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德勤,在夹缝中不懈生存的抗战省主席

老马杂谈 老马杂谈 2022-01-23



研读抗战史过程中,在诸多知名的的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笔者最钦佩也最同情的却是长期在苏中苏北敌后多种势力的围歼围观夹缝中坚持不懈领导指挥抗日游击战的真英雄韩德勤将军。


抗战期间坚持以苏鲁战区副总司令兼流亡江苏省政府主席身份转战杀敌扰敌于敌后的国军中将韩德勤还真算得上是一位抗战期间最含辛茹苦的省主席。为便于了解曾经毁誉满天下的韩德勤,且先看看其个人的以下简历:


韩德勤,1891—1988,,又名韩韬,字楚箴,原籍泗阳县洋河镇;父亲系清末秀才,以立馆教书为业;韩德勤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



韩德勤的叔父韩恢(1887-1922),字复炎,系老同盟会员,参加过黄花岗起义。陈炯明与孙中山反目后,奉孙中山电召至广东并授以讨贼军总司令之职。韩恢亲自率军与陈部激战于黄埔地区。后随孙中山赴上海,奉命赴长江以北地区组织人马以期打开江苏局面,重建苏北国民革命根据地。不幸遭江苏军阀齐燮元诱捕,于1922年11月1日被害于南京,时年仅35岁。孙中山追任韩恢为陆军上将,隆重安葬于南京中山门外的卫岗。


韩德勤自幼曾随父读经书习史,后考取南京陆军小学。毕业又入河北陆军学堂速成班学习,后转入河北保定军官学校,于第六期毕业。在保定军校学习期间,韩德勤结识了同乡、同期、同科、同队的涟水同学顾祝同并成为知己。


1918年,韩德勤自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分配到北洋军阀皖系吴光新所属混成旅当见习官,一年后升少尉排长,后又转到川军第一混成旅司令部当参谋,不久调任第一团当副团长,团长为刘伯承。



1925年,韩德勤在四川军阀内战中负伤,返回江苏洋河休养。此时已担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师长的好友顾祝同两次写信催韩到广州参加国民革命。韩犹豫不决之际经老长官刘伯承团长约他到上海亲劝后终于去了广州。1926年春节,韩德勤到广州后,顾祝同亲自带他拜访了江苏同乡和保定同学钱大钧、王柏龄等人。不久,韩加入国民党,又经顾祝同保举到新编21师师长钱大钧部任中校副官处长。同年秋,又调入顾祝同第3师任参谋,随即参加了北伐战争。



1927年冬,顾祝同升任第9军军长,韩德勤被聘为军参谋长;1929年任第3师第7旅旅长,一年后即升任第52师师长。



1931年4月,在对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作战中,兼任南昌卫戍司令的韩德勤率第52师参战,并在追击过程中遭遇红军伏击,其部队遭受重创,韩德勤化妆成伙夫得以逃脱。他历经曲折逃回南昌后深感难辞其咎,遂上书自请处分。随后担任新组建的第52师副师长。不久又调任陈继承第1军担任第2师副师长。同年12月,随刚发表为江苏省政府主席的顾祝同赴江苏,担任省政府委员兼省保安处处长。



1934年,韩德勤又随顾祝同转任赣、闽、湘、鄂“剿共”北路军司令部参谋长。随后又调军委会重庆行营、西安行营任办公厅主任。



1937年抗战爆发后,韩德勤8月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参谋长。11月被任命为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1938年5月又代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顾担任省主席。韩德勤任代理省主席后,主持将省政府由扬州迁到淮阴,并奉命将苏北地区原有的6个保安团(原有10个保安团,其中4个团在南京保卫战后被补充进了中央军第88师)训练补充后,于是年2月升级改编为陆军第89军,军长韩德勤,下辖两个师:第33师,师长韩德勤(兼);第117师,师长李守维。后该军又于1939年增加了翁达的独立第6旅。



1938年初,韩德勤担任新组建的陆军第24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由顾祝同兼,韩实际指挥)。该集团军下辖第89军、第57军(军长为东北军的缪澄流)2个军及各类游击队混编的第8军游击总队、第五战区第5游击总队、洪泽湖水上游击总队。徐州会战期间,韩德勤率第24集团军负责南线作战,在苏北盐城、阜宁一带与日军作战,奋力杀敌,阻击了由东台北进之日寇,让徐州免遭南北夹攻。


徐州会战之后,韩德勤又率部转战于南通、天生港、如皋及连云港等地,其间还收复了盐城、阜宁及东台等多个重要城镇,与企图北上进击徐州之日军苦苦厮杀博击,此后在率主力多次实施反扫荡作战的同时,还安排麾下的苏北保安旅及情报队不断破坏沿途的公路桥梁及通讯线路、袭击日军据点以切断其运输线,致北上日军始终没能越过阜宁。



白崇禧将军在其回忆录中曾称:“五战区于徐州会战时,韩德勤为江苏省主席兼第24集团军总司令,保有苏北、皖东以至运河以及通海公路(南通—海州)之北端,且迭次向津浦路南端游击,减轻我第五战区之特别威胁,于台儿庄之胜利有间接之贡献。” 徐州会战后,蒋介石要求韩德勤“仍指挥缪澄流军,务尽守土之责”,韩德勤奉命率部继续留在苏北地区实施敌后游击作战。



武汉会战期间蒋介石为了发挥敌后国军的作用,电令韩德勤:“该军应继续破坏津浦南段铁路,妨害敌之运输,并随时袭击敌人为要。”为此韩德勤遵令率领所部及地方武装主动出击,积极破坏津浦南段铁路。



日军攻占徐州后,与韩德勤部在苏北地区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1938年7月,韩德勤部发动对日军的进攻,先后占领了东台、盐城及阜宁。蒋介石深为嘉许,致电韩德勤:“该军忠勇歼敌,迭奏大功,至深嘉慰,尚希再接再厉,扰敌后方,以利全局。”


1938年8月29日,奉蒋介石令,韩德勤指挥57军111师及89军两个团反攻徐州,曾一度攻入徐州西关并占领了部分城区。虽最后未能攻下徐州,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军兵力。为嘉奖韩德勤部在破坏津浦铁路和反攻徐州中的战绩,蒋介石复电韩德勤:“该军忠勇抗战,殊堪嘉赏,仍望继续努力,奋勇杀贼,牵制敌之后方,使对武汉会战有利,厥功至伟。”



徐州失陷后,为巩固两淮,确保江苏省政府所在地之安全,韩德勤率部驻守睢宁、泗县及宿迁等地,并继续与日军苦苦厮杀争城夺地,并多次粉碎了日军的清剿。因战损太大,韩德勤随后就只能指挥所部转入了游击防御作战。



徐州会战后,韩德勤指挥下的苏北国军积极对日作战,巩固和扩大了以淮阴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陇海津浦交通线,牵制了日军的行动,配合了正面战场的军事活动,也给日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韩部在1938年7、8、9三个月的对日奋勇作战中,共致日军伤亡约4920人,《申报》对此曾发表过专题报道,盛赞其部为武汉会战足足牵制了一个师团的日军。



1939年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开展敌后游击战,设置了冀察战区和鲁苏战区两个敌后游击战区,鲁苏战区总司令为于学忠,副总司令为韩德勤和沈鸿烈。4月军委会于苏北成立了由韩德勤负责的鲁苏战区副司令长官部(驻兴化县)。1939年10月,韩德勤正式担任江苏省主席并兼省保安司令,并由其直接指挥所属部队。韩德勤作为鲁苏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江苏省主席,管辖33个县市,其麾下的主力部队有第89军和第57军之第112师,同时指挥苏北苏中的10个保安旅、6个区保安司令部、1个税警总队,共约10万人。



韩德勤主政江苏省期间,除了与日军博击外,还在“加强政训及抗战宣传工作”、“军事训练进行军事教育”、“恢复和重建沦陷区基层政权”、“恢复发展生产”及“完善动员机构,加强民众组训”等多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工作。



从1939年初开始,日军对韩德勤指挥的苏北游击部队实施了多次大规模扫荡,并先后占领了淮阴、宝应、淮安、泗阳、阜宁及高邮等多个城镇,其间还两次攻占了江苏省临时省会兴化(后被韩部收复,部分丢失的城镇也先后被收复)。在这一期间的作战中,受到日军两面夹击、又不能得到山东于学忠部及苏中李明扬李长江及陈泰运等“属下部队”积极支持支援的韩副司令长官只能依靠“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利用地形、游击自保”的战术率部与日军苦苦周旋东西转战,始终没能让日军实现其“歼灭目标”,反倒在1940年初,奉军委会“全面反攻”之令,指挥其部向淮阴、宝应、天长及六合等地展开了反攻作战十余次,歼敌数千人。



自1940年开始,韩德勤主席兼副总司令长官的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了。


1939年底,驻防苏南的新四军部队开始违令从西从南向苏中苏北地区大规模挺近,而驻防山东的八路军第5纵队黄克诚部也自北而南挺近苏北,以望在长江以北地区建立更多更大的抗日根据地,身为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长官的韩德勤对友军的这种越界军事行动自然颇有不满,双方自然也会屡屡发生军事或政治“摩擦”。后来发生的事情估计看过《东进序曲》和《黄桥大捷》之类革命文艺作品的读者应该就能知道其具体内容,故此处就不再赘述其详了。



1940年9月底的黄桥战役惨败之后,灰头土面但意志不衰的韩主席只能率领残部继续游击转战于苏北苏中地区各地,其间虽然也在兴化附近的曹甸地区组织过对新四军的有力狙击战,但面对实力强大的“友军”韩主席兼副总司令已难挽狂澜了。


1940年10月10日北上新四军与南下八路军第5纵队于东台县白驹镇胜利会师;1943年3月,韩主席率部在与扫荡日军周旋转移中,因有向西接应东进“顽军”王仲廉部的企图,在中共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头子山战场再次兵败并被俘。所幸还有“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护佑,友军款待了这位落难的省主席,不久后即发还了400多个部属、300支枪及韩主席的个人物品,并允许他在其抗日根据地内的睢宁县凌城镇恢复了他的“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长官部”。



1944年,苦苦领导敌后游击作战达7年之久的韩德勤又被军委会改任鲁苏皖游击总指挥,仍兼江苏省政府主席,是年底调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1945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六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8月下旬还参加了杭州侵华日军的受降仪式;抗战胜利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还给这位坚持不懈长期战斗于敌后的游击省主席颁发了一枚“抗战胜利勋章”。


抗战胜利后,韩德勤先后担任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国防部参谋长及国防部联勤总司令副总司令,1949年3月赴台湾后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52年退役,1988年病逝于台北寓所。

推荐阅读:

追忆“抗日常胜将军”陈长捷

桂南会战旧战场及抗战英烈寻访祭奠散记

抗战历史小故事四则

痛忆精忠报国“虎将”陈安宝

曾激励了一代中国人的战干团及其《团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