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实践:任务驱动式整本书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
子任务规划
| 活动设计 | 评价证据 |
活动一 |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四篇课文,走进快乐读书吧。 2. 出示一组问题,如:铁为什么生锈?什么是汤?等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
活动二 | 聚焦《十万个为什么》引起阅读期待 完成学习活动:猜一猜,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1. 作为科普读物,大胆猜一猜书里会写什么呢?引导学生关注封面、作者等信息,运用预测策略,形成阅读期待。 2. 借助目录进行推测、提问,联结生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3. 完成话题交流:猜一猜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4. 介绍本书相关资料。 | |
活动三 | 方法导读,牛刀小试 1. 这是一本用有趣的方式讲了很多生活中的知识的书。在我们自己的房间里就能提出很多问题,学生根据目录,抓取关键信息,绘制房间旅行地图或指南。 2. 展示交流:我最感兴趣的站点,说明感兴趣的原因,还可以交流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自己已经有了哪些知识积累? 3. 细读感兴趣的小片段,说说自己了解了哪些知识? 4. 思维跃升:再关注话题,你还有什么发现? (这是一本题目中就有很多问号的书;这是一本可以跳着读的书……) 5. 教师总结点讲:看来阅读科普类作品,我们要善于提问、推测,还要学会联系自己的生活,转化自己的生活经验。 | |
活动四 |
制作阅读计划表,与各组签订“科学知识成果博览会”举办协议。 1. 制作阅读计划表,给出时间管理建议。 2. 根据“科学知识成果博览会”协议内容,组内进行任务规划和分工安排。 3. 小组间可以交流,进入本书阅读周期。 4. 阅读过程中,制作知识收获卡。
| |
子任务二、三 | ||
子任务规划
| 活动设计 | 评价证据 |
活动一 | 交流阶段性的阅读成果,展示知识收获卡。 1. 通过知识收获卡,了解并总结学生能够通过本单元学习到的提问、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请教别人等方法理解其中的科学术语和专有名词。 2. 继续展示知识卡,并思考:阅读中,在理解这些词语时,还可以有哪些好方法? 揭示试验印证的理解方法:马铃薯中淀粉的知识、蜡烛是否能充分燃烧。 揭示借助插图理解的方法:P360擒纵轮的插图一目了然。 3.教师总结点讲:理解科普类作品中一些比较特殊的,很有特点的词语,有哪些好方法可以尝试。 | 评价证据为收获卡,设计评价量规。 |
活动二 | 组间交互知识卡,传阅过程中互相学习、分享。 | 。 |
活动三 | 根据“博览会”协议内容,进行知识竞赛的题目编制。 1. 想要出题或迎接挑战,需要能够在书中更清楚更快速的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单梳理辨析科普类作品不同文本的方法,借助关键词句提取主要信息,并能设计出竞赛题。 2. 教师给出文本类型及范例: 如:原因结果类(《铁为什么会生锈?》) 过程表述类《有没有固态的液体》 问题说明与解决类(《解决难题的方法未必复杂》) 时间推演类(《灯的故事》) 对比说明类(《火柴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故事表述类(和时间推演有些相似) 组内合作完成文本类型及关键词句等主要信息的提取。 3.小组活动编制竞赛题。 | 评价证据为针对一篇文章的学习单、竞赛题。 |
活动四 | 布置组内博览会展位的其他内容: 借助书中知识,明确博览会中本小组的展位主题、为展位起名、完善展位介绍、基于阅读成果的试验制作类、知识卡集锦、准备科普讲解员的讲解稿…… | 各种产品 |
子任务四 | ||
子任务规划
| 活动设计 | 评价证据 |
活动一 | 布置教室文化,创设科学博览会的情境。 准备工作:大屏、教室布置、黑板报文案 前期准备:入场门票设计、游园路线或展位导视图、安排博览会活动流程主持人。 | 各类产品 |
活动二 | 开启博览会集体性活动 1. 各小组开启“最强大脑”知识竞赛大PK。 2. 评选出优胜小组,颁发“最强大脑”荣誉之星。 | |
活动三 | 进行博览会自主游园活动 1. 展位所有成员分批进行流动参观和本展位的运营。 2. 由展位讲解员介绍本展位的展品,如知识卡集锦、最新科学成果简报、书中科学知识的原理试验等内容。 3. 全班同学有秩序地进行流动观展,带好《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笔记本等,可以适当做收获笔记。 4. 参展过程中行使最佳展位投票权,评选“科学明日星”最佳展位。公开投票、评选,颁奖。获奖团队发表感言,教师进行总结。(展会流程主持人全程控场) | 笔记等 |
活动四 | 活动收尾,交流这一阶段阅读感受,总结方法,启读一类。 话题交流: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这是一类怎样的书? 教师总结:阅读科普类作品的策略和方法,如提问、联结生活、进行转化、抓住不同类型文本的关键词句提取重要信息等。鼓励学生继续阅读《灰尘的旅行》等科普类作品。 |
长按图片或点击文末“原文链接”直接购买
京东、淘宝、当当已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