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简笔画是个坑,咱别把孩子往里送

2017-11-22 艺术中心 李跃儿芭学园

李跃儿芭学园
 
lyrbaxueyuan

教孩子画简笔画,是给孩子挖的坑。孩子画简笔画越多,坑就越深,想从坑里出来就越难。


咱们先来看芭学园艺术老师引领一个3岁男孩画画的故事,再来看背后的原因。


把涂鸦还给孩子

文:肖雪(李跃儿芭学园望京园区艺术教师)


上周去班里,我无意间翻到多米的画本,看到多米画了很多的车,很惊讶。



因为多米才3岁。


就绘画发展阶段来说,3岁的孩子绘画一般处于“命名涂鸦期” ,这时期的孩子会将涂鸦的线条与封闭的圆圈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给自己涂鸦的这些图形命名。


这时期孩子画画最典型的现象就是:你问孩子画的圆圈是什么,孩子可能会说是山洞,过一会儿再问,他又会说是门或者是一个动物什么的。每一次孩子的回答可能都不一样。有些3岁孩子会出现蝌蚪人的形象。但是孩子们对线条与图形的控制还是很稚嫩的。就像下面这幅图呈现的一样。


这是一个3岁男孩画的“鱼和鸟”。如果孩子不帮我们指出来,我们是很难区分这两个图形哪个是鱼、哪个是鸟的。有经验的美术老师能看出其中的差别。



相比之下,我们看多米的画,就能感受到多米对线条的控制很熟练,对车的结构表现也是比较清晰与到位的。



于是我在想,是多米的绘画发展比较超前,比同龄孩子更成熟吗?还是多米这样的绘画形象是成人“教”的结果呢?带着这些疑惑,我询问了多米的主班老师。


主班老师告诉我,之前多米在画画的时候,妈妈会在旁边画一些很具象的图形教给他。多米刚开始很高兴地模仿,渐渐的,大概半年左右,他不怎么画画了。


经过主班老师的沟通和引导,妈妈才意识到自己教孩子画具体形象的做法不合适,于是看了一些老师推荐的关于儿童绘画的书籍,开始改变对多米的引领方式,不教多米画形象了,改为和多米一起涂鸦。但是多米对画画仍然提不起什么兴趣,平时在班里,多米也很少选择画画的工作,老师只在之前亲子班的时候见到多米画过画,画得也不是很多。


原来,多米的绘画确实被“教导”过啊!·


如果成人在孩子面前画非常具体的形象给孩子,甚至直接教给孩子:“汽车是这样画的,有四个轮子;花是这样画的,一个大圆的边上长着6个小圆。”当孩子模仿了,画出来成人教的形象,成人会很高兴,这是因为孩子的行为满足了成人的期待,“看!我的孩子多会画画!画得多漂亮啊!”


孩子受到成人的赞许,也会很乐意模仿。久而久之,孩子的画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越来越模式化。当这样的孩子进入自由表达的课堂时,通常会拒绝画画,因为他们只会画成人教授过的东西。没有教的就不会,就觉得很难,不愿意去画了。



和孩子一起涂鸦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计划着对多米的引领。


这一天,我在多米的班里,看到多米吃完了早饭,就邀请他来和我一起工作。多米想了一会儿说:“做什么呢?”


我提议一起来画画,多米接过画本,打开又合上,看着我摇了摇头说:“我不要画画!我要去做陶泥!”


我不动声色地,搬了一把板凳坐在多米旁边开始画画。我一边在纸上随意画着一些线条一边说:“有一只小鸟飞了过来,飞得很高很高,飞累了,看到一辆开得很慢的火车,小鸟就落在了火车上。火车带着小鸟钻过山洞,爬了山坡、冲过河边……”


多米很快就被我吸引过来了,指着我画的线条说:“我的火车可以从芭学园开到我家!“


我说:“我这上面没有到你家的火车轨道呢。你可以在画纸上修一条从你家到芭学园的火车轨道吗?这样你的火车就可以开到你家了。”


只见多米拿了一只蜡笔,在我的纸上也画起了线条:“不要碰到你的火车!要不然就撞在一起,撞散了!”


我说:“那你可以绕开我的火车!”



就这样,多米开心地画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突然皱起眉头对我说:“已经画满了!”


我给他拿了一张纸,多米继续画第二幅多米先在纸上画了一架飞机说:“还有飞机也来了”。我问多米:“那你的飞机可以飞到哪里呢?”


多米想了一会说:“飞到巴黎!还会钻洞洞呢。”于是像刚才一样,多米画起了飞机的路线图。画了一会儿,多米就不想再画了。



我拿起蜡笔,一边将线条绕出来的一块空白的地方涂成蓝色,一边说:“飞机飞到巴黎的时候,路过了一条河,河里全是水。飞机还经过了一片橘子林,里面全是黄橙橙的橘子,于是我将这里涂成橘色。”


多米一看,觉得很好玩,拿着蜡笔又画了起来,一边画一边说:“飞机还经过了一大片草地,是绿色,还有很多的花,是彩色的。”于是,多米在线条周围画了很多不同颜色的线团。


多米兴奋的举动吸引了好几位小朋友来围观。


突然,多米停下来,看着自己完成的画,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对我说:“肖雪,我觉得彩色的线圈圈像好多颜色不一样的云!这个蓝色的地方像一个滑梯!飞机可以从这个滑梯上滑着飞下去!”


说完,多米拿出一块陶泥,捏了一个火车放在画纸上。多米告诉我,他的陶泥火车也可以在纸上的轨道里跑。



就这样,我和多米一边讲故事,一边画了两幅画。


在这次我们的合作过程中,多米从不愿意画,到最后完成了两幅,还很回味的样子。这真叫人欣喜。


不过要帮助多米在绘画上真正发生改变,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会继续观察和引领多米,帮助他回到3岁孩子自然的涂鸦状态。



成人和儿童绘画的区别

文:龙毅(芭学园艺术中心教育督导)


成人的画绘画者从开始构想时,一幅成型的作品就已经在脑子里面出现了。因此,我们在看成人的画时比较容易明白他们的画。成人的画是一个媒介,是连接画者心灵和观者心灵的一个媒介。


儿童绘画跟成人有很大的区别。


幼儿在绘画时,精神和身体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他们在开始画的时候并不太清楚自己想画什么,只是通过画笔和纸张来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当孩子画完时,作品对他们来说基本没什么用了,因为他们作画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


可我们却经常看不懂孩子的表达,面对画得乱七八糟的纸,以为他们只是在乱画。


如果我们的眼睛能看到更广阔的地方,就会发现,全世界的儿童在刚开始拿笔作画时,他们的画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些重叠的线、螺旋状的线条和一些水平或垂直的线。


就像这幅画呈现的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是因为,孩子画的是自己的生命体验,画的是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时那种混沌的状态,以及在肚子里那种晃动的感觉。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孩子的绘画经验总是落后于自己的生命经验。


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就是邀请爸爸妈妈们在放松的状态下,闭上眼睛随意地画画。结果爸爸妈妈们睁开眼睛后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画跟孩子居然是一样的,也是这样螺旋状的线。


那是因为成人在彻底放松的状态下,就回归到了婴儿的状态,所以呈现的绘画结果就和孩子的一样。


面对这样流淌着生命气息的画,我们怎么能教孩子去画像符号一样的简笔画呢?!


在看似乱画的体验中收获很多经验


当孩子慢慢发现纸上的线条可以受自己控制的时候,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将线条弯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控制线条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充满挑战的。


我们回想一下,当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时,除了嘴巴,什么都不听自己的使唤。终于有一天,他无意间挥动了自己的胳膊后,发现原来自己可以控制胳膊了,于是孩子就拼命地将手送到自己的嘴里,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和失败,他终于能准确无误地将胳膊放到自己的嘴里了。


这对孩子来说,无异于具有惊天动地般的意义。因为他发现,自己可以有意识来控制自己的身体。在绘画的过程中也是一样,随着意识的加入,孩子逐渐学会了控制线条。


于是,他们就这样开始了自己探索绘画的过程。他们将线条弯成一个圆,并在圆里面加上一些小点,再在圆的外面支上两条线,一个人就这样出现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蝌蚪人“。


在儿童自然的画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画出的第一个清晰图形,一定是人的样子。这是因为,人类比其他任何动物都更关注自己的同类。


孩子的画,画的是他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画的是自己知道的,而不是自己看见的。所以,孩子的画不是成人理解的绘画,而是一种表达,他们是利用绘画来表达自己内心对这个世界的印象,是孩子在掌握语言、文字之前的一种“表征”。


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让孩子去画简笔画或者涂色本,就会让他丧失掉自己表达的机会。在这样的绘画中他们只能沿着既定的线条去画或者涂色,没办法表达自己和别人的差异、表达自己的情感、观察等,甚至连纠正错误的机会都没有。



而“试错”,是孩子在自主绘画体验中的一个重要经验。


孩子画简笔画或者涂色本,会很容易得到满足和成人的称赞。假如一个孩子很喜欢画狗,画了很多简笔画或涂色的狗,看上去都很好看,但当需要他们自己绘画时,他们就画不出这样好看的狗了,对比着简笔画的图案,他们就会说:“我不会画。”


如果长期这样,就会慢慢地沉淀为孩子的行为模式,就会让孩子过于依赖范本进而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孩 子 是 脚,教 育 是 鞋

www.liyuee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