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辞职我秒批”的百度副总,被炒冤不冤?
“公关人春节周末没有假期……我们之间就是雇佣关系。我只考虑员工能不能交付结果。”
“我又不是员工的婆婆,员工的家庭我为什么要考虑?你不想干可以辞职,我秒批。”
“你写信投诉我,我只要发一篇小作文,就能让你名誉扫地,在这行业里找不到工作。”
这番血冷如冰、毫无人味的“高论”,出自时任百度副总和公关负责人的
璩静
之口。
她在发布于抖音的“谈管人”系列短视频中,“理直气壮”地讲出来!
网民群情激愤,百度的市值很快缩水60多亿港币。
璩静删除视频,公开道歉,但此事持续发酵,前不久,璩静从百度离职。
有人吐槽璩静情商太低,但璩静拥有光鲜的职业履历,其触犯众怒的言论,恐怕很难用一时糊涂之类,来搪塞过去。
尤其是,璩静这样的人,能够被百度聘为高管、委以高位,这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与之类似的企业,包括那些看上去很光鲜的名企,在当今社会,究竟还有多少?
他们也许比璩静“情商更高”,例如一边把令人无可挑剔的美好说辞挂在嘴边,一边在实际上践行着璩静所宣扬的那一套。
从璩静到百度,恐怕都不是奇葩“孤例”,而是当今企业界和管理界常态状况的一个缩影。
也正因为如此,璩静的大放厥词,瞬间引爆众多打工者内心深处积压已久的怒火。
上述种种,令人想到当代学者孙力的一本书:《竞底:中国企业之殇》。
璩静在那些谈管人的短视频中,除了那些充满职场压榨、根本拿员工不当人的“高论”外,还多次强调一句话:
“反正我没有违反劳动法。”
她以此将种种“非人”的压榨合理化。
这正是书中强烈反对和批判的“竞底”。
所谓“竞底”,就是以法律的最底线,当做企业管理的准绳,只要没到明显违法违规、被有司强力干预的地步,就不必在意其他一切伦理道德、人情冷暖;
于是,不近人情的所谓“狼性”,被众多企业管理者竞相追捧,竞相贴近法律的最底线。
管理者对员工,经常一副“不加班,就走人”、“找工作的人多得是,你走了我们也不愁招不到人”的颐指气使嘴脸;
以及充满各种权术——就像身为名企副总的璩静,对投诉自己的员工,以影响力严重不对等的事实,进行威胁:
“你人微言轻,投诉我什么也伤不到我,而我只要对你发一篇小作文,就能把你搞臭,让你从此再无立足之地!”
书中批评这类管理方式,是把人才当做“奴才”、当做肆意切割压榨“韭菜”;更是管理者本人的人性扭曲。
尤其是,在一些社会,法律不够完善,本身底线就很低,“竞底”式的企业管理,无异于将员工视为牛马甚至机械,毫无人性的血汗压榨。
而到头来,企业自身也难免受害:
员工貌似乖顺,内心对企业越发离心离德,这样的企业,前景也可想而知。
这是一场“从个人到企业和社
会,人人都是受害者”的互害机制、负和博弈。
尽管璩静有着光鲜的履历,曾在不止一家知名企业担任高管,但她所信奉、所宣扬的“管理”方式,充斥着非人间的野蛮。
如此高管、如此企业,在当今社会还有多少呢?
或许,那些为数庞大的愤怒网民,就已经表明了上述问题的答案,表明了这个时代的悲哀。
在璩静的短视频触犯众怒、百度的企业形象也严重受损之时,百度老总李彦宏高调嘉奖本公司的另一些员工,称他们才能真正代表百度。
同时将璩静从副总职位上炒掉,让她从百度离职。
似乎这样就能与璩静“切割”:一切都是她个人的错,与本公司无关……
然而,按照书中的观点,显然无法苟同“错在璩静,百度无责”之说。
不要说一个副总级别的高管,即使临时工,其直接涉及到职业伦理的公开言行,也足以代表着企业的风貌。
尤其是大公司、知名企业,企业的价值操守,是每个员工从一入职,就必不可少的培训内容。
换言之,在一家真正把员工当回事、当人看的企业,持有璩静这种“管人”理念的人,很难被录用为高管。
退一步讲,即使这种人侥幸被录用,也会通过企业的不断培训,尤其是与培训价值观相匹配的企业文化氛围,不得不自我收敛、自我整改;
绝不可能以企业高管的身份,公开宣扬与之相悖的野蛮理念。
网上还有这样一种说法:
璩静想要通过自媒体流量,为百度来创造人气效益,但她之前没做过短视频,是个外行。
为此,她还专门花了些钱,学了些以短视频快速获得流量的方法。
那些短视频中的雷人话语,很大程度上,是璩静为了赚取流量的拙劣表演。
对播出后的民愤乃至“翻车”,璩静始料不及。
换言之,就是璩静这个自媒体外行,被不着调的人坑了,导致她采取了错误的方法,祸从口出,而且殃及百度。
——但即使如此,百度依然难逃其责。
至于璩静被百度炒掉,或许也如书中的吐槽:
“员工在企业的野蛮氛围中长期熏陶,带着一身毫无人味的‘狼性’,行走在人间,难免不慎‘露出尾巴’,为人群所不容。当此之时,企业迅速将肇事员工开除,以撇清自己。”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一方面是狼性机制对整个企业所有人的反噬,另一方面恐怕也表明:除了老总,人人都是临时工,只要惹出篓子,就是舍卒保帅的替罪羊!”
百度的问题,比璩静更严重!
璩静从百度高管的位置上黯然离职,很多网民依然大骂她。
有人说,她依然带着很高的人气流量,随时可能东山再起——言外之意,是不能放过她。
然而,即使让一个璩静从此一蹶不振,又能改变什么呢?
还有不少人大骂百度,但扪心自问,真与百度的产品长久绝缘,可能吗?
尤其是,我们也不妨扪心自问:
假如自己处于某个企业的老板或高管之位,会不会对璩静所说的那一套,一边在嘴上痛骂,一边在行动上与之别无二致?
“仅仅把法律的最底线当做行为基准,除此之外毫无敬畏、毫无约束,一切人性天良都可以视为无物,像割韭菜一样对待员工乃至客户……这些不是某个人、某个公司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的通弊。”
为此,书中劝我们,与其对某些因此触犯众怒的“倒霉蛋”揪着不放,不如以此为镜,反躬自省。
甚至,热衷于对某些已经沦为“千夫所指”的倒霉蛋,“打太平拳”拍砖,以此为乐,这也是一种“竞底”之行,和把人当人的现代伦理,背道而驰。
该被不断追责的,是形形色色的“竞底”行为,尤其是将其合理化的社会文化氛围。
这是一个大染缸,不断让更多人,甚至包括你我,只要稍有点芝麻绿豆的“管人”之权,就可能比璩静所说的那一套,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大染缸中的所有人,所有企业,都可以宽恕,如果他们犯了法,会有法律制
裁,我们不要私设公堂;但是,对这个无形的染缸,我们必须合力打破,至少不要继续‘加染料’。”
书中的观点,小编深以为然。对此,你怎么看?
推 荐 阅 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好看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