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委员风采 | 赵玉来:钢筋铁骨铸就男儿本色

王晶 薄霖 沈阳政协 2022-07-27






 | 本期人物 |

沈阳工务轨道建设工程

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玉来


1964年秋天的一个下午,罗布泊上空,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声东方巨响,改变了世界风云。


赵玉来也出生在这个秋天,火红年代在属龙的这个汉子身上深深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国之信仰,成了他此生前进道路上的精神灯塔。



请点击下方音频播放


矢志不渝筑城基 /


一月的沈阳忽雨忽雪,冷得任性,位于城市北部京哈高速旁六零干渠的工地上热浪滚滚。


吊装钢筋的重型机械隆隆作响,巨型塔吊吊着水渠建材在碧空留下重重剪影,各个作业面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轨道下的隧道里,工人们端着风钻,铆足力气迎着坚硬的岩石钻去,赵玉来头戴白色安全头盔,身着蓝橘相间工装,手握图纸,忙碌地穿梭在钢筋水泥之中,指挥调度现场。



“从一早开始,他都会在各个施工作业面来回巡查,有时候到很晚才能结束工作。” 工地的工人说。


为了在春季农业生产全面开始前为农田注入源头活水,赵玉来率领建筑工人们挥汗如雨,全力追赶项目工期。



近年来,周遭农业用水量大幅增加,老水渠存不住水,原来的输水设施无法满足灌溉需要,庄稼的命脉得不到保障,农民愁了起来。


盼来水,就能过上好日子!


老百姓的渴望就是的动力,困难再大,我们也要修成干渠,这可是农民们祖祖辈辈的大事”赵玉来的声音温暖凝重,字字滚烫。


70余年前,美国记者白修德和贾安娜在《中国的惊雷》一书中的感言,用来描述今天六零干渠的抢建同样贴切,那就是 —— 他们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

 

干渠建设事关整个沈阳北部农民生存问题,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加上干渠本身穿越铁路、疫情爆发、春节工人休假…… 一道道附加题使难度再上一层。


难上加难,也难不住不服输的“沈工”人。


全城封闭,万人空巷,非常时刻,赵玉来迅速调整集团战略重点,在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紧急制订防疫方案和应急预案,成立项目工地疫情防控小组,向当地政府提交了复工申请,实施项目现场封闭管理,有序推动复工,带领“沈工”人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积极为项目进展保驾护航。



工地土坡坎坷,几天就磨旧一双鞋,走在还没有浇灌混凝土的钢筋之上,赵玉来亦如履平地。


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带头放弃了春节假期,和工地的工人一起,顶着寒风,绝壁挖渠,将新时代的“顽强奋斗 自强不息”的精神之旗,插在故乡这方热土上。


对水的渴望有多迫切,乡亲们对护渠人的感念就有多深挚,大家都称赞,六零干渠里有真情涌动,有大爱流淌!


春雨后,又一茬新苗破土而出,玉来坚信,六零干渠通渠之日,将作为一个崭新的符号,印刻在沈阳的版图,为生命之水赋予新的使命,为故乡肌体注入新的生命,为家乡百姓创造巨大福祉。



咬定青山解难题 /


在圈子里,赵玉来“敢啃硬骨头”是出了名的。


20世纪80年代,赵玉来就开始搞建筑工程,凭着吃苦耐劳的品性,在业内很快闯出了名气和口碑。



他有一支将近400人的队伍,堪称“神营”,专接别人干不下来的高难度活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长岭段)穿越铁路工程、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南北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等护管工程、扩建工程、轨道立交工程…… 总能确保按期顺利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凭借卓越的技术和先进的工程管理理念,赵玉来带领公司陆续拿下了建设部颁发的重要资质,斩获了建筑业安全生产领域的各类荣誉,辽宁省优秀施工企业、建筑业诚信企业、AAA级信用等级单位、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纳税信用A级企业…… 各种荣誉和认可,朝着同一个方向汇拢过来。


如今,公司业务遍及省内外,“沈工”人用一个又一个成功项目,撑起了家乡建设的铁骨脊梁。



赤峰市红山区铁南棚户区松州南路,群山环抱,溪流绕山,沈阳工务集团下穿铁路隧道建设项目的值守点就设在这里。


“这么庞大的项目,质检工作至关重要。”赵玉来再一次来到现场,开始新一轮巡查。


有位哲人说过,人类的现代文明是沿着钢轨在大地上前进的。


几年时间里,沈阳工务集团承接了包括松州南路铁路隧道建设项目在内的诸多铁路工程,由小及大,由弱变强,铁路工程遍布辽、吉、内蒙,热血铺就的立体交通网,记录了“沈工人为梦想而奋斗的足迹,也见证了沈阳振兴发展的历史征程。


面向未来建设,思维观念要超前十年甚至二十年,否则建成之日,就是落后之时,为此,赵玉来经常奔波各地考察学习,以前瞻性的思维带领团队研究轨道建设发展,从设计规划到项目建设,五年时间里,他带领集团经过转型实践,完成了从市场销售型企业向市场开发型企业的转型。



“一个企业机遇不可多得,更不可丧失,丧失一次机遇,就会拉大一段距离。 面对未来竞争,赵玉来绝不甘居人后,他会让自己的员工保持同样的警醒。  


在他的带领下,“沈工人以铺轨挖渠的精神一次次攻克科技难关,不断推出更加让世人咋舌的创新技术,不断释放着科技力量对现代建筑业的巨大创造力。


面对荣誉,赵玉来从不自满。


“项目的建设凝聚了我们每个‘沈工’人的心血,有很多同事每天都在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走的路比我还要多。”他激动地说。 


“我们的项目只是庞大中国铁路网中的沧海一粟,但能参与其中,服务家乡、服务经济,用百分热发出那千分光,我非常骄傲和自豪!”赵玉来如是说。



风霜雨雪总关情 /


让磨砺千年的民族精神化为有形的路与桥,一个个重大工程落地,正是中国梦最深沉的根基所在。


对赵玉来来说,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都在工地上度过,很多时候,这位倔强而坚毅的男人把钢筋黄沙视作亲人,他的生命与家乡建设紧紧连在一起


在赵玉来看来,其实对父母家人的“孝”和对家乡建设的“忠”并不矛盾,他的这种“忠”,是更大程度上的“孝”。


钢筋铁骨,英雄本色,铠甲虽坚,内心滚烫。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的愿望,也是我奋斗的目标。” 赵玉来说。


2013年,赵玉来又多了一个更有价值的身份 —— 沈阳市政协委员。



每天清晨,赵玉来总是第一个在十五届委员群里向大家亲切问好,连任两届的委员身份为他注入勤奋持久的精神动力,他亦不断发挥着新时代政协委员的履职动能。


一个人的价值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源于其内心深处的选择,也源于其对信念的坚守。


这些年来,赵玉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向辽沈地区、西藏那曲、贵州毕节等地困难群众、贫困儿童捐款捐物,总价值超700多万元。


2018年,工务集团还自筹百万资金,购置了消防车、森林消防运兵车及森林灭火装备并成立工务集团消防队,仅在2019年,就义务为海浪乡周边村庄灭火十余次,无私守护全村百姓的岁月静好。


作为于洪区工商联执委、辽宁正能量小组副理事长,在疫情期间,赵玉来通过于洪区工商联向于洪区生产医用防护用品的单位捐赠价值一百多万元的口罩生产线一套及300万个口罩生产原料,向区公安分局、教育局、水务集团等多个企事业单位捐赠口罩10万个,向于洪区慈善总会捐赠方便面400箱,向于洪区红十字会捐款人民币3177700元,向抚顺县海浪乡捐赠口罩15000个,捐款人民币5万元…… 


这份初心,跨越半个世纪,变得愈发滚烫。在这充满情怀的地方,我们听到的,是关于爱的声声彻响!



委员身份,既是过往的肯定,也是新时代的考题。今天的赵玉来,时时叩问自己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凭什么走到今天,又凭什么去开创未来?


又是一年春来到,南方绿意渐浓,北方冰雪消融,沈城大地身披华彩,一场春的盛宴即将隆重启幕。


赵玉来已做好准备,将这万丈豪情化作龙云之志,用委员情怀在大地上书写崭新的华彩文章。


山河为碑,豪气干云。


咚,咚,咚,你听,热闹的工地上,夯击之声不断,这声音像激越的鼓点,像不息的春雷,把令人兴奋的捷报传向天空,传向大地,也传向满怀期待的人心和连绵不断的远方!


   沈阳网记者 

   王晶 / 文  薄霖 / 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