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领能源革命 探索共赢之路
——第三届长城·国际可再生能源论坛(2020)在河北张家口召开
12月1-2日,由张家口市人民政府主办,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等单位协办的第三届长城·国际可再生能源论坛(2020)在张家口市成功召开。
本届论坛以“智领能源革命、探索共赢之路”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学术机构以及知名企业的代表聚焦能源基础领域和前沿领域,围绕推动能源革命和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展开讨论。张家口市委书记回建,张家口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卫东,国务院原参事、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主席石定寰等出席本届论坛。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张涛,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4位绿色能源领域的院士,从碳中和目标出发,高屋建瓴地分析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观念、模式和技术创新构想,为观众描绘了一幅未来全球低碳发展图景。今年,我国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伟大而艰巨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在全国推进能源革命。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张家口市对我国全面推进经济、能源系统革命性变化有重要示范作用。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本届论坛的召开既是一个向世界讲述张家口故事,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窗口,同时也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和今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展望了新方向。大会开幕式上,张家口市委书记回建,国务院原参事、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主席石定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张涛,英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戴丹霓(视频参会)致辞。张家口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卫东主持。
回建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与会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介绍了张家口市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地级市的首位,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在总能源消费中占比30%。在绿电交易、氢能产业、柔性直流输电等13个领域位列全国第一。回建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张家口市会始终坚持开放思维、国际视野,推动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张家口打造成为可再生能源集聚发展的高地。 石定寰认为,张家口市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为全国各地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向世界展示出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未来,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除了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外,还需要开展更广泛的工作,包括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水平,通过构建智慧能源系统以实现各类能源间的平衡发展等。张涛表示,中国科学院作为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建议发起单位之一,会继续全力支持示范区的工作。目前,其已经在张家口部署了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太阳能跨季储热、100%可再生能源小镇等一系列示范工程类项目,并正按计划有序推进,预计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前全部投入运行,助力绿色奥运。戴丹霓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英国将着力推动经济的绿色复苏。中国和英国在能源领域始终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面对挑战,两国可以持续加强合作,创造出更加清洁更加绿色的星球。在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的院士专家高峰论坛上,欧阳明高等4位院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杨雷,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兼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婷,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波恩创新与技术中心主任道尔夫•吉伦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在未来“十四五”时期,以至于更长远时间内提供发展方向。【院士及专家的精彩报告将在整理后发布,敬请期待!】张涛院士提出了一种模拟自然生态循环过程的技术:液态阳光。其主要的目标是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搭建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桥梁;并提出了当前发展液态阳光的主要任务:兆瓦级固体聚合物电解水制氢系统、二氧化碳加氢制液体燃料千吨级中试和万吨级工业试验和氢燃料电池车及甲醇燃料电池电动车冬奥会示范等。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
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杜祥琬院士立足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分析当前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正处在逐步向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转型,实现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低碳化的阶段。“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增量主要靠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提供。在此期间,非水可再生能源行业要不断创新,占领新能源的战略制高点,做好自己,担当大任,赢得未来。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欧阳明高院士表示,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它不仅需要太阳能、风电等等,更需要氢能作为能源的载体和储能的方式来配合可再生能源形成真正的新能源体系。多年来,张家口一直在引领全国可再生能源方向的政策制定和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张家口在氢能等新能源载体的产业发展方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李灿院士详细分析了液态阳光的经济性,强调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电解水制氢生产能实现规模化、低能耗、高稳定性三者的统一。氢能和液态阳光,也就是甲醇,是新的储能形式,可以有效缓解部分地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难的问题,还提供了除特高压输电之外的另一种规模化输送能源的途径。杨雷指出碳中和不仅仅是大国担当,更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努力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是为了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最终激活更多的创新模式,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李婷介绍了中国2060碳中和目标下的零碳电力发展机遇。她指出,各国要想实现零碳,电力系统必须先行。据业内测算,电力系统的脱碳时间需早于2040年。应推动风电和光伏太阳能产业的不断发展,加之电力市场的深度改革,以加快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发电的替代。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波恩创新与技术中心主任道尔夫•吉伦道尔夫•吉伦展望了全球2050年能源转型的情况,为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全球各国需要围绕包括绿色氢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终端用户的电气化,能源效率的提升不断加大投入。同时,他认为可再生能源在化工、铝行业、船运、陆运等难以减排的行业将有机会发挥巨大的作用。作为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期,如何抓住机遇,通过技术和产业的持续变革,助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企业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本届论坛邀请了来自可再生能源领域以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家,共同探讨当前形势下行业发展的新思路。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凤阳
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凤阳在演讲中提出,为实现我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要遵循的几个原则,包括:第一,保持理性,把握历史的发展机遇。第二,坚持创新,提升全产业链的发展水平。第三,合作共赢,将行业发展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兼董事长助理侯玉菡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兼董事长助理侯玉菡认为,借用数字化力量,可再生能源产业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开发模式、金融模式,包括运营和电力市场的交易等模式都将会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改变而展开深度的调整和改善,最终形成一个多种能源融合发展的未来,而风电能够在其中的每一个应用场景下展现它的价值和美好。
氢能一向被视为全球能源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点路径之一。张家口市人民政府于去年发布了《氢能张家口建设规划 (2019-2035年)》,宣布将于2035年把张家口建成国际知名的氢能之都,将紧紧围绕氢能的生产制备、储存运输、基础设施、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示范应用六大领域,着力建设氢能城市的政策、产业和服务三大生态体系。对此,本届论坛特设“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邀请来自国内外专家分享各国氢能的发展案例,分析氢能的发展方向和机遇。当天下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可持续城市能源项目官员陈勇带来了报告《城市可再生能源的崛起:潜力、技术与规划模型》;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创新与技术中心可再生能源标准&市场部分析师弗朗西斯科·伯绍尔立足储能技术前沿,发布了《热储技术创新展望》;丹麦能源署顾问娜塔莎·阿马利亚·费格结合实例,发布了《基于三个地区的研究: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系统整合灵活举措》,在现场引起强烈反响。
12月2日上午,举办了“电力系统与储能和谐发展论坛”。储能产业近年来逐渐成为行业焦点,作为未来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撑,储能是“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与会嘉宾分析了储能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认为储能技术的产品化必须实现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并呼吁国内加紧建设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质量风险管理标准体系。
我国“新基建”概念提出后,为电力行业和能源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多启发。在“电力新基建及能源互联网论坛”上,嘉宾各抒己见,探讨新兴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深度融合后,中国乃至世界能源的前景。未来必将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以电力为中心的,结构优、效率高、安全有保障、成本可接受、服务高品质的智慧能源系统。
为期两天的第三届长城·国际可再生能源论坛落下帷幕,期待明年再次相约河北,相聚张家口!CWEA
《中国风电产业地图2019》
一册在手,产业发展数据全掌握!
风电企业和机构购买,敬请联络:
刘晓旭
电话:010-59796665-3501
邮件:cmliuxx@cwea.org.cn
《中国风电产业地图》2018尚有少量库存,
与2019打包购买可享8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