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肇庆发布 2019-04-05


井,

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已不常见,

但它却代表着一代人的回忆,

更是承载着浓厚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

今天,小编带大家看看

肇庆这些有故事的“古井”


米仓巷包公井


米仓巷是本地居民人尽皆知的古老街巷,因宋代名臣包拯主政端州期间在此修建粮仓而得名。

而巷内的包公井就是包拯任端州知府时期带领民众开凿的七口水井的其中一口。


有段古

在宋代,端州的居民因长年饮用不洁净的水,瘟疫、疾病时有发生。在任名臣包拯心系子民,为此竭力思虑,发动群众与郡吏在郡城开挖水井数口,端州居民从此得清泉润养,改变了此前长期饮用西江水或沥湖(今星湖)积水的状况,使罹患疾病的居民大大减少。为感激包公,群众将数口水井称为包公井。于是,便有了世代相传“清除痼疾包公引清泉”的历史佳话。


梅庵·六祖井


六祖井,又称“六祖甘泉”,位于肇庆梅庵门前,开于唐代,是肇庆城区内最古老的水井。



有段古

六祖惠能素性喜梅,当年为方便灌溉梅树,用他的锡杖挖了这口井,使梅树常得滋润,生机勃勃,故后人称此井为“六祖甘泉”。


六祖井水特别清冽、甘甜,当时庵内僧侣俱以之饮用,历代信众亦以之趋吉祈福,令六祖井声名远播,拜谒者日众。



蕉园不竭泉


蕉园不竭泉位于鼎湖区坑口街道办事处蕉园居委会蕉园村,建于明代。井为承压自流井,井水清澈甘甜,水源充足,长年不竭,故称“不竭泉”。



有段古

相传兴建庆云寺时,人扛棍撬作梁柱用的木材上山很辛苦,风伯和河神就来帮忙。风伯刮起大风,河神掀起西江的巨浪,把木材漂起推到鼎湖山上去。


因为河水再加上鼎湖天溪和云溪的水还不足以将木材漂起推到建庆云寺的工地,就请在烂柯山上对弈的仙翁帮忙把烂柯山上的溪水也借来用,并说好是三更借水五更还。


借了烂柯山的水,木材运到了预定地点,人们把那些木材称为鼎湖漂木。当年借烂柯山的水,有一部分留了下来,以报蕉园村人施地建庆云寺之恩。



因为这水沾了仙气的缘故,特别清澈,味甘香醇。以之洗脸,润肤养颜。长期饮用,体健益寿。在这不竭泉附近居住的人家,大都生了双胞胎。


以上3图 来源鼎湖发布

蕉园村种的大葛,因有这不竭泉的滋润,个头长得大,用它煲汤,粉嫩无渣,清甜甘润。种的大蕉,比别的地方出产的大而甜,还有一股诱人的香味。


凰岗坪古井


凰岗坪古井位于高要市活道镇迳心村委会凰岗坪村,于明嘉靖年间开凿。井口有三层,每层用磨制为扇形的花岗岩、红砂岩石块围成,井口依台阶流出高0.5米的缺口,溢出的井水从缺口处流向下方的洗涤池。



井壁、井底均用花岗岩石块砌筑。井的东、西、北三面均用不规则碎石块砌有挡土墙。井水清澈见底,甘甜清凉,长年盈溢。凰岗坪古井结构独特,反映了当地居民因地制宜,科学利用、节约用水的良好仪式,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八仙井


八仙井位于四会市大沙镇富溪村委会简巷五村,于清代开凿。井台呈八角形,由4块花岗岩石并排迫砌而成;井壁上部为长方形青砖竖向错缝叠砌,下部由花岗岩石砌错缝叠砌圈筑。


此井为当地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口两眼水晶,造型独特,结砌精美,四周砌有围墙,其中更嵌有一花岗岩石神龛,阴刻“八仙井泉地脉龙神”八字。


忠良第一泉


忠良第一泉位于德庆县莫村镇平岗村委会平岗村村口,建于1092年。井后面立石一块,刻有“忠良第一泉”以及“元祐七年”等字。井水清澈,村民过去一直用作日常饮用水,现仍做洗衣等生活用水。


该井是德庆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古井,更入围“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对研究宋代古村落形成和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方式有重要历史价值。


当然,

肇庆的古井可远不止这些,

你还知道哪些古井?

留言告诉小编吧!



肇庆发布编辑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