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报·72期 | 俄乌冲突后印度对外左右逢源,内部却央地乱斗?

南亚研究通讯 南亚研究通讯 2022-07-22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并加星标 
 精彩消息不错过!



印度政治简报


2022年第9期 · 总第72期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编委会:孙上了、吴孟克、王思远、张潇予、施兰茶 

责任编辑:马鹏恒、陈卓

本期编辑:王娇杨、陈安澜

本期提要

【本报评论】俄乌冲突以来南亚地区局势利好印度,印趁势巩固周边外交,未来或加紧贴靠美西方阵营

【央地乱斗】通胀高企、经济停滞压迫印各级政府财政,印人党中央与反对党邦之间“法律战”“税收战”激化升级通胀高企经济停滞使印各级政府财政窘迫,印人党中央与反对党邦“法律战”“税收战”持续升级

【国资私有化】外部冲击加剧财政赤字,莫迪政府拟加速私有化,出售国有直升机服务公司、印度人寿保险套现

【族群冲突】宝莱坞电影《克什米尔档案》上映后票房再创新高,评论认为该片挑起族群对立,分裂印度社会



外交动态 

【本报评论】俄乌冲突以来南亚地区局势利好印度,印趁势巩固周边外交,未来或加紧贴靠美西方阵营

进入2022年以来,印外交环境持续好转,腾挪空间显著拓展。大国外交方面,尽管印同美西方国家在对俄立场上存在分歧,但美总体谅解印立场,并通过“2+2对话”进一步推进双方在经贸、科技、军事层面合作,印法、印英、印欧合作持续加强。印太战略方面,印日、印澳峰会进一步夯实区域双边、小多边合作,合作领域也有所增多。同时,中国受国内疫情蔓延影响,外贸订单加速向越、印转移。南亚局势方面,尼泊尔、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政治经济危机频发,为印干涉别国内政,拓展地区领导力带来机遇。尼泊尔亲印总理上台,“近印疏华”趋势再度走强。斯里兰卡深陷外汇危机,印趁势牟利,攫取地区利益。BIMSTEC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印继续巩固主导地位。印占据有利态势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俄乌冲突发生以来,美西方舆论塑造“大国竞争”叙事,“捆绑”中俄为民主规则挑战者,对此印得以借机兜售其独特战略价值,换取外部资源。二是俄乌冲突并未改变美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的判断,让美西方看到对印关系是“民主国家”对华包围网中的短板弱项。因此,美试图对印加强合作,深化其对美安全依赖,以此更好将其锚定在美防务体系内。三是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使南亚中小国家经济发展严重承压,因此印可凭借体量优势和区域主导地位以援助为由攫取战略利益。

【大国外交】英首相访印,双方在经贸往来、军备制造、能源环保等领域达成合作,预计年内可完成FTA谈判

英首相鲍里斯4月21至22日访印,并会晤莫迪。鲍里斯此访旨在加强双边关系,审查2030英印关系路线图,推动重点成果落地。经济贸易方面,双方重申年内完成FTA谈判的目标。当前谈判主要障碍在于建筑设备合作与乳制品市场准入问题,因此约翰逊特别会见印乳制品行业代表,表态愿意推动解决英国和欧盟乳制品市场准入和进口关税问题。国防军备方面,英方努力与“印度制造”倡议和“独自自主”(Aatmnirbhar Bharat)政策协调,以期实将英技术在印落地形成产能。访问期间,双方同意成立建立技术联合工作组,英同意对印出口设备并颁发技术许可证,涵盖战斗机、喷气发动机、电动推进等先进军事设备。约翰逊表示,英还将支持印战斗机国产化。网络安全方面,双方发布《网络声明》,同意加强网络安全伙伴关系,重点关注网络治理、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建立网络威慑。能源气变方面,两国强调联合推进海上风能、绿色氢能等领域快速部署能力,以应对全球能源价格波动。英承诺2022年通过其开放性金融机构“英国国际投资”(BII)向印气候相关项目投资10亿美元。双方交换落实全球创新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和印度全球核能伙伴关系合作谅解备忘录。两国拟共同出资1000亿美元,支持印向第三国转移创新技术,并协助他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气变相关目标。两国领导人还对印英在COP26上联合发起全球绿色电网倡议(GGI-OSOWOG)和弹性岛国基础设施(IRIS)平台表示欢迎。

——综合摘编自《商业标准报》《印度教徒报》


【主场外交】印外交部举行第六届瑞辛纳对话,多瓦尔主持德里首届国际情报主管会议,大肆渲染“中国威胁”

印安全部门和外交部门近期先后举办大型国际会议。4月23日,首届国际情报主管会议在新德里举行。该会议由印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NSCS)倡议发起,印主要对外情报部门“研究与分析局”(R&AW)参与组织。印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主持会议,来自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东盟以及中亚40多个国家的情报部门主管和高级官员参会。此次会议模仿慕尼黑安全会议(Munich Safety Convention)和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Shangri-La Dialogue)的模式,旨在加强印情报部门与他国情报合作,彰显印在国际安全伙伴关系中的重要性。会议突出强调“中国因素”威胁全球,意图“破译中国(decipher China)”。情报会议后,印外交部和观察家基金会4月25日至27日共同举办“瑞辛纳对话2022(The Raisina Dialogue 2022)”。作为印最重要的外交政策会议,莫迪主持对话开幕式,欧洲各国外长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德莱恩出席对话。对话主要活动在新德里举行,同时在柏林和华盛顿举行关联活动,来自9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和前政要参与。会议以联合制衡中国为主旨,讨论了印欧贸易、投资、专利保护、印太战略等问题。

——综合摘编自《印度教徒报》、News18网站


内政动态 

【橙党动态】印人党成立“国家任务委员会”筹备选战,落实《统一个人身份法》拟成为印人党近期主要议程

印人党近日正式开启2024年大选备战行动。4月25日,印人党成立“国家任务委员会”,为2019年大选中全印约74000个印人党表现较差的投票站(booth)准备专门对策。据此,各邦印人党组织紧密跟进,着手加强基层拉票体系。据悉,印人党主席J·P·纳达近期将主持召开备战2024年大选的“誓师动员大会”。政治议程方面,印人党近期力推《统一个人身份法(UCC)》。该法律将统一各个种姓与教派社群在婚姻、遗产继承、收养等方面的行为规范。长期以来,推动建立统一的个人身份法也是印人党及其前身印度人民同盟(BJS)的“三大政治议程”之一,其中对穆斯林社群“三声休妻”“一夫多妻”攻击尤其激烈。在印宪法结构中,私人身份法系针对邦级政府的“指导原则”(Directive Principles),没有法律强制力,因此各邦政府相关政策是落实的关键。目前,印人党北阿坎德邦正在起草该邦UCC落实法案。一旦北阿邦推出,印人党各邦也将快速跟进。有印媒报道,落实UCC为国民志愿服务团(RSS)目前重点诉求之一。然而,RSS也强调UCC虽然在工作中废除“不文明实践”,但也应照顾不同社群风俗习惯。本简报提醒读者注意,印社群分化异常多样,各社群习俗也多有交织,且涉及私人身份法的范畴往往与保存社群认同高度相关。例如,一些印度教社群也存在“三声休妻”“一夫多妻”习俗,而许多部落民则恐惧UCC迫使其被印度教徒“同化”,产生强烈抗拒情绪。

 ——摘编自《印刷报》《印度快报》


【央地乱斗】通胀高企、经济停滞压迫印各级政府财政,印人党中央与反对党邦之间“法律战”“税收战”激化升级

近日缺电浪潮席卷印多邦,同时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煤炭等大宗商品涨价也催生多邦财政危机,严重激化印人党中央与反对党各邦间的矛盾分歧。莫迪4月27日主持央地协调会议时赞扬印人党邦政府近期削减燃油税的举措,并公开指责多个反对党邦无动于衷,在困难时期加重人民负担。对此,反对党纷纷予以回击,称印人党中央没有削减各邦燃油税中上缴中央财政的部分,而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时并没有公平对待对反对党邦政府。本简报认为,在此前反对党普遍将高通胀归咎于印人党中央的背景下,莫迪政府此举一方面试图转移责任,另一方面也想趁各邦财政困难施压。可见,重大经济社会危机背景下,印人党中央和反对党各邦难以共克时艰,反而相互拆台。此外,印人党中央与反对党邦的“法律战”也持续升级,其中西孟加拉邦、马哈拉施特拉邦成为激斗“战场”。中央调查局(CBI)和执法局(ED)持续对地方反对党人员发起调查,地方党控制的公检法系统则持续对印人党人员、CBI、ED人员开展法律调查,双方都有人员被扣押,乃至入狱。根据印度宪法,维持地方“法律与秩序”属于邦级事务。

 ——摘编自《印刷报》


【地方政治】马哈拉施特拉邦宣礼喇叭争议不断升温引发右翼狂欢,比哈尔邦内政治结构不稳持续扰动政局

近日,有关清真寺顶宣礼喇叭的争议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愈演愈烈。4月3日,马邦边缘小党“马哈拉施特拉重建党”(MNS)主席拉杰·萨克雷(马邦首席部长乌塔夫·萨克雷的堂兄弟)要求邦政府5月3日前将邦内所有清真寺顶的宣礼喇叭拆除,不然将在所有清真寺前播放印度教诗歌“哈努曼颂”。拉杰还攻击湿婆军(SS)为组建马邦“发展联合”阵线政府(MVA)与国大党和民族主义国大党(NCP)“勾结”,背叛湿婆军长期秉持的“印度教特性”(Hindutva)意识形态。印人党随后也加入攻势,称湿婆军已不再忠于“印度教特性”。这一事件随后不断发酵,成为在全印范围内印度教右翼阵营炒作的议题之一。有分析称,此轮风波主要因为湿婆军态度软化使其他右翼力量看到填补其“生态位”的机遇。此外,知名选举战略师基肖尔(Prashant Kishor)宣布正式参加其家乡比哈尔邦的政治活动,表示将进行广泛的邦内调研,再决定是否要组织新党。基肖尔为多股印度政治势力成功谋划选举战略,其中最成功的案例当属2014年为印人党赢得大选、莫迪当选总理出谋划策。基肖尔在比哈尔邦“参战”,或许与当前该邦内政结构不稳有关。在当前执政的联合政府中,人民党联合派(JDU)席位数远少于印人党,但是印人党在该邦却缺少领袖人物,仍需JDU党首、比哈尔邦首席部长尼提什(Nitish Kumar)出任联合领袖。然而,这种不平衡权力结构使当地印人党颇为不满,时常挑战联合政府。近期尼提什频频与邦内反对派互动,引发舆论广泛讨论。

 ——摘编自《印刷报》《印度快报》


政策动态 

【防疫政策】印最高法院认定,各级政府不得强制疫苗接种,而印卫生部坚称世卫组织死亡病例计算方法有误

印最高法院5月2日表示,依据为宪法第二十一条,即保护个人生命权的条款,个人有权力不接受“强制行疫苗接种”。最高法院法官L·纳格斯瓦拉·劳(L. Nageswara Rao)表示,宪法第二十一条所保护个体自主性包括一个人拒绝接受医学治疗的权力。另外,某些地方政府的疫苗接种政策损害未接种疫苗者获得基本福利和自由移动的权利。虽然政府的确有权在处理流行病时拥有管辖相关事务的权力,但以疫苗接种划线,并限制个人行动仍需经过仔细司法审查。4月底,印药品管理总局(DCGI)又向两种新疫苗颁发为5至12岁儿童接种的紧急许可。同时,印卫生部坚称世卫组织的新冠死亡病例数计算方法有误。根据报道,截至2021年底,世卫模型计算新冠肺炎在印已造成约470万人死亡。

——综合自《印度教徒报》《纽约时报》等


【国资私有】外部冲击加剧财政赤字,莫迪政府拟加速私有化,出售国有直升机服务公司、印度人寿保险套现

印政府4月底决定出售国有直升机服务公司帕万·汉斯(Pawan Hans)。帕万·汉斯公司主要为印石油天然气公司提供离岸钻井台服务,并向各个地方政府提供直升机交通运输服务,特别是印东北和安达曼群岛。该公司总价值41.4亿卢比,印政府持有51%股份,国有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持有余下49%股份。公司出售后,印政府可获得21.11亿卢比收入,印石油天然气公司获得20.29亿卢比。同时,印政府下调印人寿保险首次公开募股目标至39亿美元。印人寿保险公司是印国有保险集团和投资公司,资产价值约22万亿卢比。经济学家表示,由于俄乌战争导致的石油价格高企、通货膨胀加剧,降低募股目标将无法有效地降低印财政赤字。同时,2022财年印劳动参与率降至6年最低点40%,未来印政府在财政上恐将面临更多挑战。

——综合自《经济时报》、彭博社与《印度教徒报》等


【制度争议】印人党中央政府与平民党德里政府纠纷不断,中央新法案削弱后者权力,德里上诉最高法院未果

2014年平民党在德里执政以来,中央政府和德里政府一直就德里市政府的权力展开来回争夺。印议会院3月底通过《德里国家首都辖区政府(2011修正)案》,试图将削弱民选德里政府权力,并将所有德里立法会法案中“德里政府”的主体变更为德里副总督(Delhi Lieutenant Governor)。长期以来,德里副总督仅是法律上的名义元首,由印总统任命,而民选首席部长掌握德里市政府实际行政权。德里政府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表示新修正案额外赋权德里副总督将严重削弱地方政府执政能力,违背宪法对德里立法会权力和功能的保证。代表中央政府的印总检察长表示,德里市作为印首都有很多事关全国的重要议题,这些关键议题应由专门议会立法,而非依赖德里立法会,在德里市政府和中央政府在众多议题上分歧加剧的情况下尤是如此。

——综合摘编自The Print网站、《印度教徒报》等


社会动态 

【热浪袭击】印全国遭热浪侵袭,近10亿人受冲击,粮食减产等次生灾害影响民生,预计5月将有所好转

印国家气象局报告称,2022年3月高温创印122年来极端气温之最,4月份高温也居于百年以来前三。印西北地区比往年正常气温高5至8摄氏度,全国平均气温达38摄氏度以上,且热浪较往年提前了一个月来袭。据科学与环境中心统计,此轮热浪影响12个邦,其中拉贾斯坦邦、中央邦受灾最为严重,受灾长达25天。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称,印恐成为全球受气候变化冲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热浪将影响印巴两国近10亿人。同时,热浪冲击还导致粮食减产等民生问题。旁遮普邦负责农业的官员古尔温德尔·辛格称,热浪导致旁遮普小麦每公顷损失约500公斤。印国家气象局消息称,本年度季风降雨可达往年的99%,5月热浪将有所减退,利好农业生产。此外,本年度印因煤炭短缺导致电力供应不足,使下层民众更易受极端天气影响。

——摘编自CNN、《印度快报》


【舆论环境】印度教民族主义叙事大兴,印度新闻自由不保、记者权益受限,全球新闻自由排名下跌至142位

无国界记者组织(RSF)调查报告显示,印新闻自由排名从2015年的133位下降至2021年的142位。该组织的新闻自由指数涵盖观点多元化、媒体独立性、环境与自我审查、立法框架、信息来源透明度、信息基础设施、记者权益保护等内容。无国界记者组织组织秘书长称,印是全球对记者仇恨最严重的民主国家。与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不一致的记者会被贴上“反印度”标签,并在社交媒体上遭遇仇恨言论轰炸。印右翼势力威胁、恐吓、骚扰新闻工作者,甚至以煽动叛乱、反恐、维护国家安全等借口起诉记者,其中与莫迪政府持不同政见的记者是重点围攻对象。同时,莫迪政府也亲自下场批评独立新闻机构,甚至突袭检查办公场所。仅在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间,就有124印度记者被捕。与此同时,莫迪政府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新闻管控政策也饱受争议。此外,印互联网管控也日益严格,年断网次数从2016年的31次上升到2021年的89次,其中2021年超过72小时的断网次数高达41次。

——摘编自《国际记者联合会网站》《印度调查》


【族群冲突】宝莱坞电影《克什米尔档案》上映后票房再创新高,评论认为该片挑起族群对立,分裂印度社会

《克什米尔档案》创下宝莱坞电影票房纪录,引发舆论热议。电影讲述1990年前后印度教婆罗门家庭因受宗教迫害而逃离克什米尔山谷的故事,其情节核心冲突正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社群对立。评论认为,该片体现出严重的“伊斯兰恐惧症”,存在不实信息和挑衅倾向,通过片面地展示了碎片化的事实,煽动印社会对穆斯林的仇恨。上映前,部分社会活动人士还以影片存在“煽动性场景势必引发社区暴力”提起诉讼。在北方邦等地,个别印度教徒观看完影片后甚至高喊仇穆口号离开影院。社交媒体上也遍布该片的宣传造势。长期生活在克什米尔的纪录片制作人课桑杰·卡克称,1989年前后确实有个别印度教重要人士被攻击或杀害,但克什米尔地方暴力中死亡的穆斯林人数远多于印度教徒。这部电影是印度教右翼分子舆论攻势的一部分,属于偷换概念改写叙事。影片背后的政治操弄昭然若揭,这使得电影中所谓的“真相”变得非常危险。然而,该片导演阿格尼霍特里坚称,影片内容真实。值得注意的是,莫迪也为该片站台,称该片捍卫了被压制多年的真相。

——摘编自《半岛电视台》《印度斯坦时报》


本期编辑:王娇杨 陈安澜




  往期推荐↓  

▲政报·71期 | 印度站队俄罗斯后,为什么印美关系不减反升?

▲经报·64期|印GDP增速全球第一,但国内某些邦却濒临崩溃?

▲重磅 | 印学者:为什么中印结盟对抗西方才能挽救印度?(完整版)


▲重磅 | 王思远:印度战略界究竟如何看待在阿战略大溃败?


  更多内容请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