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荷兰汉学专栏 || 再读《精神与金钱:中国诗歌》(柯雷专题之五)

2017-07-18 张晓红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与我们一起开启汉学研究之旅

 

荷兰汉学│13期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柯雷长期致力于中国当代诗歌的研究和翻译。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他以汉学家的身份走进中国人的诗歌世界,亲历各种各样的诗歌事件:诗歌朗诵会、图书出版、高校演讲、诗剧场,他本身已经成为中国新诗发展的一部分。2008年,由国际权威的学术出版社Brill出版的《精神与金钱:中国诗歌(80年代-21世纪)》(Chinese Poetry in Time of Mind, Mayhem and Money)被国际汉学家誉为研究中国当代诗歌的里程碑式大书。


虽然自19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中国当代诗歌这一段历史并不长,但想要深入而清晰地描述,却并不容易。由于种种原因,置身其中的中国学者面对研究对象时难免局限或障碍。汉学家柯雷写作这本书的优势在于,他能够抽身事外,将这一段诗歌史放在国际化的视野中做宏观观察,又经常以“田野调查”的热情置身其中,对文本及语境做细部分析。柯雷全部的研究都是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的:何谓中国先锋诗歌?先锋诗歌在中国当代诗歌史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历史嬗变?它包含什么样的美学主张和诗歌实践?它所涵盖的政治/地理空间又当如何?他在《精神与金钱:中国诗歌(80年代-21世纪》中所关注的很多问题,就是对中国当代诗歌生活的体察、思考和追问。英文书名是作者用来处理当代先锋诗歌史的一个叙事框架,呈现了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时代特征。

 

 

本书的写作,交织着纵横两条线索。“精神”与“金钱”为纵,作者以这两个词语概括了这一历史时段的社会变迁及诗坛整体面貌,并由此揭示个体诗人在这一变迁中面临的困境及各自的解决路径。横的线索主要体现在对个体诗人及作品的具体分析上。在这一方面,作者以文本、语境、元文本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当代诗人内心世界、新诗的语词、音韵、符码、诗歌活动形式、诗人生存样态等方面的变化及表现。在这种纵横参照中,作者清晰准确地勾勒出了韩东、海子、西川、于坚、王家新、北岛、孙文波、尹丽川、沈浩波等多位当代重要诗人的写作及身份脉络。

 

本书整体框架明晰、内容丰富。全书共设十三章,第一章是导读性极强、覆盖面广的导言,其余十二章全部为“个案研究”,大体上按时间顺序排列,涉及十一位诗人及其代表作,从海子、北岛到尹丽川、颜峻,囊括过去二十年间中国诗坛最具影响力和个性的诗歌声音。全书围绕“文本、语境和元文本”即“诗歌”、“诗歌的社会-政治语境和文化语境”和“批评性话语”三个轴心概念展开研究。每一个独立的章节里都包含作者对诗歌和关于诗歌的话语(即元文本)所做的聚焦式论述,是对中国先锋诗歌发展所作的一次及时而深刻的综合性考察。

 

by 傅强, 2016


柯雷认为,中国先锋诗歌从“精神”经由“混乱”进入“金钱”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先锋诗歌内部开始出现严重的分野,即“崇高”和“世俗”的对峙,最后演变成“知识分子”与“民间”两大阵营的“盘峰论争”。“崇高”和“世俗”既代表两种诗人身份和写作立场,又体现为两种大相径庭的美学取向。柯雷认为,这两大阵营表面上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实际上却又在“金钱”时代与市场、新媒体和大众文化发生着或隐或显的合谋。这样一来,诗人、诗歌的形象和地位都开始发生巨大的改变。知名度、点击率和可见度成为评判诗人地位高低和成就大小的重要标准。图像、表演、视频等表现形式,越来越挤压书写文字的空间和地位,甚至出现取而代之的趋势。这势必要求诗歌读者和研究者适应和接受新的阅读方式,并能用新的话语方式来描述和界定新型的先锋诗歌。

 

柯雷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为先锋诗歌“去政治化”或“去中国化”的阅读而呐喊。他提醒读者,不要对先锋诗歌做简单化的理解。当批评家甚至诗人自己把政治语境、直线发展的叙述手法、传记主义或各种潮流和阵营式标签,置于对诗歌内在复杂性的探索之上时,有太多的动系在这种简单化处理中遭到遗忘、曲解和遮蔽。柯雷呼吁从写作者角度出发的“细写”和从读者角度出发的“细读”。“细写”的匮乏导致文本性的缺损,而“细读”的缺失制造了审美的屏障。一方面,诗人应该沉下心思考,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发出一种什么样的声音,才能生产出丰富、细腻、耐人寻味的文本。另一方面,当今中国诗坛最缺乏的是耐心的读者,众口一词、千篇一律的阅读和接受意味着读者的失责和失察。只有细致地关注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才能在众声喧哗中分辨出每一位诗人独特的声音。

 

与很多中国学者不同,柯雷的写作有明显的“田野调查”特征,或者说“诗歌江湖”气息。这体现在他对各种类型的诗人和作品都不轻下价值判断,因此有冷静宏阔的视野,和质朴诚恳的研究态度,对中国当代总体诗歌图景及诗人个体精神境遇的刻画分析,入木三分。这是中国同一研究领域的学者很难做到的。本书把文本的精细分析与一种活泼文风结合起来,从诗歌韵律和诗歌结构到各种诗歌活动(如主题式诗朗诵、诗歌宣言、视觉展示、诗歌摇滚音乐会,再到批评界此起彼伏的唇枪舌剑、国内媒体的跟风炒作,洋洋洒洒,蔚为大观,浓缩成一部500多页的英文鸿篇巨制。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贺麦晓教授认为,柯雷一丝不苟地收集和使用文献资料,对众多诗人和作品进行不偏不倚的研究,在专业术语上坚持统一的做法,以及诸多原创性观点,充分展现了一个顶级汉学家的雄心、功底和实力。就深度和广度而言,尚无任何一部研究中国当代诗歌的个人著作可与《精神与金钱:中国诗歌(80年代-21世纪)》比肩。

 

作者简介


 

张晓红,荷兰莱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拉什迪、女性诗歌、文学理论,在European Review、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Scripta   Humana、Tamkang Review、《文学评论》、《当代外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50多篇,出版The Invention of a Discourse、《互文视野中的女性诗歌》、《英国跨文化小说中的身份错乱》中英文专(合)著6部,译著8部。


END


往期文章回顾    

荷兰汉学专栏 || 诗歌旅行者(柯雷专题之一)

荷兰汉学专栏 || 瘸子跑马拉松(柯雷专题之二)

荷兰汉学专栏 || Dao和Bo的小故事(柯雷专题之三)

柯雷·荷兰 || 书的疆土,人的江湖——一本书的二三事

荷兰汉学专栏 || 为荷兰代言还是被荷兰代言?(柯雷专题之四)



网络编辑 / 郭紫云

❖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

本公众号致力于国际汉学研究和相关数据库的建设,既包括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研究,也包括国别研究、区域研究,与此相关的文章或报道均欢迎在本公众号里发布。欢迎关注、分享、投稿!

李清良、李伟荣、张晓红、罗宗宇、

李正栓、黄   立、张冬梅、李海军、

赵长江、李新德、谢志超、熊德米、

陆志国、唐艳芳、李玉良、骆贤凤、

王祥兵、唐   均、吴结评、赖文斌、

任运忠、谢   淼、侯海荣、林嘉新、

孟庆波、成   蕾、王晓农、宋   丹、

石   嵩、王治国、刘性峰、石   雨、

万   燚、赵朝永、赵祥云、冉诗洋、

李安光、葛文峰、简功友、熊谊华、

冯   俊、瞿莎蔚、耿   健、何   敏、



投稿邮箱:leewrcn@163.com,来稿标题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附件形式附上作者清晰生活照2张200字以内作者简介)。期待您的来稿!



Sinology Database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