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商鞅变法,是创举,不是创新

拿破仑小炒 小炒说 2021-04-06

小炒注: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


商鞅变法并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前人改革的集大成者。它能成功,离不开秦国的特殊国情。所谓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我秉承“大历史观”,任何重大历史事件,都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必然有一段时间上的演化。一般分析商鞅变法的成功原因,无外乎商鞅本人、秦国国君和变法本身特点这三方面,但读下来大部分人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单独在静态的秦国范围内分析商鞅变法,是找不到真正原因的,必须放大到历史长河中去
大一统的思想渊源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走向大一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原,是全球最得天独厚的农耕之地,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而这块宝贵之地又是与世隔绝的:东边是茫茫大海,西边是连绵高原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南边是当时难以开垦的重重森林,往外又有云贵高原的第二重阻隔,北边是一望无际的荒漠草原。这种相对封闭的安全地貌,各诸侯国只能向内发展,相互吞并。中国天然就具有大一统的基因。

反观欧洲,内部多山将南欧完美地隔绝开来,多条南北贯穿性大河使得领土支离破碎,它又多面临临海,便于往外发展,这种内部分隔性和外部开放性并举,与中国完全相反,在地理上就难以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最有影响力的是四大天王——儒道墨法,都有大一统的内在追求。

儒家经典《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首次提出大一统的概念。孔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天下定于一”、“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车同轨,书同文”就出自《礼记·中庸》。

道家以“一”为本,认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墨家追求“尚同”,崇尚自上而下的集权主义,从而达到"一同天下之议"的治世,以天子的口径为标准,统一思想与口径,“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实现“天下治”。

更不用说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的法家了,李斯后来赤裸裸地提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就是鲜明例证。

在实现大一统的方式上,儒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要求君王实行仁义;道家则是任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更是主张“兼爱”“非攻”。在那个你死我活的血与火时代,他们这样的思想要么太超前,要么太天真,总是希望进行道德说教、唤起人性的善,自发形成和平的统一局面,纵使说得再正确、理论再完美,统治阶级也只能对之“呵呵”。就像一句歌词“我们都没错,只是不适合”。

商鞅第一次见秦孝公,给他讲以德治国的王道,孝公听得昏昏欲睡;第二次见面,讲富国强兵的霸道,立马就来劲了。

事实上,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若想实现大一统,必须用铁与血。各诸侯国的首要任务就得打击国内的封建制和贵族阶层,最大程度地调动国内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合法使用武力获得专政权力,从而实现武统

法家“法术势”的君主集权思想和富国强兵手段,完美符合了这一历史趋势。因此,法家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舞台主角,各国的变法狂潮,从管仲变法到商鞅变法,有影响力的改革大都是法家人物主导的,以商鞅变法的集大成而告终。而商鞅变法的核心措施,都不是独创。


前任变法的经验教训


商鞅变法的措施,主要来自于管仲变法、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


1

“利出一孔”的管仲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变法,是公元前7世纪的管仲变法,目标便是加强君权和富国强兵。

管仲在经济上的思想经历了比较大的转折。最初他奉行“富民”“重商”的思想,“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他既重农,也重商,农工商同时兼顾,同时反对重税,主张“唯官山海为可也”,政府通过盐铁专营赚取高额税收即可,其他的利润尽量留给民间,实现税收和藏富于民的平衡,也就是“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齐国也确实快速繁荣起来,但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口流动大、百姓越来越不愿意当兵打仗,管仲顺势又提出了“利出一孔”的思想。

“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管子·国蓄》

百姓的出路太多,不利于国君的控制,如果百姓只有一个获利的渠道,君王只需要控制这一个谋生渠道,就可以垄断财富的分配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调配。

配套的行政制度就是里甲制,每五家为一轨,每十轨为一里,每四里为一连,十连为一乡。战争动员时,每家出一人。这就是最早的寓兵于农和户籍管理。

商鞅变法的“利出一孔”和“什伍制”便来源于此。

齐国迅速强盛,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最早的霸主。

但管仲没有动贵族的奶酪。在行政改革中,全国的15个兵源区,齐桓公只掌控5个,另外10个由贵族管理。所以,齐国能够脱颖而出,但不具备武力统一的基础,便打出“尊王攘夷”,过了一把老大瘾后,齐国一世而衰。


2

全方位无死角的李悝变法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的李悝变法,是中国首次整体配套性改革,给了商鞅变法最大的帮助。

三家分晋后,魏国在地理上处于诸侯国的包围圈中,随时有被吞并的风险,便率先实行大胆的改革。

经济上,继承鲁国“初税亩”的土地私有制改革,废除井田,鼓励垦荒,这就是商鞅变法的“废井田开阡陌”。李悝不仅重农,“尽地力之教”,也兼顾士农工商的利益,他认为谷贱伤农、谷贵伤商。

政治上,首次废除贵族的世袭制度,广纳贤才,建立围绕君主的官僚制度,从而实现君主集权。这就是商鞅变法的“废除世卿世禄”。一时间魏国人才云集,吴起、乐羊、孙膑、庞涓等等,小学课本淹死巫婆的西门豹也是这个时候的。

通过上述两条改革,极大程度上打压了贵族,实现中央集权。魏国便集中火力搞生产,再将有限的资源用到练兵上。

军事上,建立“武卒制”,这是魏国的一个创举。不同于管仲的兵农合一,李悝实行兵农分离,建立专业的常备军,这就对政府财政提出了考验。而且,李悝对士兵进行考核,成绩优秀的将给予奖励,可以全家免税,可以提拔为军官,这就是商鞅变法“军爵制”的先声。

李悝还有一个创举,那就实行法治,是中国首次建立法治国家。推行法律《法经》,严明赏罚,“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卫国贵族出身的商鞅,愿意跑到魏国当个小小的门客,就是为了研读《法经》,这也成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商鞅变法的刑罚和秦律,基本来自于《法经》

这种全方位的改革,使得李悝成为中国变法第一人,其变法措施基本被商鞅全盘吸收。魏国也大获成功,开拓大片疆土,强盛持续百年,直到碰到秦国。

李悝变法的问题依然在贵族身上,魏国贵族势力强大,李悝在最大程度上打压了贵族,但并不敢彻底消灭,否则国家势必内乱。他在改革和贵族叛乱中寻找最大的平衡,比较温和,比如先秦以前的军官,只有贵族能担任,李悝打破常规,农民和奴隶也能当军官,但是局限在中下级军官,上层军官牢牢被贵族垄断着。

在废除世袭贵族这一块,贵族的儿子不能直接做官,但贵族自己还把持着权力要职。而且中小贵族成为牺牲品,盘根错节的大贵族,特别是王室宗族,是万万不敢动的。

公元前396年李悝和魏文侯去世,以太子为首的贵族势力立马抬头,改革人才纷纷出走,吴起、商鞅就是这个时候被逼走的,魏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输出中心

旧势力抬头后,魏国便停滞在李悝变法阶段,未能进一步改革,靠着变法红利它能在六国出头,但在与秦国对抗中逐渐失势。魏国差了一口气,但这并不能否认李悝变法的成功性。


3

瞄准贵族的吴起变法

吴起远走楚国,当时的楚国在魏国的打压下,国势不振。带来变法经验的吴起,顺势成为楚悼王的座上宾,于公元前386年开始改革。

吴起深知李悝变法失败的原因,将重点放在打击贵族上,他认为如果不解决贵族这个问题,改革就是无用功。他没有重点进行土地改革,而是通过整顿吏治、打压贵族等政治手段,将达官显贵的利益放到国君的口袋,保证军费。所以,吴起变法,决绝而悲壮,在刀口上舔血。

他仿照《法经》制定法令,仿照魏国的“武卒制”对军功者授予爵禄。

为确定法治的权威,采取“倚车辕”:立一车辕,有能够搬动的予以奖赏。商鞅的“立木为信”就模仿了吴起

吴起的亮点在于打压贵族的决绝上。规定封君“三世而收爵禄”,即爵位只要传了三代的,一律收回世袭特权。这一招比李悝狠,不仅影响了贵族将来的后代,而且现在活着的贵族直接受到牵连。更狠的是,对于那些抱怨的贵族,吴起“迁往广虚之地”,直接流放!

在对待贵族上,商鞅变法继承了吴起的决绝,比李悝要雷厉风行得多,直接用刑或杀死。

楚国贵族势力强大,吴起迅速激化了矛盾,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被乱箭射死,尸体被车裂。一个理想主义改革者,以悲惨收尾。

吴起在楚国仅仅推行改革5年,但楚国依然成为强国。吴起被杀后,北伐魏国,收复陈蔡二国,南平百越,楚人“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它的问题与魏国一样,改革停滞,未能深化,后来难以抗衡虎狼之秦。


商鞅变法的集大成


1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商鞅整合吸收各国变法,为秦国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下图列述的商鞅变法措施,逐条与前任一一对照。

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直接模仿李悝变法;重农抑商继承了管仲“利出一孔”的思想,其重农政策无创新之处;

军事上,军爵制是魏国“武卒制”的完善,废除世卿世禄是李悝和吴起的一脉相承,兵源的什伍制度源于管仲变法的里甲制。

政治上,户籍管理参考了管仲变法和李悝的《法经》,律法基本是魏国《法经》的移植。

商鞅变法增加的措施有:统一度量衡、郡县制、抵制儒家。这些措施能够实行,不在于商鞅本身的神仙般能力,而是秦国的国情使然


2

秦国的特殊

东方各诸侯国,从立国之初,便实行奴隶制的宗法分封制。但是秦国压根就没有实行这种分封制。秦国地处西陲,以抵御西戎起家,这里华夏与戎狄杂居,没有宗法分封制的传统,而且秦国在公元前7世纪才立国,那时东周的宗法分封制早已破坏。这也是“儒不入秦”的客观原因。

这从根本上就奠定了秦国异于东方各国的特点。秦国没有中原那种专政的世卿大夫,直到秦穆公时才开始有大夫,都是从中原入仕迁入的,没有本土政治势力。

春秋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在这场体制变换中,中原是以世卿大夫夺取奴隶主利益为主导,秦国则不然,是以国君自上而下为主导。

晋、齐、鲁形成六卿、三桓、田氏等专权势力,而秦国就没有,相反秦国还在不断加强君主集权。秦国与魏国打仗,经常都是国君直接带兵,而魏国是将领出征。在攻城略地过程中,但凡占领一个地区,秦国一定设县,由国君派驻官员。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史记 秦本纪)中原直到春秋末期才开始实行,比秦国晚了好几百年。

因此,秦国的君主权力最为集中。秦国不仅没发生过王权颠覆的情况,而且总能强势镇压弄权之人,动辄夷其三族。秦惠文王能车裂商鞅,也能铲除宗族势力。

在这里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商鞅变法能解决贵族阻力?在政策上他并没有创新之处,这一方面是由于秦国人少地贫,土地贵族势力本就相对弱小;另一方面就是没有经历宗法分封制,国君权力保持强势。秦国能焚烧儒家经典、推行小家庭政策,也是因为宗法制的缺失,使得儒家没有入秦的基础,商鞅的这种做法才能推行下去,而没有带来抵制和价值观混乱。商鞅能顺利推行郡县制,也是由于秦国本来就有县治的传统。

包括统一度量衡,不是表面的一个度量衡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世卿大夫在封邑的特权,统一度量衡就是从他们嘴里抢肉。中原的改革家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盘根错节的贵族关系让他们无从下手,商鞅也是在第二次变法才开始统一度量衡的。


小结春秋战国的变法狂潮,到了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这个阶段,变法的基本思想和核心措施已甄完善。从纵向看,商鞅变法出现在一个较成熟的变法阶段,各国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已然深刻,商鞅刚好对之进行了全盘的整合和吸收,而不是去创造一个全新的事物。横向来看,与商鞅变法同时期的还有申不害变法、邹忌变法,后期还有乐毅改革,但均没有突破性成果,其原因不在于人本身,而是根植于秦国与众不同的国情。要深刻认识商鞅变法这一石破惊天之举,只有从它产生的历史长河中去寻找,而不是割裂地去单独看待它。就如同认识一个人,离开他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局限于他的现阶段,我们就无法真正认识他。我始终相信时势造英雄,而不是相反。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只有顺应潮流才能走得更远,所谓天才,就是发现了这个趋势、利用了这个趋势,所谓逆天之人,要么是你被历史骗了,要么你被现在的人骗了。所以,我对分析人物性情没有兴趣,而喜欢在“大历史”中发现规律。商鞅在魏国待了数年,不也一事无成吗?END


好文推荐




东邪西毒,东西方文明差异的历史源头


财政眼中的帝国兴衰(一)——春秋战国


欧洲版“春秋战国”——改革潮流与诸国混战


▼入世的强者,出世的智者▼欢迎进入我的阅读空间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拿破仑小炒」知识星球。长文在公号,精华在星球,更多的干货等你来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