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远离“精神内耗”,守护孩子“心灵之门” | 新刊推荐

《教育家》编辑部 光明社教育家 2023-06-28




新刊推荐



《教育家》2022年10月第2期和大家见面了。


前不久,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B站“二舅”的视频刷屏,“精神内耗”也成了最能代表当下社会心理的流行词之一。如今,“精神内耗”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仅是迷茫和内卷的成年人,不少青少年也陷入了“精神内耗”的危机。如何看见、看清,并引导青少年远离“精神内耗”?本期“专题报道”聚焦青少年“精神内耗”的典型特征和心理机制,深入剖析青少年“精神内耗”背后的深层原因,从个体提升的维度、关系支持的维度以及更广阔的社会维度,帮助陷在“精神内耗”里的青少年尽快走出来,打开心灵之门,拥抱美好生活。同时引导青少年清醒地认识自我,愉悦地接纳自我,避免走入“精神内耗”的怪圈。


本期“寻找大国良师”为你带来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蒋守成和“童化作文”教学的倡导者吴勇的教育故事。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很多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性建议与要求,明确指出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教学管理也须随着新课标要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来支撑和保障新课标的深入实施。本期“封面”,我们邀请中小学校长一起探讨:新课标视域下,学校教学管理如何改进?


本期“跨界”为你带来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的科普教育故事。


自银龄讲学计划实施以来,每年都有一批优秀退休教师、校长前往农村,在部分地区形成了前赴后继来支教的风气。本期“视点”聚焦“银龄教师”这一群体,探寻他们背后的故事。


……


更多精彩,尽在《教育家》!



本期目录

远离“精神内耗”,守护孩子“心灵之门”
专题报道













(向上滑动启阅)

一封特殊的“来信”


×××:


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我好想给我“最亲近的人”写一封信。我问自己,谁是我“最亲近的人”?生我养我的爸妈?不是;教我知识的老师?不是;一起学习的同学?不是。我想不出这封信可以写给谁,谁又能读懂我。


两天前,我突然在家中晕倒,醒来时已经在120急救车上,到医院一通检查后,我被诊断为轻微脑震荡,并要求住院进行脑电、多导睡眠监测。平常忙于工作的妈妈终于坐下来在我身边嘘寒问暖,前几天还跟我大吵了一架的爸爸一直忙前忙后、跑上跑下。照理说,我应该开心、感恩,但不知为什么,我并没有那样的感觉。我内心很不舒服,似乎有一根绳子在我胸口不停地打结。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一遍一遍地寻找答案。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我所在的城市从今年1月到现在,疫情反反复复,到校学习的时间还不足一个月,长时间在家上网课,让我感到异常憋闷。因为上了初三,学习压力大?近几年中考分数水涨船高,即便我已经很努力,但以现在的成绩连区重点都考不上,而爸妈对我的期望是考进市重点。因为进入了青春期?今年5月,我刚刚过完14周岁生日,近几个月来常感到莫名地烦躁、焦虑、纠结,这让我开始讨厌长大。


即便找到这些理由,但我仍然不确定它们究竟是不是导致我心理“生病”的真正原因。我的同学也跟我面临着差不多的情况,但得病的为什么偏偏是我?我开始向内寻找原因,或许是我天生不如别人聪明,或许是我自身努力不够,或许是我的性格过于内向……


我每天都很疲惫,我的心好像已经老了。我想求救,但面对父母的高期待、老师的严要求、同学间的高竞争,我不知该向谁招手。我无心学习,不知道怎样甩掉负面情绪,想得越多,就越焦虑,我觉得自己已经快要窒息……


这是一位妈妈给编辑部发来的一封特殊的“来信”,她说:“无意间发现了儿子写下的这封信。我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自责,我想拯救我的儿子,但他似乎已经关上了那扇能够走进他的心门。”











这封信是一个青春期少年的“心灵呐喊”,读了让人心塞,也心疼。他想让人看到并理解内心深处那个挣扎的自己,听见他的呼救,拉他摆脱心灵上的折磨、精神上的痛苦。这让我们不禁联想到最近的一个网络热词——精神内耗。


前不久,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B站“二舅”的视频刷屏,“精神内耗”也成了最能代表当下社会心理的流行词之一。如今,“精神内耗”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仅是迷茫和内卷的成年人,不少青少年也陷入了“精神内耗”的危机。


在调查采访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的“精神内耗”,可能来源于糟糕的亲子关系或校园人际关系,而关系问题往往又连带着学业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引起青少年“精神内耗”的重要原因。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孩子在学习时想要保持专注,却又克制不住患得患失的心理;每次下定决心学好一样东西,却又“三分钟热度”,一次次陷入对自己的失望;每次列假期计划时“鸡血满满”,却又不了了之,假期结束时后悔不已……


如何看见、看清,并引导青少年远离“精神内耗”?本期专题聚焦青少年“精神内耗”的典型特征和心理机制,深入剖析青少年“精神内耗”背后的深层原因,从个体提升的维度、关系支持的维度以及更广阔的社会维度,帮助陷在“精神内耗”里的青少年尽快走出来,打开心灵之门,拥抱美好生活。同时引导青少年清醒地认识自我,愉悦地接纳自我,避免走入“精神内耗”的怪圈。



蒋守成:贴近儿童教学,面向未来育人
寻找大国良师


34年前,带着对教育的满腔热忱,蒋守成走进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的一所村小,开启了他平凡而有意义的教师生涯。他先后担任过初小、完小、集团校校长,还办过校办工厂,经历了多种不同的班级教学规模,任教过除了英语之外的所有学科。


2008年,他带领团队研究并传承华罗庚的“一条龙教学法”思想,提出了“小学数学主题拓展教学”的主张。经过多年坚守与创新,“小学数学主题拓展教学的研究”被评为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应邀在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进行推广,先后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留下了他们研究的足迹,团队中一批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骨干教师的引路人、振兴乡村教育的“排头兵”,一个人带动了一群人。


从村小教师到江苏省特级教师,从教学到管理,蒋守成始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共产党员使命,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守成出新”的教育之路。他表示:“一路走来,‘研究’是我成长的不竭动力。研究儿童是教师的第一专业,研究教材是教师的第一必修课,研究育人是教师成长过程中最本质的追求。坚守这三个‘研究’,才能使我们不断精进、不断发展,享受做教师的幸福。”



吴勇:在儿童作文中,追寻照亮人生的那束光
寻找大国良师


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这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勇对自己的要求。长达31年的从教生涯,只“童化作文”四字便足以概括。在吴勇看来,写作教学就是照亮他人生道路的那束亮光。在将要出版的一本书中,吴勇在自序中写道,这些年他经历过刻骨铭心的贫穷、无数个不眠之夜、多少次难以割舍的离别,“但我深知,这是每个凡人都需担当的‘人设’,唯一不同的是,每每遇此,心头总有一道明亮的光笼罩着、温暖着,那就是随我、绊我、磨我、爱我的——写作教学,它让我活成了一个发光的普通人。”



新课标视域下,中小学教学管理如何改进
封面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很多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性建议与要求,明确指出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教学管理也须随着新课标要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来支撑和保障新课标的深入实施。


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中小学校长一起探讨:新课标视域下,学校教学管理如何改进?



“植物人”史军:找准“生态位”做科普
跨界

在竞争激烈的自然界里,植物如果没有一点“秘密武器”是无法繁衍的。史军称自己为“植物人”,从一名立志成为科学家的小小少年到科普杂志作家再到系列科普图书策划人,从云南大学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系统进化专业博士,史军研究过的植物不下百种,在自然界中他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对很多事物充满好奇。



银龄教师,在最需要的地方贡献最纯粹的爱心
视点


2018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充分利用退休教师优势资源,调动优秀退休教师继续投身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自银龄讲学计划实施以来,每年都有一批优秀退休教师、校长前往农村,在部分地区形成了前赴后继来支教的风气。

……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教育家》



选择最美的杂志,遇见更好的自己。
《教育家》杂志2022年征订

《教育家》杂志大16开,全彩印刷,周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0-1372/G4,国际刊号:ISSN 2096-1154。
订阅方式:
一、电话订阅
电话:010-67071542  62253451(全套,全年订阅价720元)


汇款附言请标注订阅刊期和详细邮寄地址。
二、微店订阅




相关推荐:
让孩子在真实的世界中生长 | 新刊推荐
非凡十年·不负时代的教育力量 | 新刊推荐
一到假期就“充电”?把专业自主成长权还给教师 | 新刊推荐
死亡教育,这堂“必修课”该给孩子补上了!| 新刊推荐
网络欺凌:数字时代的一场“噩梦” | 新刊推荐

—  END  —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老师、校长,这里有属于您的专业成长方案

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