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大学丨课程思政榜样案例展示集锦

成才必先成人,育人贵在育心


在大川,有那么一批老师,他们深挖课程对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潜力,春风化雨般将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职业精神等核心价值元素在课程中自然呈现,这些课程被认定为课程思政榜样课程!

为切实发挥这些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宣传和推广课程思政的先进经验,小编为大家展示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国际私法》

主讲教师:法学院  王晓媛 

一、课程简介

国际私法是法学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贯彻学校“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国际私法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专业知识点与育人点有机融合,把思政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知识讲授及系列活动中,形成“智育与德育”相统一的课程思政教学,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二、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通过对国际私法课程的精心设计和各教学环节的落实,挖掘本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力图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专业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引导”的无缝衔接。

国际私法教学内容涉及到对不同国家立法例的比较。

1

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因文化差异、经济体制等原因而导致的立法差别,坚定学生的法律文化自信。

在国际条约的讲解过程中,通过分析我国加入、未加入、保留相关条约的深层次原因,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2

3

通过“中美贸易战”、“一带一路典型案例”等热点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分析国际热点现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国际,了解我国在当今国际环境中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和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三、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案例1

观看影视资料,夯实专业知识

培养爱国主义家国情怀


课程知识点

国际私法分论部分“涉外物权关系”,主要知识点包括涉外物权领域的法律冲突、法律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原则)、各国立法例比较、我国的立法和实践。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结合中国实践,在本章内容中结合中国实际讨论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的国际私法问题,通过观看“圆明园兽首案”的相关视频资料,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既有专业角度的讲解,也注重培养学生法律人的使命感,从国家情怀和法治中国整体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和解决问题。

“圆明园兽首案”课堂讨论热烈,效果明显。

案例2

回顾历史案件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课程知识点

教学内容——作为国际私法主体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尤其是国家作为国际私法主体的特殊性,包括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理论和实践上的纷争,该领域相关的国际条约及中国的立场和态度。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结合教学内容,引入“湖广铁路债券案”。将专业知识的讲解贯穿于著名的历史事件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作为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案例3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引入多样化教学形式


课程知识点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引入多样化教学形式,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国际私法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无论是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还是强国意识感、责任使命感,由教师单方面说教和灌输都难以培养和激发,由学生自己根据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对身边国际私法案例的收集和分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并由他们小组讨论,课堂分享展示。通过他们自己读讲述和聆听,深刻理解国际私法课程中贯穿的核心价值,增强同学的认同感。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四、教师感悟

课程思政教学中体现的核心价值是国际私法教学中应有的情感支撑,思政教学不仅仅限于课堂,课前课后都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适时展开,润物无声地设计有情怀、有温度、有爱的课程思政教学。


课程建设

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任课教师参与或主编有两版国际私法教材,开发课程配套教学资料;从形式到内容修订课程教案,注重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的案例和实务的引入。


课堂教学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引入多样化教学形式,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国际私法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第二课堂

为引导学生建构正确三观,国际法教研室在课堂之外开拓了“国际法论坛”。作为社团指导老师之一,积极参与其中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念,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国际法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国际法知识冷静剖析国际前沿问题,爱国爱家爱和平。


课下引导

利用微信、QQ、电话、邮件、讲座、班会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动态,及时疏解学生负面情绪,树立积极进取人生态度,构建正确三观。


《有机化学实验I-1》

主讲教师:化学学院 郑学丽  


一、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实验I》是一门必修实践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验证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就业领域包括化工、环境工程、食品、生物、医院、制药等,与社会各行业息息相关。无论从事的是科研、研发、销售还是技术等,这些岗位不仅要求从业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这些都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于探索”、“承担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密不可分。


因此,有机化学实验任课老师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还需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和其它专业知识技能等,使他们成为能适应社会较快节奏的综合型技术人才。


二、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达成以下的三个目标:

学生应熟练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合理选择适当的合成、分离、鉴定手段,能够更深刻理解有机化学理论知识,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实验素养,严谨的实验态度,绿色环保意识和科学的发展观念;提高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能够自觉适应国家对于“拔尖人才培养单位”、“双创示范基地”、“一流高校建设单位”、“一流学科建设专业”的要求,成为具有人文底蕴、家国情怀和强力社会责任感的化学界精英人才。



三、课程团队


主讲教师


郑学丽,化学学院教师,主讲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课程。


热爱本科教学,关心学生。在“以学为中心”教育理念指导下,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开展翻转课堂及探究式教学,进行全过程考试改革研究,致力于运用智慧课堂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主观能动性,注重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深受学生喜爱。


团队教师

杨宇东

化学学院 副教授

李坤

化学学院 教授

陈善勇

化学学院 副教授

吴凯群

化学学院 副教授

付海燕

化学学院 副教授

杨成

化学学院 教授

董顺喜

化学学院 特聘研究员

伍晚花

化学学院 副教授

陈小川

化学学院 教授

滑动查看更多



四、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案例一

安全源于规范,责任重于泰山


#

课程知识点介绍

明确实验室中涉及的安全防护,了解易燃、易爆等化学品的管理。化学实验室中的易燃、易爆物品是导致高校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起因,如何正确的对特定的易燃、爆炸物进行预防,掌握常见化学品的使用和保存方法,是每个化学从业者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结合近5年来化学实验室中的警示性事件,设计“安全源于规范,责任重于泰山”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实验涉及的化学品现状,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职业道德与素养,引导学生明确安全是确保发展的根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案例二

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关键

#

课程知识点介绍

掌握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原理及操作,了解咖啡因的作用。结合兴奋类药物的双重性及复旦大学医学院黄洋中毒案等反面事例,设计“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关键”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引用文献解释兴奋类药物的双重性,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同时,可以发散相关知识如甲基苯丙胺(冰毒)、麻黄碱,他们既是重要的药物中间体也可以制备毒品,他们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与毒性作用。同时,介绍复旦大学医学院黄洋中毒案等反面事例,我们需重视对同学们健康人格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案例三

人有恒心向日月,坚持不懈终成功


#

课程知识点介绍

掌握铬酸氧化法制备环己酮的原理和方法。巩固萃取和简易水汽蒸馏以及蒸馏的基本操作。引入化学”名家“发现元素的有趣故事,设计”人有恒心向日月,坚持不懈终成功“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结合铬与铍元素的发现者路易·尼克拉·沃克兰的故事,向同学们讲述科学家们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培养责任感、专注力和创新精神


案例四

不忘初心,牢记化学人的使命


#

课程知识点介绍

学习非常活泼的苯环的选择性硝化反应;学习控制反应条件避免副产物生成的方法;学习使用TCL法监测反应进程。结合硝化生产工艺的相关安全隐患,设计“不忘初心,牢记化学人的使命”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结合硝化生产工艺的变革与相关产业安全风险的变化,向同学们讲述化学化工发展与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培养同学们作为“化学人”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荣辱感。


案例五

弘扬中国传统科学文化

#

课程知识点介绍

掌握苯甲酸乙酯合成方法和操作。酯类化合物在香料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而酯和内酯官能团还广泛存在于众多药物分子中。现世界广泛使用的著名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从传统中药青蒿(黄花蒿)中发现的倍半萜内酯,而发掘青蒿素的带头人屠呦呦也因此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科学之一,自古就发挥治病救人的功效,虽存在组成复杂,有效成分不明确的不足,但的确是个发现获得活性药物分子的宝库,由此设计“热爱并发展中医药在内的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引导学生热爱弘扬中华的传统科学文化,在传承其中精华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活性药物分子的大宝库,但还需要一代代工作者持续不懈的探索,才能不断发掘其中的未知宝藏,将其推向新的高度,更好为人类健康造福。培养学生要有继往开来,苦干钻研、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作风素养。


案例六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

课程知识点介绍

学习分馏法制备乙酰苯胺的原理和制备方法;复习重结晶、减压过滤、洗涤、干燥、熔点测定等基本实验操作。


了解乙酰苯胺的用途,结合乙酰苯胺的发现以及使用状况,设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案例七

坚定信仰,静待花开

#

课程知识点介绍

掌握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利用色谱法分离亚甲基蓝和荧光黄、提纯3.4-二甲氧基硝基苯。色谱法又称层析法,是20世纪初俄罗斯科学家茨维特在研究植物色素时发现的一种分离方法。结合茨维特发现色谱过程以及目前色谱技术的广泛用途,设计“不忘初心,坚定信仰,静待花开”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以茨维特发现色谱过程为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化学专业,投身化学研究,坚定信仰,始终不渝、百折不挠地做原创性、创新性、引领性及具有应用前景的化学。


案例八

关注环保,重视工业三废的处理


#

课程知识点介绍

学习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的位置选择性, 杂质的去除方法。对硝基乙酰苯胺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通过在低温下使用硝酸和硫酸(混合酸)对乙酰苯胺进行硝化制得。实验过程使用了强酸,并在后处理过程使用了碱对酸进行处理。

#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引导学生加强对环保的重视,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培养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化工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责任感,增加专业自信心。



案例九

细节决定成败


#

课程知识点介绍

掌握正溴丁烷的制备原理及操作,尤其是产物后处理的原理及操作,分液漏斗的正确使用。结合药物的合成及提纯,设计“细节决定成败”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明白虽然前期的反应做得好,但是如果在后处理的分液操作中不够注意细节,将产物误当成杂质弃去,将导致实验失败。引用研究生科研中的实例如膦配体的合成,如果在产物的提纯阶段不注意溶剂的无水无氧处理及在操作中隔绝氧气,那么得到的将是大部分乃至全部被氧化的副产物。引导学生明白,做事就得沉下心来认真、踏实、耐心,才能成功。

案例十

在自省中不断进取

#

课程知识点介绍

掌握格氏试剂的结构、性质及应用。格氏试剂一般由卤代烃与镁粉在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中反应制得,可与具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如:水,醛、酮、酯、酰卤、腈、环氧乙烷、卤代烷、二氧化碳、三氯化磷、三氯化硼、四氯化硅等反应),是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结合它的发现者——法国化学家维克多·格林尼亚的个人经历,设计“在自省中不断进取”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有机合成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培养学生的奋斗意识,在人生的“黄金时代”,要加倍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像格林尼亚那样,即使是21岁从头开始,也要以高度的自信心,顽强的毅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师感悟

课程思政是一种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教育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作为大学教师的我们,是从小受到祖国栽培而成长起来的,掌握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紧紧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等等方面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所谓教之以事喻诸德”正是如此。


作为化学类专业教师,我们的课程思政应该立足实际,立足国家经济主战场、人民生命健康和世界科学前沿,充分利用身边的活案例讲好中国故事,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精神境界的升华。


作为四川大学的教师,我们应该认真履行“七导”职责,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不仅导学习,更要导人生、导理想。



课程思政教学不仅仅限于课堂,课前课后都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适时展开,润物无声地设计有情怀、有温度、有爱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只要用心传道、授业、解惑,处处有思政。做好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关键在老师,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同时深入研究自己的专业领域,才能传授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正能量的品质道德观,使他们成为有能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综合型技术人才。


 六、学生反馈



先以态度,后做学问


进入大学已有一年多,通过对学校开设的各类理论课程及相关实验课程的学习,我大概开始看到科学的影子。譬如在有机实验课的学习过程中,我更为清晰地感知到要接触科学,首先得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有机实验课是进入大学以来第一个需要拼装反应仪器的课程,有的实验虽然简单,对于刚开始学习的我们却也有些难度。有时会因仪器的拼装位置而导致数据不同,出错次数最多的就是温度计放置位置;有时也会在观测数据时出错,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次测量乙醇折光率时,因没有对数据进行估读而使数据少了一位。但每一次写实验报告时,仍是把不规范的操作和不合理的数据写上去,再在旁边附上失误原因。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错误也少了许多,数据、现象也比以前略好。


在科学的探索过程中,秉持严谨、客观的态度才是捷径,其余的方式终有一天会变为自己的绊脚石。所以,做学问于我而言,始终是一条正直的道路,想要走好每一步,必先以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


                         (2018级赵*群)


《近代化学基础(Ⅰ)-2》

主讲教师:化学工程学院 赖雪飞 


一、课程简介

在《近代化学基础》课程中要将知识结构、知识积淀与思政认知水平、运用能力巧妙结合,体现“学术+思政”的价值引领。


“智育+德育”的课程思政教学注重提高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众多“干巴巴”的基础化学反应中体现有情义、有温度、有爱的“育人点与专业知识点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化学反应,让学生在无限的“化学反应”中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二、主讲教师

赖雪飞,化学工程学院讲师,主讲四川省精品课程《近代化学基础(Ⅰ)-2》。


热爱本科教学,关心学生。在“以学为中心”教育理念指导下,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开展游戏化教学,进行全过程考试改革研究,致力于运用智慧课堂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主观能动性,注重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课程思政案例库

案例一

航天精神激励民族自豪感

将文化自信融入学生思想


课程知识点介绍

掌握联氨的结构、性质、制备及其应用。联氨燃烧释放出大量热,可作为火箭燃料。

结合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射情况设计“联氨+航天精神”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知识点对应的育人元素

传播先进文化,激励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并将这种自信融入自身的思想和行动,激发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学生参与分享火箭燃料相关内容,不仅介绍了联氨,还介绍了现在常用的液氢-液氧火箭推进剂,让同学们了解火箭燃料的发展史,也是航天人的奋斗史。


利用雨课堂作业封面发布祖国的最新航天成果,激励学生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公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案例二

不忘初心,牢记化工人的使命


课程知识点介绍

掌握氰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应用。普鲁士蓝作为典型的氰合物,在医学上可以用作解铊毒。结合清华大学学生朱令的铊中毒的警示性事件,设计“不忘初心,牢记化工人使命”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知识点对应的育人元素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进入实验室后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和工程素养,引导学生明确是非曲直、道路方向、如何作为。


在课前和课间给学生播放《我们需要化学》及其他化学化工在国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视频,并组织“我与化学那点事儿”课堂演说活动,让学生体会化学化工之美,从而更加了解化学化工,更加热爱化学化工。




案例三

非标准答案试题培养传统文化素养


课程知识点介绍

非标准答案试题 ,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能力为目的,改变传统的命题方式,设计具有高度灵活性、探究性与开放性为目标,在覆盖课程知识的广度、深度、难度上下功夫,不片面追求形式的自由和答案的趣味性,既要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考学生的探究、协作、创新能力,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思维创造性的作用。


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设计了既能考察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拓展专业广度,又培养工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非标准答案试题。

知识点对应的育人元素

非标准答案试题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非标准答案试题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记忆,还有对知识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的了解与贯通,更是对知识的创造实践,是向新工科教育发展的靠近,是向培养具有“新工科”核心要素的复合型综合性人才的靠近,是向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新目标的靠近,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案例四

基于雨课堂的全过程课程思政教育


课程知识点介绍

在疫情期间,进行网课教学时,利用“雨课堂”在课前、课中、课后潜移默化地进行课程思政,拓展思政教育的物理空间,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在疫情期间自主学习习惯。

知识点对应的育人元素

充分利用雨课堂在课堂中将学生的坐标弹幕生成词云,让学生知道我们大家的心紧密在一起;将雨课堂课前课后发布作业的封面融入抗疫元素,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在疫情期间自主学习习惯。



结合华西医院的微信推文,适时开展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健康卫生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主动担当和家国情怀。让学生知道当很多人在为我们的美好生活负重前行时,我们唯当努力学习,才能成为能为国家和民族遮风挡雨的栋梁。

案例五

分享身边的科学家的故事

鼓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


课程知识点介绍

在元素化学部分“12.8.3硫酸及其盐”掌握硫酸的结构、性质、制备及应用。结合我们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科的创始人张洪沅先生的科研成就--接触法制硫酸,设计“分享身边的科学家的故事鼓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知识点对应的育人元素

邀请学生到张洪沅先生塑像前打卡,瞻仰前辈风采,了解张洪沅先生对硫酸生产工程的推动成就,激发科研兴趣。


运用张洪沅先生对接触法制硫酸做出的开拓性杰出贡献引入硫酸的相关知识,分享相关研究,让学生多了解我校的科学家,鼓励学生开拓进取、勇攀科学高峰。



教师感悟


高质量的课程建设是实现课程育人的源头,深化内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则是高质量课程建设的核心,以高质量课程建设为基础的多维度教学过程是实现育人的有效途径;应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观“为目标,其内涵为助力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形成高尚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利用、发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提升自己的思政素养,注重积累自己的实践历程并加以理论上的反思和提升:


挖掘的思政点是否让学生有共鸣?

学生是否能自然地接受,认为这就是课程的一部分?

设计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是否切合专业知识的实际、贴近生活的实际?

教师和学生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时是否自然而然地使专业知识与“真善美”结合?

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是否有高度,专业知识是否有深度,能力培养是否有广度?

课程思政教学不仅仅限于课堂,课前课后都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适时展开,利用多元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情怀、有温度、有爱的课程思政教学,潜移默化。


 《重症医学》 

主讲老师:华西临床医学院 (华西医院)  康焰


一、课程简介

《重症医学》这门课程,从重症医学的起源、发展、本质及其在灾难事件中为保护人民生命中做出的贡献出发,理论联系实践,讲授了重症医学科常见的危重患者的识别,循环、呼吸及典型疾病的管理和治疗。不仅传授学生丰富的专业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救死扶伤,不辞艰辛,精益求精,恪守医德”的医者精神

二、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统一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职业特点要求医学卫生人才不仅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而且应同时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对医疗行为影响重大,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其为患者和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达成以下的三个目标:

//掌握重症发病的病理机制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医者仁心的高尚品格,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成为政治坚定、技能扎实、勇于创新的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


三、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案例1

走进ICU,感受重症人的初心和使命


课程知识点


1. 重症医学主要做什么?

2. 重症医学的发展历史

3. 重症医学在现在医学中的地位

4. ICU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介绍

5. 在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等重大事件中,重症医学和ICU工作者的作用和担当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重症医学科是一个收治重症患者的科室,是与死神抢夺患者生命的战场。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作为震区唯一一所国家级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迅速确定了自己的战略定位,积极开展了震后医疗救治的工作。所有医务工作者都全身心投入到了这批地震伤员的救治过程中,从5月12日至7月23日,我院共收治地震伤员2728例,其中急诊伤员872例,住院伤员1856例,取得了零死亡的奇迹。


新冠疫情发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鄂重症救治医疗队,总计161人,全建制接管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和武汉红十字医院多个重症病区。通过优化医护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建立重症患者分级诊疗制度,做到高水平、同质性医疗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华西医院援鄂重症救治医疗队队员们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打造了科学有效的救治模式,提高了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华西力量,彰显了医疗国家卫生队的使命担当。抗疫工作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把思政教育、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训中,努力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


上述实实在在的案例都写入了四川大学开设的“重症医学”的这门课程,用最真实、鲜活的例子为同学们树立先进榜样。


案例2

体系化作战

思想决定你能否让死神望而却步

课程知识点


1. 掌握休克的诊断、评估、处理

2. 掌握休克患者救治的临床思维和绘制相关思维导图

3. 明确休克是重症患者直接死亡的最高影响因素

4. 明确休克的快速准确处理是挽救休克患者的唯一办法

5. 明确临床思维的重要性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休克是死神带走重症患者最常见也是最快的手段,休克的正确处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必要手段,正确处理是基于准确的评估,准确的评估是基于全面的思考;另外,休克是一系列原因导致多种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表现,如何在同一表现下抽丝剥茧发现问题本质就需要缜密的思维。由此帮助同学们理解树立临床思维的重要性,更好地提升医学生胜任力。

案例3

还患者自由呼吸

重症人逐梦的执著与坚守


课程知识点


1. 熟悉ARDS的概念、病因与流行病学

2. 掌握ARDS的诊断标准

3. 掌握ARDS的治疗原则

4. 熟悉肺保护机械通气策略

5. 明确执着与坚守的重要性

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



ARDS是ICU最常见的一种综合征之一,其病死率很高。如何准确地诊断ARDS,并根据其严重程度分类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方式以为患者获得原发病治疗赢得更多的时间,是重症人的使命。以一个病例引导学生去感受重症人是如何用其执着、坚守和无私奉献来逐患者自由呼吸的梦,体会ICU作为维持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引出在逐梦途中,需要执着与坚守,才能够实现梦想。执着追求和不断的分析,这是走向成功的双翼。



重症医学科是一个收治重症患者的科室,是与死神抢夺患者生命的战场。通过向同学们介绍重症医学的内涵,用最真实、鲜活的例子为同学们树立先进榜样。该课程围绕国家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出发,结合重症医学的发展,将医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通过该课程使学生不仅仅掌握重症发病的病理机制,还要帮助其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培养学生医者仁心的高尚品格,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一批政治坚定、技能扎实、勇于创新的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


反馈

  通过对《重症医学》的学习,深入了解到重症医学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战场,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中国的重症医学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辛历程,重症医学在危重病患者救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尤其在最近十年间,重症医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临床医学专科之一。在多次重大卫生公共事件中,重症医学都表现出巨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最重要的救治力量之一。

  重症医学人表现出的责任和担当践行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医学誓言。通过对《重症医学》的学习,深深体会到重症医学的重要和伟大,体会到医学人的爱国之情和伟大胸怀,这些是作为一名医学生奋斗的目标。

来源丨整理自网络

申明丨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1年暑期高等教育课程目录

时间

地点

会议名称

8月4-8日

线上

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学秘书业务技能提升暨教务管理创新研修班

8月9-12日

线上

第十届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修工作坊

8月9-13日

线上

第九十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深度研修

8月14-17日

线上

第四十八届全国师范类专业认证深度研修

7月20日-8月31日

线上

《想明白、写清楚--工程认证申报前的一些准备》

7月21日-8月31日

线上

《如何打造一门高“抬头率”的思政课?--以复旦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7月22日-8月31日

线上

自然基金专场丨《如何撰写基金申请书》

7月23日-8月31日

线上

社科基金专场丨《评审视角解析申报书常见问题》

8月16日

线上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综合能力拓展精品班

扫码报名

笃行教育

暑期课程

推 荐 阅 读

收藏丨吴岩司长2021-2018年报告汇总

PPT干货分享丨工程认证系列精选(建议收藏)

PPT干货分享丨师范类专业认证系列精选(建议收藏)

干货福利丨课程思政系列精选(建议收藏)

国家级一流课程评审指标(收藏)

课件汇总丨一流课程系列1-18精选合集(收藏)

课件分享丨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培育提炼与申报

26张PPT详解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细节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