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中师生的漫漫考研路...... / 作者:千秋笔

蘭亭问柳 教师文苑 2021-07-13
点击“教师文苑”关注我哟

愿与您携手建设教师朋友的最温馨家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一代中师生|教师文学|教育教学讨论|留守儿童问题


原标题:弃 研

作者:千秋笔

 

 

写下这标题,我心好酸好疼。

那是一段我生命里最黑暗也最有理想的岁月。

 

公元1987年夏天,我中师毕业,档案由学校转至县教育局。懵懵懂懂的我,从此开始了乡村教育之旅。



那时的中师生,前身皆是优秀初中毕业生。被中师学校淘汰的初中毕业生,被录取县最好的高中学校,成为重点高中的宠儿。

 

记得84年上中师时,触目所及,到处是宣传教育如何如何重要教师如何如何重要的宣传标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报纸电台等宣传机器一齐开火,宣传上述主张,反复宣传,不由你不信!

 

我父亲是小学教员(请允许我用“教员“这个词),接受了这样的宣传,决定让我报考中师学校。那时考上中师,农村户囗变成城镇户口,俗称“吃皇粮”。

 

我一开始在小学工作,第一年教四年级,教语文和数学,做班主任,俗称“包班”。

 

那时备课,不像现在弄课件,轻松自在。用笔在备课笔记上写,每上一节课,都要有教案。十九岁的我,本应在大学课堂接受高等教育,却在条件恶劣的村小从事没有创新的重复劳动,苦不堪言!

 

为摆脱村小工作,我报考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大专。说白了,中文专业。

 

之所以选这个专业,因为当时有了大专学历,才有资格教初中。我一边教书,一边自学中文大专课程。经过二年半的努力,我取得了大专学历,调入初中教语文。

 

本以为走出了人生困境,此后顺利发展了。谁知命运和我开了个玩笑,我当地一所小学的教务主任退休,乡教育领导认为我教学水平高,将我借调该校,说以后有了这方面人选,依然调我到初中工作。

 

此时,公元1993年春节刚结束。

 

一年后,刚刚考上南京大学哲学硕士生的王姓同学来信,鼓励我考研。这封信,我看了好几遍,陷入了沉思……



 

最终,我决定考研!

王同学寄来英语、政治入学考试教材,我喜不自禁,开始学习。

 

政治教材我看起来不吃力,里面涵盖马哲、政经等内容,我参加自学考试,通过了这些课程。

 

可是翻开英语教材,我看不懂啊!

中师学校没有开设高中英语课程,考研要求达到大学六级英语水平,只有初中英语水平的我,想通过考研英语这道门坎,太难太难了!

 

好奇心好胜心极强的我,开始自学高中、大学英语!

 

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我在人生的沼泽地里艰难跋涉……

 

第一次考研,专业课、政治过关,英语14分;

第二次考研,专业课、政治过关,英语36分;

 

接下来,姐姐从北京回来,极力主张我跟她做仙妮蕾德。

 

当时做这个是传销。

做了二年仙妮蕾德,我的英语水平直线下降!

 

第三次考研,英语24分,惨不忍睹;

 

第四次考研,已是公元2000年,英语40分(取分线50分)。

 

此时已有胜利迹象,但2001年考研英语规则改了,原来一百分笔试,改为八十分笔试二十分听力!

 

我学的是哑巴英语,这二十分听力题,碾碎了我的考研梦!

 

此前,我在王同学帮助下,参加南京大学考研英语辅导班。因经济困难,一个多月后,打道回府。

 

I'm  sorry!

令我啼笑皆非的是,数年后,考研英语二十分听力题型取消,恢复原先的一百分笔试题。

 

2003年春,父亲中风,住院近二个月。不久,母亲患病。工作之余,我侍奉双亲,再无精力考研。

 

下辈子,我依然报考南京大学中文硕士专业。研究方向:影视编导与评论


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微信ID:yf476800

作者简介

千秋笔,笔名还有东疆珠、银杏一梦、直麒麟等,江苏启东人,1987年毕业于江苏省海门师范。喜爱文史,擅长历史、职场、仙侠等类型的小说创作。曾在起点、纵横、铁血读书、凤凰书城、简书、豆瓣等网站写作,其作品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精炼传神,风格大气激越。部分作品

1、大齐英雄(已完本)历史小说

2、小旋风柴进(已完本)历史、武侠

3、摧残(已完本)职场小说

4、侠踪仙迹传(已完本)仙侠小说

5、御将(已完本)历史仙侠小说

6、决胜官场(已完本)职场小说

7、豆瓣入围作品《泯灭的灵光》中篇小说

8、职路高手(连裁中)都市小说

9、三国至尊保安(连载中)历史小说


本期编辑:醉卧蘭亭   ;稿酬说明:请联系微信(Yf131125)领取。具体参见本刊《征稿启事


感谢阅读!欢迎转发分享!

往期精选(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教师文苑》征稿启事英语48个音标发音(附详细图解+视频) 1990年,我考上了民权师范 / 文:醉卧籣亭【中师生-专栏】记我永远的母校“永登师范” / 满庭奎【教师文学-专栏】浅谈贾母的性格特点 / 作者:焦彩霞 招考遇冷:没人愿意当老师,民族的香火谁来传承?!
 不难为教师,不打扰教育,就是对教育最大的贡献【校园霸凌事件-专栏】女儿在学校被同学打了两个耳光

编者按:“我们曾是中师生】: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据统计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毕业后,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撑起中小学教育大半个天空。

“中师生”,共和国教育史上一个灿烂的群体,支撑起祖国基础教育的半边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的年龄。然而,如今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都已经停办或者改制,几十年后,'中师生"将成为绝唱!

为了重温当年的岁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一代中师生群体,《教师文苑》特开设“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希望希望能成为咱们中师生的温暖家园! 

各位曾经的中师生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我们拥有共同的“中师生”身份,怀揣共同的“中师生情结”,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分享自己当年的中师生活以及毕业后自己的人生故事。


【主编简介】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民权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

欢迎中师生和教师朋友加入: "我们曾是中师生”交流群《教师文苑》交流群、《英语教师》交流群。入群请联系 微信:Yf131125,并注明 “入**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