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贵州实践》即将发布

法治指数与法治蓝皮书 法治指数 2023-06-28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获取更多

关于公开透明的意义认知,经历了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历程。从十多年前学者对阳光政府、知情权的鼓与呼,到有法可依以及上级年年要点三令五申,政府机关也知道了不公开不行,做不好可能要面临复议诉讼,再到现在政府机关也希望群众知道,通过公开畅通政民互动、打造良性政民关系。一步一步走来,一点一滴推进,积少成多而集腋成裘,政务公开的进步在不知不觉间已翻天覆地。公开是个好东西,已逐步成为政府、群众、司法机关的普遍共识。

贵州是全国各地推进政务公开的缩影。虽处于西南腹地,政务公开近年来着力甚巨而一以贯之,全面推进、创新和探索,其勇气值得嘉许、其做法值得总结、其经验值得总结。新时代背景下,中央对政务公开的定位前所未有之高。中办、国办2016年《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提出“公开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提出,“要把公开透明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公开促法治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等,更在中央文件中不厌其烦地反复提及。更进一步,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要空前高涨,贵州“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均离不开高质量政务公开的支撑。

2020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一方面,修改后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正式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进入收官之年。诸此种种,标志着中国阳光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突如其来的疫情,把世界各国都打了个措手不及。各国、各地的疫情防控表明,越是遮遮掩掩,越容易谣言满天飞,各种捕风捉影、揣测猜疑,严重损害国家公信力和社会安定和谐;而越是公开做得好,越有利于遏制疫情发展,越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渡难关的氛围,越有助于化解谣言稳定民心于无形。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虽然“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已入中央文件、入修改后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长期以来,政务公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关于公开的标准、深度,规定得较为笼统,申请人振振有词而行政机关左右为难,主动公开的边界、方式难以操作;一些政务新媒体或过于“正襟危坐”言语乏味,或成为“转发狂魔”,或不回应、慢回应“僵尸化”,或动辄得咎各种“神回复、乱回应”不一而足。对此,贵州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不是说说而已,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制度建设先行推进强化刚性约束,探索“双目录管理”源头管理,突出互动交流,着力保障体系建设…一轮轮“组合拳”打下来,贵州政务公开面貌焕然一新,公开效果全面开花。《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贵州实践》立足一线实践经验,使用一手数据材料,对近年来贵州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做法和探索,经验和创新进行了客观梳理和客观总结。在内容上较为全面、丰富和立体:既有各领域的做法,也有市州、县区的探索;既有经验创新的提炼总结,也有问题挑战的清醒剖析;既关注公开的内容、深度和边界,也研讨制度建设、平台管理、效果发挥、保障体系的完善,进而增强公开的可持续、高质量,避免人走茶凉,且不断增强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服务大局。具体内容不再更多剧透,各位看官可自行搜寻。

还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杀青之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的商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注册商标,受到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本书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冠以该注册商标的大作!相信今后此类实证研究主导、联结中央政策与地方操作,法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成果,必将越来越丰富。

真心希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贵州实践》帮助世界关注中国,帮助各界关注贵州,或来投资、或来旅游,或来看看政务公开的做法经验、探索创新,都想必是极好的。通过本书和后续推出的“透明度”系列成果,期望帮助理论研究者找到研究素材,帮助各地政府找到推进工作的方向,凝固更多公开共识,推广更多公开做法,形成各地、各领域政务公开你追我赶的良性互动格局。

现定于9月16日(周三)召开“中国政府透明度及政务公开研讨会(2020)”,发布2019年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结果,同步发布反映地方政务公开工作进展与成效的《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贵州实践》《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越秀实践》两本报告,并邀请部分地方、部门、司法机关代表交流政务公开工作成效。

敬请关注!


 


lawindex

WELCOME

TO SCAN

QR CODE


添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