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学-专栏》莫让心田荒芜 / 文:橙色花
欢迎关注 《教师文苑》
莫让心田荒芜
作者:橙色花
下午近5点时,我和母亲背上锄头往地里走去。老母亲今年67岁,平常日子独自一人在老家生活。她身体还好,可能得益于她一直没丢农活吧。作为子女,其实我心里很愧疚,长期在外,因着种种理由,有时是懒惰,惧怕于几个小时的奔波劳碌,回家陪母亲的时日非常有限。母亲是一个要强和乐观的人,她生性豁达,热心肠,办事长远,为人处世在我们家族和村里都颇受推崇。从母亲身上我学到很多,平时遇到亲戚邻居很多事务时,我都要先征询一下母亲的意见,而母亲的见解和做法都能够从大处着眼,合情合理,让我很是信服。
和母亲一路闲谈,不知不觉来到了地里。这块地面积不小,很大一片,母亲大部分种是豆子,小部分种是油葵。据母亲说,撒种子时是随意撒的,所以地里的禾苗不是很规则的一行一行,有些错乱。禾苗约摸有半尺来高,很稀疏,而长势旺盛的是杂草,绿绿的,一片一片,补齐了没有禾苗处的空地。“种豆北山上,草盛豆苗稀。”呵呵,母亲也有着老陶先生的雅趣啊!
下午的风很是凉爽,我因为能够稍微帮母亲分担一些,更加惬意。我们一边挥动锄头,还要不时地弯腰去把锄下来的杂草归拢一下,唯恐没把草根锄尽,以至于再次生长。有时禾苗跟前有杂草,稍不小心触动了禾苗的某些细根,它就摇摇欲倒,看来生还的可能性很渺茫了。
而杂草,却那样的盘根错节,只要有极少的细根没锄掉,它就万不会死去的,会继续为害下去的。杂草和禾苗生命力的鲜明对比,真像极了温室里养出来的花儿,经不住风吹草动,柔弱娇嫩,而那些在烈日下和暴雨中炙烤冲刷的大树,狂风吹不倒,暴晒旱不死,坚韧顽强,高大挺拔!我无意于为杂草写颂歌,只是真切希望在人生这块大地上,我们人类真该有杂草这样的一息尚存,奋斗不止的顽强精神!
后来我发现了奇怪的现象,在禾苗稠密旺盛的地方,杂草比较稀少。而禾苗零散稀疏的地方,杂草密密地生长着,大有压倒禾苗的势头。我于是询问母亲,母亲说是禾苗和杂草也在争地,看谁的力量能占上风,禾苗多了,杂草自然处于劣势,否则就会把禾苗包围。我一直在琢磨着,猛然联想到我们心里的田地岂不也是这样?追求、理想、情意等不就像是禾苗吗?一个人心中没了梦想,没了美好,那么荒芜的心田也会生出丑陋,生出罪恶等杂草,这是多么可怕的境况啊!
世间的人们啊,就让我们多在心田植下禾苗吧,莫荒芜了这块珍贵宝地,让杂草趁虚而入了岂不可惜?
母亲担心我劳累,稍隔一会就要嘱托我休息一下。又担心我技术不精,让我锄草少的地方。其实下午她本不让我来的,拗不过我的请求才应许了。可我欣喜的是不仅陪了母亲,还从这次劳动中明白了许多,解开了一些心结。所以愈发干劲大,不仅一直没坐下休息,在天色渐暗时还留恋不愿离开。
回到家时天已变暗,门口邻居打趣说:“女儿好容易回来一次,就逮住让干个够!你莫非是后妈?”母亲笑说:“后妈才不敢呢!”
今天是这个假期极有意义的一天,写下此文以作纪念!
感谢阅读!欢迎长摁下面二维码 关注《教师文苑》
作者简介:
橙色花,70后,河南省三门峡市人,1988年从豫西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现任中学高级教师。热爱生活,喜欢旅游、读书和写作。
本期编辑:江枫渔者
图片来源:网络L3;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稿酬规定:主推当日读者打赏金额全部的六成作为稿酬,四成留作平台运作;5元及以下不再发放。无打赏则无稿费。请作者主动联系主编领取稿酬。具体规定参加本刊《征稿启事》。
往期精选(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
上海砍人惨剧后,富人雇保镖送孩子上学,我们该咋办?/ 文:醉卧蘭亭
无数父母反思:暗示的可怕力量,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三个字”!
儿子:“妈,你就不能多挣点钱吗?!”,母亲听后熬夜给孩子写了一封信
安徽省教师招考遇冷:当没人愿意去当老师,民族的香火谁来传承?!
教育界的“彭宇案”?: 北京某大学教授被学生诬告宣扬“精日言论”受学校行政记过处分!
【教师文学-专栏】睡莲 / 作者:小微
【教师文学-专栏】 我的母亲 / 文:江枫渔者
【教师文学-专栏】雨思假愠/作者:茶言闲语
【儿童文学-专栏】玩芭比娃娃 / 文:蒋菁玲;指导老师: 郑向阳
【编者按:“我们曾是中师生”】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据统计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毕业后,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撑起中小学教育大半个天空。
“中师生”,共和国教育史上一个灿烂的群体,支撑起祖国基础教育的半边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的年龄。
然而,如今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都已经停办或者改制,几十年后,'中师生"将成为绝唱!
为了重温当年的岁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一代中师生群体,《教师文苑》特开设“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希望希望能成为咱们中师生的温暖家园!
各位曾经的中师生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我们拥有共同的“中师生”身份,怀揣共同的“中师生情结”,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分享自己当年的中师生活以及毕业后自己的人生故事。
主编:醉卧蘭亭(ID: yf476800)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民权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教过十几年英语,现从事美国政治与外交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工作之余执着于少年时的文学梦,写作只是为了留作纪念。
希望结交有情怀的你一起:
品茗、读书、写文章;观云、赏月、念秋霜!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
本刊征稿选题专栏:
1. 教师 文学专栏:
喜欢写作的教师朋友们的文学作品,题材不限;
2. 儿童文学专栏
3. 教育教学感悟专栏;
4. 域外教育经验掠影专栏:
5. 《译海精品》专栏;
5. 留守儿童问题讨论
6. “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
投稿邮箱 (本刊不接受微信投稿)
1) zhongshisheng2018@163.com
具体投稿注意事项请参见(点击黄色字体查看):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关注《教师文苑》后可查看《投稿须知》栏目或在历史消息中查看。)
文友交流群
欢迎文友加入下列文友交流群:
1. "我们曾是中师生”交流群:
2.“教师文苑”交流群:
3. “英语同行”交流群:
4. 朗诵专家团队:
有意者请加主编微信:醉卧蘭亭(ID: yf476800)。
(点击下面蓝色字体查看具体各群详细信息)
文友交流群 / 文:醉卧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