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养育男孩的困惑与自豪 |《零零后》主创交流第8期回顾·上(有音频)

小芭 李跃儿芭学园 2021-01-11

从电影《零零后》首映到现在已整整八周,越来越多的大朋友/小朋友走进影院去看这部教育纪录片。


截止到10月22日(上周二)21:30,电影《零零后》主创团队也已在微信群与八万多名微友进行了八期线上互动。


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多是当今社会普遍的教育困惑。今天我们分享上周二《零零后》主创第八期交流的前10个问题。






电影《零零后》第8期邀请主创嘉宾:李跃儿芭学园创始人大李老师、《零零后》池亦洋妈妈




01

男孩,胆小、英雄主义、畏惧困难

@全国观众分享群 大河:男孩子,3岁,胆小、英雄主义、畏惧困难。比如,他摆积木摆好了需要我表扬,但是如果出问题了,我说妈妈帮你吧!他一定会逃跑。想问大李老师,我该怎么做?

大李老师:看到这位朋友提出的问题是说,男孩3岁,胆小、英雄主义、畏惧困难,我该怎么做?就是感觉到,首先这位朋友好像给自己三岁的孩子贴了一堆标签

那一般来说呢,我们描述孩子问题的时候,不会直接说他是胆小、英雄主义、畏惧困难。我们看,英雄主义一般来说就不畏惧困难,那他一个胆小的英雄主义这怎么讲呢?就是说,看上去妈妈说描述的这几个特征是有点互相矛盾的。

我经常会挖个“坑”让我们的家长跳,我会问他们说,“你对孩子感觉到满意的是哪些?”当我问完了家长对孩子感觉到满意的地方,再问他你对孩子感觉到担忧的是什么,家长经常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问。所以,当我问到对孩子满意的时候,他就会说善良啊,温和啊,懂事啊,听话呀,很乖呀,厚道啊。

当我把这些记下来,再问他说,那你对你孩子担忧的是什么,回答是:我担心我孩子太乖了,太听话了,以后出去受人欺负,以后别人打他,他还抵不过别人怎么办?

你会看到,家长自己对孩子感觉到欣慰的地方和感觉到担心的地方是互相矛盾的。

每当听到家长这么说,我就会在心里说,你想让你的孩子怎么样呢?就是你对他满意的地方,正好是你对他担心的地方,那这个孩子能够在什么样的准则下(成长)?在你的眼睛里,对他什么地方是阳光,对他什么地方是冷水,那这个孩子真的是无所适从。

所以说,最关键的是我们真的要客观去看待孩子。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我们觉得他是胆小,他是英雄主义,有可能是我们根本不懂得一个三岁的孩子,0-3岁的时候,他都有哪些自然的发展规律?每一个发展规律所显示出来的特征是什么?孩子的哪些行为是已经脱离了正常的发展轨迹?哪些行为完全是三岁这么大的孩子正常的发展所应该具有的特质?

所以,就问这个问题来看,如果孩子已经长到三岁了,我们是这样问问题,我觉得这个妈妈是该要学习。起码要了解孩子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时期,每个关键时期所显示出来的特质是什么。

下面呢,我再来稍微细讲一下,关于这个妈妈提出的问题,比如说他摆好了积木,孩子摆好了积木需要家长表扬。那家长怎么知道孩子需要表扬?而且,家长怎么把孩子养育到做了一点事情就等着家长表扬呢?

本来这个孩子是苍天给他的力量和全人格的投入探索精神,这种东西不是我们人类给到的,是孩子天生就是这颗种子,苍天就赋予了他这样的能力。如果我们没有打扰他,没有培养他“做了一点点事情就需要我们表扬”这样的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应该是完全忘我地去探索他身边所有的他注意到的事物。

如果这个孩子做了一点事情就等着家长表扬的话,说明我们用表扬破坏了孩子「本来在完全投入到工作中,使得他的大脑神经元不断地连接,大脑不断地处理信息,从而使他有一个强大的工作能力的大脑」,变成了「工作两下就眼睛看着大人,看看夸不夸他」。

如果夸那么他就做下去,如果不夸就做不下去,那像这种孩子一般我们叫做被错误夸奖的孩子。那么这种孩子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就是如果他自己评估判断,我们给他提供的某项工作或者我们建议他做的某项工作,他自己觉得他做不好,不能得到夸奖,他就会不做、拒绝做这件事情。

曾经有一阵风气说要夸孩子“你真棒”,结果我们真的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对孩子说“你真棒”,结果是有一天孩子觉得这件事情可能比较难,尤其是我们成人建议他的事情,因为不是他想做的,他就会评估。

如果儿童自己注意到,并且自己想做的,他会不顾一切地去做。如果我们推荐给他做的事情,他并没有(自己)注意到去做这件事儿,他就会评估「这件事他做不好,他得不到夸奖」,所以他就不敢去做这件事,他会说:我不会。

那这个妈妈提出的这种情况大约就是这种,就是当她给孩子提出建议,或者说帮孩子,孩子就逃跑掉了。因为你帮了以后,你参与进去了,成绩到底是谁的?他能不能得到夸奖呢?

所以说,千万不要给孩子养成这样一个习惯,这样的习惯会使他终生做事情都是为了别人夸奖。

本来这件事情做不做都没关系,甚至做了都是一种浪费,浪费我们的心血和精力,那么孩子却不能够很好地判断,他就会觉得有很多人眼睛看着他,就会硬着头皮非要去做这件事情。结果做这件事情无论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意义,还消耗他内在的精神资源。所以,千万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做事情必须要别人夸奖的人。

如果我们要赞扬孩子,那么就必须指明孩子前进的方向。比如,这个孩子穿衣服特别磨蹭,特别发愁。那么你就赞扬说:“哇,你今天怎么这么快!天呐,是不是宇宙人到你的身上了,我刚一转脸你就把一只鞋穿好了”,你这样的赞扬会把本来你要批评他的事情变成他的长项。


02

家里有两个男孩,发生争执时如何引导

@全国观众分享群 池子:看到其实您家里好像也是两个男孩子,在家里两个孩子的相处,您觉得什么时候需要干预引导,什么时候就由他们自己处理的好?

我们家大的10岁,性格内向,在外面挺怂的,但是在家里喜欢欺负弟弟(弟弟不到三岁),有时候还是爱护弟弟。我也不希望哥哥总是让着弟弟,但是又希望他们能和平一点相处。弟弟目前胆子比较大,但是不会与小朋友相处,有点学着哥哥的欺负小朋友,抢玩具什么的,我很头疼。

池妈:是的,我的家里也是两个男孩,哥哥也同样是在小的时候会欺负弟弟,他们之间差三岁半。池亦洋对弟弟其实是一种好奇,是在用他的方式跟弟弟沟通。如果我看到他们没有到很激烈的程度的话,我是不会干预的;如果他们真的是互相之间有伤害,弟弟也向我寻求帮助了,那我才会干预。

他们之间也有过抢玩具的情况,哥哥也有过打弟弟的情况。抢玩具这个事情,我当时是这样处理的:如果你们都要抢这一个玩具,好的,这个玩具我要收起来,谁都不可以玩。这个玩具收起来以后,我要让他们自己商量好要怎么和平相处地玩这个玩具。比如:哥哥先玩五分钟,弟弟再玩五分钟,如果你们和平地可以玩儿,那好你们就可以玩这个玩具。

弟弟肯定会学着哥哥的样子出去跟其他小朋友相处,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小的总是学大的嘛,这是永远不变的。我觉得这个并不用太担心,只要我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好了。

其实,我觉得你说的也挺对的,有的时候也不需要哥哥一定是要让着弟弟。哥哥还是要有哥哥的位置,他有些事情要首先在弟弟之上,我觉得这个是我们也要尊重哥哥。

因为有了弟弟反而更要爱哥哥,这个也是我从大李老师那儿学到的。所以,我觉得首先我们要在弟弟面前给哥哥有一定的权威、一定的位置,让弟弟也要尊重哥哥,这是第一;然后呢,有的时候也要引导哥哥要爱护弟弟。其实我觉得上面你也说了,哥哥也会爱护弟弟,这很好、很正常,在这种时候,当他爱护的时候,你就多鼓励哥哥。


03

面对挑战时,怎么建构原则

@全国观众分享群 xihaxiaomao123:我家也是男孩,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孩子拖延,孩子抗挫能力弱,家长该怎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挑战?该怎样和善而有边界地应对挑战呢?在面临挑战时,什么时候该和善,什么时候该有边界呢?边界要怎么界定呢?谢谢大李老师!
 
大李老师:看到这个问题是说面临很多挑战,是孩子面临很多挑战,还是家长面临孩子的挑战呢,我还没有搞清楚。看上去应该是家长面临着养育孩子的很多挑战,对不对,像孩子出现了拖延、挑战规则的边界等行为。

其实,这都是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正常的状态,就是孩子从出生到长大,肯定要经历人类所有的我们认为的困难。因为他是一个,他在人群中生活,从小开始学习当一个人的过程。

我们成人已经成年,很多能力已经具有了,很多思想、分析、判断、整个的经验都已经具有了,也变得非常能够使用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大脑。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也就是意味着「所有的能力和所有的经验(还正在发展),做所有的事情都有可能做错」的这样一个人,在面对这个的时候,我们就会受不了。

我们竟然受不了一个人是孩子。

就是每个人都必须从孩子长大,那么从孩子长大,就必须在试验错误中和出现各种各样的需要我们帮助的问题中才能够成长起来。否则当妈就太好当了。就像豆芽菜一样,放在盆子里,弄点水,它就自己发芽了,每天去淘上两次水,它就长成豆芽,就可以吃了。哪能那么简单呢?养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工程,据说比航天工程还要复杂。
 
那我们必须得了解,当我们面临孩子的挑战,这个挑战到底是孩子正常的发展机制,是作为一个人正常出现的问题,还是孩子真的出现了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如果我们把孩子正常的发展机制和正常的一个儿童应该具有的状态,当成是挑战的话,那我们就太艰苦了

这个孩子在他的精神成人之前,全世界共识的是人的物质身体成熟是18岁,精神的成熟是21岁,那么21岁之前,我们都会觉得这个人在向我们挑战,我们做父母做的就太苦了。
 
我们必须允许孩子是人,我们没有生下一个圣人。一个圣人他所有的行为、所有的思维、所有的表情都是符合人类最高标准的,圣人是修炼出来的,不是生出来就是圣人。所以说,我们自己都不是圣人,却把孩子当成圣人,对他们要求太高了。
 
下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必须允许人类出现人类的自然的错误和自然的问题。

我经常欣赏英国的一件事情。有一次,他们出现了一个入室抢劫犯,据说逃到一个区去了。他们就派警察去那个地方追捕,到那儿一看,家家户户门都关得很紧。门口放了很多车,但是不知道那个抢劫犯可能躲在哪一家里。

一位警察就发明了一个办法,就是把每一家的车跟每一家门牌号去对,结果每一辆车都对上了,只有一辆车没有对上。于是他们就认定那辆车一定是那个入室抢劫犯的,就立刻给警察局刑警队打电话。

刑警队就派了好几辆警车,一路响着警笛,煞有介事地开到这个区。等着所有的警察都到了,他说这个抢劫犯一定是在这个家里,判断依据是只有这一辆车不是这个小区的车,不能跟这些住户配上对。

结果他们其中一个同事说,这个车是你开来的嘛!因为他们为了隐藏就把警察局的一个车给化装成民间车了,是他自己开来的,他竟然忘了。

这件事情公布出去,英国的民众对他们警察的智商简直嘲笑死了,全国笑了好几天。这个时候,警察局长出来发言说自己非常理解这名警察,他犯了一个可能犯的错误因为这种错误肯定不是猴子犯的,肯定是人犯的。

所以,我们真的要对孩子宽容一点,因为他们是孩子,意味着不成熟,意味着很多方面都不如意,意味着我们必须要用一个宽容的心,要用一个非常有耐力的心等待他们成长。

并且帮助他们把他们身上的这些不如意,和将来对他有可能他不好的这些特质,在他不知不觉中把它缩得更小。
 
说到给孩子建立边界,如何给孩子建立原则,今天晚上真的不是说这个的时间,因为这件事情需要大量的视频案例,甚至需要手把手地教大家。大家才能知道,怎么样才能够使得一个孩子人格不会受到伤害,尊严不会受到伤害,不会变成一个低自尊的孩子。

因为一个低自尊的孩子,你奖励和夸奖、批评都不顶用,就是我们说的皮掉的孩子。这个孩子就不再想做一个被人们所赞扬的人,他不想学习好,不想遵守纪律,不想做个好人了,变成低自尊的孩子。所以说,我们给孩子建构原则的时候,如果做的方法不对,就把孩子的自尊给伤害了,变成一个低自尊的孩子;另外就是给孩子造成心理问题,变得灰溜溜的,一辈子都不快乐。
 
我不想在这个地方做什么广告,但是看到咱们家长真是(需要学习),我也就豁出去了吧,就是李跃儿芭学园每年的7月份和12月份,都有这个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培训,大家不要心疼那点钱,来接受一下培训。

要不然最便宜的就是你买张《零零后》的票,去看看池亦洋的妈妈和柔柔的妈妈是怎样帮助孩子的,看看幼儿园的那个大李老师和老师们是怎样帮助孩子的。电影里的柔柔和池亦洋当时都是需要帮助的,我们对孩子的态度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去帮他。

如果还不够的话,你可以在网上搜《成长的秘密》,一共有18集。池亦洋的帮助,大约就有四五集吧,从开始一直到帮好的过程。所以说《零零后》你看到了一个结果,它的你在网上可以搜到。如果想成为这方面的达人,能把孩子养得特别优秀,那么来参加培训吧。

04

孩子厌学,如何处理?

@全国观众分享群“木子”&“龔彬”我是一位15岁少年的妈妈,想请教池妈,您的孩子有没有过厌学、不想去学校、讨厌目前所处环境的问题?应如何处理?影片中池亦洋在小学高年级有非常痛苦的一个阶段,作为家长是如何支持他的?他对橄榄球的喜爱是在不断尝试下发现的吗?
 
池妈:是的,池亦洋在小学的那一段时间确实很厌烦学习,我能感受到和看到他的痛苦。每天回来写作业很艰难,每周下来,包括老师的反馈,他的状态都是很累,很不情愿。早上送他上学,虽然他没有表达说不想去学校,但是我能够看到他真的是无奈地去到学校。
 
所以,在那段时间我和父亲对他这种状态有商量,就是要帮助他、陪伴他尽量地完成现在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尽量地去适应现在学习的这个环境和状态。

当他痛苦的时候,有时我们就说,那你就休息一下,暂时先不要学了。或者我们带他出去让他活动一下,跑一跑,运动运动,因为我们知道他是属于那种比较大肢体运动的孩子,我们非常了解他不是那种能够完全坐下来学习的孩子。
 
正是因为对他的这种了解,所以我们从其他的方面来给他做弥补,来补救它这方面的缺陷,让他能够从其他方面找回一些快乐、轻松、自信。

我们让他尽量完成在学校该完成的任务,跟他沟通、给他鼓励,告诉他老师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好。他也清楚老师真的是爱他的,而且我们也告知他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坚持下去,我们要先这样坚持地走下去。
 
其实,我们觉得这样的坚持对他也是一种学习和锻炼。当看到一点点小进步的时候,我们也给他鼓励、认可,他就会很开心。但是我跟父亲商量,至少我们要让他把这一段的学业要完成,至少到六年级毕业,所以我们从来没有说因为他三年级不开心,四年级不开心,五年级不开心,提前离开现在的小学环境。

我们尽量从其他方面,学习爱好方面给他做弥补,让他找回自信。那段时间只要是完成作业的情况下,我们带他去滑滑板,骑自行车,带他去学音乐,各方面都让他去尝试。在尝试之后,他找到了他喜欢的橄榄球。我觉得支持他那是肯定的,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我们要支持他。

我和父亲的观点一致的是,如果学校抓得比较严的话,那我们就在家里适当地给他放松,作为调节;如果学校比较松的话,那我们就在家里稍微对他严格一点,这样做弥补。

05

孩子如何更好地融入集体

@全国观众分享群 刘宝气:面对5岁调皮、好强、情绪不稳定的池亦洋,当时你们采取了什么办法在不打击他的自信心的情况下,让他更好地融入集体?
 
大李老师:池亦洋大约是三岁多来到芭学园的,在来之前是在其他的幼儿园。他到了四岁多以后才开始变成孩子王,因为他慢慢地发现这个地方的老师是包容他的、这个地方的氛围非常宽松,他慢慢就成长起来能够带领其他孩子玩耍的这样一个状态。老师发现他能够带领其他孩子玩耍,并且每天创造出很多游戏来。

那个时候一家还是一个孩子,孩子每天就对着祖辈,爸爸妈妈比他们大三十多岁,即便是大人知道要跟儿童玩,他们玩耍也是经过思维,比起儿童跟儿童之间创造出无穷的、丰富的、可学习的环境,就差得很远。所以说,大多数孩子送到芭学园来的时候就不会玩耍,因为他们的爹妈都不会玩耍。

为了培养家长能够会玩耍,芭学园那个时候发起了扎堆,就是把家长都扎在一起。周末我带着他们出去,带着好吃的、带着吊床到森林里去,让家长在那儿学会去玩、放松。在大自然中,让孩子们能够在一个有灵魂的、放松的、快乐的、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因为一家一个嘛,孩子和孩子之间也没有群体,所以,我就想要让家长们能够扎堆养孩子。到周末的时候,家长跟家长聊天吃吃喝喝,孩子跟孩子玩,这样孩子就不会一个人,在整个周末去面对着几个大人。芭学园就形成了扎堆的氛围,这个扎堆氛围到现在还在保持

由于芭学园是混龄班,老一批的家长会带着新来的家长,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带下去。所以说,芭学园的孩子无论是在家庭的环境中,还是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我们努力创造的这个氛围就是家味
 
芭学园无论是从物质环境,还是从人文环境,都创造了一种家味儿。家长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老师和老师之间,领导和员工之间,都是像一个家里的成员一样的氛围。

创造这样的氛围,是为了孩子,因为我们觉得孩子0-6岁根本不应该离开家,应该在家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们在家庭里学习人的生活,奠定了人的基础生活的精神内涵之后,将来才学习在社会上去工作、打拼、赚钱,否则他们赚了钱也不会生活。

其实当初柔柔和池亦洋,都出现了一个融入的问题。

池亦洋作为一个领导者,他把其他孩子组织在一起,只不过组织的方式是暴力的,就会让其他孩子慢慢地不喜欢他。如果这个特质不拿掉,他在人群中,别人会躲避他,会不喜欢他,会讨厌他,这对他的伤害会非常大的。

我们做的方法就是一次一次地把他暴力的行为,利用建构原则的方式给他切断。就是无论他玩得多么高兴,如果他在组织别人时又出现了暴力行为,那么我们就告诉他,你现在不能玩了,现在要去那个凳子上坐几分钟。其实,那个凳子我们也不好说,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反思角”,但是很多大人听到后以为真的让孩子反思。
 
它不是一个反思,就是孩子在一个情绪进入了不归点,或者是又出现了一个不好的习性的时候,我们利用这样的一个行为,把他带到那个凳子上去坐一会儿,去切断他刚才正在进行的不良行为。并且坐在凳子上,他有一个观察别人是如何玩耍的机会,一个被平和、温暖、合作的群体所熏染的机会。
 
当然让他去坐那个凳子的时候,我们需要(提前)给他宣告,商量说,从今天开始不可以再打任何人,不可以骂人,不可以强行让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大家都举手,池亦洋也是举手同意的,我们就在这条规则上划了钩。

那么我们说从今天下午就开始练习,如果你再出现这样的行为,我们就会让你去坐在办公室的那个椅子上。会刚散没到几分钟,他就开始揪住人家衣服领子要打人家,老师就蹲下来,两只手抓住他的上臂告诉他说,我们制定的规则是不可以伤害自己的身体和伤害别人的身体,刚才你要对别人进行暴力行为,那么现在你要到反思角去坐四分钟。
 
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不让自己笑出来,不让自己生气,不让自己伤心,没有任何情绪。因为原则是没有情绪的,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原则就变成有情绪的了,那么孩子收到的就是我们的情绪,而不是原则。所以一定要保证没有任何情绪,并且温柔地坚持。

第一次我拉他去的时候,他就会说:我不去。很厉害,很凶,因为我蹲下来比他个子已经矮了,他也看到这儿的老师真的拿他没办法。在《零零后》电影中,你看到他拿大棒子打老师的时候,老师是往后躲的。

那搞不定了,我就去嘛,去了以后,第一次我给他建构原则,他就说不去,我就告诉他说必须得去。他就是不去,一屁股坐在地上,你想想这么大的一个男孩儿,我要把他抱起来,抱到办公室那张椅子上,哇,天哪,好费劲。但是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我绝不能失败,如果失败了,就是原则失败了。我不能说,拖半截弄不了,觉得自己胳膊酸了累了,可能会把他弄到,就算了。

我记得有一次他真的是往后踢着脚,把我和他一起都弄倒,他躺在我身上,我成了他的褥子。然后我们又坐起来,我把他揽到怀里,就坐在那儿,坐在那儿跟他商量,说必须得去反思角。他就不去,我说必须得去。

在《零零后》电影里,大家都看到他那么大了,我把他抱着从教室里拖出去,那都是事先宣告说,你不可以用脚踢桌子,就怕(将来)到学校里做这样的动作,老师会批评,怕他受罪。至少(在这里)我们建构原则的时候,我们是没有情绪的。后来当出现这种状态的时候,你看我抱他,他就乖乖让我抱出去,他不会再像一开始那样又踢又打。

最开始那个时候不得不用我的两只腿夹着他的腿,用两只手抓住他的胳膊,要不然他力量太大了,他会踹我、掐我,但便是这样,也没有任何的生气,没有任何的伤心,没有任何的对孩子的不满,就是平静地坚持让他到那个反思角。
 
当第一次、第二次成功了以后,他发现他如何努力如何抗争都不行。他只要违反了规则,必须去到反思角,违反多少次就去多少次。其实不到两周的时间,我们规则所制定的不允许出现的行为已经没有了,到最后大家看到他已经可以使用我帮助他的方式去帮助小朋友了。

我们看到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不必使用情绪,不必使用暴力,不必自己感觉到挫败。如果我们感觉到挫败,说明我们不会,那是需要我们要学习,而不是孩子的问题。
 

06

什么性格好、什么性格不好

@全国观众分享群 乐妈&小米:希望大李老师谈到更多解关于天生性格的部分,剧中大李老师说池亦洋是男性的榜样,同时生活中我们也见到过很多与池亦洋完全不一样性格的男孩子,比如安静,不喜欢打闹。会不会让家长觉得我的孩子性格与池亦洋差那么多,与榜样差那么多,会有评判男生什么性格是好的,什么性格是不好的?
男孩7岁还很依恋妈妈,比较娇气,是否需要矫正?

大李老师:人群是这样,只要有人群,如果这个群体没有出现领袖,没有出现领导者,那这个人群就是会出现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没有思想。

那当出现了领袖以后,就出现了目标、思想和方向,那么也出现了性格人群。其实,一个人群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氛围,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性格,其实大多数都是由于领袖的特质所影响的。这是一个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命题,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去改变的。

问题里提到什么性格好,什么性格不好。在06年左右,每家都是一个孩子,那如果一家是女孩,他们养女孩的方式比较顺应于女孩,家长也会非常担心这个女孩将来长大了吃亏,所以养育女孩的时候可能更加喜欢朝着比较开放、奔放、有力量这样的方向去走;而男孩子更多的是,妈妈养了个男孩,喜欢把孩子搂在怀里,因为一个小肉肉搂在怀里是又柔软又舒服又温暖,直到孩子很大了。如果把孩子一直搂在怀里,孩子就变得很柔弱。
 
就是我们在幼儿园里来观察,发现如果这个群体里有一个像池亦洋这样强劲的、有力量的男孩,成天带着男孩子爬树、爬山、奔跑,玩一些军事游戏,这些孩子会因为领袖气质而被带领得更加有力量和成熟。感觉那时那些四岁的孩子比现在的孩子好像大了两岁,所以那些孩子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那么同样的两个幼儿园园区,另外的一个园区男孩中就没有一个像池亦洋那样有力量的,能够带着男孩子去奔跑、去玩男孩子游戏的,这个群体中的男孩就显得比较阴柔。

当然了,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样性格的人都能找到爱他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生存的机会。因为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需求,有多少种需求,就有多少种行业,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孩子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的。

如果你生了一个内向的孩子,那你想想这个孩子是怎么出生的呢?肯定是一个内向的爹或者内向的妈吧,或者内向的爷爷、内向的奶奶等。他们内向了,他们也养家糊口了,他们也结婚了,他们还生了孩子,所以你总结一下你怕什么呢。孩子内向,内向又怎么样呢?但是内向不等于没有力量。如何给孩子心理力量,这是家长要学习的要学会的。

另外,在孩子群体中真的有一个像池亦洋这样的男孩,经过一年两年把所有的男孩带得这样的开放、阳光、正直、有体力(因为儿童的体力使得他们更加有自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池亦洋真的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且,奇怪的是,池亦洋所在的这个班里边,男生特别像男生,女生就特别像女生了。那么相反如果班里男生不像男生,女生就特别像男生,特别奇怪。这个问题,我想大家还是要从人类学的角度去了解一下。

所以,你说你的孩子七岁了,还很黏妈妈。其实,不是孩子黏妈妈,那是大人黏孩子,你要好好去反思自己。

07

男孩叛逆期如何度过

@全国观众分享群 钧建:想问池妈如何陪男孩度过叛逆期?
 
池妈大家都会发现,大概十四五岁,甚至更早可能12岁开始,孩子们开始不太听你的话,比较有主意。你越说什么,他们越想反着干,或者是开始跟你很少交流,经常出去或者经常看手机跟同学交流。

我们那个时候是可以正视池亦洋的这个阶段,很理解他在这个阶段的一些行为,也很尊重他。但当我们发现,他的一些叛逆行为开始影响到我们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就会给他提出来,他做的这件事可能会伤害到我们。我们直接表达我们因为他叛逆的这个行为而受到的一些伤害,我们会跟他说。
 
其实,我觉得反过来说,就是孩子在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各种行为的发生,实际上跟他在小的时候我们如何陪伴他,是非常有关系的

当孩子小的时候,你有足够的陪伴,有足够的跟他一起去玩,跟他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这么多年下来,每年的陪伴、沟通,每次心里的交流,并且是当他越来越大,你越来越尊重他,只要没有任何互相伤害影响的情况下,你越来越尊重他,给他一定空间的话,我觉得我们通常认为的孩子的叛逆期应该是不存在的。
 
对于我们来说,池亦洋可能不是很叛逆,他其实是什么事儿都会跟我们说,我们也会尽量地经常在一起沟通。比如说我们会分享我们最近的一些心里的事儿,不开心的事儿,开心的事儿,工作上的困难······

我们像一个平等的、对待朋友一样去沟通,他也愿意敞开地跟我们说。比如他有女朋友的事情,我们很欢迎这个女孩到我们家做客、吃饭、一起看电影。他觉得没有什么不可以跟我们说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他的叛逆并不是很叛逆。

他在这段时间是会有发脾气,这可能对我们的关系稍微有点影响。我觉得每个人有脾气都是很正常的,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你就是会这样表达。所以,我静下心来想,他这样的行为其实也存在在我身上,那为什么我不能给他一点自由的空间呢?

当我能理解他的时候,好,你生气了,行,那你需要安静,我也需要安静。等我们冷静下来,再来沟通刚才的事情,我们找到这件事情的问题出在哪儿,我们和平地去解决。以后希望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来伤害我们的关系和我们的感情,这样就OK了。
 
我是觉得他知道我们爱他,我们也经常地表达爱他,所以他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很叛逆,真的。还有就是当孩子越来越大的时候,你要适当给他宽容的一个环境,并且要很尊重他,就能更好地度过这个叛逆期。

 

08

妈妈如何成为孩子的朋友

@全国观众分享群 Honey:请问如何能充分get到孩子的想法呢?如何成为朋友式的妈妈?我希望我的儿子是可以跟我分享各种心事的,但是又想让他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成为以后的妈宝男。

想问下老师,日常应该如何培养既暖又有自己原则和处事能力的孩子?如何培养一个内心充满爱又能给予身边人爱的男孩子呢?
 
池妈:我来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能够知道孩子的想法,怎么能跟他成为朋友呢?

我觉得,首先我没有拿我是妈妈的身份来跟他沟通。我经常会跟他像朋友一样地沟通、游戏和玩耍,包括我会在他面前有时自嘲一下,我们会开玩笑,我会说我在他同样年龄会做的一些糗事,所以他就很容易地拿我当他的伙伴,成为朋友。
 
当你跟他成为朋友的时候,他就会跟你分享他现在的想法。另外我觉得想让他说出想法儿,首先你要说出你在这件事情上的想法。你可以先分享你的,然后跟他说我分享完我的了,你是怎么想的。
 
有时候我上班回来或者是跟朋友出去回来,我会跟池亦洋分享我今天都干嘛了,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包括工作的困难、工作的开心,工作上有一些事情我是怎么处理的,都会跟他说。这样他就会在每一次我分享之后,感受到我在每件事上是如何去做到。

爸爸也是这样,会让池亦洋听很多我们在处理各样事情的方法、心理过程以及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然后,他自己去分析和感受。我觉得将来对他的处理事情的能力会有一些帮助。但是我们不能左右他将来处理事情是要这样处理,还是那样处理,我们没必要刻意地限制孩子要像我们一样,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得要跟我们一样。他毕竟是一个个体,他将来如何去处理,这是他自己的事情,你要给他留空间
 
举个例子,其实电影里你们就可以看到,当爸爸在跟他说谈女朋友的事情,这个是每一次看电影大家都会笑场的点。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看了这部电影,如果看了,一定印象比较深刻,因为爸爸当时说了一句,“你看我后来足球踢得不够好,就是因为跟妈妈谈恋爱”。我们就是拿了自己的例子,来引导他、告诉他、提醒他,剩下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考虑,自己去想。

所以怎么能让孩子有自主性地去处理一些事情,我们是给他一些提醒,给他一些我们是如何去做的,也给他时间和机会去思考,对于这样的事情他觉得应该怎样处理。

或者我们一起坐下来讨论家里发生的一些事情,我说我的想法,我怎么处理;爸爸说爸爸的想法,爸爸怎么处理;弟弟说弟弟的想法,弟弟怎么处理;他可以说他的想法,怎么处理;然后我们再分别讨论每个人的想法,哪些更好,哪些不好。开家庭会议,我觉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大家互相学习将来处理事情的方式。
 
妈妈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特别好,特别完美,特别照自己想要的那样的男人去塑造他的样子。但是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有他成长的轨迹,我们不要刻意地要求和希望他做成什么样。有时候我们的希望越大,有可能会失望越大

没必要想太多:希望他成为一个男子汉,希望他成为一个像池亦洋这样的男孩,希望他成为一个什么,什么,什么······不要想出来一个框框,让他发展成那样。
 
其实在我家,哥哥是一个很外向、很阳光、很man的一个爱运动的男孩,就是电影里你们看到的打橄榄球的一个男孩,而弟弟我发现天生他就是一个很安静、很内秀、很敏感、很知道关心人,很细腻的、安静的一个男孩。我觉得没必要让他俩非得一样,他怎样自然地发展,只要他开心快乐,人格发展健康、正常就好了。


09

孩子调皮捣蛋、成绩不好怎么办

@全国观众分享群 赵静: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将孩子送去芭学园上学?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成绩不好,是怎么解决焦虑的?
 
池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当初送孩子去芭学园,最开始是爸爸看到了大李老师的书《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我印象当中是这个。然后爸爸就一直觉得大李老师的这个教育理念,包括她的想法是特别的好。而我由于自己是做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我知道在普通的幼儿园教育中,一名幼儿老师带着全班40个孩子来进行教学时,完全没法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的发展。所以,我当我们发现池亦洋就是很不开心、快乐的时候,我们决定送他去大李老师的幼儿园。
 
面对调皮捣蛋、成绩不好,怎么解决这个焦虑?我觉得其实焦虑存在是很正常的事情。首先,要正常面对焦虑,然后我们重点要放在不是焦虑,而是我们如何解决调皮捣蛋和成绩不好上。调皮捣蛋可能有很多种方式,我觉得这个可能需要大李老师来说一下,对待调皮捣蛋是怎么处理的。

成绩不好,首先要分析这个成绩不好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我们有针对性地去处理。那比如说,池亦洋成绩不好,我能看到他真的努力了,但他真的不是这种文化学习型的孩子,所以我们首先是接受接纳,给他鼓励,告诉他老师对他要求严格是对他好。

我们也尽量地去帮助他完成现在必须完成的作业,而且要让他知道这个是他的任务,是他的学习。像我们做工作一样,这就是我的任务,我必须要完成。

让他接受,然后鼓励他尽量地努力,并且能够看到他确实是努力去完成了,如果学习成绩还是目前这样的话,你也不用太焦虑吧。用一种接纳的情绪来对待他,可能会更好地帮助他在学习上的困难。如果我们就是焦虑,真的会把这种焦虑传染给他,他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学校和家里双重压力的话,他会更辛苦、更难。所以,我们尽量排解一下自己的焦虑,不要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吧。

10

孩子入园有焦虑


@全国观众分享群 蓝眼睛格格巫&净静: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周开始有分离焦虑,哭到吐,如何缓解及帮助他?


我家孩子,男孩,三岁七个月,入园一个半月,因为哭闹,老师体罚孩子站在教室门外。现在孩子对幼儿园害怕不愿意去。每天孩子和我都很焦虑,我考虑转园,想请教老师,这个时期如何跟孩子交流呢?再入园该怎么帮助孩子呢?谢谢。
 
大李老师:孩子在六岁之前是非常需要保护的,就像我们要种一棵大树,这棵大树的小苗刚刚长出来,非常柔弱。所以你给孩子选幼儿园,看看这个幼儿园是不是懂得爱孩子、尊重孩子。

如果他不懂得孩子、不爱孩子,对一个刚入园的孩子就用这种体罚的方式。孩子哭,在我们来说,孩子没有说不该哭的,也没有调皮捣蛋这个概念,就是孩子是不是需要帮助。那么老师如果是体罚孩子,刚入园的孩子哭就让他站在门口,这个幼儿园是不能上的。



⊙ 文字经编辑整理。感谢大象点映工作人员、提问观众、用心解答的池妈和大李老师。后续分享本次答疑交流的下篇,敬请关注。





 特别说明


12月份李跃儿芭学园培训如何报名?


点击此处看详情:“超级礼物”之全国教师培训


11月底-12月有初级/中级/高级/第二届教育研讨会,添加“跃儿学堂”微信咨询

                         

(添加请备注“培训+姓名”)


电话:18811347129(刘老师)

咨询时间:工作日9点-18点


电影《零零后》如何观看?


《零零后》的国内院线之旅还在继续。当地电影院找不到排片的观众,可以在“大象点映”微信公众号上发起点映,或者联系“大象点映”宣发人员申请进校园、社区和艺术空间放映。

发起《零零后》点映,请识别下方二维码



申请校园放映

请扫下方二维码联系



延展阅读:
为期2个月的全线学习 | 跃儿教育2019全国教师培训 · 高级班
全新升级 · 跃儿教育2019年第二届教育研讨会诚邀相聚
《零零后》北美首映,美国观众也从电影中看见自己



孩 子 是 脚,教 育 是 鞋

www.liyuee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