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你在买上市公司的股票,上市公司在买信托!
近年来,强监管力度不减,虽然信托行业进入了转型发展的调整期,但上市公司对信托产品仍保持偏爱。7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开年至今,已有63家上市公司通过公司本身或控股参股公司购买了信托产品,合计认购金额高达174.22亿元。虽然“钱生钱”利用闲置资金购买信托产品通常被上市公司视为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最优方案,但也须警惕切勿在“买买买”中过度理财。
反观去年同期,彼时共有62家上市公司购买了信托产品,相较今年而言,虽然购买信托产品公司总量无明显变化,但认购信托产品金额差额却较为明显,去年同期62家上市公司认购信托产品金额为145.6亿元,比2021年同期少28.62亿元。就涉及的信托公司而言, 共涉及约30家信托公司,中融信托、华润信托、平安信托、五矿信托、云南信托等公司出现频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平安信托共计有36款产品被上市公司购买,中融信托、五矿信托等公司的信托产品获得至少6家上市公司选购。
“上市公司对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有利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经营业绩。”,信托产品被上市公司青睐的原因很多。从风险看,相对私募、资管产品,信托产品更加稳健;相对银行理财,信托产品收益更有优势;从资金运用来看,信托投资的范围更广,可以横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及实体产业。
作为“专业”级别的投资者,上市公司为何“狂买”信托产品?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在回应本报记者时解释称,上市公司买信托是基于收益高于银行理财,符合上市公司对高收益的需求。另外,“资管新规”之后,银行理财产品也要明确、实质地打破刚兑,这和信托一样,但对比而言,信托产品依旧收益较高,这是因为信托公司相比银行理财具有跨市场资产配置的灵活制度优势,只要风控到位,完全能实现预期收益率,在这方面银行理财的资金投向、收益保障方面就会有一定逊色。上市公司买信托产品主要还是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从产品收益的角度来看,近年来信托、银行理财等产品的收益持续下降,但与理财产品相比,信托产品的收益还是有较大的优势。从部分统计信息来看,以房地产类和消费金融类的非标产品为主,这是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无法做到的,非标产品的低风险和相对高收益是信托产品保持高吸引力的关键。
高收益、高盈利也将上市公司的目光自然而然的引向信托产品之上。对于理财目的,上市公司一般会在公告中提到,“通过适度的投资,可以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为公司和股东谋取更好的投资回报”“实现公司资产保值增值及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相比于结构性存款等理财产品,信托产品收益率明显要高。根据Wind梳理,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购买的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大多集中在5%-7%之间,漫步者购买的两款粤财信托的产品收益率较高,预计达到10%。相比之下,结构性存款预计最高收益率在5%左右。10%的高收益率应该不太可能,上述恒银科技认购的这款信托产品应该是浮动收益型的产品,比如股权投资形式的预期收益。浮动收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净值化产品,在标品信托里比较多;另一种是固定收益+比例的超额收益,这类收益安排在股权投资类产品比较多见。“信托理财具有资产独立、一站式解决跨市场投资、大多数产品配置稳健、同类产品收益率略高于银行理财、定制化快速便捷等特点。”信托人士表示,但高收益率也伴随高风险,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时需要注意产品风险匹配(特别是极端情况下风险控制手段和风险承受能力)、期限选择、自身流动性安排、合同特别条款等。展望后期,伴随信托市场风险的逐步释放,后期上市公司购买信托产品或会维持一定比例。信托人士预计,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上市公司后期购买信托产品规模会稳步提升,这是发展的红利,也是信托行业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