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丨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汇总
编者按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影响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打造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真正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落细见成效的标杆举措,也是全力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的关键一环。
为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推广分享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经验,示范带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本文整理汇总了长春中医药大学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供各院校教师学习、借鉴。
《中医骨伤科学》
线下一流课程
课程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负责人赵文海教授
教学团队负责人赵文海教授:主任医师、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中华中医骨伤名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名中医。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重点学科、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吉林省重点学科学术、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骨伤科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联合会骨伤科分会副会长,吉林省中医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骨科学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针刀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国家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中医管理局审评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审评专家,全国高等院校教育学会骨伤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学会委员,国家级杂志《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副主编。
课程教学团队由冷向阳、李振华、刘钟华、王旭凯、赵长伟等5位教师组成,全部成员均为高级职称,具有博士学位4人,课程建设中,团队成员任务分工明确、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实践能力。采用动态可持续机制,通过设立导师库、人才引进等模式不断推进和完善团队建设
课程目标
《中医骨伤科学》是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主干课程,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突出中医药内涵为特色,课程围绕“两性一度”的建设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了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度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骨伤科学 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富有创新意识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课程内容
课程涵盖了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辨证论治规律,课程设计了以课程框架为主线、基本理论为核心、线上线下相结合为辅助、课外指导为拓展的教学内容。
课程以传统的章节教学为轴线,针对每个模块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课资源自主预习、组建自主学习小组等。课中针对性采取病历讨论、角色模拟等手段辅助完成各模块知识点的学习。课后通过网络平台解惑,完成对课程内容理解吸收,最终到达“三结合”和“三会”。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本科课程案例及资料。
课程特色
1.构建了“三结合”的教学体系,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
2.将理论课整合为基础知识、应用知识和前沿知识三个模块,在理论教学中引入PBL等多种教学法,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教学法,解决了学生的“三会”,即会学、学会、会用。
3.主编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并编写高质量的配套教材,建立专题学习网站,出版专业动态操作视听教材,实现远程教学。
4.思政元素贯穿课程全过程,本课程被评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首批思政建设课程。
1.构建了“三结合”的教学体系,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
2.将理论课整合为基础知识、应用知识和前沿知识三个模块,在理论教学中引入PBL等多种教学法,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教学法,解决了学生的“三会”,即会学、学会、会用。
3.主编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并编写高质量的配套教材,建立专题学习网站,出版专业动态操作视听教材,实现远程教学。
4.思政元素贯穿课程全过程,本课程被评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首批思政建设课程。
1994年获评省级优秀课程
2006年获评省级精品课程
2010年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
2012年《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网站》获评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评比三等奖
2013年获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019年获评吉林省金课
2019年获评首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20年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
2021年出版中医骨伤科学数字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年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内经选读》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课程团队
课程负责人苏颖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及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教学名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
课程教学团队由苏颖、胡亚男、聂金娜、王利锋、沈娟娟、高玲、徐方易、李磊、李萍9位教师组成,其中高级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课程建设中,团队成员任务分工明确、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实践能力。采用动态可持续机制,通过设立导师库、人才引进等模式不断推进和完善团队建设。
课程目标
《内经选读》课程是中医学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以全面实施“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系统中医基础理论和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类型,使学生掌握《内经》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熟悉《内经》的理论体系的天人相应的整体医学思想及思维方法,了解《内经》形成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内经》医学思想及思维方法,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承中医经典、弘扬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调动学生学习《内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内经》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熟悉《内经》的理论体系的天人相应的整体医学思想及思维方法,了解《内经》形成的文化背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内经》医学思想及思维方法,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树立文化自信和专业自信,调动学生学习《内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借助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中国大学爱课程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资源、吉林省省级在线课程网络平台,实现线上教学。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本科课程案例及资料。
教学内容(线下教学)
线下教学以课堂教学及创建的示教馆、实践室、校园示教场等为教学平台,紧密结合线上内容,利用翻转课堂形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创新性教学。
课程特色
课程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继续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将本课程打造成为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特色课程,建设了“中国大学慕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超星泛雅通识”、“内经选读数字课程”等网络学习平台,创建了中医经典实践教学基地,传承中医经典、弘扬中医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建设成果
958年开设《内经选读》课程
1993年获评吉林省优秀课程
2004年获评吉林省精品课程
2006年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7年教学团队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
2009年内经学学科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2013年建设国家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6年获评国家首批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8年获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19年获评省级A类金课
2019年获评首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20年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
2020年出版内经选读数字课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药分析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课程教学团队
课程负责人贡济宇为教授(二级),博士导师,省教学名师,省拔尖创新人才,省师德模范,师德先进个人,长春市精神文明先进个人。主讲本课程共536学时,学生人数760人;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基础知识模块,方法学模块,应用模块、拓展模块和思政模块)和在线资源共享平台,形成理论授课+小组讨论+自学+PBL+实践训练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基于问题或项目开展教学活动,采用多元化全过程综合评价方法;主编国家及行业规划“十二五”、“十三五”教材(6部)及实验实训教材(2部);取得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分别第1,2名),一等奖1项(第6名);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字教材建设等教学研究课题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多次在全国相关教学会议进行大会交流。
课程团队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导师4人。课程团队教师多次在国家、省、校组织的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课程建设中,团队成员任务分工明确、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
中药分析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规律及其评价与控制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中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紧扣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传承、创新和服务能力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突出立德树人和中医药思维方法,将“价值塑造、思维养成、能力提升、知识传授”内化于课程教学中。构建了知识、能力、思政三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分析方法与规律,掌握中药质量标准的建立与评价方法,了解中药分析技术发展前沿。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医药思维方法,具备从事中药分析、检验、生产和新药研发的工作能力。
思政目标:在整个教学全过程中贯穿质量第一的理念, 培养学生三种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养成一个良好习惯(规范操作),铸就一种精神(追求卓越、服务健康中国和创新创业的奋斗精神)。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本科课程案例及资料。
课程教学
以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为主线,从反映中药质量的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整体性和均一性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中药分析学理论、分析方法和分析规律,突出中医药思维方法和综合应用,并在教学全程中融入思政内容。
理论课采用“课堂讲授+在线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答疑+PBL”的混合教学模式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部分内容采取翻转课堂。实验教学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自主研究性实验为主、采用“立体开放式循环排列教学法”。专业拓展课以主题报告+创新创业项目为主,主题报告邀请药检所或企业专家授课,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视野,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特色
1.自制和合作开发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线下与线上、实际操作与虚拟仿真训练、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2.构建了“五融入”和“前导后托三段式”的课程思政实施模式。
3.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平台建设、教材建设相结合,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主编的国家级及行业规划教材《中药分析学》、《药物分析学》等在全国同类及相关院校应用。
4.建立多元多维全过程综合评价方法,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通过小结测验、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业接受程度,及时改进教育教学。终结性评价由期末考试(60%)+平时成绩(40%)构成。平时成绩由实验、学案、自主学习、作业、测验、期中考试、小组讨论、自主研究性实验、PBL、课程思政等多种形式组成。
建设成果
1.1997年课程改革成果 “《中药药物分析》课程的创建与改革”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2019年获评吉林省“金课”
3.2020年获评国家首批“一流课程”
4.2020年学校首批课程思政优秀团队
5.2021年获评吉林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来源丨长春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申明丨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1年12月高等教育课程目录 | ||
时间 | 地点 | 课程名称 |
12月18-19日 | 线上 | |
12月22日 | 线上 | 公益直播丨高校基层教学组织职责的解读 |
12月25-26日 | 线上 |
扫码报名
笃行教育
精品课程
扫码报名
笃行教育
精品课程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