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炮儿”车企与互联网巨头抱团取暖,新能源车的加速度

刘晓悦 36氪浙江 2022-08-24

 你会为新能源车买单吗?


文 | 刘晓悦

编辑 | 左键

图源|Pexels



2020年,新能源汽车迎来高光时刻:特斯拉年增长773%,市值飙升让马斯克成为首富;国内新造车势力蔚来、小鹏和理想纷纷股价上扬,特别是蔚来,一年暴涨1569%。
新能源车就一定是新造车势力的蓝海?
至少从国内老牌车企的动作来看,并非如此。最近,各大车企与互联网科技巨头“抱团打天下”大肆进军新能源车市场:阿里牵手上汽打造百亿项目“智己汽车”;长安、华为以及宁德时代联手打造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吉利与百度、富士康、腾讯联手占领智能造车市场……
2020年下半年以来,汽车行业的强强联合成为了传统车企加速入局智能造车的趋势。
在此趋势下,车企与互联网科技巨头们为什么要联手?到底在布局怎样一盘棋?受众、市场又如何看待?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他们。
 

车企:你出技术,我造车
智能造车赛道主要涉及新能源技术和智能驾驶技术,包含电池、智能驾驶、车路协同、芯片等高科技技术。传统车企虽然并不擅长,但它们似乎也从未停止过入局市场的动作。
尤其是近两年,合资品牌也越来越彰显诚意,已经投产、发布的纯电平台,包括大众MEB、丰田e-TNGA、通用BEV3、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CMF-EV等,以及12月2日才发布的现代汽车集团的纯电平台E-GMP。
不难想象,比拼纯电平台的时代即将到来。
“汽车+科技”“汽车+互联网”的组合不断涌现,作为国产传统车企,吉利、上汽、长安等大厂开始走“抱团”路线。
对车企而言,汽车制造是绝对优势,但新能源技术方面就有些逊色。以浙江车企吉利为例,它目前是自主品牌销量最大的厂商,2020年销量达到132万辆,但是新能源车业务却频频遇冷。吉利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几何”,在2020年的销量只有6万多辆。
如何打开销路?目前来看,与科技巨头的广泛合作,是吉利自我“解救”的路径之一。 
在2021年短短一周时间,吉利连续与三家互联网科技巨头深化合作:
  • 1月11日,吉利与百度共同宣布,合资共建智能电动汽车公司;
  • 1月13日,吉利控股与富士康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整车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
  • 1月19日,吉利就宣布与腾讯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底座、数字化新业务及低碳发展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
这种1+1>2的模式,不仅对吉利有益,更让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开心。


来源/网络
站在互联网科技巨头角度,百度、腾讯、阿里、富士康都占据以智能软硬件的绝对优势。
比如百度的“阿波罗计划”、百度地图、百度语音、百度AI算法等等,在人工智能领域是有很强技术优势的;富士康的制造智能硬件设备优势,富士康想把自己擅长的电子设备制造经验用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而腾讯也将发挥社交、游戏、支付的优势发力用户运营,这些会为汽车产生巨大价值。
所以,各取所需,优势资源整合成为了入局新能源车市场的最快捷径。
 

C端用户是否会买单?
那么,车企、互联网科技巨头都已就位,为新能源车买单的消费者真的会为此付账吗?
尽管高科技是新能源车的最大卖点,但也还是架不住消费者们的吐槽。
在进入冬天的时候,新能源车“趴窝”频频登上热搜。据媒体报道,有多位新能源车主反映当电动车使用了两三年之后,冬季时,原本两天充一次电的车,就得一天充一次。个别里程本来就不长的老款电动车,为了减少充电频率,车主在冬天也不敢开空调,不少电动车续航里程随着气温走势普遍降低20%到30%,有的甚至减少了一半以上。
来源/微博
究其原因,主要是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活性下降,电池的净放电率降低,电池容量受到影响,从而造成了标注里程与实际里程差别大的情况。
这一“冻”引起了众网友对新能源车吐槽,大伙儿纷纷表示同感,甚至有电池“焦虑症”。
杭州的新能源车主张先生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当时买新能源车主要是为了可以有不限行的绿牌、节约油费以及酷炫的科技应用。在行驶一年后,我发现了很多让人头疼的问题,包括新能源车的低保值率以及电池的低续航能力。比如,纯电动车标注充满电能跑400公里,但车内空调、仪表盘、娱乐等功能均需要用电,这样算算,充满电的车实际是跑不了400公里的。”
此外,充电桩难寻也是诸多车主吐槽的问题之一。
除商场、酒店、写字楼外的公共场所有充电桩外,张先生发现,杭州大部分小区内是未安装充电桩的,新能源车主只有两个选择,去就近公共场所充电或者买车位安装充电桩。
由此看来,C端用户作为新能源车的主要消费群体,环保、出行方便、经济实惠是选择新能源车的主要诉求,新能源车的发动机“电池”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市场看好,但技术有待突破
虽然新能源车的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但中国作为全球汽车大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仍稳居全球前列。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20万辆,占全球比重超过50%。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为4.7%,高于全球2.5%的平均水平。研究机构EV Sales统计的2019年全球销量排名前十的新能源车企中,中国车企占据四席。
从全球市场来看,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十分激烈,世界各国都在以巨大的科研和资金投入争取实现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实质性突破。
虽然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较晚,初期的核心技术大多从国外引进,但随着新能源汽车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语音交互甚至卫星互联的赋能,产业发展已进入强优势、补短板、保增长、促提升的快速增长阶段。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明确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向世界汽车强国的国家战略,并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达20%;2035纯电动汽车成为销售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将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无论是政策、技术还是市场,都预示着新能源车会是未来消费市场、资本市场看好的新机遇。 
编者按:
虽然表面“风平浪静”,随着创新新能源车的入场,传统车企内心是害怕的。虽然他们有造车的绝对优势,但在“软实力”上并不是强项。对于传统车企而言,能否通与互联网科技巨头合作,补齐短板,从而实现“1+1>2”,占领市场,目前仍不可知。
至少,从消费端来说,如果传统车企能提供不亚于新造车势力的“科技感”新能源车,那更有造车技术沉淀的“老炮”们或许是个更佳的选择。


发现未来独角兽,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

了解更多


浙氪观察:纸吸管 | AI语音交互 | 留浙过年深氪对话酷家乐 | 驻云 | 节卡 | 川速微波投资人说:赛智伯乐 | 普华资本 | 元航资本浙氪一周第72期(0103)第73期(0110)第74期(0117)第75期(0124)浙氪现场:2020文旅峰会 | 第二届萧山人大会 | 2020空天信息大会 | 首届西商大会星际赛:国星宇航 | 泰瑞数创 | 航天宏图 | 中科宇图 | 深蓝航天 | 千乘探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