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书单可以吃 | 乐趣菜
24.5° N, 98.5° E
世界是本书
Tue.Oct.19
如果书单可以吃
(原文《假期最后一天,一起看看法律人的书籍盛宴》,首发于无讼阅读。)
已经过去的那个悠长拥堵的假期,兔子侥幸躲过憋死或晕倒在高速上的厄运,窝在云南家里胡吃海喝,度日如秒。
无讼约稿法律人的假期书单,我脑海里一边搜寻,一边闪过柠檬撒撇、过手米线、小卷粉、炸洋芋、烤臭豆腐、牛干巴、胭脂果、炸皮子、手抓饭,一边想如果书单可以吃,那怎么个推荐法呢?
和吃东西一样,阅读也分场景、心境、上菜顺序……照着吃一顿美食的情境,分享一份在我有限的阅读中,觉得适合假期消化的书单。
书六本,按前菜、主菜、汤和甜点的顺序依次上,它们不一定是严肃的理论书籍,不一定是实用的业务技能,甚至一眼看上去与法律没多少关系。但这餐美味,可能有助于我们成为一个更通透的、更深远的、更有意思的法律人,当然,也仅仅是可能而已。
壹
前菜
《常识与通识》《乌合之众》
开餐最需要的是激活胃口,椅子还没坐热,就端上一大盘鸡来,是怎么也下不了筷的。
阿城的《常识与通识》,有调动你所有味蕾的绝好特质。这本书最早于99年出版,收录了十二篇随笔,它们共同的主题是“常识”。说是常识,但常识绝非人尽皆知。今天我们身处的一个时代悖论就在于,一方面知识爆炸,一方面常识匮乏。
书中讨论了一些常见的话题,比如思乡、爱情、艺术、鬼魂,用的却不是常见的文学手法,阿城用了生物学的视角和解释方法,别具一格。谈到思乡,多是愁肠百结近乡情怯,阿城却认为思乡就是思饮食,思饮食的过程,思饮食的气氛,为什么会思这些?因为蛋白酶在作怪。简单讲,思乡不是感情的事,而是生理上想念家乡的吃食。谈到爱情,则聊到自我压抑、文明和性的问题。所谓压抑是文明的产物(而非本能),所以孔子有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也有人认为,这本书用貌似科学的方式来讲常识,讲得一塌糊涂,有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之嫌。然而在我这里,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是个了不起的特质。十二篇随笔,形散而神聚,加之不期而至的幽默,无论你认可与否,阅读的胃口一定会就此打开。
如果说《常识与通识》是一道桂花冰酿小番茄,冰爽酸甜;那么《乌合之众》则像刀拍黄瓜,体量不大,却是前菜中的经典菜式。古斯塔夫·勒庞是法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在他一系列社会学著作中,本书影响最为深远。法学、社会学的入门书单中,常有本书帅气的身影。
《乌合之众》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但它精致地剖析了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联的命题:群体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群体、集体、民众都是大词,在我们惯常的分析框架中,大词容易沦为思考问题的终点,比如,这是国情使然,这是民众素质问题。似乎归结到一大帮人,这事就不必多言了,所谓法不责众也有这个意味。
假如你的胃口不满足于这种一锅炖的做法,那么《乌合之众》就是你的菜。在勒庞看来,群体有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行动逻辑,虽不以个人风格和个体意识为特征,但群体也会形成自己的观念和想象力。勒庞认为,群体心理呈现出三个显著的特征:低智力化、肆意妄为和急于行动。群体行动看似始于一个简单口号,有明确目标,但实际行动中却经常跑偏和失控。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公众讨论活跃的话语平台,大多倾向于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口号式观念,这便是群体的观念形成机制。
法律人天然具有参与社会讨论、社会治理的热情,且不论是否匹配相应的能力。用这道刀拍黄瓜,了解社会心理的形成机制,或许可以在一桌油腻中,留一口清新,持一份清醒。
贰
主菜
《学术与政治》《法律职业的精神》
该上主菜了。《学术与政治》是韦伯的两篇演说,不是难啃的大部头,却浓缩了韦伯当时作为德国知识界一名精神贵族式领袖的思想精华。
千万别被这四平八稳的老干部式书名吓倒,这本书其实像红酒香辣虾,用深刻的批判、敏锐的质疑,激发你继续大快朵颐的热情。
韦伯发表这两篇演说时,面临的精神危机和时代性问题是,那些“很健康的”理性主义、实验精神、利用和征服自然力的可能、人类现世的生活秩序、还有随之而来对进步的信仰,这一切已开始动摇。这个很要命,你能想象所有人都处于高速行驶的战车上时,有人怀疑这一切前进,质疑这所谓的专业化和理智化的过程,为精神世界被分割得七零八落而痛哭,为普适性的价值系统分崩离析而深深忧虑。
这是韦伯演说的时代背景。不难发现,我们今天面临极其相似的问题。在市民社会,随处可见庸俗享乐主义的泛滥,更让人失望的是,思想本身也丧失了自信,它已经没有勇气去说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还有意义。
这道红酒香辣虾重点不在于美味,而在于辣对味蕾带来的刺激,那种些许轻微的疼痛感,让人去想一些不实用,但深远的问题。比如,那些被我们称之为“进步”的东西,是否牺牲了人类的精神价值、尊贵和美。
说到精神价值,另一道主菜也关注这个内核,并且是法律这个行当的精神世界。
《法律职业的精神》以一种追本溯源的方式,讲述了法律这个古老的职业,在西方历史上三个重要时期——罗马时期、英格兰时期和美国时期的发展和历史进步。这本书像新疆大盘鸡,先吃鸡肉、再吃土豆、最后加入裤带宽的面条伴着酱汁,每个阶段都别具风味。
我们今天以之谋生的律师职业,最早是如何起源的?这个职业有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和精神内核?在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是什么让这个职业一直发展下来,而没有中途嗝屁消失不见?是这本墨绿色小书要探讨的问题。
罗伯特·N·威尔金用他的阐释告诉我们,法律本身既包括稳定的因素,也包括变化的因素,法律不是僵死的文字,而是充满生机的语言。这个职业中最优秀的成员,具有广泛的同情心,对同胞的目标和抱负极为关切,他们在周而复始的琐碎小事处理中,谋划着更美丽的前程,他们的教育和经验来自过去,但他们却影响着未来。
裤带面呲溜下肚,你是否和我一样,已被撩得热血沸腾?
叁
热汤
《何为良好生活》
一桌好饭中,通常把汤放在主菜前,俗语有言:饭前喝汤,苗条健康。而我的饮食习惯中,却喜欢吃完大菜再来一口热汤。
这个时刻,可谓吃最美好的状态——没有开吃之前的饥肠辘辘,没有吃完后的酒足饭饱,而是吃到三分之二左右的渐入佳境。一口热汤,让半饱的胃熨帖起来。《何为良好生活》就是这样一道温暖肠胃的热汤。
陈嘉映在书中通俗地探讨几个伦理学论题,如功利主义、事实与价值、知与行。这些论题像最不吸引人的食材,比如莲藕、排骨,但被功力上佳者煲为一锅热汤时,普通食材也有了馋人的香气。它吸引我们去诚实的思考“我该怎样生活”,以及“什么是良好的生活”这样朴素的论题。
这个论题古已有之,在亚里士多德时,便已提出“善好乃万物之所向”。本书的暖胃之处在于,不管前人讲过什么,讲得好不好,我们尽量诚实思考,尝试重新讲述,以自己的方式对经典命题作出回应。何为良好生活?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道有不同,从来没有唯一良好的生活理想,正如莲藕排骨汤不会只有一种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旨趣,“丈夫立身,各有本末”。
在我这里,哲思是最高的生活,就是想那些虚头八脑不实用的问题。你呢?
肆
甜点
《旁观者》
彼得·德鲁克的名字总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联系在一起,德鲁克在管理学领域的成就和影响,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在其与管理学有关的著作中。要让我说,《旁观者》更有意思。
这本书像一份饭后甜点,并且是我家乡别具特色又不多人所知的甜点——泡鲁达。西米、冰粉、新鲜椰丝、冰牛奶、面包干,融合为这份香甜冰爽的小众甜点(故意没贴图,自行摆渡)。
《旁观者》也一样,德鲁克用回忆录的方式记录了他所处的时代,在他身边,对他有影响的人物/ 人们。其中既有赫姆和吉妮亚这样当时维也纳的政府高级官员和女教育家,也有德鲁克的老奶奶这位送药给妓女的平凡老太太,他们都是有意思的人。
事实上,不是这些人有意思,而是在德鲁克看来,“从未认为哪个人特别无趣”。墨守成规的也好,传统的也罢,若谈起自己做的事,熟知的东西,或是兴趣所在,无不散发出一种特别的吸引力——每个人自此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
这是《旁观者》最清新的地方,全书所写一切,无不强调人的多变,多元以及独特之处。可不是嘛,每个人都是一口挖不完的深井冰/蛇精病,能如此感知每个人的特别之处,或许是德鲁克成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原因之一。在这本随笔中,我们能更生动的理解那教科书式的话语:管理的本质,是激发每一个人的善意和潜能。
写完才觉得,这个书单和法律人没多少关系,或许任何一个周末或闲适都可以翻开这一页。无需喜欢每个菜式,只要有一道让你觉得触动,并且因它愿意去品尝更多,就足够了。
《岛上书店》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兔子觉得,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有书就能喂饱。
往期精选/关联的菜
版权声明:文章系原创,转载应事先联系兔子取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清的菜园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一枚中龄法学女青年随笔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