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空心病”蔓延,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 新刊推荐

《教育家》编辑部 光明社教育家 2022-07-17


 新刊推荐



《教育家》3月刊第2期,来啦!


当下,“空心病”在青少年群体中蔓延。“空心病”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才能让孩子的心饱满起来,使他们成为真正有内核的自我?本期“专题报道”聚焦以上问题。


新时代,如何助力卓越教师成长,构建学校治理新格局?本期“封面”,专家、校长(园长)共同探讨。


本期“寻找大国良师”,我们走近曾凭借题为《文化基因唤醒人》的演讲而“走红”网络的山西太原的语文老师赵旭,听一线教师的教育之声。


中小学思政教育如何“活”起来,让学生入脑、入心?如何使学生在理想的驱动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期《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邀请中小学校长共话新时代如何讲好思政课。


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去适应人机协作的新要求?未来教师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走进智慧教育”为您解析。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教育家》杂志!


本期目录

“空心病”蔓延,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
专题报道







2020年12月24日,轰动全国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进入庭审环节,拥有AB面的吴谢宇首次“坦诚”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所有人眼中,吴谢宇都是完美的,他不仅成绩优异,还能和身边同学打成一片。一个高智商、高情商的孩子,何以成为残害亲生母亲的魔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的一句话或许能够解释这一切:“他虽然有高智商,但内心却是空的,空到没有灵魂。”

吴谢宇看似完美的背后,有着空洞的内心,他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一种心理障碍——空心病。据徐凯文统计,北大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还记得红爆全网的深度好文《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但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却没跟上》吧?该文作者儿童心理学家陈默在其中写道:“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

青少年“空心病”在当下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样态?青少年弱现实感的主要成因有哪些?“空心病”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才能让孩子的心饱满起来,使他们成为真正有内核的自我?从社会角度而言,可以提供哪些疗愈“空心病”的路径?本期专题报道聚焦以上问题。

助力卓越教师成长,构建学校治理新格局
封面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将为加快教育现代化提供关键支撑。

新时代,如何助力卓越教师成长,构建学校治理新格局?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邀请专家及各学科、学段名师工作室校长(园长)共同探讨。

 守望初心,做一名“文化基因唤醒人”

寻找大国良师


“如果教育忘记了初心,那么孩子丢掉的将是他自己!他们生怕自己输在起跑线上,却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了终点线前,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真正的教育,给人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给人诗和远方,以及发现美的眼睛、向往美的心灵、创造美的双手。”2019年,在“我与祖国共成长——时代新人说”演讲大赛中,来自山西太原的语文老师赵旭凭借题为《文化基因唤醒人》的演讲而“走红”网络。

赵旭说:“那次演讲之所以能被很多人关注,不是我的理念有多么深刻,而是教育这个话题太深入人心。很多同行喜欢那次演讲,因为我说了一些他们的心里话。许多学生和家长喜欢那次演讲,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改变的可能。而更多人喜欢那次演讲,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很多人都在谈教育,但一线教师真正发声的机会并不多,而恰恰这些人是最了解教育真相的。”

朱竞翔:探索教育空间的理想样态
先行者


一场惨烈的地震后,如何快速为孩子们盖一间安全舒适的教室?偏远地区的资源有限,小朋友没有玩耍的地方,怎么办?城市学校改扩建,师生去哪儿上课?

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广元下寺新芽小学,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厍弆村的童趣园,再到广东省深圳市的腾挪学校,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竞翔和他的团队以轻量建筑系统,为不同地区的学校营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校园建筑探索理想样态。

人机协同的新时代,教师如何转型
走进智慧教育


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未来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极大变化。教师应如何去适应人机协作的新要求?未来教师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请听听来自一线校长和教师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使社区成为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重要阵地
视点


随着我国社区的逐渐成熟与完善,社区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全国各地社区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推出了一系列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合作。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么,社区教育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内涵,又如何使社区成为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重要阵地?


新时达如何讲好思政课
校长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中强调,“要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思政课质量,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于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
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

中小学思政教育如何“活”起来,让学生入脑、入心?如何使学生在理想的驱动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三观?本期《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邀请中小学校长基于各自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各校的探索与实践,共话新时代如何讲好思政课。

……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教育家》






相关推荐:

“颜值”时代,青少年如何从审美焦虑中突围| 新刊推荐
教育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 新刊推荐
新刊推荐 | 我的心里有座“小黑屋”,谁都进不来



—  END  —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教育的魅力是创造!“光明教育家号”招募,等你共创星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