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杂院旧事:看这些引进技术,我很生气

老马杂谈 老马杂谈 2022-01-23

美国康明斯的重柴油发动机


笔者自1980年代初开始,就长期从事环境工程技术工作,因此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先后频繁接触或使用了难计其数的现代科技产品,但发现其中却至少有绝大多数的产品均为外国进口,知名者如波音飞机、麦道飞机、三叉戟飞机、空客飞机、荷兰光刻机、进口扩散炉、涂胶台、封装机、离子注入机、意大利依维柯汽车、日本丰田蓝鸟汽车、东芝夏普索尼电视机、美国通惠-开利空调及特灵空调、日本大金空调及松下空调冰箱、美国产光散射式尘埃粒子计数器及高效空气过滤器、美国产江森精密自控阀门、德国西门子电子电气、瑞士ABB机电(厦门有合资厂)、医用冻干机、美国霍尼韦尔传感器(南京有合资厂)、飞利浦温湿度控制器、瑞典产空调制冷设备(南京有合资厂)、美国GE公司或荷兰飞利浦公司产的核磁共振及PT-CT医学检查设备、德国博世产电动工具、日本的欧姆龙电器、美国厂摩托罗拉手机及美国苹果系列通讯产品等;品种繁多的进口制药机械产品及工艺流水线配套设备因不包括在笔者单位承揽的公用工程项目中,因此笔者也就省略不议了。


在一些看上去似乎不具备高科技要求的产品中,也都出现了进口或合资热,典型者如美国产工业传输带、台湾产良机品牌冷却水塔、美国产道康宁建筑密封胶,美国产改性沥青、美国专营女性避孕用品的欧加隆(南京有合资厂)、荷兰飞利浦荧光灯光及镇流器、美国及韩国产塑胶或PVC地板,以及聚氨酯自流地坪等。在笔者参与过的大量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业主(建设单位)除了专用设备仪器部分明确要求选用纯正或合资国外品牌产品外,还对公用工程部分的投标单位也明确提出必须选用进口或合资的品牌设备仪器。


从走上工程技术路的第一天起,笔者就感到非常非常的郁闷,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上下几千年发展历史、也很早就有过“四大发明”辉煌经历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一二十年后,为什么却还基本不能自己研发并制造出这些产品?还必须买人家的产品或与人家合资生产,难道中国人的智商真的比西方发达国家的人要低下许多吗?每每思考过这些让人揪心的问题后,总是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气愤。

几天前,笔者偶然读到了一篇详尽分析中国汽车目前在设计制造方面的国产化程度的自媒体文章,作者忧心忡忡地指出:中国在汽车设计与制造方面,距离真正的“自力更生”道路仍然很远很远,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技术基本上还被掌握在长期与我国合作的美德日法意等发达国家的技术人员手中,中国车企在汽车生产的全部过程中迄今还只是承担了“按图纸开模具、压外壳、喷漆、组装及试车”之类的任务。下面将组合成一辆完整汽车的11种重要部件系统及重要器件的具体设计制造状况简述如下,供读者诸君参考分析评论:


·  汽油发动机,日本三菱公司拥有的权威技术,1990年代由我国资深汽车掮客仰融先生引入中国,后与三菱公司合资创建了“航天”与“东安”两家公司,生产的发动机产品供哈飞、东南及华晨等汽车公司使用;


·  柴油发动机,日本五十铃公司属于世界行业老大,其轻型商用车也长期领先世界,该公司目前在中国大陆有3家合资厂;


·  重柴油发动机,美国康明斯公司系世界行业老大,康明斯公司后在中国大陆建了4家合资公司;


·  电喷系统,德国博世公司、美国德尔福公司及日本电装公司系全球行业三巨头,博世公司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60%;


·  重型变速器,美国伊顿公司与德国采埃孚公司共享全球市场,已在中国大陆开办合资厂4家;


·  轿车变速器,日本丰田集团控股的爱信公司全球独大,已在中国大陆开办了合资厂2家;


·  天窗系统,德国的伟巴斯特公司在全球独占鳌头,占有全球市场的比例高达70%;


·  轮 胎,外国轮胎公司几乎瓜分了中国大陆市场,以产品质量水平由低向高排列有:韩国锦湖及韩泰(在中国大陆有合资厂)、美国固特异、意大利倍耐力、英国邓禄普及普利司通与优科豪马与法国的米其林公司;


·  发动机设计,汽车发动机产品的研发设计工作与制造厂商是完全分开的,目前全球的发动机设计基本被奥地利的AVL公司、德国的FEV公司、英国的Ricardo公司及意大利的VM公司四分天下,中国大陆的一汽、上汽、长城及力帆均为这这几家大鳄的重要客户;

·  内饰设计,美国江森自控公司几乎独占了全球市场(1997年笔者单位曾使用过江森自控公司的精细电动调节阀产品);


·  外观设计,由博通、宾尼法瑞那、乔治·亚罗及意迪等4家意大利公司共同占据了全球的绝大部分市场,余下的市场则由意大利都灵街头多如牛毛的小设计公司来分享;


开发一款汽车新品种,所有汽车制造企业都绕不过去的一件重要工作,就是进行前期市场调查,英国著名老牌企业“阿瑟·查尔斯·尼尔森市场监测与数据分析公司”绝对是此行业的全球最高权威,当然他的服务收费也不会太低。


综上所述,世界上任何一家汽车企业,如果自己不能独立完成整车的研发、设计与制造,你就必须为自己得到的每一件东西支付一定的技术转让费用;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其实也存在着互相配套及互相依存关系,但如果两家车企存在着技术、部件或配件的互补互换,依据协议自然就可以互相免除技术转让费;如果你什么产品也不能提供给别的公司,那你就只能按约定付钞票了。有偿使用新技术新产品,是现代社会的普适交易规则,因此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十分严格的;为了打击和遏制那些无良商家与失德之徒,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也会为自己提供的产品预先就设计了定期更新升级保护措施,你若有能力完全山寨了人家的产品,全世界会找你麻烦甚至抵制你;到期后你如果不愿意按约定付费,你的产品到时就会没商量地“自动罢工”了。


读完此文,估计一定有恨铁不成钢的读者也会与笔者一样,很生气了。

推荐阅读:

看看宝岛台湾教科文之发展路

瑞德西韦与默沙东的中国乙肝疫苗

看看鲜为人知的美国战略文化

看看美国的军民用品生产能力

美国“黑船”,逼日本走向了世界

看看神奇的世界半导体产业大亨—台积电

看看美国的战时生产能力

看看美军的战时运输能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