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丨齐家之道及其现代传承
欢迎点击上方蓝色“凝听”关注我们
再点击右上角“...”,将凝听设为星标★
导读
齐家之道就是整治家庭、管理家族之道,通过家庭伦理得以实现。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由父子、夫妇、兄弟组成,以维护家庭的基本秩序,实现家庭和谐。齐家之道具有社会政治功能,是治理国家,平治天下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齐家之道怎么传承?新加坡的经验值得注意和吸取。中国当今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考量家庭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通过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齐家之道,促进我们在现代化的同时又能够保持传统家庭伦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
一、家庭伦理与家庭和谐
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的最小单位。齐家就是整顿管理家事,儒家的齐家之道就是整治家庭、管理家族之道。具体讲就是说一个主持家政的人要在自己修身的基础上以德行影响、感化和转化自己的家庭,使整个家庭的成员都以自己为榜样,上行下效,修道立德,共同建设道德人家、诗礼之家。《大学》对此有经典的论述,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强调“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以修身为本,在修身之本确立后家、国、天下并举,而家居于首位,这说明在修身之后由个体向社会展开的首要环节就是齐家。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国与天下只是家的放大,各种社会关系也不过是家庭关系的延伸与放大。因此,家庭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儒家传统的齐家之道是通过家庭伦理得以实现的。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由父子、夫妇、兄弟三重伦理关系组成。《周易·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措)。”这是天地万物产生的自然顺序,男女组成家庭,于是有夫妇;夫妇生了小孩就有了父子关系;有了许多小孩就有了兄弟关系。一个家庭主要就是夫妇、父子、兄弟三对关系及其扩大延伸。《颜氏家训·兄弟篇》所云:“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这三种关系都是一种亲情关系,儒家为其规定了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儒家家庭伦理规范。
夫妇关系是人伦确立的第一大事。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存在与发展,是因为有夫妇。《周礼·小司徒》郑玄注云:“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夫妇的共同生活是组成家庭的基本条件,它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安定和风教的淳朴,所以《易传·序卦下》云:“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夫妇之道要维持长久,一个家庭才能得以维持。夫妇感情是特别的一种感情,青年男女从陌生到相识到成为一家人,相亲相伴随一生全赖感情和道德维系。因为夫妇没有血缘的自然亲情,差别又很大,要终身相守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古人认为天地合而后万物兴,夫妇关系原本是合二姓之好,上以嗣宗庙,下以继后世。夫妇之伦关键是一个“情”字,如果没有特别的感情维系其间,轻则吵架打架,重则动辄离婚,造成父母孝道不能尽,子女教养不能行,直接影响到父子一伦,间接影响到君臣、朋友之伦。如果象现代西方人倡导性自由,一切礼仪廉耻道丧,家庭惨变,子女遭殃,社会失序。所以《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指出:“人性有男女之情,妒忌之别,为制婚姻之礼”;“故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
儒家认为,夫妇关系除了“情”外还有“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冀缺即郤缺。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郤芮因罪被杀,儿子郤缺也被废为平民,务农为生。郤缺不因生活环境和个人际遇的巨大变化而怨天尤人,而是一面勤恳耕作以谋生,一面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德行与日俱增。一次郤缺在田间除草,午饭时间妻子将饭送到地头,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郤缺连忙接住,频致谢意。夫妻俩相互尊重,粗茶淡饭,也吃得有滋有味。此情此景,感动了路过此地的晋国大夫胥臣,一番攀谈,认为郤缺是治国之才,极力举荐他为下军大夫,后来郤缺立大功,升为卿大夫。这就是“相敬如宾”这个成语的来源,指夫妻互相尊敬、爱护、很客气,像对待客人一样。所以,相爱如胶漆,相敬如宾客是传统夫妇关系的理想境界。《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瑟琴是古代弦乐器。比喻夫妻间像弹奏琴瑟那样和谐美好。处理好夫妇关系是家庭和睦的核心内容。《白虎通·嫁娶》云:“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下至庶人,其义一也。”《白虎通·三纲六纪》又云:“夫妇者,何谓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妇者,服也,以礼屈服也。”“夫扶妻齐”首在丈夫以道义接扶妻子,而妻子则要以礼仪服从丈夫。这在今天可以说就是夫妻双方互相合作,共建家庭和谐的意思。《幼学琼林·夫妇》云:“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人生偶以夫妇。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夫妻和睦相处,才能使家中井然有序,生活美好。
父子关系为人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纵向延续,儒家家庭伦理规范是“父慈子孝。”“慈”的基本含义是爱。《说文》曰:“慈,爱也。从心,兹声。”《礼记·曲礼上》云:“慈者,笃爱之名。”父母对于儿女的慈爱是顺应人的自然感情的,爱子之情,人人共有。但是,要儿女孝敬父母则是逆着人感情的,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谚语有云:“养子才知父母恩”,即在家庭伦理中,所缺乏的、难以做到往往不是“慈”,而是子女对父母的“孝”,于是儒家特别强调“孝”。《说文•老部》:“孝,善事奉父母者。”善于事奉父母为孝,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被认为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所有教化的出发点,是“德之本”、“仁之实”、“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的起源很早,古代圣王之一大舜就是一位大孝子,后来被作为《二十四孝》之首。
《诗经·小雅》就有这样动人的诗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又费尽心血哺育我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最多的便是父母。孝的源泉是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人类最朴素、最自然的感情。《论语》、《礼记》等儒家经典从基于自然性血缘关系的原初情感,进而赋予了“孝文化”丰富而具体的内涵和意蕴,尤其是从先秦流传至今的《孝经》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孝文化,在中国历代的家庭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孔子讲“孝”,首先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认为孝敬父母要发自内心,真心实意。“孝”要赡养父母,给他们基本的物质生活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敬”,让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道的根本不在于仅仅赡养父母,而在于要有孝心,发自内心的尊敬。没有孝心,仅仅是被动地尽赡养责任,那所谓的饲养家禽牲畜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侍奉父母要以礼而行,按照礼来作。
古代礼仪很多,对待父母最大的是三个方面:就是孔子在《论语·为政》所说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孔子讲孝道不是愚孝,他还提出对待父母的过错要“几谏”。《论语·里仁》载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如何对待父母的缺点和过失,这是孝道中最大的难题。一味顺从会陷父母于不义,据理力争又似乎不敬。孔子要求君子应该在两难中求得两全,既要劝告,又要和颜悦色;一次不行,就等下次,趁他们高兴的机会再谏。但要一直保持恭敬的态度,不忤逆,不惹他们生气,自己也不生他们的气,只为父母过而未改而担忧。
家庭中的兄弟关系伦理规范是“兄友弟恭”,即兄长要关心爱护自己的弟妹,而为弟妹者要尊敬顺从兄长。“友”的含义有友好、友善、友爱、关心、爱护,是兄对弟而言的道德要求。而弟对兄而言的道德要求是“悌”。“悌”又作“弟”,《说文•老部》:“悌,善兄弟也。”贾谊《新书·道术》:“弟敬爱兄谓之悌。”说明“悌”就是要敬爱兄长,其实也包括了姊妹之间。中国古代家庭兄弟姐妹很多,同宗共源,血脉相连,古人有鉴于彼此的血缘之亲而比喻为手足同胞。
但是,兄弟关系也是传统家庭中最容易发生矛盾的人伦关系,兄弟之间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往往会为了争权夺利而阋于墙,乃至干戈相间。历代皇廷上兄弟之间为争夺皇位而互相残杀的事情屡见不鲜,所以传统的家庭教育从小就教育兄弟姊妹间共同努力营造互助互爱,和睦融洽的家庭温暖气氛。孔子要求做到“兄弟怡怡”(《论语·子路》),即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荀子则明确地规定:“请问为人兄?曰:慈爱而见友。请问为人弟?曰:敬詘而不苟。”(《荀子•君道》)作为兄长,应当爱护弟弟;作为弟弟,应当敬爱兄长。兄弟之间和睦相处,既是血缘亲情的自然结果,又是孝敬父母的必然要求。北齐颜之推形容兄弟关系为“分形连气之人”,兄弟之间“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颜氏家训·兄弟篇》)因此,兄弟之间就要本着这种血缘亲情发展为感恩精神,相互照应、相互关心、和睦相处、礼让无争。兄弟之间的友爱,又可以推展到家庭之外,朋友之间也应该互敬互爱。当司马牛因没有兄弟而犯愁时,子夏安慰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
儒家还把“孝”与“悌”结合起来,讲究“孝悌之道”。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言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郭店楚简以“孝”释“仁”,以“孝”作为“仁”的根本特征和最高表现。《唐虞之道》说:“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禅。孝之施,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亡隐德。孝,(仁)之冕也。禅,义之至也。六帝兴于古,皆由此也。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这一说法,显然是《论语》“孝弟为仁之本”一说的推论。
家庭伦理维护家庭的基本秩序,其目的是家庭和谐,古人云“家和万事兴”。《礼记·礼运》云:“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父子相互笃爱,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夫妇之间琴瑟之好,这就能够实现一个家庭的美满幸福。反之,“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家室大凶。” (《说苑·敬慎》)如果一个家庭父子不和,他们的世系就会破亡;兄弟不和,不能长久同居;夫妻不和谐,家庭就有大灾难。《易传·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中国古代,男女有内外分工,这是符合天地之道的。父母为一家之主,父子、兄弟、夫妇关系理顺了,家庭就和睦了。清代左宗棠也申述:“家庭之间,以和顺为贵。严急烦细者,肃杀之气,非长养气也。和而有节,顺而不失其贞,其庶乎?”
二、齐家与治国平天下
儒家传统的齐家之道具有社会政治功能,是治理国家,平治天下的基础,所以儒家也提出了“家为国之本”的说法,《孟子·离娄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既然国之本在家,治国首先就要从治家开始,社会和谐要从家庭发端。《论语·为政》载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从事政呢?”孔子说:“《尚书》说:‘孝呀!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施行于政治。’这也就是政治,不然什么才算是政治呢?”孔子告诉我们孝悌之道就是为政之道,准确地说为政之道就是孝悌之道的延伸。古代家国一体,在家孝悌,出门入仕,其基本道理是相通的,只要你做到了孝悌,以孝悌的美德与精神运用到政治上去,入仕当官,就能够为治理好国家做出贡献,这不就是参与了政治吗?在这个意义上说,孝悌之道即为政之道。《论语·学而》载有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绝不是一个个人和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天下是否太平的大问题。在家中实行了孝悌,国家社会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这就是说,个体要在家庭中接受长幼秩序,进入社会才能接受既定的社会规则,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孝、悌、慈是齐家之道的三大法宝,也是治国的三个法宝。《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忠君是孝父的扩大,家与国相通,君与父相代,故形成了以忠孝治天下的政治文化传统。宋吕本中撰《官箴》说得好: “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岂有二理哉!”儒家认为,如果人们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与孝悌相通而功能不同,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大学》又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这就是说,一个家庭如果仁爱的话,一个国家的人都会有仁爱之心,一家礼让的话,一个也会兴起礼让之风。这是所谓的“齐家而后治国”。《易传·彖》曰:“正家而天下定矣。”陆机注曰:“圣人教先从家始,家正而天下化之。”这都说明齐家是对于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作用。
三、家教
家庭主要功能之一是教育和抚养儿童,使之长大成人,最后走上社会。从家教来讲,家庭是由所有成员共同创建、共同担负教育后代的第一所学校,父母长辈也就是子女后代的第一任管理者和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人之初”的教育设置家庭里完成的,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儒家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家训》、司马光的《家范》、朱熹的《朱子家训》、朱伯庐的《治家格言》以及《三字经》、《千字文》等为代表的家庭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模式。如《颜氏家训》强调了早期家庭教育的意义:“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司马光《温公家范》一书以儒家经典论证治国之本在于齐家的道理,同时广泛选取历代人物史事作为“轨范”、“仪型”,具体阐述各项道德准则和治家的方法,充分讨论了家庭教育的社会意义,把“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当作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兴亡的大问题对待,足以说明其重视家庭教育的程度。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把对孩子品德教育放于首位,把做人作为教育之根本,认为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立世的根本,并从洒扫应对入手,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勉子立德、诫子自立、教子孝亲、训子节俭等一系列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其目的是培育孩子成为一个有良知、懂孝道、能自立、有责任心的堂堂正正的人。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更明确小学的任务,就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在年届70时写了《戒子益恩书》一文,希望儿子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他说:“咨尔茕茕一夫,曾无同生相依,其勖求君子之道,钻研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可不深念邪!可不深念邪!”诸葛亮的《戒子篇》非常有名:“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传统家教强调父母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示范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明末清初的理学家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规》中,提出“立家之规,正须以身作范”。传统家教以家规、家训、家风等形式作为规范,用家庭制度和礼法对儿童进行教育。古人常讲,“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所谓家规,是指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家训一般是指家庭的前辈、长辈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与训导。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气、风格与风尚。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还有通过家谱、祠堂等进行。
四、齐家之道的现代传承
传统的齐家之道是否过时了?如果没有过时怎么传承?新加坡的经验值得注意和吸取。新加坡是个国际大都会,是世界贸易、银行、金融、媒体等的国际中心之一,又是旅游观光的名城。英语又是社会上最通用、最流行的语言,很容易西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富裕的物质生活,但新加坡的领导人很快便发现在富有的物质生活后面所隐藏着的精神生活的空虚和文化道德上的危机。原因在于新加坡的开放政策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和西方的生活方式,其中有许多腐朽糜烂的东西也夹裹而来,加之新加坡原来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造成了社会上人们的个人主义膨胀,家庭结构松散甚至解体,金钱至上,惟利是图,物欲横流,人际关系冷漠,以及吸毒、卖淫、嫖娼这些社会丑恶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青少年们,受洋化思想的侵蚀更为严重。
新加坡大学郭振羽教授说:“根据当局的看法,当前的道德危机,反映出两大根本问题,一是东方优良传统和价值的失落,犯罪、吸毒、色情、嘻皮、离婚、堕胎等社会问题日趋严重;二是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个人主义价值观,怕吃苦,怕脏怕累,不赡养老人,年轻夫妻不想生孩子等等。使得现代新加坡人成为没有根,也没有文化的人。”新加坡领导人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传统的大家庭在逐渐解体,新的社会问题接踵而至,李光耀很清楚:“当前的道德危机,反映了两大经济问题:一是东方优良传统和价值(如四维八德)的失落,使得现代新加坡人成为没有根,也即是没有文化的人。这道德危机,是因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所造成的。换言之,如果我们可以保留东方价值观,便可以建立文化信心,足以抗拒西方(败坏)文明的侵蚀。另外一个根本问题,也是造成东方传统价值没落的一个因素,是大家庭的解组(为核心家庭所取得),消弱了东方传统中最根本的孝道精神。家庭既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三代同堂大家庭的消失,动摇了社会稳定的基础。”
对此,李光耀特别重视这种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他说:“我国的家庭结构坚固,具有抚育下一代、继往开来的巨大潜力,家庭把社会价值观念潜移默化,而不是以正式讲授的方式传给下一代。如果我国社会要在不失去它的文化传统、同情心和智慧的情形底下自力更生,我们就必须保存这种珍贵的家庭结构。”在以李光耀等领导人的大力倡导下,新加坡政府决定不惜以任何代价抵御西方歪风的侵袭,并于70年代末发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全国“文化再生运动”,极力倡导东方的文化价值观,尤其是儒家的精神遗产,其内容包括礼貌运动、敬老周运动,推广华语运动以及道德教育改革方案的提出,在全国推行儒家伦理教育,一度形成了盛况空前的儒学复兴,对新加坡现代化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993年,在时任卫生部长姚照东的倡议下,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系高级讲师严世良组成了13人家庭委员会,拟定了五大家庭价值观,即亲爱关怀(爱)、互敬互重(敬)、孝顺尊长(孝)、忠诚承诺(忠)和和谐沟通(和),简称“五德”。各族人民都可根据不同文化内涵来诠释“五德”,使之平易可行。
1994年6月,吴作栋总理在全国家庭日宣布设立一个100万元的基金会,资助民间等团体推广五大家庭价值观。随着李光耀的去世,李光耀时代已经结束,但其治国理念还在延续,新加坡的为政者深切懂得“家”的重要性,除了尽全力发展经济与教育之外,对于“家”的维护与发展从来没有松懈和间断。在2015年新年伊始,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在以“家”为主题的新春献词中说:“我们不希望看到家庭关系变得薄弱;在其他一些社会,由于政府为家庭承担更多责任,反而削弱了家庭关系。我们绝不能让这种情况在新加坡发生——不论是个别的小家庭乃至我们的新加坡大家庭。”明确表示了“护家固本”的决心。
当今中国结果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也出现了类似新加坡的社会问题,更由于中国大陆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十年文革,问题更具有特殊性和严峻性,传统大家族没有了,几代同堂的家庭越来越少,核心家庭也非常不稳定,离婚率上升,家庭解体和重组的频率加快,传统的家庭伦理难以维系家庭秩序。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重新考量家庭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通过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齐家之道,促进我们在现代化的同时又能够保持传统家庭伦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对此中央领导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就从历史讲到了现实,提出了在中国文化复兴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齐家之道,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原载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凝听经作者授权发布
欢迎在文末留言区留言讨论
韩星
著名儒者,儒学、儒教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曲阜圣贤教育学校校长、中和书院院长。
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儒学思想史、儒家经典诠释、儒(孔)教问题研究。
韩星、倪超丨熊十力:以经学为基础的新儒家哲学建构——以《读经示要》为中心
娶妻让北方农村兄弟反目, 却使南方兄弟更亲密? 一个吊诡视角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由于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
可能导致您看不到凝听的文章
希望您可以点击下方的分享、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