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WRI关于气候问题、海洋发展和电力低碳化的三篇文章值得研究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是全球各国政府和企业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引导经济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复苏战略的共识。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为此转发过IEA、IRENA等机构的相关报告。近来,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发布了3篇有关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涉及气候问题、海洋发展和中国电力低碳化的研究文章,值得学习。特转发供参考。
MichaelGaida@pixabay
后疫情时代的复苏 | 解决空气污染和气候问题的时刻到了!
从2008-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方案中可以看出,绿色复苏措施在某些情况下比其他传统刺激方案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经济增长。
文章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我们必须在识别创造就业机会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复苏方案的同时,建立全球抵御气候变化和其他危机的应对机制。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威胁倍增器,它提醒我们增强抵御能力的紧迫性。这种抵御能力不仅包括对流行病的适应能力,更包括对其他系统性风险,例如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被破坏的适应能力。
由于对石油和天然气业、航空业等高碳产业的潜在纾困,某些国家呼吁放宽环境法规。然而,我们不应当通过饮鸩止渴式的经济刺激方案加剧其他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全球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危机会造成每年700万人死亡。
截至2020年4月上旬,已有106个国家承诺在2020年增强气候行动力度。这些国家主要是中小型经济体,其中包括许多易受气候影响的发展中国家。令人遗憾的是,仅靠106个国家是无法实现人们所需的气候目标的,这些国家加在一起仅占全球排放量的17.8%。
现在是采取变革性气候行动的时刻了。以人为本的气候行动可以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具包容性和更具弹性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可以而且应当发挥带头作用。我们拥有做出必要转变的工具和解决方案,它们可以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以后可能的危机中使更多的人和经济体受益。
后疫情时代复苏 | 四大投资领域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
目前,海洋产业产值至少占全球GDP总量的3.5%,经合组织(OECD)预测,到2030年,海洋产业的产值还将翻一番。全球有30多亿人口依赖海洋为生,超过3.5亿个就业岗位与海洋有关。但新冠肺炎疫情对海洋经济构成严重威胁,包括旅游、航运、渔业的影响在加剧,生产力和产值出现下降,就业岗位流失严重。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健康的海洋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和效益,这对于实现可持续未来至关重要。
WRI的文章提到了几个改善海洋的同时发展经济的解决方案,且可满足“更具韧性重建”(Building Back Better)理念。
可持续海洋经济高级别小组(High Level Panel for a Sustainable Ocean Economy)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可持续海洋解决方案方面每投入1美元,将至少产生5美元的经济回报。在以下四个重要领域(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栖息地、扩大海上风电规模、推进国际航运业脱碳、增加以可持续方式采购的鱼肉蛋白质的产量)投资2万亿至3.7万亿美元,2020年至2050年产生的总收益将达到10.3万亿至26.5万亿美元,投资回报率高达400%至615%(以30年净利润为8.2万亿至22.8万亿美元计算)。
具体为:
1、在红树林保护和恢复方面每投资1美元就能产生3美元收益。
2、扩大海上风电产量方面,在全球海上风电领域每投资1美元,就能产生2至17美元收益。
3、推动国际航运业脱碳方面,每投资1美元,就能产生2至5美元回报。
4、在提高以可持续方式采购鱼肉蛋白质产量方面,每投资1美元,就能产生10美元收益。
后疫情时代丨任重道远的中国电力低碳化,未来可期!
作为经济风向标的电力行业,中国一季度发电量与GDP几乎同比率下降。伴随着复工复产,以及提振经济计划的实施,电力需求将回升,发电基础设施投资将增加。如何保障清洁能源装机的增大并尽可能发电,仍然是整个电力行业向低碳化目标迈进的关键。
“新基建”下煤电项目“开闸”与可再生能源项目“窘境”
2018年《关于煤电应急调峰储备电源管理的指导意见》下发之后,2019年有一批煤电项目被列为应急调峰储备电源并被移出2017年停建、缓建项目名单。据《全球能源监测》报道,从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中国煤电在10亿千瓦的基础上新增加了4300万千瓦装机,而此期间全球其余国家则共计减少了800万千瓦的煤电产能。
最近,多省出台新增风电、太阳能项目的预警,主要的原因就是消纳问题。2020年,所有参加竞价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都需要有电网的消纳意见,否则就无法参与竞价。平价项目可以享受优先安排消纳空间,但是也不是想建多少就建多少。部分省份的电网企业甚至要求分布式光伏到达100%自发自用才能批准并网。为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问题,湖南等六省发布关于风光储能相结合的行动方案,如果按照200万元/MWh单位投资配备储能,无疑又为可再生能源项目增添了不应承受、也无法承受之重。
同时,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成本下降相反的是,可再生能源其他的成本却在上升,包括土地成本、税费成本等。相较于几年前,新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土地成本越来越高,另外部分地方政府新增的一些类似资源费的地方型收费大幅拉高了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成本,也拖慢了去补贴的节奏。
图一:2018年中国电力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对比(来源:《2019能源数据》)
煤电对环境及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已成共识,从图一2018年中国电力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对比情况,不难看出煤电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中国西部是此次“新基建”下新煤电项目高企地区。
煤电项目不再是投资者追逐的好项目,其经济性早从2016年煤电产能过剩开始就大大折扣。
中国正在减少依赖传统基础设施来推动经济增长,而煤电项目无论从对环境和气候变化负面影响,还是其自身的差强人意的经济性,都预示着其难再辉煌的大势,日前全球200多家金融机构承诺不再投资煤电,也是最好的印证;因此去煤是电力结构绿色化低碳化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懈的努力
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无论从制造到应用,都已多年连续名列全球第一。即使由于疫情后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提振经济的“新基建”计划出台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展会面临对外投资和组件出口的新挑战,对内受制于煤电“开闸”带来的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老问题,但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转型和电力行业低碳化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举足轻重。
近期,政府再次启动就《能源法》的修订征求意见。此次《能源法》征求意见稿较2007年征求意见稿的版本除了对能源安全重要性、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减排等有了明显的关注,对新能源发展的定位有三大变化,如原国家气候中心主任李俊峰所总结的,包括承认能源的商品属性;明确清洁化、低碳化、数字化的潮流;强调能源的普遍服务。其中,“政府制定可再生能源比例目标的要求”、“电网企业应当扩大可再生能源配置范围”等议题的提出成为关注的焦点。
2018年,全国弃水、弃风、弃光电量达 1023亿 kWh,其中弃风弃光电量占到48%。弃掉的可再生能源电量相当于北京全年用电量。经济损失达 420亿元,浪费投资 482亿元。我们认为,希望通过能源法,用法律的形式把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能源基本政策、理念、方针、制度固定下来。
电力低碳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与化石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发电全生命周期环境及减排影响效益显著。更可以从长远拉动经济发展的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图二显示了能源低碳转型情景下,未来全球电力领域中可再生能源创造的就业岗位超过传统的化石能源的就业。而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已经为中国提供了几百万个就业岗位,且一直位居世界之首。
图二:能源低碳转型情景下未来全球电力行业中不同领域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来源:IRENA《全球可再生能源展望》)
除了特高压,“新基建”的其他重点领域,包括 5G基站、工业物联网(IOL)、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电站等,也为中国能源低碳化关键路径之一的提高电气化提供了新的业务领域,而与信息化、智能化有着更好融合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应用有着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的商业及投资机会。
IRENA首份《全球可再生能源展望》报告发布,脱碳可对短期经济复苏提供支持,同时创造具有韧性和包容性的经济和社会。后疫情时代,随着经济复苏计划陆续出台、新能源法的不断完善,电力低碳化发展既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拥有广阔的前景。CWEA
来源:WRI
https://wri.org.cn/blog/2020/07/The_Ocean_Panel_commissioned_a_first-ever_analysis
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未来相关参考
IPCC温升1.5°C报告下载
《如何加速煤炭退役:加速淘汰煤炭的可行性和公正性》
关注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
后台回复HTR15,下载本报告PDF版本。
参考 | 以色列能源转型:提前五年淘汰煤炭发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IRENA:《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议程报告》发布,投资可再生能源价值巨大(附下载)
重磅 | 美国传统能源巨头4000亿投入可再生能源和电网项目
IEA清洁能源转型峰会:应对全球能源和气候问题,这一天非常重要
IRENA报告:可再生能源是经济复苏关键要素,可提供4200万就业
特朗普也救不了美国煤电!任期内退役的煤电已超奥巴马第二个任期
下载|GEM报告《繁荣与衰落2020—追踪全球燃煤电厂开发》
落基山研究所报告 | 以零碳电气化为核心 打造中国可持续的未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