处的时间的宝贵,我尽量多地回家。我用诗笔记录下一帧帧母子相依的画面,一个个“现在”成为我诗歌的题材。我庆幸我自己做了一回有心人,这些稍纵即逝的镜头进入了我的诗中,成为我回忆过往的“载体”,借助这些生动的过往,我对妈妈的追怀有了些许的依托。如果当时没有用心地记录感受(感觉),提炼诗意、诗思,现在再通过回忆来写作,素材的丰富、诗歌的鲜活和生动、情感的敏锐,都几乎是不可能达成的。这将是无可挽回的遗憾。以上的诗歌则是集中书写我妈妈唱歌的场景和感受。我妈妈对唱歌的热爱,她作为一个生命体,对美的喜爱,一直浸透到了骨子里了。
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的美?我相信,美既在于美自身,也在于它与生活的关联。人类在进展中,对美和艺术的认知一直在各执一端中展开。美,就是旋律之美,色彩之美,语言之美。英国著名学者在《美的历险》一书写到,“成熟艺术的职能并非来自修道院的回廊或是伊斯兰的皇宫,人们将会再度承认:一切事物的外在形式都无比美丽,从中可以产生优秀的作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1页)。书中还说,“……这些作品中,没有对自然的拙劣模仿,恰恰相反,其中只有对线条、形体和色彩挑剔而审慎的选择,显然,这种选择就是为了给人提供纯净的审美快感”(江苏教育出版社,第37页)。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在煤油下纳鞋,在井台边洗衣,经常会哼唱一些曲调。这些曲调从我年轻的妈妈的嘴中飘出来,带着妈妈亲切的嗓音传开,进入我的耳朵里,让我觉得非常好听。这声音如同看不见的丝线,带着透明的色彩,比柔和的阳光的光线更加神秘。后来,我才知道,这其中,有的叫紫竹调,有的是淞南民歌小调,有的调则至今弄不清楚了。音乐的旋律,让妈妈感觉到了美。这种美让妈妈获得短暂的快乐,它们抵抗了生活的沉重和苦痛。
妈妈对于一些剧种的痴迷,则是因为这些剧种在旋律美之外的内容厚重。其实,我们必须看到,艺术与生活的关联紧密,正是在这些剧种中看到了生活的一面,才会打动人去深深地喜欢。妈妈听锡剧、沪剧、越剧,妈妈唱锡剧、沪剧、越剧。她不但自己唱,还教身边的人唱。当她在听时,她走进了剧情;当她唱时,她唱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妈妈喜欢唱越剧《梁祝》,尤其喜欢唱“十八相送”唱段,这是经典中的经典唱段。妈妈唱了又唱,可谓张口就来,一生不知唱了多少遍。她多次唱给我听,配合柔婉的手势,如此入神,完全进入角色之中,唱完后竟能看到眼眶中有些许湿润。她在唱梁祝的爱情故事时,想到了自己和爸爸的自由恋爱,感受到爱的甜蜜和痛苦。比起梁祝,她俩要幸运得多,他们的爱情结成了正果,有了苦甜相间的家庭和爱的结晶,但命运终归是一场悲剧,到了生命的最后,爸爸先于她离去,重归影单行只。诗歌《除夕夜听妈妈唱<十八相送>》是一次真实的记录,爸爸走后妈妈在经历数年后终于又唱了起来,只是增加了新的悲伤情愫。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而生活又契合艺术的主题,增加了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染力。妈妈如此热爱唱歌和戏曲,是因为她的情感与戏曲中的人物的心境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她理解人间的苦并非她一已遭受,从艺术中到现实里,从古代到今天,苦难总伴随在人的左右,人要学会解脱,苦中取乐。正如这首诗歌的标题《妈妈不贫瘠》中所写,“淞南山歌和地方剧种/是神的赐予,让一个人的生存/获得信心:交给妈妈/她善感而冲动,在解救/一群人//她迎着冬天的呼啸声唱/唱热了北风,自己的心/和一个村庄的表情;/她在稻田里唱,在稻行间/田塍上,在滚烫的水,升腾的/热中,唱得植物安静/乡亲们的心,清凉”。    这就是我的妈妈。她唱啊唱,从青年唱到晚年,从田间唱到了镇志办录像室。她唱成了地方的文化,唱成一段历史。我在诗歌《六分钟的历史》中,用虔诚和敬佩写道,“半个世纪的歌唱/在天地之间,她被神派遣/一个民间山歌歌手/早已扬名,现在/镇志办要将妈妈的声音和/图像刻入历史//妈妈的嗓音交给风/她的歌词嵌进河边的石头上/她对着庄稼唱/谷子和麦子抢着吸收营养并/饱满/乡亲们在一次次婉转的/曲调中,用笑和眼泪配合/在生活的舞台上,她们/不能缺少妈妈”。妈妈还在歌唱中获奖,她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名人。 


龚学明,男,江苏昆山张浦泾上村人。 上世纪80年代求学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至新华日报社,参与创办扬子晚报。曾任扬子晚报上海记者站、苏州记者站站长、江南时报副总编辑。现为江苏扬子晚报《诗风》诗刊主编。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资深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获全国晚报和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多次。现为扬子晚报《诗风》诗刊主编,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一生致力于新闻和文学的写作,发表新闻作品、诗歌、散文诗、散文、小小说、报告文学等上万篇(首)。龚学明长期致力于亲情诗和八行诗的探索和写作,被誉为“中国亲情诗现代主义写作第一人”。曾获第二届、第三届《海燕》诗歌奖,第十二届《上海文学》诗歌奖,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优秀编辑奖,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等授予的“中国新归来诗人代表诗人奖”等奖项。他主编的《诗风》周刊,获2020年度中国晚报最高奖——专栏奖一等奖。从1991年起,先后出版诗集(河水及人》(安徽文艺出版社)、《冰痕》(江苏文艺出版社)、《白的鸟紫的花》(南京出版社)、《爸爸谣》(江苏人民出版社)、《世间万物皆亲人》(上海文艺出版社)、《龚学明的诗》(南京出版社,上中下三册)、《月亮村庄的妈妈》(上海文艺出版社),纪实文学集《收藏之路》(南京出版社),散文集《艺术创造人生》(人民日报出版社),随笔集《上海有梦》(珠海出版社)。连续三年(2016—2018)主编江苏新诗年选,编辑出版江苏诗人诗丛。诗集被美国等国家的一些图书馆收藏,诗歌被译成英语等语种,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等国家传播。

※作者授权首发2022年5月13日出品


名家特刊作品集锦

更多精彩(请点击名字阅读):

吉狄马加/黄亚洲/高洪波/叶延滨/李少君/李自国/胡弦/李发模/车延高/萨仁图娅/桑恒昌/顾偕/绿岛/陈果卿/安娟英//于国华/李少君/李自国/峭岩/ 夏智定/张继征/高洪波/桑恒昌/雪野/民冰/老区山鹰 /笑虹/洪三泰 //萨仁图娅/笑虹/姜良纲/祁人/叶延滨/宋学镰/马汉跃/吉狄马加/夏智定/笑虹/桂清扬 /张继征/王芳闻/高伟/俞律/夏智定/笑虹/冯亦同/马汉跃/桑恒昌/郑道远/笑虹/胡弦/顾艳//夏智定/桂清扬/高洪波|/夏智定/车延高/李发模/叶延滨/刘晓平/夏智定/黄亚洲/非马的画,笑虹的诗/桂清扬/夏智定/非马的画,笑虹的诗/黄亚洲/非马非马的画,笑虹的诗/雪野/陈墨黄东成陆萍民冰夏智定黄玲君/于国华/叶庆瑞/李志高/马汉跃/李子良/薛玉林/李少君/桂清扬/(唱和篇)俞律&冯亦同&胡剑明/邱华栋/李少君/夏智定/李少君/刘川/吴翼民/李少君/刘川/班琳丽/叶延滨/张继征/民冰/田放/晨晖/萨仁图娅/浦学坤/陈墨/林汉筠/王芳闻/于国华/叶延滨/李少君/龚璇/安娟英/张继征/高洪波/张继征/于国华/凌晓晨/李发模/张富祥/何鹰/桂清扬/李发模/叶延滨&安娟英/李建华/王有辉/祁荣祥/叶延滨/安娟英/周所同/彭惊宇/蒋德明/夏智定/民冰/夏智定/李子良/黄亚洲/民冰/龚学敏/夏智定/李云/民冰/夏智定/李子良/车延高/宝蘭/高洪波/浦学坤/青小衣/孔繁勋/夏智定/左拾遗/冷慰怀/桑恒昌/谢耀德/憨子/艾子/马文秀/杨清茨/黄明山/刘向东/李少君/许一青/民冰/何鹰/张继征/夏智定/安娟英/周雁翔/陆萍/民冰/张创辉/李子良/谭五昌&盛华厚/刘思远/民冰/于国华/高洪波/李子良/李云/霍竹山/杨拓夫/吉狄马加



感恩遇见






公益性诗会

世界名人会

诗人群体,诗意情怀,诗写生活。世界名人会携手当代诗坛顶级精英,倡导思想回归,拒绝庸俗诗风,点赞时代精神,践行有益之探索,不作无病之呻吟,纵情讴歌真善美,铁笔怒指假丑恶。借我平台,扬你美名,诗歌不死,诗魂永在。你把人生经历成诗行,平台把你的诗作升华成刊物,释放世界,愉悦生命,品读感悟,奉献社会。世界名人会欢迎诗人入驻,与名家同台,展时代风采

平台声明:文责自负,保护原创






投稿方式:

邮箱:1332581459@qq.com

微信:vv188899770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