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道黄继光、邱少云吗?抗美援朝战争中知名的战斗英雄,15军的!

2017-08-31 书剑飘香 齐城剑侠

往期齐城剑侠公众号文章精选:

 震撼!抗日战争中,这里的马家亲兄弟,出现了八路军的三个司令员!

 二等功臣,杨长峰烈士(籍贯,山东滨州)的家人们,你们在哪?当年参战的梁盛春在找你们!

 其实,美国的民主、自由,是虚伪、自私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个个是“王成式”的战士

 开国上将肖华、王建安与鲁中淄博的情与缘

 抗美援朝的意义,仅仅是打败了美国(或者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军)吗?

 我的三连我的情(三)

 一个从来不讲感情的连长(之四)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大多数陆军部队都赴朝参战,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但是印象比较深的,包括被收入到中学生教材的,就是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罗盛教等人。

其中,杨根思是20军的,罗盛教是47军的。而黄继光、邱少云则是15军。

那么多的陆军军参战,包括39军从第一批入朝到最后撤军,参加了抗美援朝中所有的战役,打的大都是歼灭战,歼敌最多,约6万多人,俘虏美军数量也是最多(现在个别作者采写的战斗记录对抗美援朝各陆军军歼敌数统计口径有问题,有的军入朝很晚,仅参加几次防御作战,就对外公布歼敌8万多人,这一种非常不严肃的行为)。

其实,15军参战时间也算是晚的,但是,因为出了两个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和上甘岭之战而闻名。后来,15军在建国后成为我军第一个、也是仅有的一个空降军,但由于建军较晚,过去,打的大仗、硬仗少,有老红军底子的部队少,一直是支二流部队,但是,在朝鲜战争的上甘岭打出了火花,成为一流部队。后来,在历次的全军精减整编中,成建制的保留着。

空降15军在一次演习中第一次和外国同行同台竞技

筹建新中国第一支空降军时,军委曾要求时任空军司令员的刘亚楼从1军、38军、15军三支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中选择,刘亚楼毫不犹豫地圈定了15军。该部队战斗作风的形成,成为精简整编中的“常青树”,与首任纵队司令、后来的军长秦基伟顽强、执着,坚忍不拔和睿智活跃的性格和风格分不开。

(开国中将——秦基伟)

秦基伟,湖北省红安县人。1929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四方面军排长、连长、警卫团团长、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游击支队司令员、新编第十一旅副旅长、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九纵队司令员、第十五军军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红军时期的秦基伟,曾代理过团长,在一次战斗中胳膊负伤,因没有及时治疗,伤口溃烂,烂出臭气,疼得钻心。部队要撤退,见他伤得厉害没法正常行军,在把他和几个伤员安顿一番后,就悄悄撤走了。

他是干部,给了两块大洋,两个士兵,每人一块大洋。大部队走了,白狗子一来,抓住就砍头,特别是对当官的,那些还乡团更不客气。当年的苏区几乎所有留下的红军都牺牲了。

绝顶聪明的秦基伟早就发现了主力部队的这一安排。于是,他悄悄地撇下那几个伤兵,一个人偷偷跟在部队后面,既不能远,恐怕追不上部队;也不能近,担心被部队发现撵回去。他拖着一支散发着臭味的伤臂,追在主力部队的后面,整整从陕西跟到四川,一个人走了近千里路,最终被部队领导接受。

这里面体现出秦基伟的韧劲、韧性和吃苦耐劳的素质。如果没有坚强的战斗意志,很难完成这大半年艰苦艰难的行走。

不过,不到20岁就当团长,30岁出头就当纵队司令、军长的秦基伟也有玩耍、活泼、俏皮的一面,这在他的自传中有体现。

194810月,时年34岁的中原野战军9纵司令员秦基伟,率纵队3万多人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打了一个漂亮的大仗,攻下中原重镇郑州。因为部队组建晚,与其他的部队相比,装备差,可能中原野战军首长要让他捡洋落吧,所以,他被邓小平、刘伯承所在的中原军区任命为郑州警备司令部的司令员。

郑州城原来国民党军火库的大量军械成为9纵的战利品,顿时,秦基伟的部队装备是鸟枪换炮,部队面貌也是焕然一新。可是,虽然职位是几万人的司令员,但是年轻的秦基伟,还带有一些年轻人的特性(是不是原27军军长,现东部战区陆军司令员秦卫江也有其父之风呢?),作为刚刚收复后的城市,工作千头万绪,百废待兴。

30岁出头的秦基伟却玩性未改,他忙里偷闲,因喜欢河南豫剧,就仍下部队,换上便服,掖好手枪,悄悄到一家剧院问口,自己掏钱买了一张票进去看戏了!

“怕鬼偏有鬼进门”。正巧这天晚上,中原军区政委邓小平打电话找秦基伟司令员查岗。听说不在,火了,就问值班的参谋,该参谋为人厚道,有话实说:“秦司令员看戏去了!”这一下,可不得了了,小平同志没二话,就在全中原野战军通报批评!

总的评价是:15军是支敢打硬仗,百折不挠,具有舍我其谁的奋发向上和拼搏精神,能吃大苦、耐大劳,高度的自觉性和纪律性,机智灵活,独立性强,不拘教条,善于创新创造的功勋部队,是我军历史上最有特点,从单兵战斗意志、坚韧作风,到单兵作战能力、战役战术素养、协调作战的团队精神最为全面、出色的部队之一。

邱少云是158739连的。该营在攻打敌391高地时,集体潜伏在距地20米到100米处的草丛里。在长达19小时的潜伏中,被敌人的燃烧弹点燃身边的草丛,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半个小时,他一动不动,光荣牺牲。

上甘岭之战是15军的成名战,也是发生在朝鲜战场的最残烈的战斗之一。我守敌攻,在597.9537.7两个山头上,双方先后投入10多万兵力。在一次夺取597.9高地0号阵地的战斗中, 151352营营部通信员黄继光主动请战,要求炸掉敌人的火力点,在他身负重伤后,仍拖着伤体,匍匐前进,勇猛地扑向敌人的最后一个火力点,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眼,为突击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时在朝鲜战场,15军军长秦基伟在与军参谋班子研究敌情)

上甘岭战役是志愿军在朝鲜打的最后一仗,也是打得最艰苦、最漂亮的一仗,这一仗打掉了美军的士气,使美国乖乖在谈判桌上认输了。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总部和首长们仅命名了两个特级英雄,其中之一,是黄继光烈士(另一个是20军的杨根思烈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