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研员斯苗儿和她的“现场改课”

王梓霖 光明社教育家 2024-04-16

自1953年成立“教学改革办公室”至今,浙江省开展教研工作已有70年。这些年里,浙江省基础教育质量始终位于全国前列,离不开一代代教研人的智慧与贡献,小学数学教研员斯苗儿就是其中一位。



从事教研工作30余年,外界知晓斯苗儿的人或许不算很多,但她带领的浙江小数团队却屡获各类荣誉,也涌现出一大批为人所熟知的名优教师:播撒“种子课”的俞正强、“向学生借智慧”的袁晓萍、把作业变成“作品”的刘善娜……一名普普通通的教研员,如何影响一群教师,促进一个地区的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给教师提供真正需要的教研
在被公开“质疑”前,斯苗儿已从事教研工作近10年,对组织教研活动有了一套习以为常的思路:“无非就是选一个主题、定一个时间、找一个地点、上几节课、请几位专家,发发会议通知,让教师们来参加。”
转折发生在2000年的11月。彼时,省里举办了“ 小学数学年会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为了改变以往专家“ 一言堂”的局面,活动主办方首次尝试了“ 开放式评课”。一时间,竟没有教师敢发表意见。直至活动快结束,一位年轻教师终于拿过话筒吐露了心声:“ 我是一名偏远山区的教师,第一次有机会参加省级教研活动,但这样的课我们怎么学呀!我们现在在学校上课,没有先进的设备,很难单靠黑板和课本还原这样的多媒体效果。请问主办单位可曾考虑过我们一线教师的需要……”语罢,会场里爆发出阵阵掌声。
年轻教师真切的话语仿若一根鞭子,抽打着作为活动策划者的斯苗儿,她开始深刻地思考,如何为教师提供操作可借鉴、经验可迁移的教研活动,探索让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教师欢迎的路径。此后,斯苗儿总会在组织教研活动前不断追问自己:这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自己作为教研员的职责是什么?在一次次活动前的追问与活动后的复盘里,她确定了策划教研活动的关键步骤——
拟定适切的主题。斯苗儿及团队在省教研室组织的学科教研活动中注重通过“一次活动牵动几年的研究”,在落实新课标的学科培训中注重体现长期性和前瞻性、阶段性和针对性,使活动既有层次性又有连贯性。
提前公布主题。以一次“概念教学”主题的课堂教学观摩评比活动为例,斯苗儿及团队提前一年就发布了正式的活动通知,而后开始准备: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收集具体的赛课内容,要求一线教师代表、特级教师代表及各级教研员写出最难教的几节概念课,从中确定具体的赛课内容;在活动正式开始前的半个月,由授课教师现场抽签,决定他们执教的内容及上课次序。由此,相关教师及其所在学校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仔细梳理12册教材里的每个概念,认真打磨一节节概念课,普通教师也可以将活动主题作为日常话题,而不只是到教研现场当看客。这一类“用任务驱动活动,用抽签代替推荐”的活动机制,使得以往容易异化为“舞台课”的赛课评比回归了常态,体现了研究的价值。
营造开放的氛围。教师是教研的主体,但要使他们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人,还需要为其营造民主、平等、求真、质疑的教研氛围。身为教研员,斯苗儿往往是率先向教师“发难”的人,她的评课向来犀利,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后,再带着大家“聊课”,共同探讨改进的方式。成为“靶子”的教师们经历了一阵子的尴尬,往往会收获一辈子受用的经验与教训。
梳理并提升活动成果。斯苗儿认为,教学本身是复杂的,要想使先进的教学理念扎根于课堂,在教研活动后及时梳理并提升活动成果很有必要。活动结束后,每一位授课教师可依据自己的磨课经历写出详尽的教学设想、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梳理出即时感悟。相关人员也要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基于研讨后达成的共识,提出今后改进教学的具体建议,并借助公共平台,发表翔实的会议材料,形成优秀案例资源库。


“现场改课”:让好课得以“燎原” 
各种教研活动中,斯苗儿尤其重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一般而言,公开课往往以结果的方式展示给大家,现场观摩的教师很难了解其打磨过程,即使想要借鉴经验,也难以迁移至自己的课堂。另外,常规活动中,即便有评课环节,也很少有针对问题的现场改进。为了将公开课的价值最大化,斯苗儿及其团队组织专家、教研员、名师和普通教师,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直接在培训或研讨活动现场进行改课,让所有在场教师共同经历“好课的诞生过程”

合理组建改课团队。“现场改课”需要三类人员:愿做“靶子”的执教教师,乐当“陪练”的观摩教师,能够说给你听并做给你看的专家、名师。相应地,执教教师在初次上课、集体诊断后,至少要经历三轮改课——同伴改课,专家、特级教师现场示范改课,集体交流后教师本人的再次改课。斯苗儿注重组建一支跨区域、跨学段甚至跨学科的改课团队,以不同背景教师参与研讨、打磨的课程,为广大教师提供更为普适的参考。
随机确定改课教师。在斯苗儿主张的“现场改课”中,专家、名师不再是展课的主角,而是为执教教师解疑释难的辅助者,执教教师和观摩教师可现场邀请某位专家、名师答疑或示范。参加观摩活动的教师也不再是旁观者,他们可通过自荐与抽签相结合的方式参与确定评课、议课和“现场改课”。这样一场人人卷入的“现场改课”,倒逼了名优教师的提升,加速了年轻教师的成长。
达成“好课”共识。把课改好是斯苗儿及其团队的教研愿景,在不断改课、连续干预的过程中,教师们逐渐形成了关于好课标准的共识,即坚持学生立场,把学生的收获和进步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课程导入再精彩,只要忽视了学生主体,斯苗儿就会毫不留情地打断;课程设计再精巧,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起点,斯苗儿也会毫不犹豫地指正,要么自己给执教教师做示范,要么随时“抽取”名优教师提供范例。
选择磨课方式。授课内容不同,授课形式不同,具体的改课方式也有差异。包括同课同构的形式,不同教师改进并完善同一授课方案;以及同课异构的形式,教师们对不同授课方案进行对比与借鉴。在“三段十步”教研模式(见上图)的反复打磨中,教师们逐渐明确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必要的连续干预。基于众多教师的成长历程,斯苗儿发现教师们对课的把握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囿于个人已有经验的阶段,自信地上着“有问题的课”;二是理念的认知冲突阶段,磕磕绊绊地上着“方向正确、路径生硬的课”;三是基于学生立场的突破阶段,享受地上着“方向与路径匹配的课”。要想帮助教师尽快成长,就需在反复讨论中实现行为自省与调整跟进。
在探索过程中,项目组以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为内容载体,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研制了“观课议课表”和“实践反思表”两大教研指导工具,为好课落地提供了保障。学生立场、单元视角、有机整合、适度拓展成为教研员指导教师变革课堂的有效策略。
斯苗儿组织教研活动,虽然劲儿使在教师身上,着力点却始终在学生身上。入校指导时,她常会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开展随机访谈,从学生视角进一步审视课堂教学。在她心中,教研员应有的作为是,让教师在“磨课”的历练中成长,为学生呈现出一节又一节“好课”。“斯苗儿不是教师,却是知道好课在哪里的人,如同知道火种在哪里的‘盗火者’。”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说道。在优质教育资源仍不均衡的当下,人们期望看到好课“燎原”的样子。
【斯苗儿团队创建的“现场改课”教研新范式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相关链接:

假大空,花架子?我们离“真教研”有多远?

“全景式”研修,埋下“好教育、好教学、好课堂”的种子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3年9月刊第2期
作者 | 王梓霖
统筹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








《教育家》2023年征稿启事

这份被校长、老师们盛赞的“学习资料”,学校必备!

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