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是中等师范学校的简称。对很多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中师生”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可是在30年前,“中师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身份,荣极一时,多少人期盼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不可得。
1987年夏天,我们县有100多个家庭跟我家一样,为自家的孩子升入中师操办了一场宴席。我是改革开放后村里第一个通过读书跳出“农门”的人,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几十年的父母和亲戚都非常高兴。开席前除了放鞭炮,还使用了一种叫“神铳”的简易火器,点燃之后,铁管里的火药猛烈爆炸,气流冲天而出,声音响彻云霄。这是我们那边农村里最为隆重、非常少有的庆典方式,包括后来我考上博士,也没有这样隆重的场面。
考上中师就这样隆重,或许今天的人很难理解。但过来人都知道,“中师”二字对于那个时代一个农家子弟的意义,对于一所农村初中声誉的份量,还有对于未来当地农村教育事业的含义。
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中国如饥似渴,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都急需各类人才。为了多出师资、快出师资,国家大力发展中等师范教育,中等师范学校应运而生。中师一开始只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后来,又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以实现为农村中小学捉襟见肘的师资阵容快速补充新鲜血液的目的。
从考生的角度看,当时的社会上升通道非常少,很多人都相信并努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但是,高中考大学的平均升学率只有20%左右,而且在城乡教育质量极不均衡的情况下,农村升学率更低。初中毕业就可以考中专(含中师),这等于给农村优秀学子又开辟了一条出路。而且,当时考上中师意味着学校发生活费、户口农转非、工作有分配,对于急切希望自己的子女走出农村的家长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
当时的录取政策是,按照志愿和分数,先录取中专,后录取重点高中。初中学校里最优秀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会报考中专。中专录取率就像现在的重点高中录取率一样,是衡量一所初中教学水平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一所学校赢得社会声誉最主要的途径。几乎所有的优秀学生都是先在中考这个环节挤“独木桥”,因而初中考中专的难度很大。我没有看到官方统计,就我毕业的学校而言,当时中专的录取率肯定不到10%。就以10%计,这些“十里挑一”的学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抓住了历史机遇,完成了人生的一次飞跃,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成为“吃皇粮”的人当中的一员。要知道,这在社会等级秩序流动相对缓慢的中国传统社会,是很不容易办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时代的幸运儿。
就这样,一群又一群最优秀的学子,一年接一年踏入了中师。如果这些学子不去上中师,而是上重点高中,不说他们都能考取大学,但从逻辑上可以推断,他们考取大学的概率很高。为了尽早改变家庭命运,当然也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整批整批的优质生源失去了上大学深造的机会,这又不能不说是个人与国家之不幸。
到如今,八十年代中师生已届不惑之年甚至年过半百的时候,大学已经普及,新来的年轻老师有几个不是本科文凭?相比之下,中师文凭是多么微不足道。虽然社会上反对唯文凭论,但很多时候文凭又是入职、晋升的基本门槛。对原始学历只有中师文凭的那些曾经的学子而言,这又不能不说是个人不幸之又不幸。不过,从更高的层面看,在高等教育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中等教育,优秀学子踊跃报考中师,又具有更加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实在是夯实中国教育大厦的无奈之举,也是得力之举。
三年中师的学习生活有两大特点,一是不以升学为目的,二是教学内容广泛、全面,注重教育和教学技能培养。我们探索了多年而不可得的素质教育,其实早在我读中师的阶段就幸运地享受过了,当时我所接受的就是素质教育,至少是准素质教育。学校开设大量的课程,有传统的文化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法律,遗憾没有英语;有体育艺术类课程,体育理论、体育技能、音乐、美术、书法;有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心理学、教育学、电教和语文、数学教学法。没有文理之分,没有主副之分,每门课都要考试。技能方面强调“一专多能”,“三字一画”、普通话逐一过关。很多人养成了书法、音乐或美术方面的一技之长,能挥毫,善跳舞,会识谱,吹拉弹唱,总有专长。
当然,学习也很清苦。那时我们学校的条件不好,食堂吃饭都没有餐桌,买好饭,要么回宿舍,要么蹲坐在草地上吃完。学生宿舍8人一间,都不带卫生间,更没有洗澡间。一年四季,都是对着水龙头直接洗澡。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代人民教师成长起来了。我们常常说“师资力量”这个词,正是有一批又一批中师毕业生加入,农村小学的师资才变得越来越有力量(有相当一部分中师生后来调到了中学),中国农村教育迎来了一个幸运的时代。
1990年我中师毕业,分配到了家乡的乡中心小学任教。这是一个穷乡僻壤,基层的条件特别艰苦。工资低,一月85元,没有其他收入,发工资时扣除当月的伙食费,便所剩无几了。住宿、办公条件差,我们的房间都是只有大约六七平方,里面一张竹片床,用两条长凳支撑。床前是两斗办公桌,有五斗的就很奢侈,一把椅子,空中吊着一盏昏暗的白炽灯,此外再无别的东西。交通不便,周末回家走小路,有些平坦的路段可以骑自行车,下雨只能步行。
乡中心小学条件还是相对较好的,师资也不缺乏,工作相对轻松。还有更多像我一样的师兄弟,去了更加偏远的地方,甚至是外乡的完小或村小,来往家庭与学校之间,还得旱路转水路。很难想象天气不好时,他们在校园里独守孤灯的情形。如此条件,确实会让人悲叹命运之不幸。不过,我们都受到良好的师范教育,“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的理念深植心中,受得了物质上的清贫,耐得住精神上的寂寞。这些中师生的到来,给当地的小学带来了与城里一样规范、完整的现代化教育,使农村基层学校很多课程名副其实,教育面貌大为改观,很多农村孩子和家庭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几十年磨炼,几十年耕耘,几十年奉献。在为国家育苗的同时,这些中师生自己也获得了成长。他们之中的少数人后来经过进修、自考、升学或其他途径,有的离开了教育战线,进了党政机关或其他事业单位,或转而经商,进入企业;有的则去了大学或科研院所,继续从事教育或科研工作。而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仍然坚守在基层教育第一线,尽管每月只有三千元左右的微薄收入,但并不妨碍努力工作。他们是所在单位的教学骨干,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担任领导职务,或成为远近闻名的教学名师。我所在的中师班共47人,有差不多20人现任或曾任校长、副校长、主任等职。我曾就读的初中现有副校长以上领导6人,其中4人为中师毕业。这些中师生与其他院校毕业的教师共同挺起了我国基层教育的脊梁,他们何其幸运。
光阴荏苒,日月如流。30年多过去了,青丝渐白发,皱纹绽如花。人之幸,在于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人之不幸,在于无法选择出生的时代。如今,“中师生”这个名词就像一束燃烧殆尽的焰火,绚丽消退,渐渐散入夜空。随着全国各地的中师校园或荒废,或拆除,或兼并,或改名,中师渐成历史。不久的将来,一代中师生的命运只能在中国恢宏教育史泛黄的书页中去寻找。但无论如何,当我们欢呼中国教育振兴的时候,请别忘记一代中师生的牺牲与贡献。
弦歌不辍,红烛不息。向一代中师生致敬!
(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