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纸质专刊(第20期)||《世界名人会》

诗会 世界名人会 2022-10-16

点击上面“世界名人会更多精彩


名人诗刊感恩一切美丽的相遇。

 经     典











纸质,

ZHIZHI

SHIKAN

专刊

2022/06

05

星期日

★★★纸质刊第20期



上刊诗人


《南方文艺》:丁丁,张新锐,张扬,薛林贵,吕素庆,潘龙华,邓晋贤,罗颂华,余耕,张维,李淑芳,钟世韩,怀河,马志才,百合凌波,李少华,杨永,清风



01





◆ 微笑是宇宙的语言

文/丁丁


微笑 宇宙的语言

穿越时空 望见

烈火 雄鹰

皆未能扭曲嘴角上的

时间线


住在酒窝里的春天

一片馥郁 挽住狂澜

安然入住 诗意容颜


无需翻译

大大的世界

由扬起的嘴角 连成

小小的家园



◆ 红叶


轻轻地

空中 婀娜


脉络 舞动成

嘴角 

上扬时

大地在祈祷


离开树

带着火红的热情

微笑着 随风

问候 

世界


丁丁:作品见于海内外媒体平台。著有个人双语诗集,并接受美国当地资深传媒及教育杂志《Language Magazine》的专访。有诗歌刊登于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现代文校本教材。国际美术馆签约艺术家。



02






◆ 初夏之约(外二首)

文/张新锐(山东)


从春的尾巴梢一扫而过

星星月亮都有些过于焦急

窗外的鸟雀一起欢呼

初夏便从睡梦里醒来


风轻轻撩动河边的垂柳

运河泛起一层层涟漪

侧耳细听是播种的季节到了吗

布谷的叫声越来越心急火燎


昨夜枕着你的名字入眠

卧听轻声无边的蛙鸣

河水坐卧凤凰亭清晰可辨

一会儿便从水面上漂走


柳烟里藏着多少羞红的秘密

却好像隔开了无数个春秋

湿了的石板路很快被风吹干

巷子里飘出槐花的芬芳



◆ 总以为来日方长


总以为来日方长

到处都是急匆匆的脚步

把胃写疼的诗人捂热词语

询问人间那些哭泣的泪滴


总说自己已是死过一次的人了

提醒哭累的梧桐雨过天晴

把天空烧疼了一次又一次 

紧张地捂住结痂的伤口


那么多渴望需要灵魂安息

急促的敲门声早已被晚风吹散

直到黄昏来临雨水一滴一滴

摁住鸟叫压住一路的蛙鸣


天空的云彩漂来漂去

水涨船高河水一夜间漂过小槽

如果你真的去意已决

人生远虑却难以理解万象更新



◆ 小满


再多一点就溢了

再少一点

又有些欠妥和遗憾

就这样慢慢地像浅溪的流水

看一群麻雀轰的起飞

蓬蓬勃勃的绿草深处

安祥地挤满田头壕崖

阳光暖洋洋懒懒地照着

也没有寒风里瑟瑟发抖

其实小满是邻家小妹的名字

他常常浅笑着

白亮的牙齿露出一道闪电

脸蛋上两个小酒窝

盛满温情和娇羞


张新锐:山东临清市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山东文学》《散文诗》《中国文艺家》《青年文学家》《鸭绿江》《诗选刊》《作家天地》《西部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作品千余首(篇)。10多次在全国诗文大奖赛中获奖。出版诗集《张新锐抒情诗》《潮起潮落》《热土流风》等。



03






◆ 远行

文/张扬(武汉)


莫非中了暗算

莫非远行太苦

胸壁的血

溅出一地鲜红

那是因为它

疫情


天庭,挑一盏白纱灯

正在改写历史

病毒,如枯叶

纷纷凋零

鸟巢里早已孵化出

一声声雏鸟的啼鸣


我想

等不了多久

把这毒珠

拉到那荒脊之地

施以绞刑

然后,带上雏鸟一起

远行


张扬,湖北武汉人,多个协会、诗社会员,编委,签约诗人,18岁开始发表作品。



04






◆ 山村四月

文/薛林贵


四月民间芳未尽,游人酷爱入山村。

红橙黄绿青蓝紫,乡野田园扮晚春。



◆ 观音桥


童子河边玩水漂,无忧无虑好逍遥。

不知这里是何处,长住观音在此桥


薛林贵,安徽东至县人,曾在山区小学任教15年,喜欢文学。为安徽省诗词协会农民诗词工作委员会理事。作品散见于省内外报刊杂志以及文学网络平台。



05






◆ 尼山日出

文/吕素庆


走近夫子洞,拜谒天纵之圣

想那土炕上的一胞脐血

怎样被一双手剪断后

搭放在那道隐蔽的圣泉上


73道年轮,烙印着周游列国的斑斑血迹

史书上的疤痕,来自天国地问与说

每一个脚窝里,都埋下了贯穿千古的种子

红彤在二十一世纪的枝头

成为世界的文化遗产


喷薄的日出,穿过层层雾锁

沸腾了那片云海

五连峰,天地间耸立的巨乳

以不足400米的海拔,灌溉着万世芳华

教育、思想政治、儒家学派

金光  霹靂  布袋戏偶

谁来扮演颜徵,谁配扮演天之木铎

谁敢担当世界十大名人之首


手持《春秋》《六经》《论语》

从孔子文学院慢步到孔子廟

这里的水不往低处流

这里的花草闻风而不动

这里的雀鸟不叽喳

这里的松柏,酷似

奥古斯特·罗丹的雕塑



◆ 聚散


一滴泪迎风而泣,千转百折

再度回到盐碱沙砾浇灌的生命体

长出狭长的叶子,开出暗红的花


睡醒的九个赤乌,布满血丝的眼睛

直视着违背天意的物种

一朵云在空中

反复调整宽度与角度

月亮,消瘦成一弯月牙


魔窟里发出口哨,抛出无数把阴冷的刀子

她披着轻盈的羽衣,翩然而至

一对冰雪玉人,相依相拥

美得勾魂摄魄


三千年的苦寒,最终委身于沙

每一个窝痕里都收录了爰与恨说

他捧起一片雪,一粒沙

她说: 这是神喻的种子


吕素庆:辽宁省作协会员;有诗歌、小说刊发《鸭绿江》《作家报》《人民铁道报》《诗潮》《记者报》《红高粱文学》《人民艺术家网》等;《作家报》一等奖;中国创新论坛诗歌类金奖。



06






◆ 封控区的窗口

文/潘龙华


大门被关闭着,窗口承担呼吸

用日和夜,开始一张一翕 ……


羞涩的桃花,想逗我开心

笑靥微红,演一场醉酒的贵妃 


偶尔路过的一对凤蝶,过于热情

在我眼前,一上一下旋起了芭蕾 


一丛青青的竹, 表现矜持

借绿色的风,清新着我的吮吸


挺身而出的枇杷,举着金色的诱惑   

一串串,它们只想精采我的食欲 


那些樟树柳树和棟树,直奔主题

运用各种鸟语,驱赶我的忧郁……  


我知道,窗口是生命的伴侣

它用多情的负离子和诗,为我接力……   


潘龙华,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有近千篇(首)诗文作品在《诗刊》《解放日报》《美国华商报》等报刊登载。入书五十多部。有《潘龙华诗文集》和《我的诗情画缘》书籍出版。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香港诗人联盟永久会员,香港作协会员。



07






◆ 马到成功

文/天马


三年前,天马在乌云弥漫的天空窒息

嘲笑或沉默的背后

一群驴子野蛮而疯狂的怒吼

尾巴始终在云雀之下乞求

——一个属于混合体的天空

天空不可能因为乌云密布

降低高昂的头颅

也不会因为大地的疼痛

收起电闪雷鸣


现在,已经是初夏

花朵正艳,黑夜沉睡的儿子(播种者)

在黎明到来的前夕,如同

一根野草,悄悄拔节

将疼痛劈开的裂缝一一弥补

那匹窒息的天马,如同

一条冬眠的蛇——苏醒

他将和你和我,一起歌舞

一起屏蔽“独来独往”的信念


请相信云蒸霞蔚的天空,相信

黎明的女儿(传宗接代者),相信

这不是最后的曙光

纵身跃起,骑上天马飞奔

我相信这不是最后的尘土飞扬

你那野蛮而骄傲的空虚和寒冷

掩埋不了病入膏肓后的死亡

还有,温暖不了这个打着寒颤的村庄

我只相信:马到成功


邓晋贤,笔名: 天马,男,湖北大悟人,公务员,毕业于空军气象学院。现为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孝感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报》、《定州日报》、《孝感晚报》、《中国现代诗人》、《湖北诗歌》、《中华山诗刊》、《白天鹅诗刊》、《现代作家文学》、《槐荫文学》、《春晖文学》、《苏州文学》、《西北文艺》、《现代作家》、《南北作家》、《家长里短》、《小雪》、《大悟山》、《现代诗美学》、《悟文观止卷》、《湖北基层文学丛书》、《中国当代诗歌选集》等报刊、杂志、选本上。



08






◆ 看世界

文/罗颂华


疾风暴雨,电闪雷鸣

世界突变

美国泄毒人间

五洲四洋鬼哭狼嚎


战争战疫从未休

是谁挑拨离间

是谁把悲哀洒向人间


先前是禽流感

后来是动物传染动物

然后是动物传染人

再下去是人传染人


这个世界咋搞的

当今是人传染人

立马又变成奥密克戎


战争是侵略、抢劫和屠杀

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

病毒是人类对人类的毁灭

是种族对种族的灭绝


人类从战争到战疫

人从人变成魔鬼妖怪

世界和谐在哪儿

人类到底追求什么


罗颂华:男,汉族,原籍湖南省益阳县。退休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退休后创作诗文达数千篇首。作品发表在《世界名人会》《稻田文学》《东江月文化》《中华诗选》《中华诗人》《中华诗赋》《人间诗词》《岭南作家》《新长江文学》《长江诗苑》《文学百花苑》《中华诗艺社》《首都文学》《当代精英文学》巜东方新文学》《华夏诗词文学社》巜大连文学》《齐鲁传媒》《中国人民诗刊》等数十家诗文书刊、网络平台。(微信名:江南翁)



09






◆ 被一串鸟鸣钓出思念

文/余胜


你是想用歌声吸引我?

还是挽留我?

正好路过,可以驻足听听

你美妙的歌声或聊聊远方的乡村


不知道你的家乡在哪里

也听不出你的歌声里有没有乡愁

多么灵动悦耳的声音

恍若花开初见时的诧异与欢喜

——无忧无虑的


那是夏夜躺在旷野仰望星空的惬意

小溪追逐戏水的酣畅

只是,你躲在枝叶间

用一串串歌声引诱我,任我

陷进你布下的网



◆ 走失的乡村


村庄每吐出一口炊烟

都成了思念的信子

每点燃一堆篝火

瞬间,都幻化为满天的星辰

流萤早已逃离这遍荒芜的洼地

记忆里,笑声跌落在早年的稻田

再也没有爬起


只有风,将这寂寥婉转稍给我

细述村庄的荒凉,甚至

连蛙鸣都被空旷惊吓得

不敢多叫几声。阳光下

扬鞭扶犁的背影恍若浮现

——土地已干涸

杂草绿了又枯

枯了又绿



◆ 错过风的拥抱


我该从何处开始相认

这凌乱的脚步,散乱的落花

深的,浅的,新的,旧的,弯曲的


行程中每一处遗漏,仿佛

都有记忆记录在案,而下一次

偶然的相遇,都是

必然的重逢


错过风的拥抱

甚至,来不及叫出一朵花的名字

为交织的香味重新命名


花已沦陷香也走远

遗留的痕迹,顷刻

被短暂的快乐覆盖——深与浅

没有了任何意义


余胜:笔名,余耕,湖北省大冶市人,现居广东佛山。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



10






◆ 逆流

文/张维(河南)


北风,肆虐

把黄土地覆盖

惊动黝黑的真情

裏上沙的童梦

去开辟一片天空

云起云涌,配合默契

却是那样单调渺小

失去光泽


褴褛的羽绒服,羽随雪

飘向它的国土

曾经的追梦女孩

心愿被吹得东摇西摆

顺着脸颊

流下无言的伤害

她却笑得开怀



◆ 世界是透明的


舀上一碗水

水里晃着日月的影

日夜匆匆

赶赴一场盛会

捎上我的真诚和祝福

和汗珠的晶莹


玻璃窗,内外风格迥异

折射一帘幽梦

反衬季节的柔情

痴痴的等

却是与众不同

默认,记录时针的行踪

问候,嘱托,一路同行


张维:河南南阳人。有爱心,作品见《博雅诗刊》《世界名人会》《中国爱情诗刊》《古今诗词天地》《诗词大会》《中原风诗歌文学社》《晚来风诗社》《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等平台和纸刊,用文字传播正能量。



11






◆ 落入流水的桃红

文/李淑芳


伫立窗前

目光捕捉天空云朵

借助一缕清风去想象


云如天马行空,哒哒归来

窗檐上悬挂的风铃,摇曳着梦

艳艳的桃花开在回眸处,映红了天际


灵魂潜认识里,远离烟火入仙境

一场虚构设计后形成黯伤

你对一朵桃花发呆


一杯酒灌醉了杨柳风

你对风喊一声我是桃花

落入流水的桃红,缠绵湿润了

他的影子,在一朵云上



◆ 回望那个春天


她拿起果盘里一个红枣

放在手心,把目光转向窗外

一棵枣树的影子,缥缈地从远处移了过来

一个颤巍巍裹着小脚的老太太

从屋后走出,使劲跺着脚大声呵斥

几个小馋猫,慌忙从枣树上跳下逃离


一颗小小的红枣含在嘴里的香甜

比呵斥声,更深入内心深处

一颗枣的记忆里,天空是那样蓝,水是那样清

小蝴蝶结是那样顽劣天真


柳笛声声的时光,是没有童话快乐的真实

格格的笑声,忘记了爬树磕破皮的疼

走过山野,采一筐绿莹莹麻子菜

掺和玉米面,救饥青黄不接


田野  小河, 路边,与伙伴们嬉戏

捉迷藏,躲进春天某一个角落

小蝴蝶结弄丢了自己


此刻,她坐在黄昏,用湿润的目光

回望那个春天


李淑芳:女,网名草木白雪。大连人。作品多次获奖,散见于《星火》《鸭绿江》《新成华报》《民族协商报》《延河》《济宁日报》《世界日报》《威海日报》香港《橄榄叶诗歌报》《香稻诗报》《德州晚报》《辽沈晚报》《长江诗歌报》《广州诗歌报》《江苏经济报》《小拇指诗刊》《秋水》《台湾好报》《河南科技报》等多家刊物。



12






◆ 旧耙田机

文/钟世韩(广东省河源市)


小四匹的马力,

吃喝柴油为营养支撑着肌体工作。


刚到阿甲家,

与陌生的阿甲常常闹着干,

常常被阿甲弄得翻跟头,

一气之下被受伤的阿甲卖给了乙家


与在家面壁的乙从此结缘,

慢慢地就成了知己知彼的挚友。

不用忍受被人责骂着工作。


走在阡陌的乡间,

慢慢地多像一只蜗牛,

走在污垢的烂泥潭里,

常常忍受着被淹得鼻子进水

爬行在贫脊黄土地上,

总被阿乙嘀咕:又要硬撑着往右拐,

若是走在鲫鱼背的田埂上,

不知咋滴,稍瞬休息的主人没顾及,

哒哒哒地没几下就像四脚朝天的海龟一样,

肚子里“血”往下流着。


被双轮的脚丈量过的田地,

满满的水上漂浮着厚油膜,

乡下的扛锄人走近细看:

“大吃户”的脊梁上总拖着三四十近的沙包,

还遭乡人谪咕责骂:

这“铁牛”不如往昔的黄牛,

也不值几个铜板,

真是过时货。


然而

阿乙总是笑一笑什么也不说。



◆ 闭门造车


牛顿一直呆在屋里奇思妙梦

谁知道他心里烦恼与苦衷?

失败后,多少次无精打采

谁知道他受过多少次伤害:

人言可畏   劈头盖脑地来

他还是坚持着直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丰收

读过《牛顿的故事》的学生都会

用尽一切方式手段把自己的作业做完

从未嫌弃自己慢慢悠悠

讲授《牛顿的故事》的老师也会

效仿他

把自己的讲授的教学内容

完美地铺开

五十八岁的老师仍心怀梦想

桃李满天下

却依然痴心不改

向往着那繁星春水

星辰与大海

试问世间

谁能有此情怀。


钟世韩,70后,本科毕业,在乡村任教:喜欢研读古诗词,现系河源诗苑会员:浔阳江诗社社员,中华诗友会会员:天津草帽诗社会员:《文学百花苑》签约作家:作品《中华文艺》《河源日报》《诗中国》《文学百花苑》或微信网络中。



13






◆ 七绝 · 院外榴花

文/怀河(安徽)

 

落日闲云流水映,清风借宿主人家。

莫悲春去无芳赏,一树榴花照晚霞。


怀河,供职于安徽亳州文旅集团,农工党党员,分别于《颍州诗刊》《世界名人会》《华中文学》《中国诗歌报》发表原创诗篇,诗观:腹有诗书气自华。



14






◆ 归途(外三首)

文/马志才


徘徊于浮世太久

远方山脚下,那条窄而弯的小路

和那颗白杨树旁拄着拐杖的母亲

仿佛还在眺望浪子的归影


今夜的霜,蕴涵古典的婉约和凄清

潜入尘世,俯视匆匆天涯路人

白茫茫落入发根,抚慰我惆怅的归省


枝头的枯叶,挂在月光里

在风霜中瑟缩,悬望归宿

牵着筋脉里仅有的那点湿润

从灵魂的发源地,落入生命的轮回


东方鱼肚色,擦亮眼前的白杨

我在时间的背后,赶到母亲落脚的地方

捡起一枚白杨枯叶,抚摸着脉根

枕在母亲的脚旁,泪光朦胧

母亲正往灶火里,一把把续添对儿的思念



◆ 落叶季


当秋叶映红山峦

我就会把自己点燃

如果落叶、荒草都化为灰烬

那我燃烧的每一种色彩

都是内心迸发的血液


谁也没伤害谁

深秋季,霜里带寒

四处飘零的人,心里

总藏着一团火



◆ 无题


看展翅远翔的鸟

就感到失望


把心拽上风筝

对着天空,诉诉苦衷

自己,是另一只鸟



◆ 半坡


那座山,

爷爷爬上去就不见了

后来,父亲也爬了上去


夕阳在我眼前

辉映出他们的影子

我已爬到半坡

山顶渐渐矮下来


马志才,笔名原华,宁夏固原人,已退休。诗歌、散文散见于部分报刊集网络平台,出版诗集《白墨水》。



15






◆ 走心(外一首)

文/百合凌波(浙江)


一种无趣、僵硬的感觉

突然降临,在四月的末梢


不去多想,捻起绣花针

直到手,变得麻木

疲倦、酸疼,很真切


然后开始感到,一种无奈

用什么来替代?越来越难把握的丝带

心在说,意念


穿线器崩断了,我像肓人看不见针眼

这一定是生命中的不可思议

尴尬,我闭眼

手捻针,心走起


脑海中的画面,我的手与针线

清晰的出现,就像视力最强的时候

这场针与线的结合


终于穿过了,用意念

坚持、努力,没有白费

事实上,无数次的往脖子上戴项链

已说明,心诚则灵......



◆ 早安,父亲


我醒来的时候,矿车从井洞口开出

一辆接着一辆,滚滚向前

父亲坐在驾驶室里,他已工作了一个晚上

当最后一车铁矿石,在破碎机前分理

这时的东方,刚刚鱼肚白


远处的灯,越来越暗

废石垒成的山坡,一堆又一堆

呈长方形,正艰难的互相依靠


父亲们,一个接着一个下班了

他们戴着工作帽,穿着长统靴,踩着泥泞路

相伴,迎着初升的太阳


经过我家门口,不约而同地

看见,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

他们叫出了我的名字


百合凌波,本名陈波,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人,祖籍浙江余姚,浙江省作协会员,非马特约诗人。2012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 2014年出版散文集《心暖花开》。

  


16






◆ 在古槐下静坐

文/李少华(山东)


在山陕会馆里

百年古槐,用浓密的枝叶,抵挡六月的酷热

我抚去坐椅上的尘土

恍若抚去历史的尘埃

在绿荫下,静坐


手捧一本会馆简介

像捧着一段岁月

鸟鸣婉转且空灵

他们是否能穿越历史的长河

见证过锣鼓喧天,商贾穿梭


大殿里,各路神仙

风采依旧

或威风凛凛,或怒目圆睁

或衣袂飘飘,或敦厚安静

但都没有留住岁月的流失,繁华的远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若干年后,谁会记得

我曾在这古槐树下静坐

并想了很多很多……


李少华,聊城诗人协会会员。作品发表在多家纸刊平台。



17






◆ 鹧鸪天 · 

文/残梦


玉洁冰清系此身。惊鸿一瞥下凡尘。

冰刀霜剑谁相衬,冷雨凄风唯自珍。


形优美,意纯真。连天飞雪笑迎春。

香魂不与群芳共,岁岁年年不负君。



◆ 寻梅 · 寻梅


年年岁岁情似火。看枝头、梅花朵朵。

暗香疏影冬风破。

任凭寒霜冻,雪中经过。


一生冷暖谁开课。念千重、奈何因果。

芳魂缕缕堪消磨。

且将尘缘了,春梦在我。



◆ 相思引 · 梅魂


我许红梅一段魂。凌寒傲雪自精神。

谁争魅影,风雨怕沉沦。


玉骨冰心心有意,琼枝幽梦梦无痕。

他朝零落,何处染香尘。



◆ 七律 · 中流击水


纵横千里伴良筹,击水雄姿浪遏舟。

问鼎山河除国恨,燎原星火解民忧。

战而未捷当无畏,梦若难圆誓不休。

碧血滔滔酬岁月,丹心片片报春秋。


杨永,笔名残梦,又名林中一木(一木)。云南师宗人,生于楹联之乡,窦垿故里。大学文化,崇尚国学,喜欢运动和旅游,师出"江南书院"梦竹。"中国诗歌网"诗人、"中华作家网"会员、《百花驿站》《中国云天文学社》《九鼎文学社》《诗会•世界名人会》《众创诗社》等多家诗刊签约作者,贵州省黔东南州《寒云又话》诗刊社编审。

原创作品散见《诗刊》《星星》《辽河》《中国诗歌报》《南方文艺》《南丹山》等纸刊和《美篇》《开封诗词大观》《北京•金榜头条》《华语经典文学》《文学与艺术》《众创诗社》《师宗文艺》《胜境文艺》等四十余家文学微刊。多次获全国诗词、散文、诗歌大赛奖。



18






◆ 五月

文/清风(强社生)


五月的热风

把思念种入莲花心中

碧叶之上

托出瓣瓣的粉红

荷塘的雨滴入月光的梦


一首流泪的歌

把故事连进了自己的心

牵着难以搁置的相思

飘到诗与远方

盼望与你同游月下荷塘


夜的宁静

谁能走进我失眠的情

一杯苦咖啡

苦到天明

只看到启明星的独白


没有了陪伴

如星星失去了月光

在浩瀚的夜空独明

我望眼欲穿

不知你在何方


渴望你

如渴望太阳

渴望月亮

在你的白天

在你的夜里

守望


为了你

只为了你

在万水千山中

追寻着你

为你而去


强社生,笔名清风,甘肃陇南人,中国翰苑作家协会秘书长《世界名家精品集萃》、《世界诗歌作家选集》、《中国文豪名家精品选集》、《中国名人名家典藏》、《当代诗人作家档案》、《当代文豪名家典藏》等六大平台新诗主编。

中华诗人协会会员,在各大网络平台发了千余篇首作品,曾获得了特、一、二、三等奖。

※作者授权首发2022年6月5日出品


往期作品回顾:

点击标题阅读:

纸质专刊(第一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二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三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四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五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六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七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八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九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十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十一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十二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十三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十四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十五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十六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十七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十八期)||《世界名人会》

纸质专刊(第十九期)||《世界名人会》

向下滑动欣赏

感恩遇见






公益性诗会

世界名人会

诗人群体,诗意情怀,诗写生活。世界名人会携手当代诗坛顶级精英,倡导思想回归,拒绝庸俗诗风,点赞时代精神,践行有益之探索,不作无病之呻吟,纵情讴歌真善美,铁笔怒指假丑恶。借我平台,扬你美名,诗歌不死,诗魂永在。你把人生经历成诗行,平台把你的诗作升华成刊物,释放世界,愉悦生命,品读感悟,奉献社会。世界名人会欢迎诗人入驻,与名家同台,展时代风采


平台声明:文责自负,保护原创






投稿方式:

邮箱:1332581459@qq.com

微信:vv188899770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