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民悼念宗庆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小冠 风车读书
2024-09-08

经常有人说:国人有个延续千百年的劣根性——仇富。

然而,大家对待娃哈哈的创始人宗庆后,一点也看不到“仇富”的影子。

今年2月25日,宗庆后不幸病逝,享年79岁。

宗庆后曾三度位居“福布斯榜”的中国首富,身后留下950亿资产。

新闻联播用了十分钟,对其平生进行回顾报道,称他是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家的杰出代表。

相比官方的赞誉,更弥足珍贵的,是来自民间各界的真情悼念。

娃哈哈集团所在的杭州市,鲜花被当地父老订购一空,送往宗庆后的葬礼现场。

在娃哈哈集团的门前,摆满了民众送来的“特殊纪念品”——各种娃哈哈饮料,以这种方式为宗老送行。

更有众多网民,纷纷发帖悼念宗庆后。

一代企业巨子、顶级富豪,得到了全社会为其自发举行的“国民葬礼”。

宗庆后为何能够如此?

或者说,众多和宗庆后非亲非故,甚至没有一面之缘的普通人,哀悼宗庆后,究竟意义何在?

当代经济学家张维迎的一本书,《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能够很好地回答上述问题。

——同时,也道出了宗庆后那一代白手起家者或曰草根企业家的“难以复制性”,或曰当今普通人的无奈与悲哀……

宽松包容的市场,实业致富的凡人

宗庆后生于1945年,幼年父亲长期失业,母亲是小学老师。

17岁初中毕业,成为农村知青,改革开放后返回城市务工,稍后做了几年推销员。

他没有特殊背景,普罗大众的平凡一员,和你我之辈没什么不同。

42岁那年,宗庆后凭着过去多年的推销积累,开始创业。

他接手了一所经营不善的校办企业,也就是后来的“娃哈哈”。

那款“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儿童饮品,是宗庆后不惜血本,委托浙大医学院营养系教授朱寿民,研发出来的。

上市之后,以良好的口味,和实打实的开胃功效,赢得了众多儿童的喜爱,和家长的认可。

宗庆后由此获得第一桶金。

此后娃哈哈陆续推出了AD钙奶、娃哈哈纯净水、营养快线等长销不衰的饮品。

尽管子品牌繁多、产品遍布全国各地,但质量丑闻极其罕见,其背后,是一以贯之的童叟无欺、严格把关。

例如娃哈哈纯净水,一直标注“596毫升”。

有些人怀疑这个数字有特殊的讲究,为此众说纷纭。

直到有一天,宗庆后面对主持人提问,道出了个中原委:

“原本想要600毫升,但做出来的饮料瓶子和预期不符,只能装596毫升。既然如此,我们就如实标注596毫升,对消费者说实话。”

宗老不是随口说说,他在众人面前,对每一款娃哈哈饮料,连瓶盖有几个螺纹之类的细节,都说得毫厘不差。

对宗庆后这样诚实、勤勉的经商致富者,举国百姓并无仇富心态,而且倍加敬佩。

书中谈到,在宗庆后创业发家的时代,也就是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类似的“草根企业家”还有很多:

“新希望”饲料大王刘永好兄弟、“农夫山泉”钟睒睒、“老干妈”陶华碧、“七匹狼”周少雄……

“那是一个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众多没有特殊背景的凡人,凭着一技之长,和不断的学习创新,扎扎实实地做实业,只要消费者认可,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宗庆后等人,是其中的出类拔萃者,由此成为知名富豪。他们承载着众多普通人勤劳致富、诚实创业的梦想,一直为大众所认可、钦敬——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健康动力。”

可惜如今,宽松、包容、草根民企辈出、与广大消费者和谐互利的大环境,已是过眼云烟。

还有多少企业,恪守实业初心?

宗庆后一手创办并长期掌舵的娃哈哈集团,除了产品备受信赖,另一个特点,是只做实业——包括多种子品牌的饮料——从不染指股票、房地产等“快速圈钱”的行当。

书中也对宗庆后等少数坚持如此的民营企业家——还包括“华为”的任正非——倍加赞叹。

股票、房地产等,其实都无可厚非。

但是,如书中所言:

“如果几乎所有以实业起家的企业,都把股票上市作为晋身之阶,或者在赚得第一桶金后都纷纷染指房地产,炒房圈钱,这就无疑表明,市场环境出了问题。”

结合众所周知的国情,书中的这番话,意味深长——尽管难免在一些关键之处,不得不欲言又止!

像宗庆后这类实业致富的顶级企业家,多年恪守初心,心无旁骛地深耕于实业,不参与“炒钱”的热潮,这是难能可贵的情怀和良心。

书中同时也提出了这样的质问:

“为什么老老实实做实业,即使消费者再认可,此类企业的处境往往也越发艰难?”

“相反,以钱开路、获得常人难以染指的特殊关系,进行金融和房地产等炒作,即使并未创造真正有益于大众的社会价值,往往也暴利滚滚,远比做好实业更来钱?”

上述的问题,书中没有正面回答,但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

时势造英雄,什么样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企业家精神,造出与时代特征相匹配的商界精英。

“实业变得越来越难做,甚至被众多的企业家弃若敝履;而那些并没有很高社会效益的暴利行业,却大红大紫,成为新一代富豪精英的主要摇篮。”

“这样的经济结构乃至社会风气,无疑是病态的,企业家精神陷入畸形。”

“但显然,企业家群体并非问题的根源。真正的病根在哪里,以及如何‘祛病扶正’,都不言自明……”

书中这些“只能说一半”的话语,发人深思,又难免令人长叹……

未来还有“宗庆后”们的机会吗?

逝者已矣,但未来之路依然漫长。

如今,以及将来的普通人,还有多少机会,能够像昔日的宗庆后们一样,凭着勤劳和良心,凭着有利于社会大众的实业,来兴家致富,甚至创立堪称不朽的企业?

书中同样提出了类似的问题。

至于答案,书中说:我们不妨回首那个时代,很多可行之道,其实近在眼前。

那时,人人都可以走街串巷推销,可以当街摆摊叫卖,或者开个简陋的小门脸做生意。

包括宗庆后在内的众多企业家,都曾是这类小商贩中的一员,由此滚雪球,获得更多的资金和人脉。

对民营企业,政策也比较宽松——众多小老板,不用勒紧裤腰带、给卡着自己脖子的‘婆婆’们上供。

于是,企业家的最大威胁,不是“主管者”,而是随时都在大量涌现的同行竞争者。

这就迫使企业家既要确保质量和诚信,又要不断创新,非此不足以赢得消费者。

而那些产品出色、童叟无欺的企业家,即使出身平凡,也有机会脱颖而出。

——这是造就宗庆后们的时局。

全民悼念宗庆后,除了对其人的缅怀,同时也是在追思那个属于普通人的美好时代。

让这样的时代再次复苏,让类似宗庆后的商界“平民英雄”再度纷纷涌现,其实并不难。

这已经超出了企业家所能左右的范围,或者说,关乎国计民生的健康发展。

未来何去何从,让我们为之祈祷,拭目以待……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请在右下角“点赞” “在看”

第一时间阅读文章

好看的人都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车读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