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有一些时候,你需要站起身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李阳 凝听 2020-10-11

收听🔺


导读

先贤如此刚烈,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爱惜身体,不知道热爱生命。而是他们如此珍视自己的灵魂,不愿意为了求生,而使自己的本性受辱,让自己的灵魂降格。正因如此,他们才能与这天地之间的磅礴正气相和,出死入生,纵贯天地之间。





从前有一位文官,被敌国投入监狱,在囚笼中度过了三年。牢狱之中,时而水浸,时而土潮,时而闷热,时而火燎,时而陈粮腐败,时而人气腥臊,时而腐肉臭秽不可闻。当此七氣,同时入狱的人大都重病,只有他没有被侵袭。虽然身体文弱,却凭着一腔浩然正气,退却了了狱中的七种污秽之气。他将这段浊世独存的经历写成诗歌,传给后人,好叫我们记得这个世间正气长存的道理。这个人,就是南宋末年的宰相文天祥。


文天祥雕塑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正,一年之中,当时合令者为正,不当时合令者为邪。春天东风生物为正,北风杀物为邪。冬季北风收藏为正,东风为邪。天地之间,阴阳调和为正。


气,往来天地者为气。未曾化生之前为元炁,呼吸吐纳者为空气,饮食所化为精氣。




歌,或以传情达意,或以超度解脱。


正气歌前半部分,叙述浊世独存的保身之道,讲浩然之气如何养身去病,存正去邪。后半部分讲保心之道。




直养正气,保身长全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浩然正气之论,由孟子首先总结出来。孟子论养气,有三个要点。第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日复一日的一直蓄养,不去做违心的事情来减损自己的浩然正气。第二,存夜气,远禽兽。这个夜气是什么东西,简单说,就是从大自然这个充电站充电。晚上不睡觉,白天不精神,关键就在没有得到夜气的滋养,到了白天就难以驾驭自己的身体,管制自己的行为,用孟子的话说你就变得和禽兽越来越接近。这个如果理解不了可以去熬熬夜,蹦蹦迪,第二天看看是不是脾气容易失控,或者观察一下长期过夜生活人群的行为特点。国内的孩子一般晚上都睡得很少,这个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最近很多大人也不好好睡觉了,再苦再愁,晚上胡思乱想不休息,那么你要如何去吸收夜气,维持第二天的消耗。第三,平旦之气。晚上睡得好,早上日头要出之时,将醒未醒之间,一夜所得的滋养融为一体,此为得平旦之气。




养,疗养,滋养,蓄养,像泡温水澡那样,在天地能量之池中浸淫我心。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直养,一直蓄养,而不是一暴十寒,熬一周夜然后大睡一个周末。


明白了颐养正气的道理,我们就知道如何在浊世中修身。衣食住行,当时合令为正。处事之时,收放有度为正,有给予,也要有收获。一家之中,夫妻和睦为正。饮食之事,五味调和为正。一天之中,坚持起居有常为正。不管有多少人等着你帮助,饭要吃,觉要睡。就像飞机有事,氧气罩你要先自己戴上,才有能力帮助别人。不管你在一线还是后方,请保重自己,唯有自身正气,能如金钟护体,值得信赖。




保心之道


接下来,作者一口气列举了正气在历来十二位义士身上的体现。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这十二位先贤如此刚烈,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爱惜身体,不知道热爱生命。而是他们如此珍视自己的灵魂,不愿意为了求生,而使自己的本性受辱,让自己的灵魂降格。正因如此,他们才能与这天地之间的磅礴正气相和,出死入生,纵贯天地之间。


“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




三纲法天地人,其中君臣法天取象日月屈信,功归于天,父子法地,取象五行转生,夫妇法人,取象和合阴阳。此三纲根植于大道义理,维系着人们的性命。


“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九,终极之数,阳九,阳数已尽。在这时局之末,我无力扭转大局。“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春秋时,战争期间,楚国大夫钟仪被作为俘虏献给了晋国。有一次,晋侯到军府视察,看见他虽在异乡,依然每天端正的带好自己楚国大夫的帽子,于是让人把钟仪放出来,召见并且慰问他。


《伯牙鼓琴图》 王振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晋侯问他家世代所作的官职,他回答说:“是乐官。”普侯说:“能演奏音乐吗?”钟仪回答说:“这是先人的职责,岂敢从事于其他?”晋侯命人给他一张琴,让钟仪演奏,他弹奏起了楚国的民间乐曲。又问他楚国国事,他回答谨慎而有节,无一妄言。晋侯见他仁,信,忠,敏,委任他回国,谋求晋楚两国的和平。


“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身受酷刑,我坦然接受。




“陰房闃鬼火,春院閟天黑。”阴暗的囚房鬼火森森,即便春天院落里洒满阳光也始终紧闭的牢门。“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牛和良驹关在一起,鸡来与凤凰争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一觉醒来看到雾气里,亡人的尸骨离析。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就这样度过了两年,各种乌烟瘴气见到我的本色,都一一退避,另觅污浊之处依附。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在这浊水烂泥之中,因心国安乐,而我身安乐。




“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是因为我恪守中道,阳气不向外逾越,素体不陷于颓废。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看顾着这一片丹心,抬头远望云上的日光。白,日光。“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悲不是伤,心非心也,一种超脱的境界。一颗不动的真心,去寻找天极的所在,灵魂的归路。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先烈已经远去,新的旅途即将开始。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在屋檐下风展开卷册,这条纵贯古今的大道上,人们显出了各自的本色。




人生的底线


曾经有一位外国教授做了一个囚徒实验。他把一群普通人征集为志愿者,将他们分为狱卒和囚犯两批,在实验室里囚禁。没有几天,这些人渐渐遗忘了自己本来的面目,所谓的狱卒变得暴吝,开始以种种手段折磨犯人,而所谓的犯人们在凌辱之下渐渐忘记了尊严,变得懦弱绝望而乞怜。他们都忘记了合同上的约定,每位志愿者都有权随时离开实验室。所有人深陷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当中,就连教授本人也深深陶醉于自己生杀予夺的权力欲之中。直到一位女教授被邀请来参观这个伟大的实验,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愤怒的要求停止这一场扭曲人格的实验。




人生可能是一场考试,困境,是天地在拷问你到底是谁。你是谁,不在于你最好时有多好,更在于你最差时,有多差。每一次选择,就是一场考试,在困境面前,有多少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了自己的底线,有多少人,再也没有了底线。


要保持这个底线,当然有一些物质层面的保障是很重要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过去为了能吃口盐,就有女子许身盐贩。如果生存需要,就去准备些物资,不要让自己为此而折腰。


但是,总有一些选择,只与我们的灵魂相关。总有一些事,你不能去做。总有一些人,你不齿为伍。总有一些时候,你需要站起身来,担当道义,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作业


于教育蒙童时,可布置如下作业:

一.书法作业(见例字):小儿抄正气二字,大儿抄正气歌前几句,抄时身正意正,交老师订正。

二.绘画作业:生命的颜色

你的生命是什么颜色的,请画出来。

你希望自己的生命是什么颜色的,请画出来。

对比这两幅画,你有什么发现?





李阳

字菩韵,大理人氏。少记事,梦中常闻佳音。澄明之时,尝觉体内淙淙清音流转,惜不能一一记取。遂从师学习听音记谱,渐将所闻记述成曲。受天命所托,乃将心音流传,以解伤痛,以慰寂寥,以醒其志,同返天真。





【往期精彩】

当代汉服复兴运动的文化反思

激活免疫系统的密码

没去医院的英国夫妇,是怎么痊愈的?

郭齐勇丨中国古代哲人的生存智慧

李静萍丨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变成了屠夫?

谢远笋丨成为“某种人”之前,先成为“人”

古代君王面对灾异的反省

灾者,天之遣也;异者,天之威也

特殊的寻人启事

皇帝的新装,究竟骗了谁?

义士和院士

4个女中学生,从一行报纸中,挖出震撼世界的历史

在小孩最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精华的时候,语文课却给他们喂垃圾


长按图片扫码试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