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趣的成语故事》084 一笔勾销

一笔勾销

———— / 点击收听 / ————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范仲淹的人,字希文,吴县(今苏州市)人。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谢氏为生活所迫,只得带着他改嫁到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朱姓人家,从此范仲淹改名叫朱说。由于是母亲从范家带过来的,范仲淹在朱家所处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范仲淹勤学苦读,一有机会就向有学问的人请教。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建功立业。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辞别母亲,不远千里来到北宋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进入应天书院读书深造。求学期间,他废寝忘食,昼夜苦读,从不浪费时间,一连几年都是这样。由于生活日益贫困,有时他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从没有脱下衣服好好睡过一个舒服觉。有志者,事竟成。四年后,范仲淹高中进士,不久就出任广德军司理参军,他回家把母亲接来,恢复了自己原来的姓名。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进犯,边关告急。范仲淹主动请缨,要求到陕甘边疆去担负抵御西夏进犯的重任。由于范仲淹治军有方,爱抚士卒,在反击西夏进攻的战斗中,军民一心,频频取得胜利。从此,西夏人不敢再轻易进犯。在范仲淹的努力下,双方正式议和。由于抵御西夏有功,范仲淹被调回京城担任副宰相一职,开始在政治上大展鸿图。他联合富弼、欧阳修等人进行改革,开始实行“新政”。

范仲淹推行“新政”雷厉风行,对官员的考核与任命极为严格。他亲自取来各地官员名册,一个个检查他们的任职情况,对于那些碌碌无为的官员一点也不心慈手软。当他发现有人“在其位,不谋其政”时,就将此人的名字从名册上一笔勾销,逐出官场,另外选拔一些比较干练的人上马。富弼对范仲淹素来很敬重,看到他在整肃吏治上如此不留情面,不免有些担心,便从旁劝阻说:“把一个人的名字从名册上一笔勾掉很容易,可是这样一来,被勾去名字的人就要全家痛哭了!”范仲淹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他一家人哭,总比他们祸害千家万户,让千家万户哭要好得多吧!”

可惜的是,由于范仲淹推行的改革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不到一年改革便夭折了。范仲淹也被贬到陕西任四路宣抚使。

后来,人们根据史料记载:“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引申出成语“一笔勾销”。


叶公好龙
拔苗助长
守株待兔
愚公移山
邯郸学步
亡羊补牢
狐假虎威
井底之蛙
东施效颦
按图索骥
专心致志
杯弓蛇影
盲人摸象
凿壁偷光
画蛇添足
照猫画虎
刻舟求剑
半途而废
熟能生巧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三人成虎
闻鸡起舞
滥竽充数
胸有成竹
鹬蚌相争
黔驴技穷
夜郎自大
塞翁失马
郑人买履


囫囵吞枣
班门弄斧
南辕北辙
铁杵成针
画龙点睛惊弓之鸟
弄巧成拙黄粱美梦争先恐后
打草惊蛇
囊萤映雪疑人偷斧
一箭双雕跛鳖千里
临渊羡鱼
人声鼎沸大公无私
入木三分
因噎废食
一鼓作气
精卫填海
对牛弹琴
螳螂捕蝉
毛遂自荐
百步穿杨
老马识途
目不识丁
悬梁刺股
刮目相看
投鼠忌器


两败俱伤作舍道旁
急中生智
余音绕梁
望梅止渴
乘风破浪
狼狈为奸
金石为开
洛阳纸贵
唇亡齿寒
管鲍之交
负荆请罪
初出茅庐
自相矛盾
千里送鹅毛
破釜沉舟
庖丁解牛
此地无银三百两
一鸣惊人
纸上谈兵
卧薪尝胆
取长补短



小皮爱读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