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色列 | 纷飞战火后,这个国人不太熟悉的国家交出了教育的亮眼答卷!

零零 榴莲EDU 2022-11-30



在国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这几年,世界上还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曾经战火纷飞的国家,现如今有了一张新名片——人均创业密度世界第一,它就是以色列。榴莲教育(ID:liulianjiaoyu)零零感受到的震撼应该和北大教授周其仁差不多的。



以下是周其仁教授以“一个经济学人眼里的未来”为主题讲话的摘录。

前年去了以色列,很受刺激。以色列的国土面积比北京市还小,仅1.2 万平方公里(实际控制约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00 万。自然资源条件极差,说是“流淌着奶和蜂蜜的地方”,实际上一半国土是沙漠,1/3 的国土面积降雨量每年只有50 毫米,根本不适合居住。但这个国家靠人力资本,靠科技创新。我们在以色列看到的每一颗植物,都利用了滴灌技术。那是以色列人发明的技术,结果就成了“欧洲菜果厨房”,出口蔬菜、瓜果,还出口淡水和海水淡化技术。以色列农业养活的人口,建国以来翻了上百倍,靠的就是创新。它拥有7000 家初创公司,是除美国、中国之外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最多的国家,拥有比美国、欧洲还高的人均创投资本。这些公司密集分布在特拉维夫和海法,美国硅谷很多神乎其神的产品,最关键的技术有很多是在这里开发的。硅谷每家大公司都在特拉维夫设研发中心。以色列没有很大的国内市场,也难以大规模制造产品出口,所以就发展高精尖技术。他们的高科技部门贡献了以色列出口的50%、就业的10%,2014 年以色列人均产出3.5 万美元。这么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能做到这样实在是让人惊叹。

相对人口只有八百万的以色列来说,平均每天都有一到两家新公司诞生。以色列是人均学者最多的国家,全世界三百家跨国企业在此成立研发中心。比如苹果、三星、微软和谷歌等大公司,都去以色列争相购买具有潜力的发明或者产品。


时代杂志把耶路撒冷评为全球五大新兴创业城市之一。



创新产业的蓬勃发展,人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


以色列人非常喜欢看书,同比而言,中国人均每年看书4.35本,韩国人均11本,日本40本,以色列多达64本,因为他们觉得知识的获取非常重要。




联合国对世界500强企业家进行调查发现,日本企业家平均一年读书50本,中国企业家一年读书0.5本,相差100倍。


从国家层面,以色列对于教育的经费投入仅次于军事,占比国家财政预算的的百分之十。他们要培养的是开放思考、不怕失败、想做就做和关怀世界的学生。下面跟随榴莲教育(ID:liulianjiaoyu)零零来看看以色列是怎样培养具有这些素质的学生的。


幼儿园

位于以色列第七大城市的贝尔谢巴,有一所科学幼儿园。它是由多家创业公司和科学基金会投资建立和管理的,旨在把以色列的科学教育更往下扎根。


这个幼儿园的负责人说:科学知识不是教给孩子们学的,而是在玩中潜移默化的,好奇心越早呵护越好。


随心所欲地玩,或者跟着老师做科学小实验,在动手时不知不觉被启发,进而有兴趣学习。这里没有强迫,没有非要怎样,小朋友都很开心。还有小孩主动拿出了自己设计的机器人来讲解。



副市长说:他们玩乐高积木、玩机器人、看小鸟、看叶子落下,都是在做科学研究,因为他们观察,得出结论,问问题,这些都是科研的态度。所以我们真的把玩和热情、好奇心融合在一起,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非常重要的工具。而这一理念将贯穿到整个求学阶段。



而让榴莲教育(ID:liulianjiaoyu)零零印象最深刻的是以色列的教室都很吵。想说就说想爬就爬,没有一刻是安静的。


老师允许孩子在混乱中争吵、成长,因为这种互动和摩擦,都是训练群体意识,却又独立思考的最佳机会。这是非常出名的Havruta学习法,这个词是希伯来语,本意是伙伴、朋友的意思。这种学习法通常两三个人一个小组,通过提问、回答、讨论来研究、学习某个问题。犹太家长和老师都鼓励孩子问问题、辩论、找出解决的办法。


中小学成绩差和诺贝尔奖多

这样开放的训练也延续到小学。甚至有学校做了非常大胆的创新尝试。学生没有固定的桌子和椅子,他们可以到处换位子,而课桌是等腰梯形形状的,随时可以拼成不同人数的小组,便于讨论



不仅如此,他们还把两间教室打通,两个班的学生可以一起上课。这是一种正在探索中的全新做法。大教室这边正在上数学,而那边已经开始自由活动了,是不是无法想象?


而班级里的两位老师,有时候可以各自上课,有时候还能合作教学,学生们互动交流。在这样的吵闹环境中,学生到底是在上课,还是在玩,以色列老师估计也不太清楚吧。因为不管什么时候,孩子们都在尖叫。


我们感觉在这种环境中当老师,真是太辛苦了,但是以色列老师却乐此不疲。因为他们认为,学生只要有问题或者认为哪里错了,就该马上说出来,老师也可能讲错,而且思维方式不止一种。


他们希望学生不要把他们当老师,而是当朋友,同时又尊重他们。这应该是最难的了。也许大家会觉得很奇怪,那么注意力分散了老师怎么处理呢?在以色列,老师认为思辨更重要。


幼儿教育重视启蒙,小学中学重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问问题。也许正因为学校太过自由开放,所以以色列孩子在国际大考中成绩平平。在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排名中,以色列名不见经传。


但是奇怪的是,以色列加上移民的犹太民族,只占世界人口的0.2%,却诞生了162位诺贝尔奖得主,占诺奖有史以来的五分之一。难道中小学表现不出色,长大会突然变聪明吗?


巴菲特曾经说过:你要去中东找石油,可以直接跳过以色列,但是你如果想去找人才,一定要从以色列下手。过去的二十年,以色列诞生了十位诺贝尔奖得主。


这个犹太民族总人口只有1000多万,除了得诺贝尔奖,他们也很会做生意。耳熟能详的有商界奇才:卡耐基、扎克伯格,科学家有爱因斯坦、冯·卡门、普朗克,艺术家有毕加索,电影界有斯皮尔伯格、卓别林等。经济和科学是犹太人的强项。



为什么人口这么少的民族,却能拥有这么多的诺奖得主?科学家一致认为,教育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色列鼓励孩子从游戏中快乐学习,鼓励在群体中质疑辩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通才的培养,所以义务教育5至18岁免收学费。


而对于教育如此的重视,来源于他们苦难的历史和深深的危机感。记得零零从小看新闻联播,提到以色列,都是巴以冲突、战火纷飞、人民流离失所。


现在,在和平年代,以色列的每个大型公共空间都还必须要建空袭避难所,在这样的忧患意识下,国家要富强,人才是最有利的资源,所以他们非常重视精英人才的培养。


 天才培养

以色列有一套非常系统的精英培养机制。


每年开学前,全国年满八岁的儿童都要进行智力测试,从中鉴别出大约15%智商高于同龄人的孩子进入复试,再选出7%最有才华的学生。


除此之外,还要面试。他们会重点考察学生是否有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是否有闪亮求知的眼神。


另外还有学生和老师的共同面试,相当于双向选择,看看学校、环境、教师讲话的方式和校纪校规是否适合学生。


如果是公立学校,则每个年级都有一个天才特色班,或者也有家长让自己智力出众的孩子去读专收天才学生的特殊学校。




以色列卓越教育中心就是一所天才特殊学校,开设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老师在数理学科教学上就更重视启发和实际操作。他们认为,很多东西学生已经会了,所以老师的教学是不同的,主要是启发学生思考,而且是打破常规的思考。


这所学校的桌椅都是特制的,看起来不起眼,一套桌椅都要2300多块,因为桌椅安装有轮子,都可以随时随地移动,还能随时拼桌,都是为了方便自由辨论的教学。


而这里还有一个专门给高中生使用的科技中心,里面有一个特别的摄影棚,不是为了培养主播或者明星,而是要通过设备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精神、创造力和未来进入职场怎么使用这些器材的能力。



所以,以色列培养孩子进入职场的能力,早从高中就开始了。记得玻璃大王曹德旺说过一句话,刚毕业的大学生连传真都不会发,还创什么业啊?我们的条件和设施真是天壤之别。


投入这么多,是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当科学家呢?


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与意愿,重点培养天才孩子的意志力和认知能力,启发创新思维和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些天才学校还规定学生必须要住宿,一个房间住了六位同学。那是因为这些天才小孩在一般学校由于智商和情商水平严重失衡,与人相处总会感到很困难(具体参见《生活大爆炸》谢耳朵种种表现),现在都是一类的小孩在一起,就不会觉得自己奇怪了。


因为以色列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庭,孩子在18岁当兵前,和父母家人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较少父母会让孩子住宿。除非小孩愿意,而且有特殊专才,需要进行有规划的密集培养。不仅数理课程,音乐、绘画和艺术在以色列也强调专才培养。


 大学和科研机构

小学、初中、高中天才养成循序渐进,接着看看以色列的大学还有研究机构。以色列的维兹曼科学院,就被称为是以色列人才的大脑和一切的中心。


在1.1平方公里的院区中,积聚了2600位研究人员,有多达50个研究中心,分别是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化学生化和生物五大类别。


除了在各个领域内的研究,维兹曼科学院还负责天才学生的培养,让以色列的人才源源不断。他们要提供最高级别的物理和化学教育,这里有最顶尖的25位物理老师,900位天才学生,提供最好的设备和实验室。


这个中心每年有高达3亿美元的经费(没有我们清北多哈),早期主要来自于政府补助,近年来还包括捐款和国外企业的资助,当然还有授权技术转让的资金。总之以色列政府倾尽全力支持他们的科学家和研究员。


以色列相信,孩子求学的每个阶段,重视的方向都有所不同。首先快乐学习,启蒙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接着训练讨论、思辨、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高中大学则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要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


对人才进行培养,使得国家迅速崛起,以色列人引以为傲,它就像一颗钻石,小却坚硬。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以色列的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比如父母会问孩子,如果家里失火了,你会带走什么东西?


如果孩子说是钱财或者珠宝,以色列父母就会跟孩子说,你要带走智慧,因为智慧是谁都拿不走的。


如果孩子犯错打破了杯子,以色列爸妈首先不会责怪孩子,而是进行教育。比如问孩子:为什么杯子会往地上掉,不往空中飞呢?借此引出万有引力定律。



一位远嫁以色列的台湾妈妈,在台湾高雄认识了现在的以色列丈夫,为了爱情六年前嫁去以色列。


她接受的是完整的台湾教育,现在以色列的大学教中文,对于以色列人的教养孩子方式有一定观察。她学到的第一个经验就是大胆让孩子试错,从失败受伤中得到经验。


她举了个例子:小孩都喜欢去厨房,每次特别喜欢去拧燃气的开关。有一次锅里煮着粥,孩子还想摸。她就说,你知道这个很烫的,但是你如果非要摸,那你自己去试试吧。她把火关小后,小孩摸了下,知道烫了下次就不摸了。


然后就是放养。一般家长怕孩子摔倒,怕磕到头,而他们就让孩子随便玩。孩子磕磕碰碰,脚上、腿上摔了很多瘀青也没有关系。


但是放养却不是放任。原则性的事情比如不好好吃饭,或者玩手机,就绝不放任。四五岁的孩子阿宝一刻都停不下来,他们也不是骂孩子,而是沟通和说服。(台湾妈妈的视频审核不过,看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这位爸爸,他是怎样安抚生气了的女儿的。)



台湾妈妈感觉在台湾,父母怕孩子摔怕出意外,生怕出事。这对于她自己的性格也有影响,因为遇到事情会想很多,不敢行动。现在她就鼓励孩子去多试试看,不管喜不喜欢,都先试一下。


结语


习惯面对面沟通和勇于尝试,是以色列家长希望孩子养成的基本人格。而孩子带着这种个性进入校园,老师就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成熟的体系,一环扣一环的教育,使得这个面积只有2.5万平方公里、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迅速崛起,成为科技大国,跻身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之列。



Referenc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kMVsLldBMw
http://news.hexun.com/2018-11-15/195211116.html

https://m.youtube.com/watch?v=vpZkoHsf-54



你可能还愿意看:


原生家庭是无解魔咒?大时代下,我们都是“无名之辈”……

日本 | 从广州天价森林幼儿园说起,看看日本这所大山里的幼儿园!

新加坡 | 《摘金奇缘》热映,起底新加坡教育,比中国还残酷!

“请将投票权下调至16岁!"14岁英国男孩青年议会上信心满满! 完爆奇葩说!

来自湖南株洲!哈佛史上31岁最年轻华人教授!横扫一切锦鲤!

芬兰 | 辅导作业,中国中年老母内心永远的痛! 来看看芬兰吧!

美国 | Facebook扎克伯格怒赞的学校长这样!

加拿大“人肉桥”?你的孩子很可能正在经历校园欺凌……

美国|可能是史上最“奇葩”大学没错啦!



榴莲EDU(ID:liulianjiaoyu)是一个由一群热爱教育的小伙伴儿业余时间捯饬的公众号。成员有的是一直奋战在教学最前线的教育工作者,有的是心系子女教育的海归派,有的是虽已远离教育行业但心未远的前高校教师,有的是对现有教育体制不满仍在寻求更科学教育方法与理念的宝爸宝妈……我们都在榴莲圈,欢迎加入我们!请顺手关注点赞转发,一并感谢。




原创文章转载,请加微信:at52hz

投稿请邮件至:7896630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