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战争,前苏联害人害己的大败笔
阿富汗国王查希尔夫妇与美国总统肯尼迪夫妇合影
读初中一年级时,就知道咱们国家有一个名为阿富汗的邻国,也在报纸及新闻纪录片上看到过一身戎装、年轻英俊、曾留学法国的国王穆罕默德·差希尔·沙阿,也知道当时的中国总理与副总理1950年代后期也还敢率政府代表团去访问这个偏僻的山地国家。1973年突然获悉该国首相、国王的堂弟达乌德在前苏联的支持下,趁查希尔·沙阿国王出访欧洲期间发动政变推翻了自己的堂哥,夺取了政权,并改国名为“阿富汗共和国”(后又改国名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还仿效前苏联大哥成立了“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作为小兄弟国加入到了誓与美帝一决雌雄的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
查希尔国王自由主义期间的阿富汗美眉
之后的阿富汗就络绎不绝地被“政变、革命与内斗”灾难所长期困扰:党内激进亲苏派领导人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几年后又在前苏联的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并处决了“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达乌德,自任国家元首(革命委员会主席);1979年穆罕默德·塔拉基主席又被其副手、部长会议主席、亲西方阵营的哈菲佐拉·阿明所取代;前苏联政府严重不高兴了,随即策动党内另一激进左派头目巴布拉克·卡尔迈勒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阿明政权,夺取了国家权力。
当卡尔迈勒总统开始接受前苏联经济援助,但他在前苏联指导下实施的“全面推行苏俄化制度”企图却遭到了国内多部落反对派联盟的强烈武装反抗时,一筹莫展的卡尔迈勒总统只能请求老大哥出手,帮助他实施对反对派的镇压,同年12月27日,前苏联政府正式出兵入侵阿富汗,延续十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终于打响,在查希尔国王当政期间还出现过的“黄金发展时期”就彻底变成了遥远的历史故事(查希尔国王在登基后推行的政治体制改革纲领中竟然还确定了“法律置于古兰经之上”的重要治国理念),阿富汗从此便踏上了“就一个乱字了得”的巨大灾难时期。
“战斗民族”的凶悍大军侵入阿富汗之后,在遭遇到国际社会的强烈抨击、抵制及制裁(西方多国还抵制了第二年在前苏联举办的奥运会)后,很快又发现自己强大的机械化、立体化及现代化军事优势面对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80%的阿富汗,几乎被抵消了一半;面对十分擅于山地作战的多个普什图部落抗苏联军(合计约10万人),志在必得的前苏联统帅部却实施了保持8到10万入侵兵力的战略安排(其实当时即有美国战略专家做出了“必须同时出兵50万才能彻底剿灭反对派武装”的评估),在后勤运输线不断延长,反对派武装的武器装备也因西方各国的支援而不断改善(美国提供的新型“毒刺”导弹后来还成了对抗苏军武装直升飞机的高效杀手);苏军在阿富汗开始陷得越来越深,旷日持久的军事行动让前苏联的财政实力也越来越难以支撑。因此开战一两年后,前苏联政府就开始请相关国家及国际组织出面斡旋,争取停战并与抗苏联军进行谈判,“打打谈谈、打打停停”的局面经常出现。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发现这场无休止的“砸金钱,丢生命更丢面子”的战争不能再继续进行下去了,随即就开始了“终止阿富汗战争”的外交努力。在前集权制政府的巨大惯性缓缓结束后,终于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苏联、美国、阿富汗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四国外长,于1988年在日内瓦签署了《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协议》。协议包括四项文件和一项关于联合国提供监督的备忘录,要求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喀布尔政权互不干涉内政、阿富汗难民自愿返回家园,以及由美、苏提供国际保护。协议还规定,苏军从1988年5月15日起,9个月内全部撤出阿富汗。
1989年2月15日,苏军按照协议规定全部撤出了阿富汗。
1991年5月,联合国提出了《阿富汗和平计划》,建议成立多党联合政府。1992年4月16日,由苏军支持的纳吉布拉政权瓦解。4月28日,西卜加图拉·穆贾迪迪在喀布尔成立了“阿富汗伊斯兰国”临时政府,从王国变成“共和国”的阿富汗又变成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之后各派伊斯兰军阀又互相杀伐火并,最终获胜的“塔利班”上台并开始施行极端无比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最终还异化成了为非作歹、臭名昭著于全球的“基地”组织。在美、英、德及加拿大等国的武装干预下,终于打败“基地”圣战者,在伤痕累累的废墟上医治创伤再重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惨烈的阿富汗战争其实给阿、苏两国人民都带来极为深重的灾难。阿富汗有130余万国民丧生,500余万国民逃往国外沦为难民;苏联先后开赴阿富汗作战的官兵多达150余万,累计伤亡超过5万余人(其中阵亡12210人,负伤35478人,失踪311人),耗资450亿卢布(约合200亿美元),既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国力,也不得不因此而放弃了与美国争霸世界的宏伟战略目标及勃勃野心,“以攻为主”的战略方针也到此结束了。
志大才疏、色厉内荏的前苏联政府脑袋瓜一热就悍然发起的阿富汗战争,绝对是一个既害人更害己的大败笔,在全面撤出阿富汗大泥潭两年后,曾经雄心勃勃且风光无限的前苏联超级大帝国,终于在一夜之间就轰然坍塌在地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