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汇编

编者按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四年一次,代表了全国教学成果的最高水平。在 2018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北京大学共有7项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      为了推广获奖成果的教改经验、扩大获奖成果的应用领域,本文汇编了北京大学2018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七项获奖项目的专访报道,简要展示获奖成果的主要内容及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希望为各高校院系之后的教学成果培育提供更多思路。      扫描文末二维码进入“笃行-高校教师资源群”,即可获取高校教学成果奖申请书、教学成果报告等文件。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语言学培养模式

获奖项目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陈保亚、汪锋、董秀芳、叶文曦、李娟完成的《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语言学培养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本课程体系建设以“教学、实践、研究”为主线,以“能力先于知识”为核心理念,以加强语言学学科建设(双一流学科)为目标,以语言学概论等主干基础课为支撑,以“教研结合,师生互动”为教学形式,形成了一套“教学-田野调查-科研-教学”循环渐进的语言学培养模式。


从课堂到田野,从材料到理论,由浅入深、纵横兼济、瞄准前沿,经过近20年的探索,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开启的“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语言学培养模式”,不仅培养了一批有创见的语言学人才,更以一种全新的范式勾画着未来语言学教学的轮廓。

起点:由浅入深、纵横兼济的“塔型”课程体系

北京大学语言学培养模式的一大创新在于“塔式结构”的课程体系,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课程体系前后紧密衔接,专门化程度逐渐提高,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以“人类沟通的起源与发展”“语言学概论”“理论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等四门课程为代表,语言学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呈现出兴趣入门、专业基础、进阶提升、专业研究的基本脉络。

由浅入深的课程体系——以其中四门课程为例

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陈保亚老师在语言学培养模式中负责历史语言学、单位与规则提取、语言学前沿问题等模块。他认为,“本科生阶段应首先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研究的动力。”遵循这一理念,他讲授的“语言学概论”趣味横生,深入浅出的课堂教学让语言学的魅力得以展现,激发了同学们深入思考语言学问题的灵感与潜能。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则更加注重科研导向。著名语言学家王洪君教授在退休前负责的课程对于硕博课程建设非常重要,由她讲授的“历史语言学”“当代音系学”等课程,既介绍前沿理论,又融入了自己的研究;既开眼看世界,积极吸收西方理论,又结合中国语言和方言实际。

语言学培养模式建立的这一由浅入深的课程体系,在纵向维度上牢牢把握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阶段的知识结构特征,在横向维度上力求课程设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在微观层面,具体落实为语言学中较为核心的分析技术:一方面是共时层面的语音分析、音系分析、语素分析等;另一方面是历时层面的分析技术,如语音对应、语言变化和原始语重建等。至于语言学理论的宏观性,则体现为关注问题的宏达、宽泛,也体现为研究方法的跨学科性。打个比方,微观分析好比分析树木生长机理等具体对象,宏观分析则类似分析生态系统。与微观分析相比,宏观理论问题在中国的语言学传统中往往容易被忽略。然而随着各学科的发展,讨论宏观问题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宏观理论价值也由此显现。

陈保亚认为:“我们的教学做得很细,但不能只强调微观。有些老师认为一棵树应该好好地去挖去栽,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到树和林的关系。有林一定有树,有树不一定有林。所以在教学上做得再细,也需要总体布局。这样一来,学习的目的才能明确。我们需要让学生知道,他身处森林的什么地方。”

重点:“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循环结构

语言学培养模式探索的重点,在于如何处理好教学、科研与实践三者的关系。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余德江作为语言学培养模式的亲历者,自2014年开始就积极投身到这一项目的探索与发展中。他认为:“语言学是极其重视材料和田野调查的学科,材料和田野实践是学科的基础,而材料的闪光点需要在理论的眼光下才能发现,田野工作的展开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培养语言学人才需要高度重视实践。陈保亚指出:“实践是学习及理解深度的保证,学和问都应该以实践为基础。”

在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北京大学本科生教学改革项目等支持下,语言学教学团队多次组织学生开展田野实践活动,每年假期组织三到四次田野调查,目前已开展田野实践活动数十次,发表了专题论文二十多篇。近年来,该项目陆续开展了汉语和傣语的接触研究、汉语和回辉话的接触研究等田野调查,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与“茶马古道”研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除丰富的田野实践外,该项目还结合“语言学概论”“理论语言学”等专业核心课和必修课,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本科生科研活动。

2017-2018年,教学团队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泰语调查

2018年8月,教学团队组织学生赴云南新平县调查漠沙傣语

问题导向是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的有效方式。正如陈保亚所言,“错了没关系,但一定要有发问的习惯”,本科生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硕士生要有研究问题的能力,而博士生则应培养建立理论模型的能力。

带着问题下田野,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在田野实践中产生新的追问,并带着问题回到课堂。所带回的这些问题、发现与创见,同时能够促使教研结合,不断延展课堂的深度与丰富性。正是这一问题互动模式,解决了教学与调查、科研脱节的难题,并改变了语言学方向学生理论脱离实际、套用国外理论和高分低能的现状,更加聚焦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陈保亚认为:“语言学研究要用模型分析问题,然而我们缺乏创见性的模型理论。我们需要新的范式——分析材料的时候要能够借鉴理论,用理论照亮材料,同时要从材料中总结出新的理论。”该模式最大的突破就在于改进了现在的教学范式,对国内语言学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亮点:双向反馈、综合评估的育人模式

2015年,语言学教学评价体系以“论成绩评定的双轨模式——基于精品课改革的分数排名分析”为题发表于《中国大学教学》。以“育人”这一核心作为教育的目的,语言学培养模式的一大亮点在于积极探索双轨制成绩评定模式,建立了“X-R/N”成绩公式,X表示绝对成绩,R表示相对排名,N表示参加考试或测评的总人数。绝对成绩和相对排名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直观且合理地表现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陈保亚认为成绩评价应该附上授课教师信息等内容,以达到知其师则知其学的效果。

语言学培养模式的另一大亮点是建立了精细的反馈模式,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包括卷面成绩、课堂提问回复与追踪、课堂讨论记录、作业详细批改意见、期末卷面分析、进一步学习具体建议等项目,每位学生最终会收到500-1000字左右的详细指导意见。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促使同学们整理一学期所学框架,检测自我学习情况,明确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也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成果,为下一次授课积累经验,同时以适当的区分度挑选适合进行专业研究的人才。

成果:人才为先,反哺教育

北京大学语言学培养模式2000年开始讨论设计,2009年正式进入实践检验阶段,2012年以来该培养模式渐趋完善。如今,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在“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语言学培养模式”项目的探索已走过20载春秋。

日趋发展的语言学培养模式,吸引了一大批本科生加入语言学研究,训练了一批专门从事语言学研究的硕士生和博士生。2012年以来,语言学教研室研究生发表论文30余篇,学生多人多次在国际索引刊物发表文章,其中不乏国际索引SSCI、A&HCI等刊物;指导本科生科研20余项,培养研究生代表有汪锋(李方桂语言学奖、王力语言学奖、教育部优秀成果奖)、宋作艳(吕叔湘语言学奖)、咸蔓雪(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杜兆金(山东省优秀研究成果奖)、李子鹤(罗常培语言学奖)等。

近20年的打磨与锻造,不断积累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经验,带来了丰硕的教研成果与科研成果。教学团队在项目期间完成教研论文五篇,专著、论文等共计200余篇(部)。其中教材七部,其他专著或编著17部,教研论文十余篇,语言学本体研究论文160余篇,田野实践理论与方法论文20余篇。其中SSCI或AHCI索引十余篇,CSSCI索引近60篇。

201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评估中获得“优秀”。2017年,北京大学语言学科被评为“双一流”学科。北大语言学连续两年QS排名世界前十(2017、2018)。作为评价参数的重要部分,语言学课程体系建设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功不可没。

如今,在摸索与改进中不断前行的语言学培养模式,已建立起一套独具特色的体系。未来,这一模式将持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材,优化课程结构,适当扩大学生范围,开启MOOC等数字化教学尝试等。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语言学培养模式的根本目标,都是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以拓展语言学的未来。”陈保亚认为。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修订

及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制度的实施与完善

获奖项目简介:

由程伯基、柯杨、王维民、谢阿娜、蔡景一、鲁映青、杨棉华、汪青、杨立斌、厉岩、曲波等人共同完成的《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修订及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制度的实施与完善》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果通过对2008版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实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医学教育认证制度,在我国医学教育的规范办学、保证质量、深化改革和推进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种外部质量评价机制,医学教育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采用既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医学院校或教育项目进行审核与评估,其目的在于评判医学院校或教育项目/专业是否达到质量标准,鼓励医学院校对照标准持续改进以提高教育质量。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源起可追溯至本世纪初。自2002年起,中国开始进行相关研究并着力构建自身的医学教育国家认证体系。2008年,国家教育部与原卫生部联合颁布《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及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和教育部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体系的建立。

2008版《中国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标准与认证指南》

随着医学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原有的标准在理念上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2012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标准的新一轮修订,也给了国内医学教育工作者紧跟国际步伐的压力和动力。

2012-2016年,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处依托“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实施战略研究”课题组,结合认证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已有标准进行全面修订,于2016年底完成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和《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南(2016版)》。

2016版《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2016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南》

十年,四代人的共同努力

参照国际通行的认证规范,认证工作委员会形成了“认证申请-学校自评-现场考察-认证反馈及认证报告-持续改进”的认证流程;结合我国医学教育实际情况,创建了前期考察制度和回访制度的中国模式,体现了“以评促建”和“持续改进”的原则。

认证工作开展十年间,工作委员会组建了涵盖200多位国内专家、20多位国际专家的专家库。每次现场考察选择5-9名拥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教育管理、教育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组成考察小组。

2018年认证专家交流培训会合影

考察小组着眼于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资源、学生、师资队伍、教育管理和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对院校进行现场考察,在考察结束后的两个月内形成认证报告。

认证专家、汕头大学医学院原执行副院长杨棉华介绍:“认证小组有每日考察例会制度,结束之后提交反馈意见,大家经常讨论的很热烈,我印象中最晚的一次持续到凌晨三四点。”虽然很辛苦,但是这个工作很有成就感,“我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医学教育,认证工作圆了我们多年来推进中国医学教育深入改革的梦想。”

下至“90后”的学生,上至80多岁的老专家,整整四代人参与到认证工作中。陪伴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近十年,杨棉华收获良多:“我是在‘做中学,学中做’,再小的学校都有某一方面的特色,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宣传推广认证中发现的好做法,同时借鉴不同院校的经验,让我们汕头大学医学院越做越好。”

早认证、早受益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73所医学院校(约占全国举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院校的47.7%)接受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通过认证,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当前医学院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13年,专家组对齐齐哈尔医学院开展现场考察,图为考察生物遗传教研室

在一些医学院校中,存在着盲目扩招的问题,有限的教学资源根本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不仅直接损害了学生的利益,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某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是1200人,“当时大家讨论说,你招这么多学生,解剖课怎么上?有没有足够的大体老师?要是只通过观摩和视频教学,怎么能保证教学质量?”认证专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志峰教授说。通过认证,学校将招生规模压缩到了600-800人,使其与学校的硬件条件相匹配。

2018年,专家组对川北医学院进行现场考察,图为在附属医院观摩教学查房

此外,对医学院校来说,有一家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是基本要求,但是很多新建的医学院校达不到这个标准。通过将这一点作为认证的基本指标,促使一些学校与当地卫生部门的沟通协调,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明确培养目标、规范办学行为、改进评价体系、推进教学改革、探索符合医学院校规律的管理体制……认证为医学院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0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为国内首家接受国际医学教育试点性认证的学校

正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原副校长曹德品所说:“通过认证,我们进一步深刻地理解了国际医学教育认证的理念和程序,学校从评估中受益,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哈尔滨医科大学是国内首家接受国际医学教育试点性认证的医学院校,2018年11月又通过了使用新版标准的第二轮认证。“与国际标准相比,2016版标准体现了中国医学院校的特色,例如在校期间进院实习,开设思政课和医学人文课程,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对毕业生质量反馈等等。”

根据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认知状况调查,95.7%的院校认为认证对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有积极的影响,100%的院校认为认证专家组给出的初步认证报告指出了学校的关键问题。

承认差距,尊重办学自主权

通过认证,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国现代医学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标准及指南——《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与认证指南》,修订发布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2016版标准反映了医学教育的国际趋势、国内现状和社会期待,为临床医学教育提供了办学依据和办学指导,并与国际标准接轨。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程伯基强调:“临床医学专业的认证不追求千篇一律的统一模式,而是在尊重学校自主办学的基础上,考察是否能达到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各医学院校也有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度来展现自身特色。

2016版标准分为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基本标准为所有举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院校都必须达到的标准,用“必须”来表达;发展标准为国际倡导的本科临床医学教育高标准,体现了医学教育发展的方向,用“应当”来表达,达成情况因各医学院校的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状况和教育政策不同而有所不同。

2018年,专家组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开展第二轮认证现场考察

着眼于持续改进,而不争优排序,是认证过程中一直强调的原则。“在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比如说北大医学部和潍坊医学院,两个学校不具备可比性,各干各的事。我们要看的是,一个学校能否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否符合基本标准、发展标准的要求。”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维民解释道。

中国标准走向国际舞台

“2002年北京会议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体系时,中国40余所院校的代表露出了质疑的表情。2009年第一次院校培训会,50多所院校的代表提出了同样的质疑。我承认我私下也质疑认证这场‘冒险’在中国是否可行。10年之后,审读综合进展报告又让我倍受鼓舞、信心倍增。中国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大大超出我的预期,实现了认证的目的和意义。”澳大利亚医学理事会国际认证顾问Laurie Geffen作为外籍专家参加了本轮认证,从质疑到信心倍增,中国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在国际上不断得到认可。

2018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WFME)主席David Gordon教授于访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会见David Gordon

目前,所有经过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医学院校,都在世界医学院校名录中标明,成为毕业生跨国行医的重要标准。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从启动到发展至今,持续得到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在医教协同的大背景下,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这其中,也体现了北京大学的责任与担当。“政府需要在第三方的帮助下去做这件事,设在北医的认证秘书处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柯杨表示。

2018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主席访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所希望的:“中国医学教育认证不仅要形成高水平的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医学教育认证制度,也要为世界医学教育标准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当前,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正在朝着这个目标稳步前行。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外语专业国际体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获奖项目简介: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宁琦、程朝翔、赵华敏、黄燎宇、王丹、郑清文、崔桂红完成的“外语专业国际体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本项目教学团队在长期国际体验教学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探索最佳管理模式,从顶层设计、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思政创新模式等方面入手,调动学院各部门及各系所中心联动,主动介入管理和专业指导,将行前培训、学习指导、海外教学规划、思政教育、学生海外管理贯穿学生国际体验全过程,形成一套具有北大特色的海外体验教学管理模式,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并为国内外语教学领域的学生国际化培养提供了有益的模式和经验。


2018年夏天,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菲律宾语专业的同学们在马尼拉雅典耀大学进行了暑期实践与课程学习。在这里,他们学习语言文化、体验风土人情,也品尝南亚美食、观赏热带风光,也思考着文明的交流和冲击。

——能拥有这样一段难忘的经历,与北大外院的国际体验教学项目建设密不可分。

同学们在菲律宾王城的合影

国际体验作为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的一环,一直是北京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本科是外语专业的同学们而言,与外语文明的实地“亲密接触”,更是其专业学习得以升华之所在。

事实上,雅典耀大学具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北大外院系统建设海外体验式教学管理模式的开端:1997年1月,菲律宾语专业学生赴此进行为期两周的学习和实地考察。此后,学院各专业逐渐开始成规模、有组织的国际体验实践教学活动。经过20年来的实践与创新,北大外院的国际体验教学管理模式已走在国际化教学实验的前沿。

开端与挑战

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外国语学院一般安排学生在大二下与大三进行国际体验。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过系统的外语强化学习与训练,具有了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和工作的能力,但缺乏真实语境和语言实践的机会、实地感受和了解目的国文化的机会;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可塑性与适应性最强、学习效果最好。国际体验教学项目恰好弥补了专业语言学习的不足,在国外的经历还能让学生进一步发现自身的潜力与兴趣,帮助其科学合理地进行未来人生规划。

北大外院专业丰富,国际体验涉及全世界50多个国家、上百所高校。但各国国情及各校之间的教育制度与北大外院差异巨大,教学管理与制度安排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海外合作院校最初要求学生前往留学长达12个月,但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由于担心回国后时间紧凑无法完成学业,初期不愿参与国际体验的项目;另一方面,各校间的难度差异参差不齐,部分学校的课程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部分院校安排外籍学生与当地学生一同上课,交换生无法适应,难以跟上进度。

探索与创新

面对国际体验的种种管理问题,北大外院秉持“量身打造,按需授课”的理念,不断开拓海外交流平台,积极与合作院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协商因学制差异而带来的问题。

针对部分项目留学时间过长的情况,北大外院经与国外院校协调,将12个月的留学时间调整至6个月,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影响本科学业的情况下,安心前往国外学习。

在学生前往国外留学前,北大外院首先会针对学生进行行前教育,确保学生了解海外当地的法律条规、注意事项及境外教学方案。此外,为协助学生合理规划海外学习生活,外院还组织学生干部管理及安排青年教师随学生出国。

在派出学生前往海外后,也并未“万事大吉”,老师们仍不断与合作院校保持紧密联系,关心学生在海外的学习状况。为保证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北大外院与合作院校磨合,共同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当学生反馈课程过易或过难的情况后,北大外院也会及时与合作院校反应,要求调整教学内容或将学生调往更适合的班级,使海外体验更具效果。

外国语学院还特别注意到海外学子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国际体验的时间长,这使得一些学生无法正常参与党支部的相关活动;此外,长时间的海外留学也使学生的思想面对多元文化冲击、宗教组织渗透等种种因国情不同而造成的挑战。对此,北大外院特别创建海外党小组,以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使用视频连线、微信、微博等途径确保海外党小组与国内学生党支部能够保持互动及联系。此外,外院还要求海外党小组结合在海外的所见所闻,对党员活动积极建言献策。这些创新举措都取得了很好的活动效果。

周惠莹同学讲授微党课“用世界的眼光看习总书记七一讲话”

学习于外,反哺于内

“学生留学后非但没有与所在系所渐行渐远,反而更加积极主动为所在专业提供帮助。”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教授说。国内老师与海外留学的学生保持频繁互动,使得学生对外院及其专业有更强大的归属感。学生在海外留学不仅是对自身学习的促进和成长,也对本专业建设作出了鲜活的贡献。

外语专业对于对象国的国情及相关资料的把握需要相当准确,因此学生在海外求学过程中将当地图书及资料发送回国内对于专业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为引导学生在国际体验中加强专业学习、促进学术科研,学院特设立“海外体验奖励基金”,为学有所长、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一定调研题目,让学生在完成课程之余带着问题思考与观察对象国,撰写相应的调研报告。学院还让部分海外学习的学生一同参与专业网站建设,提供最鲜活生动的信息,为网站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持。

这样,国内教学的专业资料库、图书资源和网站建设不断完善,国外学生的专业主人翁意识和学业自信心不断增强。师生对对象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术前沿的把握,形成良好的双赢局面。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随着时代的变迁,外语已不仅是单纯的交流工具,它还是重要的研究工具。在国际体验教学中,学生身处于目的国能够享受当地文化的熏陶,全面感知当地社会、国家和人民,透视其文化成因、历史基因,把握该民族的文化心理与行为方式,真正达到“知己知彼,心意相通”的效果。

外语研究与文化接触的过程,更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体验、吸收一切人类创造的有益文明成果的过程。我们更加了解不同国家的价值体系及话语体系,于是能够运用他们所熟悉的语言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

当前,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的研究提出了刻不容缓的要求。如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如何消解不同民族间的误解和矛盾?答案在于人文交流。

这一点,每一个参与国际体验的同学都感同身受。阿语专业的2013级本科生高丰感慨:“来到国外,文化差异就不仅仅是一个词语,而成为一种真实而直观的感受,并且在每一天不断被提醒和强化。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生活一段时间的好处就是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差异的本质,有助于我们和不同文化的人们彼此理解和包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建设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


获奖项目简介:

北大具有优良的教学传统,多年来一直坚持探索适合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模式。北京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立德树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着力建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取得了一系列通识教育成果。北京大学高松、裴坚、金顶兵、董志勇、董礼,王海欣、方新贵、李晓明等人共同完成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建设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课题(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便是对这一成果的总结。


自1988年教学改革“十六字方针”拉开了北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幕以来,北京大学对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已经持续了近30个年头。

从2001年“元培计划”的启动,到2009年全新本科教学计划的实施;从2014年 “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新“十六字方针”的提出,到2016年建立和完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的目标确定,北京大学确立并推进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2018年4月9日,北京大学教务部召开以“成就、反思、未来”为主题的本科教育研讨会  

近年来,北京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立德树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着力建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通过元培学院、大类招生和培养、拔尖人才培养、跨学科人才培养等方式从不同层面构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培养体系;通过专业核心课、通识教育核心课、公共基础课等系列课程的凝练建设,推进通识基础和专业基础的加强;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推进课程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和通识能力的培养的融合;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和支持,引导教师和院系对教学的投入。

发挥北大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优势,建设通专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2014年6月27日,理科一号楼1114室举行着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毕业典礼——第一届应用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毕业典礼。

这批本科生在大二下学期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应用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他们在大三的一年里不被分到现有专业,可以自由选择科研方向,参加量身定制的拔尖课程、应用数学讨论班以及部分学术报告和讲座,并得到一对一导师的个性化培养。

三年后,19名学生从培养计划顺利毕业。其中16名同学被美国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布朗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录取,3名同学选择留在北京大学继续深造。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是北京大学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路径之一。

2017年12月1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一行赴北京大学调研“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相关工作  

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多年来,北京大学对探索人才培养课题的脚步从未停歇,创新建设了多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元培学院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自由选择,加强指导,开展通识教育,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

——加强学科大类培养模式,凝练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在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的基础上,在学校开展校级拔尖人才培养实践;

——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大力建设跨学科专业、项目和课程。

——完善辅修/双学位制度,双学位/辅修和其他跨学科培养项目在课程难度、要求和考核等方面与其本学科专业课程保持一致。

2001年,一个以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北京大学诞生。“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本科培养模式的一次大胆改革和成功探索,在自由选择专业及导师制、学分制、弹性学制、文理科学生混合住宿等方面摸索和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在北大元培的四年,给我最深的感觉便是自由:精神上的自由,学术上的自由,学习上的自由。”后来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深造的2007届元培学院毕业生汪清清在结束本科阶段的学习离开燕园时,分外感激“元培”所给予自己的“自由感”。

汪清清在元培曾辗转于生命科学、光华、数学科学三个学院之间,为自己的专业迷茫不已。最终,得益于元培体制的灵活与自由,她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我在北大几年的学习成为了一种真正的快乐;不为他人而学,不为其他目的而学,只为学而学。”

2017年3月30日,“北京大学教务部”微信公众号上线,创刊号推出双学位/辅修专刊,解读了年初北京大学颁布的双学位/辅修新管理办法:双学位的修学要求进一步提高,辅修的门槛调低,既保证了双学位项目的高质量,也提高了同学们辅修的积极性。自2003年北京大学实行推行双学士学位制和辅修制度以来,修双和辅修早已成为北大本科生拓展视野、培养兴趣的常规选择。2018年,全校有超过1300人申请32个双学位项目。

2017年,“思想与社会”跨学科本科培养项目中,社会学系渠敬东老师和选课同学们一起去故宫参观赵孟頫书画展  

“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一直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特色之一。北大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为本科生们提供了整合科学,图灵班,国家发展研究院,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古典语文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思想与社会,政治、法律与社会,严复班等许多特色教育教学项目。

此外,北京大学还资助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生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等教学改革项目;鼓励任课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增大过程考核的比重,引导学生注重平日积累和课堂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落实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完善本科核心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是各院系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凝练出的最重要的课程,是最能反映该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课程。其中既包括了专业内的核心课程,也包括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

核心课程的凝练,明确了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北大教务部对核心课程的定位给出了明确的表述。

2016年4月发布的《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要求各院系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及人才培养规律,系统梳理并凝炼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修订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由此,北京大学进一步加大对专业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高水准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将思想政治课纳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范畴;建立多层次、模块化的英语、计算机、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体系;鼓励跨学科选修专业基础课程,并计入相应的通识教育学分。

2017年12月,新闻与传播学院陈刚教授主持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数字营销实战教学改革与实践”课程,入选“2017年度高校教学改革优秀案例”。图为陈刚与留学生在研究数字营销实战策略  

2018年3月,为了进一步凝练核心课程,提升核心课程质量,针对各院系专业在核心课程上的投入不均衡的情况,北大教务部发布《北京大学本科核心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各院系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在2018年底前完成“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核心课程设置和建设方案”。方案包含具体设置哪些课程,以及每门课程的内容、学分、学时、师资、开课学期、主要教学方式等具体内容。

在北大本科核心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自2015年已经推出,便吸引了中学师生的青睐,成为本科核心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凝聚了“阅读经典、批判思考”“大班授课、小班讨论、课后写作读书报告”等基本共识,汇集了北大各院系的教学名师及助教团队,给学生以跨学科的视野和学习体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批判性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2018年,北大推出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人类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和人文、自然与方法等三大系列,包括“西方政治思想”系列、“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批判性思维”等近60门课程。

2018年北京大学开设的部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在北大静园草坪晨读的身影中,经常会看到手持书卷的学生正在背诵“四书”原文,这是“‘四书’精读”一课的考试要求之一。

授课教师哲学系杨立华教授的考试主要是背诵“四书”的重点段落,一学期下来学生大约要背诵四五万字的内容。在杨立华看来,“四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而是必须与行动和思考融为一体的人生体验,只有通过背诵烂熟于胸,并结合人生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四书’精读”正是北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的一门。

哲学系杨立华教授在授课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2018年11月的一堂“经济学原理”的小班课让光华2017级本科生王政霖印象深刻。“老师让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交易,结果最后稳定的价格正好就是按照原理推导出的价格,老师用这样的方法让我们了解了“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当时我们都感到特别惊奇,对那个知识点的印象也特别深刻。”

“小班课教学”模式是世界一流大学在教学实践中广泛采用、行之有效的一种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小班课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促进教学方式由教师讲授为主转向学生探讨为主的师生双向互动。

2012年3月,在北京大学本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会议上,学校提出开展“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 相结合的“小班课教学”试点工作,采用“大班授课(每周2学时~4学时)、小班授课(每周两学时)和一对一答疑(每位授课教师每周两小时答疑时间)”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014年11月22日,北京大学本科生“小班课教学”经验交流会举行 

目前,全校共有21个院系开设了80门“小班课教学”课程,其中大班课程开设131门次,小班讨论课839门次。听课学生总计14000余人次,达到每个本科生在校期间接受1-2门“小班课教学”课程建设目标。

在“小班课教学”实施过程中,一批优秀的教师参与到大班授课和小班指导当中。自2012年秋季以来,每学期平均都有100名左右知名教授和骨干教师参与到“小班课教学”中,其中不乏知名院士、杰青基金获得者、国家级和北京市级教学名师等。

“小班课教学”是北京大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一个缩影,学校还在其他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

例如,学校建设了集网络教学、数字资源管理、在线视频课堂和教学社区诸多功能为一体的“北大教学网”,研发整合如虚拟在线课堂、移动学习、实录视频点播等教学工具,教师结合教学的需要,通过组合使用教学工具推动教学手段方法的创新。

又如,大力发展慕课教学,一批教师利用慕课资源进行教学改革,包括“人群与网络”“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论文写作与检索”“电磁学”等10余门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改革。

2018年1月,北京大学21门慕课获评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晓明教授、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刘晓雨副教授作为教师代表获颁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证书  

在教务部部长傅绥燕看来,北大学生“智商高、目标高、期待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标准都需要有相应的改变。为使学生保持自主性与学习激情,提供适合不同志趣学生的教育模式,继续推动“研讨型小班教学”“ 混合式教学”“朋辈自主式学习”等新型教育教学方式,依然是北大本科教改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前进方向。

回望来路,30年本科教改筚路蓝缕,充满艰辛,30年本科教改也硕果累累,桃李飘香。高质量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建立,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有效改进,一系列优秀教学成果层出不穷,学生和用人单位广泛认可,审核评估专家高度评价……北大通识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展望未来,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进程中,在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率先实践中,“常为新”的北大人依然在路上。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中国建筑的科学认知:北大文物建筑

田野记录与价值发现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获奖项目简介: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文物建筑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现存数十万处(座)文物建筑,系统地记录着中华历史,生动地展现着中华成就,她们是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于1998年创办考古学专业文物建筑方向,成为国内第一家于本科阶段开设文物建筑相关专业的院系,徐怡涛、杭侃、孙华、王书林、张剑葳等人共同完成的“中国建筑的科学认知:北大文物建筑田野记录与价值发现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引领了学界发展,对相关兄弟院校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这世界上有种高贵的精神在人间传承,如丝如缕,但从未断绝,那是在鲁班挥动雷霆之斧之时,那是在司马迁落下如椽之笔之时,那是在我们凝望着古建筑而为之泪流满面之时。”

——《万荣稷王庙建筑考古》后记


从理念到实践,从发现价值到实现价值,自1998年设立以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教学课程体系和研究型田野实习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探寻历史真相,发现文物价值,开启了一段“寻真”之旅。

创新理念:培养文物建筑“史料观” 构建基本知识体系

“古建筑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皆是我们的历史研究材料。”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徐怡涛教授说。

文物建筑专业引入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研究理念,提出了文物建筑信息记录的“史料观”,形成了“全面、多源、可辨析”的记录理念,并系统地提出了建筑考古学的学术概念、理论和方法。

文物建筑专业是一个综合学科。研究文物建筑,除了掌握建筑学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历史学、考古学和文物保护的方法和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艺术和美学修养。

结合专业文理交叉的性质和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围绕培养学生文物建筑信息记录的“史料观”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文物建筑专业注重学生基本知识体系的建构,将建筑学与考古学、现代与传统记录技术有机融合,建立了“中国建筑的科学认知”课程体系,夯实了该专业的学术基础。

“中国建筑的科学认知”课程体系由一系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专业课构成。一年级开设文物建筑导论,教授概念理念、学术史、文献检索等基础内容,打下入门基础;继而开设的建筑史和中国古代建筑构造课,分别按时代和专题深入讲述中国建筑的历史演变、典型案例与构造形制;三年级设置了一学期的文物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教学中皆安排了适当的文物建筑田野踏查环节,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使学生养成见识广博、尊重实践的学科素质。

文物建筑田野记录与价值发现课程体系逻辑图

“通过一系列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学生建立起牢固的文物建筑及相关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体系,建立起对中国文物建筑历史发展和保存现状的整体认识。”考古文博学院王书林助理研究员介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尤其注重激发学生研究文化遗产的热情和守护文化遗产的决心,使其通达门径、自觉践行,成长为文化遗产事业的高端人才。”徐怡涛总结,“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养成专业科研素质、塑造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致力于文化遗产事业的人才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教学团队充分运用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提升教研工作水平和效率。2014年,文物建筑专业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的文化遗产踏查与记录数据库;2016年,又建设了国内首个文物建筑全景数据库。这提高了建筑信息记录的全面性和现场还原度,为学生构建了更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宋式古建筑斗拱虚拟安装》荣获“北京大学第七届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大赛”多媒体课件组一等奖

文化遗产踏查与记录数据库

富于特色的教学体系激发了同学们研究和弘扬中国建筑的热情,还吸引了其它院系的一些同学转到文物建筑专业学习,如城市与环境学院的汪盈、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俞莉娜、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吉富遥树、工学院的张梦蕊、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的魏雨淙、艺术学院的李孝儒等。汪盈、俞莉娜等学成毕业后已经成长为活跃在文化遗产领域的青年学术人才。

田野记录:人与文物建筑亲密接触

“本科生田野踏查与测绘教学实习是我们专业最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徐怡涛强调了田野实习的重要性,“它相当于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发动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养成科学认知中国建筑的能力。”考古文博学院前院长杭侃教授认为,三年级开设的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课程,是将前期所学知识广泛运用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和升华的核心课程,是学生最终形成专业兴趣与能力的关键。

“通过实习,学生在一个学期踏查至少150处各类文物建筑和文化遗产实例,并分别对明清和元代以前的木构建筑进行测绘实习。”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张剑葳研究员介绍。

2007年山西踏查实习点分布图

摄影测量、三维扫描、无人机航测……文物建筑专业“一直主动地紧跟前沿科技”,近年来形成了适用于各类文化遗产的专门技术方法。“但我们不会沦为技术的附庸,技术不能取代人与文物的密切接触。我们所要做的,是发挥各种技术所长,将人的观察与实践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更全面、更真实及更有效率地记录和认识文物建筑的价值。”徐怡涛强调。

“踏查虽然强调训练学生在文物现场全面、快读记录信息的能力,但对于写作能力、研究能力也不曾忽视。实习结束后,我们要求学生能用文字系统清晰地归纳所见,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徐怡涛至今仍记得,2008届本科毕业生王子奇(现工作于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在实习课程结束后提交了十几万字的实习报告,2010届本科毕业生王晶(毕业后赴美国深造、工作)的实习报告逻辑清晰、阐述翔实。

文物建筑专业踏查实习现场记录方法举例

2017年辽中京遗址无人机航测实习教学

2018届毕业生马力曾在大三下学期四个月的时间里踏查了157处古建筑,足迹遍布内蒙古、天津、浙江、安徽等九个省市,并完成了山西高平崇明寺和宣化天主堂的测绘。踏查实习让他受益匪浅:“我有机会近距离触摸书中的内容,巩固前两年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掌握文物建筑踏查和测绘的基本技能,特别是短时间内全面收集现场资料的能力,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管理也有了一些思考。”

鸣鹤园亭子全站仪打点(马力出发前在校内进行测绘记录培训)

2007年,意大利罗马大学8名学生参与了该专业组织的文物建筑参观、测绘教学实习,意方对实习结果非常满意。

文物建筑专业还与国内多家文博古建部门合作,在北京故宫、天津蓟州区、河北清东陵、江苏苏州、浙江杭州、浙江宁波、山西省、河北正定、山东曲阜等地均建设有文物建筑田野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了充分保障。

文物建筑专业这些年结合教学在中国早期木构建筑遗存的发现与鉴定方面成绩突出,徐怡涛认为“这正是基于学生在教学中学到的田野工作方法,是学科创新所带来的一系列设计和改变”,成绩来源于“一种教学和科研共生共享、互相促进的机制”。

价值发现:在教学实践中发掘“国宝”

文物建筑专业的宗旨是让学生认识到两个价值——文化遗产价值,也就是所谓的行业价值,以及学生自身在从事文化遗产事业中所能达到的价值。

与一般的自然资源不同,如果正确地研究和利用,文化遗产的价值会不断地累积、增加。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利用者和宣传者都在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教学中,文物建筑专业始终坚持以文化遗产的价值发掘为核心,结合实习所在地的切实需求,通过实践课程,编制了大遗址、古城墙、古墓葬、古建筑、手工业遗址等不同类型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十余部。在这一教研环节中,北大师生充分运用所学,积极发挥创造性,通过建筑考古研究、建设遗址公园、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实验考古等手段,阐释与强化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为遗产地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邛窑遗址保护规划”荣获首届“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

“有些‘国宝’大家并非不知道它的存在,而是不了解它的真实价值。”徐怡涛提道,其典型案例为山西万荣稷王庙大殿:这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年代为金代,通过详尽的记录,北大师生从建筑形制、碳十四、木材、尺度和布局等多角度研究,论证了该处建筑为北宋木构建筑遗存。在第三次测绘实习中,他们通过手工记录发现了一处非常淡的墨书——北宋“天圣元年”题记,确证了万荣稷王庙大殿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北宋庑殿顶建筑。

更重要的意义,是他们通过万荣稷王庙的研究,建立了一种以建筑形制考古类型学研究为基础,叠加其它维度研究的“1+n”多维研究范式。这是建立在更精细的文物建筑形制时空框架基础之上、基于多学科研究的价值认知范式,其所释放的文物价值,将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这一研究体系,如同打开文物价值宝库的金钥匙——“如果说梁思成等学者打开了中国建筑价值宝库的第一扇门,北大则已经掌握了打开第二扇门的钥匙。”徐怡涛说。

2011年5月万荣稷王庙测绘合影

曾参与测绘工作的文物建筑专业2002级本科生、2006级硕士生,现工作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的徐新云表示,“对稷王庙精耕细作式的研究可以说是北大古建学科的一次学术研究集中爆发,也必将成为建筑考古研究的宝贵范例之一”。

徐怡涛还记得,2011年5月,当他在万荣稷王庙现场将发现题记的消息告诉曾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彭明浩时,彭明浩回复“这是方法论的胜利。”“其实,这更是教学的胜利。”徐怡涛说。

十多年来,北大师生发现或重新鉴定的宋金元时期建筑遗存已达数十座,其中山西平顺回龙寺、长子布村玉皇庙、小张碧云寺、韩坊尧王庙等先后晋升为第六、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大对文物建筑的精细研究,大幅夯实了古代建筑的研究基础,提升了研究精度。

文物建筑专业毕业后能够从事文物建筑的保护维修、方案设计和施工管理等工作,可以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还可以选择到国家文物部门所属的古代建筑研究所、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博物馆、高等院校等工作单位。

“我们的本科生特别珍贵,不只是中国,就是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徐怡涛介绍了人才培养情况。经统计,截至2018年,北大文物建筑专业一共毕业了84位本科生,有60%的学生在专业直接相关的文化遗产领域就业或深造,15%在专业相关领域就业或深造,这在“冷门”的文史类专业可谓是个“奇迹”。而创造奇迹的原因,徐怡涛认为是专业教学体系对“专业价值”的有效阐释。

文物建筑专业1999-2012级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图

如今,文物建筑专业已形成教学科研促进共生的良性循环——以教学促进科研,发现文物建筑的价值,形成科研成果,服务于文化遗产事业,并以科研成果反哺课堂。“让建筑见证历史,让历史弘扬价值。为往圣继绝学,为国家固根基。”这是文物建筑人新时代的期望。

点缀着文物建筑的田野里,晨光勾勒出如翚斯飞的剪影,清风徐来,草木葱茏,一朵朵美丽的花儿正在绽放。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多措施并举,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

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

获奖项目简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刘玉鑫、朱守华、张朝晖、穆良柱、董晓华、欧阳颀、谢心澄、陈晓林等老师完成的《多措施并举,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项目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十余年来,物理学院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的,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改变和提高对实验课程的定位,由“验证物理规律、培养动手能力”的课程转变为“以实验为手段进行物理研究”的课程,建立了“科研引领实验教学”的理念。


钱学森先生生前特别关注中国杰出人才的培养问题,就此向国家领导人与众多学者发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2009年,我国开始实施“优秀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以探索回答并解决“钱学森之问”。物理学院长期摸索本科生教育改革的道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以“拔尖计划”实施为契机,物理学院积极探索杰出人才的培养道路,这条路一走就是十年。

专注教学 十年如一日

20世纪末,互联网初见萌芽,经济发展亟待转型,本科生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有的学生仍醉心科研,有的学生却想闯荡社会,传统的教学方案已经不再能适应学生需求,改革迫在眉睫。

北京大学具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优秀的学生资源,那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应该怎样培养本科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开始了摸索。从全球范围来看,所有著名的研究型大学都面临相同的挑战,比如普林斯顿、哈佛、耶鲁、加州大学等等,他们也在积极探索好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在此背景下,美国博雅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撰写了一份著名的报告——博耶报告。报告中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应当构建基于研究的学习教学模式,拆除学科壁垒,让学生获得“巅峰体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十条改革方案。

“我们借鉴学习了美国研究性大学的博耶报告,调整课程体系,逐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形成了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有何用的物理教学新思路。”北大物理学院前副院长刘玉鑫教授这样介绍道。

他们坚持“立足中国大地建一流大学”,同时借鉴学习西方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传统课堂就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但是做科研的话,就是到知识的前线去,前面是一片荒原,只能往前进。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思维方式,提升了创新能力。”2010级本科生(物理学院直博五年级)黄彦琦说。“其实本科生就进入科研组在物理学院并不稀奇,1998年我们班就有20多人进了科研组,我进了俞大鹏老师的组,后来还和郭建栋老师做过超导,现在Physical Review B的编辑李燕,当时进了欧阳颀老师的研究组。”穆良柱副教授说。

2018年9月10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主动学习实验室与物理英才班启动仪式在物理学院举行。启动仪式后,参加活动的领导、老师在物理学院门前合影留念。

“我们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创新型培养模式。”北大物理学院副院长朱守华教授说。

“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以多样化课程体系、科研训练与实践以及全球课堂为核心,旨在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以此模式为指导,物理学院建立了适应现代物理学科发展的广义课程体系,十多门核心课程每学期滚动开课,改变了实验课定位,将之分为演示与展示、基础物理、近代物理、综合物理、创新平台及前沿物理五个级次,优化了实验课程体系,以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2016年8月13日,在王思广老师的带领下,物理学院技物系6名学生——蒋颖、王云祥、戴博、吕旭东、武晨光、陈城一行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完成了为期两周的仁科学校(Nishina School)学术交流项目。

当然,改革的队伍需要学生,更需要教师。学院引导广大教师认识到良好的科研是优质教学的先导、优质的教学可以引导高水平的科研,二者相得益彰;制定政策为解决科研与教学间的矛盾提供保障,开放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科研通道,调动科研一线的高水平教师投身教学,建立了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使科研优势转化教学优势得以实现。

因材施教 多措施并举

物理学院将对受教育者的定位从“学生”转变为资历尚浅的“学者”,使之由被动接受知识或“知识容器”转变为参与发现、创造或解释知识以及形成新思想的人。通过不同类型的课程,打破传统教学的界限,培养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真正地实现“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物理学院采取了“多措施并举”的方式。大一主要是小型项目与成果展示(CUPT);大二是小班讨论课;大三是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实践;大四是本科生学位论文。

根据学生各自需求与优势,学院通过多种方式为其搭建资源丰富、科研实践的学习平台。高质量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与多模式的培养方案并行,充分做到了“因材施教”。学习超前的学生,可以申请在学期初参加免修考试;想先打好基础的学生,可以按部就班学习好专业知识。同时,学院还实施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打通的措施,为本科生同学提供了多门研究生课程,学生可以选择把学分带到研究生阶段。

多年来,物理学院通过开设综合指导课、成立选课委员会、举办兴诚本科生学术论坛等举措,不断丰富、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挖掘学生自身优势,培养了一批批创新型优秀人才。

为了防止学生们在“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要求”这一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心理,物理学院的老师们还会定期找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学院召开学生工作研讨会

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董晓华老师介绍道:“如今博士生也可以参与到本科教学中,担任班主任,帮助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引导学生平衡学习与生活,实时观察学生心理动态。”

不忘初心 桃李满天下

物理学院多年来秉承“初心”,坚守一代代北大物理人的信念,关注学生、专研教学、潜心科研,不仅在教学体系改革上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而且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硕果累累。

2018年8月16日至19日,第九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在山西大学举行,北大学子在此次比赛中表现出色,以201分的成绩获得全国一等奖。

物理学院每年毕业200多位本科生,其中有众多佼佼者。2012届毕业生易煦通过物理竞赛(省一等奖)被保送到北大物理学院学习,本科期间在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著名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北大物理学院的本科培养模式对我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本科科研让我得以窥探到真实的科学世界,并享受物理研究的过程。”2017年9月,易煦获美国国家宇航局的团体成就奖(NASA Group Achievement Award),并于2018年8月正式入职弗吉尼亚大学。

“在读博期间,我一直不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对我的教诲,对于物理学院优秀的培养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物理学院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并行的特色教育给予了我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长远地帮助了我在学术道路上的发展。”2014届毕业生杨婧,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学位,参与由美国能源部发起、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领导、多所大学及国家实验室联合的轻水核反应堆模拟项目,在工作期间自主完成了界面对核包裹材料腐蚀影响的模型建立。目前该工作的第一阶段成果已分别在期刊PCCP和JOM上发表,并参加了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等国际会议。

这场改革不仅在全校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甚至引起了世界的关注。随着“研讨型小班讨论课”在全国众多高校开设,该项目第一完成人刘玉鑫应邀于2016年9月初在新加坡举行的“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hysics Education”等国际会议上作报告,介绍这一改革的措施和成效,并受到与会者的一致肯定和好评。美国MIT的Prichard教授评价说“这一改革将在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刘玉鑫还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研讨会,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高校作报告数十次,介绍这一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成效。如今,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物理学院开始实施分层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已开始实施对重要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每学期滚动开课。

2018年,教育部颁发“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北大物理学院的“多措施并举,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荣获二等奖。十年的本科生教学改革,初见成效。这条路,他们依然在坚持。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课赛结合iCAN+iSTAR任务驱动”

创新工程实践慕客空间协同育人新模式

获奖项目简介:

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解决学生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山东大学邢建平团队与北大信息学院张海霞团队共同开发出“赛课合一”创新工程实践育人新模式。成果主要完成人有邢建平、张海霞、王卿璞、陈江、王震亚、马金平、尚俊杰、陈桂友、黄文彬、孟令国、陈言俊、王洪君、朱瑞富、张熙、邢梅萍、范继辉。该成果以“创新工程实践”课程体系为主要依托、以iCAN大赛为检验效果平台,通过第一课堂教学(课)和第二课堂竞赛(赛)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模式,应用专业知识完成创新作品原型制作,促进学生的实践和体验,达到提升创新能力、巩固学习效果、促进创新项目发展的目的。


该成果深入探索创新教育内在规律,构建赛课合一、任务驱动,分解创新课教学为教学练训赛考评管人才培养链生态体系。打造山大、北大创新名师名课名教材名平台,在全国及国际上发起了国际化iCAN(启动内心、勇于创造、解决问题、永不放弃)创新创业竞赛。创立全国直播互动混播等创新教学方式,开设《创新工程实践》全国第一大创新核心慕课。提出以iSTAR(兴趣、自主、协作、实现、探究)任务驱动,融合使命、个性、问题、过程、能力和案例化的PCBL教学新方法,变单纯考试为综合测评。突出综合性大学学科交叉、研究特色,重构共享创新通识MOOC与校本专业SPOC结合的核心、拓展与特色深层嫁接1+4+X创新课体系。发挥国家级双创基地、创客空间优势,形成学生自主训练开放共享慕客空间,科教产教协同下自主发明北斗新时空物联教育平台,将国家使命、思维方法、产权保护、自主技术等协同以育人。历经11年20国家和地区20万人参赛,入选国家质量工程,入选国家在线精品课,总选课全国几十万人,全国几百所高校赛课共享应用,将山大、北大创新教育成果展现在世界和全国面前。

精准定位症结,着力教学平衡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全国普遍存在多校区域、多学校异域、东西部广域教学中创新师资、课程和教育资源不平衡、缺体系、难共享,成果缺公平竞赛展示和学习交流大平台问题。

此外,传统创新课教学“偏软”,存在重知识轻方法、只讲不做、重说轻练现象,全国慕课无直播少交流互动、沉浸感差、课堂成效难保障,还存在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与业界实需脱节的弊端。

该项成果有效解决了过去学生创新学习自主性不强,缺自信心、使命感、兴趣目标,重结果轻指导、过程难有效组织管理,成绩难评判现状,信息化资源支持不足问题。

陈江正在讲授“创新中的电子设计”

学生在黄文彬“用户体验设计”课上画出创意

打造实践平台,注入创新活力

针对存在的问题,“赛课合一”创新工程实践育人新模式创造性地构建了一个完整而富有成效的创新育人体系:

顶层设计全新理念和途径的生态化创新育人新模式。成果“以问题定导向、以需求为指引、以兴趣找起源、以能力核目标、以课程铺基础、以方法突重点、以实训来突破、以比赛大检验、以网络搭平台、以过程建档案”,自主提出智情灵行融商理念,重点强化灵商和行商创新素质培养和五维能力提升。

“赛课合一”创新教育模式下引领智慧学习实现资源协同。赛课合一发挥学生主动性,实践中体验创新过程,通过课堂完成原型,通过比赛检验课程成果,改通识和实践课考为评。竞赛获奖为优、作品路演为良、过能力测评为中、卷考和大作业为合格纯卷考不合格的评价新标准。

张海霞在比赛现场体验“Storm”智能陪护轮椅系统

2018iCAN大赛全国总决赛现场,邢建平对学生作品进行评审

一是发起主办iCAN多级创新赛通识认知教育结合检验教学效果。常态化举办iCAN国际、全国、省校比赛,学生同场竞技认知,评委来自产业界,闭环检验创新教育效果。产学研结合为“黑科技”未来创新创业搭建国际平台提升软实力和影响力。

二是以实践为主导的创新课程体系共享拓展教育新时空。《创新工程实践》、《人人爱设计》等全国创新学分课,实现“创意启发-项目管理-实战经验-创业表达”随课实练、项目实战,在iSTAR+P4C2BL+创新发明教学中、任务驱动、能实不虚。重构1+4+X创课程体系在核心、通识、专业课上校本结合深化衔接。

三是探索全直播“全国异地同堂”双向互动和组建学习社群新形式。全国数百所高校万人在网上实现了共享学习。课上实时直播,采用课堂互联、微信、弹幕、点评等辅助手段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课下通过网络论坛、章节测试、期末考试等实现课堂延伸拓展。

iCAN-MOOC核心通识下iSTAR-SPOC特色实践案例教学新内容。结合本地慕客空间+特色创新班建设,iCAN-MOOC与研究型、应用型多类学校、不同专业校本化SPOC特色融合。基于国家级双创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开放物联网、智能硬件等综合创新实践平台,自主发明北斗新时空物联平台与课赛结合,以国家战略与使命产科教协同、创新设计方法、保护知识产权、突破关键技术,真实应用项目案例生动激发学生兴趣。

“主讲教师+教辅导师+技术人员”本地选课竞赛导师配合。北大、山大名校、产业导师协作,iCAN全国数十名教师团队与本校“三地八校区”创新师资、慕课共享和线下慕客空间任务驱动指导创新。定期举办全国教师发展研讨会、赛课等,优化课程内容,教学相长、提升效果。

构建生态化质量可追溯学生创新护照和第二课堂成长档案。开发适合多级组织管理创新立项、指导、监管、考核、归档网络系统,过程信息和质量可追溯,形成创新护照和第二课堂成长档案。大数据参数化学生创新建模分析及科学决策。

2018年3月的教发会现场

汇聚品牌影响,收获斐然成绩

iCAN大赛2007年在中国创办,2010年起成为国际赛,入选教育部质量工程。已办11届(国际赛8届),普及美国、德国、西班牙、日本、法国、香港等20个国家地区,700所高校参赛20万人次,举办全球青年创新峰会论坛20次,拓展青少赛、专项赛3届6次,将中国成果展现世界面前,形成中国创新教育国际影响力。为国际CES组织唯一官方合作赛事,在美国拉斯城举办过3届CES-IEEE-iCAN活动。

2016年国际赛大合影

《创新工程实践》课2010年在北大首次开设后引入山大,2016年成东西部联盟主干课、全国第一大创新慕课,教材高教社出版(杨叔子、许智宏两位院士主审),2017年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内地与港大学分互认首门课入选国际教育项目。8学期全国30省市289(456校次)所院校受益学生11.98万人,国内625所参赛校中382校次选课,其中71所骨干校建了iCAN实践基地。固定课程QQ群公众号常年3000学生讨论,原创发文280篇阅读超15万。

建设了“国际化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平台”,联合山大国家级工训中心,建设创客空间获评国家级,获批物联国家级示范实验中心,作为核心成果山大、北大获批国务院“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等5项全国创新荣誉。《人人爱设计》入选国家精品在线课,选课53.5万人,居中国大学MOOC设计课首位、《科研方法训练》核心课程、《北斗新时空物联》等14门构成校本特色课。

发教研论文29篇,赛课合一论文发表于《中国大学教学》。建了19门创新课程,2门国家慕课、10门慕课;出教材书籍15套29本,规划教材5本。入选全国万名创新创业导师人才4人,教指委员2名,17人次评为优秀教师、名师和创新导师。指导学生获国际奖5项、国家特等奖5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110项,省部奖350项。


来源丨北京大学,内容由笃行教育整理,转载注明来源

申明丨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1年暑期高等教育课程目录

时间

地点

课程名称

8月30-31日

线上

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申请阶段专题实训营(2021)

8月30-31日

线上

专业课思政元素挖掘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技巧能力提升班

8月30-31日

线上

全国高校教学秘书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提升(线上)精品班

8月30-31日

线上

工程类专业认证工作申请阶段专题研修班2021(线上)

扫码报名

笃行教育

暑期课程

推 荐 阅 读

课件分享丨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培育提炼与申报

干货分享丨教学成果奖最容易忽视的6个关键环节
四川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思考(PPT)
西安交通大学丨教学成果凝练与成果奖申报(PPT)
华中师范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报告PPT-杨宗凯

华中师范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报告PPT-吴砥

四川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申请书
南京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汇编
西安交通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精选汇编
清华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精选汇编
清华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申请书1️⃣
清华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申请书2️⃣
中国政法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申请书
中央财经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申请书
上海师范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申请书
浙江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申请书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