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的夜
前两天朋友邀请我去他家吃饭,我当即就拒绝了,我说“自闭小孩儿还是不参与了”直到今天去之前内心都还有些抗拒:为什么要去参加一个没有任何目的性又谁都不认识的人聚餐,但我还是把自己送过去了。
听说今天龙哥下厨。龙哥是谁?久仰大名,只知道是个女生,做饭很厉害。刚到的时候,一个人去天台待了一会儿,爬上房顶,看看云,很平静。天台还有个姑娘,看上去年纪很小,朋友介绍说这个是介绍说是龙哥的妹妹,我也就没有多想。
吃饭的时候龙哥说这是她女儿,上高一了。我当时就震惊了,在饭桌上的时候就可以感受得到这对母女之间的那种状态,真的就像姐妹一样,说话很随意,随便开玩笑,但是连接又很深,什么都可以去表达,也可以非常坦然的聊起她的爸爸(龙哥的前夫),朋友说“龙哥曾经掂着刀追了前夫两条街...”
看到同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尤其年龄还这么小,发自内心的佩服,回想我高中的时候还会因为父母的事在教室里失声痛哭。龙哥表面就是个弱女子,但实际性格刚烈(这个词可能用的不妥)真的是那种外表和内心非常不符的人。朋友说龙哥特别有力气,他拎不了的东西龙哥都可以。我还认识另外一个姑娘是这样子的,80 多斤,非常瘦弱,但很有力量,并且相当有毅力,所以我从她们身上看到的是母性的能量,“为母则刚”这句话一点不假。龙哥的手艺相当不错,吃饱喝足我们就上天台。
哦,对了,忘记介绍今天的人物了,朋友一家三口(他和爸爸妈妈生活在这里,我们叫叔叔阿姨);龙哥母女;阿远和女友(两位歌手);一位广东的姐姐(有一个五岁大的女儿);我,孑然一身。
我们聊起来结婚生子的事情,由于全场就我一个独身,于是我开始大肆发表感言:“我现在对于婚姻的态度就是不是“非要 ”或者“非不要”,有它很好,没有也行,就是一种自然、自在、自由的状态,我依然相信爱情,我依然憧憬婚姻,但是我也会过好自己。但是孩子我不考虑,先不说很多父母真的是为孩子操一辈子心,就算不是养到十八岁,也至少在孩子刚出生的几年要全身心投入,现在的我不愿意把我的时间精力,生命生活分享给另一个人。我知道这是个很自私的想法,但也就是我现在的想法,因为我还完全没有能力去做这样一件事。我只是去表达我当下最真实的想法。
叔叔是一个特别开明和开放的人,他会说婚姻这个东西有没有都可以,但孩子要有的,不然一个人老的时候真的很孤独,他给我讲身边朋友老丁克的亲身经历,分享如何可以不通过婚姻就可以有孩子的方式。告诉我人与人之间,亲情的那种连接是很重要的。
我当场就反驳说:我跟父母之间都很独立,平时也都没有在一起,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一个人在外面,对家的连接很少,对亲情很淡漠。叔叔说“在不在一起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连接的存在,一旦不存在了,就很不一样了”。话我是听进去了,但并不觉得怎样。
后面阿远上来唱歌,广东的姐姐最先点了一首张震岳的《再见》,我们就说“一上来就要说再见吗?”
我们还是把这首歌为开场曲。其实对于大理的人来讲,或者说对于在路上的人来讲,分别是一件再习以为常不过的事情,因为这是一个流动的地方,它始终都在流动,有人来也有人走。在路上这么多年,我也明白:有些分别真的就是最后一面了。但对现在的我而言,从前的那种难过,更多的变成了一种豁达、释然和祝福。
很快,又有一个特别的人要离开,我虽然嘴上说着赶紧走,但也许是用表面的淡定去压抑真正的情绪,但我也不愿意去探究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保持这种自我欺骗挺好。我们有很认真、很真诚地过好在一起的每一天,所以我们不应该怀着悲伤,而是感恩和祝福,就像歌里唱得那样轻松愉快。
阿远和朋友一起唱了《丢》,那是一首之前和另一个朋友阿东一起唱的,虽然不曾认识阿东,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但我想他会收到来自远方的想念吧。
叔叔为我们献唱了《东方之珠》,情绪饱满,叔叔说“唱歌一定要认真,一定要动情...”确实如此,音乐背后的感情是最重要的,就像我们对很多歌有感觉其实也是一种情绪或者是感情上的共鸣。
阿姨一直在忙前忙后,最后一个上桌,第一个下桌。不让我们帮忙收拾,说我们搞不好。我们在天台听歌,阿姨又是一个人在厨房忙着。我们派不同的人去一遍又一遍喊阿姨上来,结果人未到,切好的一盆子西瓜先到了。真的是“全天下妈妈都一个样”。
阿远和女朋友合作了他们相识的第一首歌《 wonderful tonight》,女生一开口感觉整个世界都浪漫了。
龙哥的女儿一开始还不愿意上去,结果一开口也是 hold 住全场。叔叔特别贴心地在旁边会帮女孩儿挺直腰背,展开胸腔,调整过坐姿的女孩儿果然更加放得开,手舞足蹈地唱起来。叔叔在一旁开心地拍手打节奏,像个孩子一样。
阿姨终于上来了,我们说让阿姨唱首歌,阿姨爽快地答应,一开口就飚高音,掌声越大,阿姨的嗓音就越高。朋友应该都没有听过妈妈这么纵情高歌,不禁发出感叹“我滴妈呀......
今晚天台的每一个人,每一首歌,每一个画面,每一个故事,让我对叔叔的那句话有了新的思考。因为我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份连接。
我想到我的妈妈也喜欢唱歌弹琴;我的姥姥也是那种“一天到晚在家里忙前忙后,不愿让我们搭把手的人”;我的爸爸,也会弹吉他唱歌。从前我们一大家子也会经常一起吃饭,后来舅舅一家搬去了苏州,大家各自忙碌起来,也就过年可以聚在一起,然而我两年都没有回家过年了。姥爷也因病常年卧床,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和我们一起围坐吃饭了......
我们家总体是那种比较沉闷的类型,大家都不太会表达。所以,我其实会羡慕这种特别活泼开朗的家庭,大家可以各种聊天开玩笑。
今天偶然刷到一个抖音,是一个爸爸问小朋友在妈妈肚子里的事情。
当爸爸问到说:你在里边想出来吗?小朋友就一直摇头,爸爸问:“就想在妈妈肚子里跟妈妈贴贴是吗?”小朋友连连点头说“想一直呆着一直呆着一直呆着”。视频最后的字幕说:“谢谢你选择我们做你的父母呀。”
我之前就知道婴儿与母体的那种连接是很特别的,那是一种真正“合一”的状态,但当脐带被剪断,我们便开始了终其一生的寻找,寻找那种“与人合一”的连接。
人与人之间需要这样的连接。就算我们再怎么说着自我独立,也始终会有一份情感的连接在。无论你需不需要,承不承认,它都会在。没有谁是单独存在着。
之所以我们可以一个人出走,可以一个人走夜路,就是因为有那么一份连接在,无论是强的连接也好,弱的连接也好,它无形,却从来没有断掉。
有时候我会说一些很冷漠的话,“我没有什么特别牵挂和留念的”,但其实是因为有的时候太过于想要证明自我而忽视了一些重要的东西的存在。
人与人的连接就好像是空气一样,你每天都生活在空气中,却从来没有感受过它,更不会感恩你拥有它,但当有一天这个东西没有了,你就会窒息。
愿我们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推 荐 阅 读
“你今天真好看”
相遇是缘分,再见才是朋友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你们27 岁你好|没车没房没男友,也没关系我当然向往爱与陪伴,但是我一个人也很好
(点击蓝色标题可以阅读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