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公国际:8月份工业效益、工业利润数据点评 ——工业利润稳步提高,经营效益持续改善

大公国际 2022-03-20


关键数据


9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166.5亿元,同比下降4.4%,降幅比1-7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28.1亿元,同比增长19.1%,增速虽比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已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



数据分析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累计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市场供需两端持续回暖,共同促进企业利润上升。


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累计同比降幅继续收窄,8月当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虽比7月份降低0.5个百分点,但仍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我国经济逐步正常化、扶持政策的落实,市场供需两端持续恢复。从生产端来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7月份增加0.8个百分点,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由负转正。从需求端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持续收窄,基本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8月份出口同比大幅增长11.6%。生产和需求不断改善,推动工业企业经营好转。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回升拉动营业收入上涨,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20万亿元,同比下降2.7%,相比1-7月份收窄1.2个百分点,销售收入的提升对工业利润的增长形成有力支撑。同时,国家持续对实体企业出台的各种减税降费政策效果显现,1-8月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降至84.35元,相比1-7月份的成本减少0.09元;1-8月发生营业成本54.15万亿元,同比下降2.5%,成本的降低也促进企业盈利持续好转。


从市场主体分类来看,1-8月份,四大类型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持续改善,利润率整体回升,外企表现亮眼,利润累计增速及营业收入利润率均表现最好。


1-8月份,四大类型工业企业的经营效益持续好转,其中国企、私企和股份制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分别为-17.0%、-3.3%和-5.2%,较1-7月份分别收窄6.5、2.0和3.8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分别为5.54%、4.84%和5.51%,较7月份分别提高0.24、0.10和0.12个百分点。国企的利润总额和营业利润改善最为显著,但总体增速仍然落后。私企的营业收入利润率最低,但由于国家持续出台各种优惠让利政策,其利润率不断改善,已经接近于去年同期水平(4.98%)。外企表现最为亮眼,在四类型企业中利润水平最高,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11%,1-8月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为-0.4%,较1-7月收窄3.0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国家一揽子稳外贸稳外资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保障外资企业收益。



按行业分类来看,1-8月份,41个行业中的16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高端技术以及装备行业表现突出。


1-8月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高端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效益回暖突出。受基建项目的推动需求回暖,以及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1-8月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累计同比增加31.3%。国家对新基建行业,尤其是5G通信产业链的大力扶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累计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6.1%、22.9%。烟草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上涨26.7%、17.7%和10.8%,消费品市场持续好转,消费鼓励政策的推动、居民外出购物等活动逐步恢复,批发、零售和餐饮企业复市的稳步推进是其效益回升主要原因。


随着油价回升,上游的开采业的累计利润增速较1-7月有所收窄,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和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分别同比下降70.2%、84.4%和122.4%,降幅分别收窄1.9、23.5和12.2个百分点。


库存以及应收账款仍处高位,未来去库存以及回款压力仍较大。


1-8月份产成品存货累计增速上涨0.5个百分点至7.9%,是今年4月以来首次出现回升,且仍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3%;产成品周转天数19.5天,较上个月下降0.2天,同样高于去年同期的17.2天。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55.60天,同比增加7.9天。总体上工业企业库存仍处高位,应收账款也增长明显,应收账款的回收压力仍然较大。



总体来看,市场供需两端持续回暖,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持续好转,企业效益持续改善。不同行业利润增速仍存在分化,上游原材料开采加工行业利润仍然最低但跌幅收窄,高科技及新兴产业成为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主力。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仍然为负值,企业库存去化压力以及应收账款的回收压力仍然存在。未来,随着国内外双循环新格局的形成及发力,内需潜力将被进一步挖掘,供需循环也将更为畅通,预计工业利润将持续改善。


报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国际,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作者  大公国际技术产品部 宏观研究团队 刘杰 




推荐阅读

大公国际开展主题党日及公司团建活动

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渝波慰问调研大公国际

大公国际8月债市月报:债券发行规模和净融资额均创历史新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微信公众号(“大公国际”)发布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等内容,其版权均属于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简称“大公国际”)所有。未经大公国际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汇编、修改、分发、转载、复制、传播、发表、许可、摘编、仿制)或许可他人使用本微信公众号中的所有内容。已经大公国际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公国际”。否则,大公国际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微信公众号涉及的所有观点、结论、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单位或个人的投资性建议或意见。对于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微信公众号发布、转载的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大公国际概不负责。


关于大公国际: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原国家经贸委共同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信用评级机构,拥有政府监管部门批准的全部评级资质,能够对中国资本市场所有债务工具和参与主体进行信用评级。


大公国际是中国国新控股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现有从事评级作业和研究的专业分析师150余人,其中95%具有证券从业资格,96%具有硕士、博士学历。


成立26年来,大公国际独立研究制定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的信用评级标准,推动国内债务工具的创新设计与推广应用,先后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70多个行业的近万家企业进行信用评级。


大公国际以26年来积累的评级技术和数据为基础,深耕评级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致力于金融科技与评级行业的深度融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独立、依法、合规开展评级业务,为投资者、客户提供优质、专业、高附加值的评级服务,努力维护国家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安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