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高考、新教材、“双减”、新课标,教育生态已变,课堂改革路在何方 | 新刊推荐

《教育家》编辑部 光明社教育家 2023-06-28



新刊推荐



《教育家》2023年1月第2期和大家见面了!


近几年,新教材、新高考、“双减”政策、新课标……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组合拳,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育人能力提出了更迫切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也让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多可能。本期“专题报道”聚焦以“课堂教学改革”撬动育人方式变革,倾听学生对课堂的需要和期待,了解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挣扎与求变;寻找在新课改过程中涌现的优秀教师,谈谈他们对课堂教学改革做出的探索与实践;从差异教学、深度学习、激励和保障机制等层面,针对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邀请相关专家给出具体意见和建议,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营造更广阔的空间。


“为什么有的学生把分数看成唯一的意义来源?为什么他们没有得到心灵的滋养?如果我们教育的价值取向出现问题,不能给予学生人生意义和心灵滋养,那么究竟能给个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什么?”本期“封面人物”,专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石中英,为你分享他的教育理念和故事。


“新课堂”栏目聚焦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创新与实践,呈现课堂教学改革的品质与温度,旨在通过课堂教学的多维度转变实现育人方式的转变,也希望借此激发广大教师对创新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究。本期“新课堂”栏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铁安受邀成为栏目的第一位主持人。


本期“寻找大国良师”为你带来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华俊昌和内蒙古阿荣旗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林泉的教育故事。


本期“跨界”为你讲述来自英国的“化学魔法师”戴伟的故事。


作业批改与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育人环节。教师在作业批改环节应肩负怎样的职责,作出哪些努力?在有关政策条例的落地过程中,各方教育主体还需要付出哪些努力,才能帮助教师克服困难?本期“视点”,本刊编辑部邀请了上海开放大学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李学书分享自己的观点。


……


更多精彩,尽在《教育家》!


本期目录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撬动育人方式变革
专题报道





“课堂,有些学生是接受,有些学生是享受,有些学生是忍受,有些学生是难受。”上海市建平中学原校长冯恩洪认为,如今课堂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给有差别的孩子提供了无差别的教育。


课堂是培育学生的主阵地,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我国从2001年开启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激励着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们进行了诸多开放性教学实践,也进行了大量教学反思,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然存在忽视因材施教、重知轻行、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沉疴痼疾,阻碍着师生的成长与发展。


近几年,新教材、新高考、“双减”政策、新课标……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组合拳,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育人能力提出了更迫切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也让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多可能。


如何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让不同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拥有发挥空间,彰显个性、释放潜能,最终让每个学生获得最佳发展,这是育人的使命和教育的担当,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勇于实践。本期专题报道聚焦以“课堂教学改革”撬动育人方式变革,倾听学生对课堂的需要和期待,了解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挣扎与求变;寻找在新课改过程中涌现的优秀教师,谈谈他们对课堂教学改革做出的探索与实践;从差异教学、深度学习、激励和保障机制等层面,针对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邀请相关专家给出具体意见和建议,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营造更广阔的空间。



石中英:好的教育要突破考试围城
封面人物


在不少教育者眼中,教育是由许多具体琐事组成的实践活动,与哲学这种抽象的学科间没有什么紧密联系。那么教育活动需要哲学吗?


在一位乡村教师出身的教育学者看来,答案是肯定的。教育者必须对教育的一般问题和根本问题进行哲学的思考,审视什么是好的教育,审慎地对待自己从事的工作,提高教育实践的理性自觉,我们的教育以及学生才能有更光明的未来。这位教育学者在自己的教育哲学中观照教育现实问题,提出中国教育哲学的核心主题是“教育与人生的关系”。他就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


近些年,他将研究的重点置于价值观教育上,对教育现状发出拷问:“为什么有的学生把分数看成唯一的意义来源?为什么他们没有得到心灵的滋养?如果我们教育的价值取向出现问题,不能给予学生人生意义和心灵滋养,那么究竟能给个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什么?”2022年春,石中英曾在人文清华讲坛进行了以《分数之上》为题的演讲,认为“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价值观”,他提出学生的学业失败恐惧是被制造出来的,是单一的“唯分数论”教育价值取向的结果。演讲中,石中英呼吁教育者们走出“唯分数论”的泥潭,回归教育本质,追寻“分数之上”的完整教育,使学生突破考试围城,提升其生命的质量与价值,培养其服务社会的本领。



华俊昌:让教育之花绽放在西北大地上
寻找大国良师

黄沙飞鸟,落日孤烟,文学作品中的西北总有种空旷的美,连绵的山丘孕育着鲜活的生命,蜿蜒的河水冲刷出历史的沟壑。在华俊昌的心中,纵然调研过中国大部分地区,但牵挂的依然是这片苍凉且庄严的土地。


从村小教师到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库专家,华俊昌已钻研教育四十余年。加入教师队伍后,他基于自身的课堂经历,写下数万字的教学笔记,对教育的深度思考与独特见解也在这一过程中成形。为助力乡村教师突破发展困境,华俊昌深入开展调研,从经典书籍中汲取营养,创立了“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模式,总结出“教育就是生活,在生活中创造教育,在教育中实践生活”的教育观,提出了“以艺术为关键,以多元化知识为基础,在实践中激活教育思维、建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品质”的教师教育观。


华俊昌参与过国家级文件的调研、起草,也主持过国际教育发展项目,近期又承担着教育部委托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智能研修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课题研究,但他不喜欢别人用“专家”“教授”来称呼自己。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只是一位爱思考、爱看书的教育工作者。



林泉:愿化作一只传播法治的草原雄鹰
寻找大国良师

“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到庭!”


一个秋日午后,内蒙古阿荣旗少年宫内响起了清脆的法槌声,一场别出心裁的模拟民事法庭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西装革履的“审判长”和“审判员”正襟危坐,面色肃穆地望着台下由“法警”押入法庭的“被告人”。满场观众微微紧张地等待着“审判结果”。这是由林泉编导,阿荣旗第一中学精心策划的法治实践大型室内情景剧《我想有个家》巡演当中的一幕。演出结束,饰演“被告律师”的林泉和其余参演的同学一同向台下观众鞠躬致意,场馆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林泉是阿荣旗第一中学的法治课兼思想政治课老师。多年以来,他坚持普法,致力于通过生动、趣味的教学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法治教育的种子,用法治之光照亮青少年前行的路途。



高品质课堂:深化教学改革的新期待
新课堂

课堂是育人的主动脉,育人是课堂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这一深刻阐述为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新的思想遵循和实践思路。


试想:如果课堂教学没有彰显立德树人,学校教育哪有底气说是在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如果学生在课堂里未能领略课程文化价值对其生命的激发与浸润、享受教师高尚道德对其生命的启迪与感召、获得主体动能自觉而完满的释放与张扬,学校教育又哪有理由说是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课堂如何育人”已愈发成为深化教学改革最为突出且关键的深层问题与核心关切。坚持意义导向,追究与回归课堂教学的原本意义;坚持问题导向,追问与回溯过往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目标导向,追寻与回应面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期待。这应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逻辑。



牛津博士和中国孩子的奇妙化学反应
跨界

英国人戴伟(DavidG.Evans)在中国至今已经待了27年。64岁的戴伟,头发、胡须都白透了,科普视频中他总是穿着一身宽大的白大褂,胖乎乎的脸上挂着微微的笑意,用手中的化学药品制作出千奇百怪的化学现象,很多观众称他为“化学魔法师”,或是“会变魔法的圣诞老人”。


现实中,戴伟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博士,专攻化学相关专业。1996年来到北京化工大学任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至今。2011年开始,他逐渐将精力放在了中小学生的科普活动中,每年给中国的孩子们开展上百场科普活动,在全网拥有千万粉丝。不了解戴伟的人往往很难理解,一个英国人不远万里,给中国的孩子科普化学知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作业批改与评价困境的破局
视点


2022年12月5日,浙江省教研室公布了《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不同学科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反馈和管理的具体环节提出建议,其中对于作业批改环节的重视引人关注,但细致的规范要求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作业批改与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育人环节。今年四年级一次习作中,浙江省杭州市的小学语文教师梁祎婷教孩子们如何写信。班级里一个小男孩属于离异家庭,原本只是300字的要求,男孩写了1000多字。这封信里盛满了孩子对爸爸的思念,写尽了他的悲伤与困惑。梁祎婷一点点批注,通过作业与孩子进行对话。“虽然是写给爸爸的信,但我知道这是他对我的信任,他想讲给老师听。”这次习作后,小男孩似乎与梁祎婷达成了一种默契,在班级中的表达更加积极。在梁祎婷看来,虽然辛苦,但规范作业批改环节非常必要。细致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教师作业管理的行动指南,至少能使迷茫的教师明白怎样做才是对的、好的。“其实在意见发布前各校基本上都已经有自己的作业管理要求,我们算杭州市挺一般的学校,4年前入职教师的培训中就已经明确了作业要全批全改,不能让家长批改作业,要以多种形式激励孩子们。”梁祎婷说道。


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时间管理。作为班主任,日常授课之外,孩子们的小冲突、课后的针对性辅导等几乎填满了梁祎婷所有的课间和午休时间,因此作业批改等工作总得靠加班完成。“正常是4:30放学,那太早了,七八点之后离开学校是常态。”小学阶段的教师还能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做好作业批改与评价,初中以后,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各科作业量大量增加。一些教师反馈,在处理各类烦琐的工作后留给自己批改作业的时间太少。“一个班55个学生,我带两个班,每天要批改的作业是110份,真的是不堪重负!”微信网友若水提道。人们争议的核心在于,作业批改规范意见出台的背后,存在着诸多绕不开的现实困境。


教师在作业批改环节应肩负怎样的职责,作出哪些努力?在有关政策条例的落地过程中,各方教育主体还需要付出哪些努力,才能帮助教师克服困难?本刊编辑部邀请了上海开放大学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李学书分享自己的观点。



……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教育家》



选择最美的杂志,遇见更好的自己。

《教育家》杂志2023年征订

《教育家》杂志大16开,全彩印刷,周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0-1372/G4,国际刊号:ISSN 2096-1154。
订阅方式:
一、电话订阅
电话:010-67071542  62253451(全套,全年订阅价720元)


汇款附言请标注订阅刊期和详细邮寄地址。
二、微店订阅




相关推荐:

实验课,点燃孩子科学与创新的火种 | 新刊推荐

校长,应该追寻什么?| 新刊推荐

“网课爆破”频现,完整教育亟待重新连接 | 新刊推荐

破解区域教育“发展之困” | 新刊推荐

看见教师情绪劳动,成就师者幸福 | 新刊推荐

集体备课: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新刊推荐



—  END  —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这份被校长、老师们盛赞的“学习资料”,学校必备!

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