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我们」公益人如何破与立?丨RE·NEW活动回顾
7月31日晚间,2022「RE·NEW - 我们」公益社创人大会「身边人·小酒馆」开馆。深夜小酒馆把视角深入到公益行业内部,邀请了三位不同经验的公益伙伴,分享ta们近半年来的困局与突破、进展与思考。
我们并非想把ta们树立为破局或成功的典型。而是以身边人的案例,听到一种「且思、且行」的心性,哪怕勇气中带着些挣扎、混沌中刚刚看到方向,一起探讨,在疫情或任何大的冲击之下,「我们」直面并拥抱变化的灵活性与韧性。
01
01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海光,两个孩子的爸爸,另外也是一名全职公益人,从05年开始做志愿者,08年毕业,09年开始做全职,到现在已经有13个年头了。从事公益一直围绕乡村教育,满天星公益成立之后开始专注做乡村阅读推广。简单来说就是到乡村的学校给阅读资源匮乏地区的学校和社区建立公益图书馆,同时,研发很多阅读推广活动工具包,让在地的乡村老师开展阅读活动,而不是靠我们自己来做。此外,我们还研发阅读课程,联合当地的教育部门一起去培训、赋能当地的老师,让老师去支持孩子的阅读,从而帮助更多的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终身阅读者。
满天星现在在六个相对来说资源较匮乏的县域跟教育部门一起合作,建立了119所公益图书馆,直接服务的学校已经超过1600多所。但相对中国这么大的范围来说,做的事情还很有限。目前经过我们培训的老师有6000多名,但是跟老师接触了之后觉得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老师是比较孤单的,他们也需要陪伴和支持。所以我们也希望,未来真的能陪伴更多乡村老师,去发现阅读的魅力,相信阅读的力量,从而支持孩子的阅读。
02
公益人的“转型”和探索之路
疫情这三年,尤其是今年,对满天星有什么影响?你们有哪些应对和改变呢?
海光 最直接的影响有两点吧。第一是对项目的影响。我们很多时候要到乡村的一线去,跟学校的老师、孩子、校长们互动、沟通,以及走访考察。这几年一旦疫情来了,就只能够在线上考察、线上给老师培训、线上指导老师建馆。这个大家想想都知道内心是有多么崩溃。而且乡村的老师使用软件还没那么顺,我们还得教他们怎么去下载、怎么去使用,尤其网络还经常会卡断。我们崩溃的同时,乡村老师们也会很崩溃。但是我们真的克服下来了,在这点上满天星的同事特别棒,我也特别感动于乡村老师们对于阅读这件事情的认可和配合,这是从项目端看疫情对我们的影响。
第二,我觉得绝大部分的公益组织在筹款端可能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公益组织的资金来源,无论是企业、基金会还是政府,当社会经济不行的时候捐赠下降的幅度比较大。当然,我们也非常快地做了一些应对的措施,开始把重点转向公众,在各大互联网筹款平台上线了我们的项目,也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开始真正站在平台和公众的需求的角度去设计项目,然后通过C端同时再去推动B端。让B端的一些企业看到我们的影响力,从而愿意跟我们合作。像我们往年企业和基金会的占比能够去到50-60%,去年整个捐赠收入公众已经占到63%,预计今年的收入可能公众加平台端会占到70%以上,这也是疫情的影响下我们不得不做出的改变。
在公众筹款这一端,你们上线了“阅读马拉松”小程序,据说有意外之喜,具体聊聊取得了哪些成绩?是因为做对了哪些事情?
海光 「阅读马拉松」是我们在2020年的失败尝试之后。做的产品迭代和调整。原来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没有太大的信心,后面定了一个小目标,看看能不能够实现2.5万人的一个突破。没想到我们在不到一个月用户就突破了5万人,百分之二百完成了目标!这个是蛮惊喜的。
「阅读马拉松」现在还是一个很轻量的产品。面向的是一些喜欢阅读的孩子或成人,其中以3-15岁的儿童及青少年为主,当然也不排斥成人和老人,大家都可以参与。参与方式是,大家在阅读马拉松的小程序上读书,然后把自己的阅读时长捐赠出来,有点像运动捐步,然后可以得到企业、基金会的配捐来支持我们的公益项目。与此同时每天打卡捐赠时长超过10分钟还可以领到腾讯公益的一朵小红花。参加者可以组队阅读,也可以个人读,也可以学校团体读。
有几点很重要。一是,通过小程序,大家非常简单就可以参与进来,且参与者只需要读书。这是我们迭代之后的,之前尝试的是大家既读书还筹款,压力比较大,很难吸引很多人参加。二是,机制上可以发动身边的朋友、同事一起来读书打卡,捐时长。而且读书之后还可以看到其他人读了什么书,可以给他点赞等等这些很轻量的一些微社交的功能。总体就是通过一种很轻量的方式让更多地人能够参与进来,也特别有趣,就得到了很多企业和出版社的支持。整个活动的品牌影响力就出来了,特别开心。
三是,我们发动我们项目点的孩子参与,实际上是他们会感到从受助者变成了施助者。今年的话有400多所学校在参与这个活动,参与者五万多人里有两万多是来自我们项目地的乡村孩子。我们的合作伙伴也在邀请学校,但我们做一个倡议是,他们自己愿意的话才参加。读书本来就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事情。孩子有读书的权利也有不阅读的权利,不能因为我们觉得活动好就强迫孩子一定要读书,我们更多的是倡议和鼓励孩子阅读,并且让他们知道「读书也能够帮到他人」,赋予阅读一些更大的意义。这个是我们阅读马拉松项目设计的一些初衷。
所以我觉得这个项目真的特别有意义。我们未来还有很多很好玩、很有趣的迭代计划。
一直强调「用户思维」,那参与读书捐时长的儿童,他们参与最主要的驱动力源自哪里?你们的用户反馈是什么样的?
海光 其实有很多相关方。从学校来讲。学校希望孩子在暑期的时候能够读多一点书,基本上都会布置阅读任务,在暑期他们也需要有一个平台能够记录孩子的成长轨迹。如果能够生成一些阅读报告给学校,那就更好了。家长的话,希望孩子能读书,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孩子角度,能够更主动地阅读而不是被要求,那就更好了。
从孩子这个直接的参与群体来说,其实记录对他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对小孩来说他不会看重说一定得筹到了多少钱,他只是很希望能够做一件事情帮到别人,看到身边的朋友读了什么东西,他们有一些良性的竞争。而且孩子也有窥探欲,这个项目能够让大家知道彼此在做什么读什么。主要是基于这些用户的需求做了一些设计和改动,在沟通的时候也从大家的需求出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基本上每天都有上千的增长,最高峰一天增了6000多的用户,当时我们惊呆了!跟我原来做传统线下项目的时候数量级完全不一样了,心情很激动,给我们很大的鼓励。
目前就整个项目而言,你相当于产品经理对吗?
海光 我不完全是一个产品经理,其实更多是资源的协调者,但今年上半年,我跟一个部门负责人一起学习如何做一个产品经理,一起看了很多跟产品经理有关的书和视频,同时也扮演一个产品经理的角色,跟技术开发的团队沟通。这个过程的话确实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学习。
在做自己不擅长做的事情的过程中会觉得有什么比较大的挑战吗?
海光 最大的挑战是首先要承认自己不懂。原来觉得自己很多东西都很厉害,但是当自己真的花时间去看书,学习沉下心来,把自己当成一个小白,去学习、洞察用户的需求,跟很多的用户访谈,了解他们的关切,我觉得特别有趣也特别有价值,但这个过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第二个难点是我们除了做阅读马拉松,还有很多常规的工作,筹款、管理,还有很多日常的事务,给大家近看一下我现在脸上的痘痘(笑),我今年39岁了,确实熬夜熬得比较多。有时候我觉得做一款产品,或者做一个大的活动,要投入和付出非常多,而且不一定会成功,这点上是非常难的地方。
作为一个身兼多职的机构负责人,你要面对很多资源去维护和打交道等等,如何沉下心去学习呢?
海光 我觉得我没有太大的特长,我从小做事情都是比较慢的。但是我觉得我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比较有计划性。第二点,我的目标感很强。当我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先“忽悠”自己,再“忽悠”身边的人相信我。然后,我觉得我一定不能辜负相信我的人,所以即便遇到再多的困难,我决定要做的事情,在没有真正知道做不成之前我都不会轻言放弃。
今年也把做好阅读马拉松活动的信心和决心传递给了我的同事,还有我们的很多合作伙伴。像今年我们邀请广东省青基会跟我们一起来做联合主办单位的时候,跟他们分享我们的愿景、梦想和产品,他们基金会的秘书长就说了一句话,他说,“海光,你们是一群有理想和有行动力的人,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的!”事实上他们今年没有他们的支持的话,我们走不到今天,也没有这个成果。一路上我们遇到很多贵人,今天也借SEED提供的平台表达一下感谢!
你有没有至暗的低谷时刻?
海光 人生不可能没有至暗时刻的,肯定有的,2020年,我觉得就挺至暗的。当时我看到国外一些做阅读马拉松的案例,就想直接把他们的模式本土化。一方面当时大家花了很多时间前期去筹备调研,还把我们一部分的理事、像一些海外的支持者都卷入进来,让他们在海外帮我们去做了解、做翻译,还有一位很好的朋友从上海专程飞到广州来支持我,完全不收钱,跟着我们一起去做研讨和项目的开发讨论。但最后,我们自己开发的阅读马拉松活动平台只有300多人参加,最终只筹了一万多块钱,大家可以想象整个团队花了很多的人力和资金成本,但最后我们也只能坦然,不得不面对失败的结果,其实内心挺失落的。当我们真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为了做成它,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现实也并不一定会成功。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失败之后做好复盘,找到对的时机,再重新出发吧!
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出发,不要轻易被自己打倒。我觉得这点蛮重要的,就像今天我们的议题是跟疫情有关,怎么面对变化?大家虽然都很困难,但是一定要自己想办法去破局,而不是等待着别人来救援。
对于创业者而言,其实很难的是时机的把握。你如何确定你的时机就是对了的呢?
判断时机第一点确定目标,做目标分解。做好计划,盘一盘手上的资源,然后去跟相关方去沟通,包括积极筹款,跟核心的相关方达成共识等。确定他们真的愿意投入资源之后,就更加勇敢地往下走。每个目标达成之后及时跟相关方去分享、庆祝和表达感谢。利益相关方看到有好的成果也会很开心,然后可能会更努力地去做推广,所以效果也会更好。
我们偶尔要给学会自己打点鸡血,当你自己没有信心,很消极的时候,会很容易影响到身边的人,很容易传递给身边的同事,朋友和相关方。所以一定不要轻易Say die。
你是怎么具备这种让别人相信你的能力的?
其实今年阅读马拉松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失败,或者说是挑战。我们去找了好几个合作伙伴,包括赞助商,都有遭遇到拒绝的,我认为这个是很常见的。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首先要自己相信。其次当你相信你的团队的时候,说出去的时候自己就特别笃定,能够把做这些事情的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和意义传递给合作伙伴,让大家一起相信。对于不相信的人,也不要因为他们的不相信而失去信心,可以从他们的反馈和回应里面更好地去想如何做得更好。
(嘉宾区域现场掠影)
02
01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梅若,我是80年代出生的,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兴起,所以我是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历程成长到现在的,现在正是40年的时光。我进入公益比较早,自己做公益已经有18年的时间,我刚刚算了一下,也有一点震惊。但一直是在传统的公益里面,面对今天的话题“破”和“立”,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当初为什么选择家政工、女工的服务的议题?
梅若 首先因为我自己本身是女性,非常关心女性的成长。在我到了一定阶段,想去做一个专门的领域的时候,我想去支持这个社会上那些更少资源、更弱势的女性,所以就选择了家政工。
其次,在所有的流动女性、基层女性的议题里面,家政工实际上是城市照料里非常重要的、非常主力的一个角色,它议题的稳定性,也让我后来就定下来,要去做这个群体的服务。我是2014年9月份开始调研的,到今天大概是八年的时间。
02
传统公益的困境和呼救
今年5月份的时候,鸿雁曾发出一篇月捐的推文或者说一封求救信,当时是遇到了什么样的危机呢?
梅若 今年5月20号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我们只是讲述真实,它也确实是一个危机(链接🔗《我们只是要讲述真实》)。我们确实是面临了资金的断裂,当时要不要发出求助,我挣扎了很久。也是做了非常多的心理建设才发了那篇文章。在过去几年里,我们频繁地看到传统公益机构的困境,他们不断发出求救的信息,我就在思考,我们其实很早就知道会走向这一天,但是没有去做更好的准备来应对。2015年是非常关键性的一年,我会体会到未来的公益是需要很多多元性和发展性的,但又有一种惯性没有做好准备去转变,直到危机真正出现的时候才会真正的去面对它。
其实我也很早就意识到,包括去年我们也做战略布局,去做调整,但是危机突然出现的时候还是有一点措手不及。传统公益在面临挑战的时候,其实是没有招架和还手之力的。我当时特别不想说我们要卖惨,用困境来获取社会的支持,这一定不是我想要的。我当时想的是,如果这个机构已经走到这样的境地,可能它存在的价值就需要重新考量,是不是它也可以终结,让一些更新的更好的一些事物出现?
最终,我在文章里面写了一个故事。是我们在开机构会议的时候,我问同事说,“当我们这个机构三个月之后要关闭的时候,你们希望这个机构为你们做什么?”。我们机构98、99年生的同事占三分之一多,他跟我说“希望离开这个机构的时候机构可以给我举办一个非常有仪式感的告别”。
那个时候就觉得,让我非常震动。年轻人他们在这个行业里面工作了三年,从一毕业就把他非常年轻的生命投身到这里,但是机构没有给他创造未来,要走向一个可能会关闭的状态,我觉得我们没有承担起对于行业的责任,也没有承担起对于年轻人的责任。她的那句话就像一个旗帜一样,她在激励我回头去看,要为这个行业继续做贡献,要为了年轻人在这个行业里继续战斗去提供支持。我们不能就此弃守,应该去寻找更多的可能性。我们需要走向的是一个跟未来相关的事情,而不是只在今天活下去,今天这样活下去本身没有价值。
03
传统公益的“破”与“立”
追问:既然知道也有意识到,为什么就是没有做呢?
梅若 我之前也拜访过海光,大概在2016、17的时候,我去他的办公室,海光当时非常好地跟我展示了他的状态、他在做什么。海光真的是这个行业里面走在前沿的,他非常敏感地跟时代保持连接感,然后去创造新的东西。但其实很多人可能会像当年的我一样,你看到那种力量的时候,一方面是非常的敬佩和敬仰,另外一方面会有舒适区,因为你还有其他的东西在,认为此刻可以不努力,可以不往前,可以保持现状,其实危机就在眼前,但是不愿意去承认。
很多传统的机构,其实是很有价值的,因为你做了十年二十年,基因里都保持着一种对社会价值深刻的认识,基底是非常好的,无非就是这个过程里面怎么去突破,然后再用一些新的方法,认知上要去破除、去突破困难。至于想不想,其实也取决于当你真的失去资源的那一天,就由不得你想不想啊,必须要去做出这种这一步了。人其实是有很多潜能的,真正走到就是没有钱,没有资源的时候,必须要去面对它,必须要去穿过它,不穿过它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方向。
对于公益领域新时代下用的非常多的「项目制」有哪些反思,你觉得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梅若 现在好多都在用项目这个词,传统的项目是有计划好了然后按部就班干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好多基金是非常稳定的,不太会担心,把这些事都干了就行了。但是它有一个弊端,就是它的反馈机制非常慢。
比如现在海光他们做的产品,它非常快,这个东西好不好,有没有人用,直接就有客户的反馈,必须得去调过头来调整,去迎合我的用户需求。但是传统的项目不是这样子的,你只要按部就班地那把这些事儿干了,然后呢,你的60%的成果就被确认下来了。项目又给了你一个非常长的周期,评估反馈机制也非常滞后,面对的只是资助方,只要把事情论述清楚、把评估做好、把数据做好。反馈机制很慢的时候,没有办法及时发现,你一直以为这是真需求。我们也成天给家政工服务,我们有1000个社群,觉得服务挺好的,都挺喜欢的,但是,这也许真的不是真正的需求。试试看如果问他十块钱来买一下,你看有多少人来,一测试就知道了。
传统项目因为一直是免费的服务,其实不知道谁需要、谁不需要,到底好还是不好。但今天比如像海光的产品,直接推到市场里去,反馈跟传统项目的反馈完全是不一样的。传统的项目会让我们有时候陷入到一种满足感中,觉得哎呀我们这事儿真的做得特别好,会自我感动,实际缺乏数据和支撑,不知道是不是真正在做有价值的事情。对不起,我说的这些话有时候太极端,无非是想让大家清楚,我处在什么状态,我们其实要做一些转变,并不意味着说我们的项目本身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这是两回事儿。收费这件事从来不是公益不公益的问题。
最后不得不去做出改变,你们做了哪些调整和变化?
梅若 之前是围绕家政女工在社群里面去做一些服务,让社群的女工可能过得更好、更有尊严,活出生命价值,改善生存处境……但我们原来的服务模式决定了我们的体量非常小,就只服务这些人,而且我们做线下受空间的限制。
我们梳理我们做了八年之后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对家政工的了解,真正知道他们的问题是什么,我们也做研究,做各种小组的工作,那如果能把它识别出来,根据这一群人把他们的内容、经验、智慧提取出来,然后形成知识体系,通过互联网平台输出,完全可以让更多的家政工受益。中国有三千七百万家政工,我们线下才服务1000,但是大量的家政工需要这种内容。现在整个家政行业的培训还没有办法给到,所以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一个机会。
现在我们是真的要从客户端来看这个事情。首先要去想是不是家政工的需要。其次,要学会怎么判断是不是她的需要。鸿雁2018年提出来一个绿色家政工的创新概念,搭建了绿色家政工的课程体系,包括绿色家政技能、包括沟通、认知能力改善等。我们先拿其中小模块去测试到底有没有效,比如绿色家政技能、垃圾分类,推给家政公司、或政府支持家政的培训。把这些比较高附加值的东西加进去建一个家政培训体系的话,对于家政工的赋能以及家政行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现在这一块儿比较有效的就是行业是很有可能买单的,现在就有家政公司愿意出钱买这个课。
新的道路到底应该怎么走?一定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今天做的每一步,甚至我现在说的这一步都未必是真的走向彼岸的,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朝向彼岸,打开跟彼岸的接口,但是最后到底哪一步能成,并不能确定。
比如我去年的时候要开一家政社会企业,但我后来又琢磨不行,因为那意味着现有的家政公司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觉得应该要跟家政公司合作,不要成为他的竞争者,我要成为他的合作者。这个都是不断变化的,包括我今天讲完明天可能又会发生变化,里面非常重要的是产品思维的能力。
第二个能力是要有整体的战略布局,而且要不断地去调整,不是在那原来那一亩三分地上了,是真正把视野放大到整个行业里。中国家政服务的公益机构,其实没有几个,目前好多都死掉了,在公益行业里面已经没有什么同行(我们不叫竞争对手)。那我们要跟家政公司一起,做一个赋能整个家政行业的公益机构,要做研发、要做产品,一定要了解整个行业,所以格局一定要高,要去看中国家政行业的发展前景,这个行业里存在什么问题。
但这对整个团队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我们今天变的时候,有非常多东西需要学习,比如当你要调整、转型的时候,你自己想转,整个团队它能不能转,大家是不是都愿意走出这个舒适区,是不是能够在一个阶段里面形成战略共识?跑特别快的时候,团队意愿和能力能不能跟得上?
在发展过程中还会有很多变动,没有任何一个路会告诉你干这事儿就能成。所以我们现在做好多测试,比如说前段时间跟快手社会责任部合作,建了一个矩阵的快手账号,我之前从来不用快手,现在天天拍短视频。没有办法,就得去试。如果真正能够跑出一个号,可能未来的空间就会更大一点。只有做了之后才会有机会,不做就永远在原地。这个是我现在的观点,我也会跟同事们分享,现在就是这样的状况,大家就是得要去快速进入赛道。如果进不去,或者错过了这个时机,可能新的变化又来了。
之前很多伙伴说你们“变质”了?
梅若 我自己觉得我们没有变,只是选择了不同的策略。我们8月份马上要开一个发布会,要跟政府、跟行业合作的,要把成果拿出来要往行业推,但最终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让家政工能够有更好的职业价值。我讲一个故事吧,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是从79年开始的,79年之后出生的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而我们现在家政工的年龄基本是40岁到50岁,就是80年代前后出生的。你想一下,我们现在的老人就是我们父母的年龄70岁,他们进入了养老阶段。试想一下,如果今天的家政行业里面继续像过去那种职业歧视,有多少独生子女会进入这个行业?就别说这行业要不要发展的问题了。家政行业要增量,要提质,但是呢,对这个人群如果都没有基本的尊重,没有人愿意干这活,将来中国的照料危机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我们不可能只做内容,培训背后要赋能的不只是技术,而是让她有职业价值感和职业尊严感。我们开各种的研讨会,还要做研究,就是实际上你要去让整个社会认识到行业,政府要给他们足够的社会保障去支撑他们在这个行业里面继续贡献,这是不可分割的。
只不过今天我们要选的一个快速转型的方式,用产品思维,从用户需求出发。在策略上做了一些调整,整个工作的结构布局、它朝向未来的价值,实际上还是一致的,在这一点上不会变。大家说变质了,我觉得大家需要去适应,不是有一些人跑得快就变质了,是因为环境变了,大家不得不需要调整,你没有变是因为你还停留在原地。
你觉得背后是公益本身对于商业的抗拒吗?
梅若 我觉得是。我2015年写过一篇文章,当时银杏基金会组织去意大利参访了好多社会企业,回来去看中国的社会企业觉得社会性基础特别薄弱,我还写了一篇文章探讨这个问题,因为我那个时候很想做社会企业,但是我很害怕会被商业吞噬。其实这个背后是我们太软弱了,因为觉得我们没有能力把商业做好。排斥背后其实是一种恐惧。恐惧我们要去学新的东西还没准备好,在挑战我们的能力,挑战我们的舒适区。
特别担心其他人会说你们怎么样,实际上那个时候我们对这些事情的认知,比如说商业和公益的认知,其实也比较狭隘。当我们真正去比较好地去理解公益和商业,把商业看成是一个工具、有各种可能性的时候,你就不会恐惧了。合木的曲栋老师提到一个观点,他说未来实际上不是公益和商业的分歧,是人类进入互联网和智能科技时代,未来世界是无法想象的,我们生活在极大不确定里面。
03
01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三一基金会的王龙玺,在基金会主要负责码字,讲解什么是科学公益。有些朋友对科学公益有疑虑和意见,甚至可能看不太上。没关系,我都理解,理论需要很长时间,我们也是在努力探索。我建议大家批评归批评,有时间还是可以去看看,科学公益里面有些东西挺深刻,看过的人评价都还可以。今天分享一些故事,主题有三个:「使命」、「信念」、以及「怎么摆烂」,第三个最重要。
(考虑到本文已经足够长,而王老师本人已经将逐字稿整理发表,我们在此仅截取部分“金句”,具体故事详情请戳链接🔗《公益人那么辛苦,摆摆烂也不是不可以吧!》)
(王龙玺分享时刻掠影)
02
关于「使命」
“......所以后来吧,有钱要做没钱也要做,这个精神我觉得自己继承下来了。咱们这些人都知道,拿到钱是很难的。所以这些年我也训练出来一种能力,就是需要用一些非常创新的方式,在没有钱的情况下也能往前推进,这些创新大多是组织方式和结构的创新,所以我经常说公益从业者最看重的几个素质,其中最难的就是想象力。很多人都对问题有非常深刻的分析和洞见,但是解决这些问题却需要非常广阔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不是天马行空,而是一种基于长期思考上的灵感。”
03
关于「信念」
“......这段情节是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我想这个故事充分解释了美好的理念和务实的工作之间,他们是如何产生联系的。
所以我特别爱说一句话,我们要抱有那些美好的政治正确的信念,但是我们要用务实的眼光去逐步有序地推动变化,去接受那些策略性的缺陷。这些其实都是信念的体现。
我觉得信念这种东西吧,不是那种苦大仇深的坚持,而是一种平静长远的心态,就是大家水喝多了憋了很久能上厕所那个感觉,平静、安宁、舒适,遇事不慌,因为你知道肯定会遇到。......就像出去吃饭,路上遇到一滩水我要绕个道,骑共享单车发现这辆车坏了,没别的车需要顶着大太阳走过去,这都是困难,但不会因为这些而沮丧,该吃饭还是要吃,店就在那里,我需要过去。工作也一样。
所以困难换个角度看其实很好,因为太容易获得结果了,一点成就感都没有。我引用一下那天给美丽中国的老师“洗脑”,最后跟大家说的话:各位老师,敢问一句,各位可曾有过无畏信念,不因朝堂权势躬身,不为民心所向捆绑,只存于一心之中,以此俯仰天地?如果没有,那很正常,我们这些凡人,穷尽一生也不一定能有这种造化。但如果有,那我就要恭喜大家,因为前面等着大家的,就是千难万险,无尽高峰。但与之伴随的,却是一种辽阔的心境。这种辽阔大于大江大海,高于万里河山,超越万象之上,是一种随心随性,无边无尽的逍遥和自在。”
04
关于「摆烂」
“那天给美丽中国的老师分享就到这了。我觉得这个结尾不错,因为他们都是刚进入工作,带着希望去支教的学生,所以要有个积极一点的结尾,有一些鼓励和信念。
但是今天好多参与活动的人都不是,大家都是经历过生活,被岁月教训的千疮百孔,一身伤痛。你看咱们讨论的都是怎么关掉机构,都是到了中年干不下去了,发愁到哪里去搞钱。那时我们年轻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多么真实。所以最后我不想升华了,咱们堕落一些,我讲讲怎么摆烂。
我觉得公益人有时候会有一种,大无畏牺牲的精神,这种公共精神非常了不起。但是有时候也过于执着,会变成一种奇怪的,就是,我要牺牲,我要摧残自己,我要麻醉毁灭自己,让自己在巨大的痛苦中感到活着。为此不惜抛家弃子,妻离子散,四处借钱,债务压身,一身疾病,也要咬着牙继续自己的公益理想。当然人有自由意志,每种生活都是自己的选择,我觉得这没什么问题。我只是想说,就我自己的看法,对公益人来说,坚持使命是一件快乐的事,让人兴奋的事,但是放弃使命,也不是一件丢脸的事。
大家有发现公益组织很多都是,有个人很厉害,建了个组织,做了几年十几年,人不行了,组织也就没了。我是个业余的民间管理学家,从严谨一点的管理角度看,其实这些组织很难说得上组织,只是围绕一个人成立了一个团队。公益创始人很难放下自己建立的组织,不管从心态还是能力上。
其实商业也不容易。很多年前赢在中国,汇源果汁的老总朱新礼说企业要当儿子养,当猪卖,哇我当时就被这种放达震撼了。我觉得朱新礼境界到了,知道我们其实从来不会失去什么,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拥有什么,哪怕是自己亲手建立的组织,哪怕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也只是在生命中的一段时间亲近过它,生亦有时,息亦有时,时间到了就该放下,没人需要永远为什么而负责。我上一段工作离开的时候,找到了比我做的更好的人接班,所以现在发展的比我在的时候更好。但我们有一次聊起来说,未来有一天,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无论是生活的还是大环境的,做不下去了,不用硬撑,哪怕把机构卖了,没人买就关了,不用硬撑,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觉得这是使命感,是很了不起的。但是天下并不是只有我一个匹夫,天下那么多匹夫,大家都要担责,不能就着我一个人坑,最后我亡了你们和天下都兴了,我多亏啊!
我们要为理想尽力,尽力就好。天下很大,世界很广阔,除了公益,我们现在这点微不足道的事,还有很多美好的生活值得去过,很多钱值得去赚。......人到中年,面对一群中年的朋友,我就不祝什么使命导向的组织长青不衰,孜孜求索的途中尽兴而归。我就祝大家多些存款,多点假期,多和朋友们玩剧本杀,带上自己心爱的人去吃Omakase,一起看恐怖片,为他弹琴,听他歌唱,忘掉忧愁,忘掉烦恼,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咱们已经付出太多了,摆摆烂也不是不能被原谅,天下的兴旺就先交给其他匹夫吧。我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嘉宾与部分参与者现场纪念合影)
往期相关回顾
2022-08-16
2022-08-04
2022-07-30
2022-07-29
2022-07-26
主办方
资金支持
【千百计划丨百个项目资助计划】
(由腾讯基金会、腾讯公益和南都公益基金会支持)
文章转载、活动合作、或其他事宜联络&垂询:
微信丨SEED小助手(微信号ID:SEEDfellowship)
邮件丨secretariat@seedabetterchina.org tongxinyi@ginkgofoundatio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