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5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20平米精准防控!上海又提供了样本



精准!
简直是精准到破了吉尼斯纪录!
1月13日,上海新增2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随后,确诊病例的工作地静安区静安寺街道愚园路228号,被列为中风险地区。
按照惯例,既然是中风险地区,这个228号至少至少是一栋楼吧?
然鹅不是!
它只是一家奶茶店,面积仅20平方米。


这个奶茶店瞬间成为网红,成为全国知名度最高的奶茶店。

这个被称为中国最小的疫情中风险区,面积只有20平米!坐标在上海静安区,门牌号为愚园路228号。

奶茶店旁边的理发店、打印店、早餐摊,还是低风险地区,照常营业,不受影响。
这个全世界最小的疫区说明,上海疫情防控的颗粒度,已经到了以平米为单位了。

正是这种精准度,让上海的小商户们,都被尽可能地保护,不因疫情波动而濒临绝境。
要知道,这些小店很多是外地人在经营,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一点风吹草动就一刀切地都给封了,一家人的生计也就风雨飘摇。
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民众,善待底层。
奶茶店发文感谢



上海模式是否可借鉴?


一个中风险区面积划得这么小,出乎很多人的意外。


上海出现了疫情,上海以外的人可能会觉得整个上海都是风险区,否则上海的行程码为什么会带上星号?


但是住在上海的人,会觉得只有静安区才是风险区,静安区之外都平安无事。但静安区的人会说,只有这家奶茶店才是风险区,隔壁的桂林米粉都可以照常营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在中国,只有局部地区才偶尔会有病例,整体上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非常低。相比之下,疫情的影响才是巨大的。


在有的城市,只要发现1个病例,可能就会全城全员核酸检查,但在上海,自有新冠疫情以来,还没进行过全城全员检测。


在有的城市,如果出现类似的情况,如果不封城封区,至少也要封掉几条街。在上海,在去年11月出现疫情时,也封过感染者居住的小区。但是这一次,只是封了一家20平米的小店。


2021年8月3日,上海宣布将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华夏二路1500弄心圆西苑小区列为中风险地区,上海市其他区域均为低风险。


风险区精确到了20平方米,这到底是上海心太大,管得太松,还是精准防控?


很多人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处于居家隔离期的感染者,从家里到奶茶店,难道不会经过其他地方?奶茶店工作人员被感染了,又不是处于闭环管理,也会在上海流动,也会接触其他的人。


说好的时空伴随呢?


心圆西苑内有近5000名居民,被列为中风险地区封闭管理第一天,各类生活必需品的“运送”成为现场最繁忙的景象。有网友称,上海开创了划一个小区为中风险地区的先例,并摸索出了封闭小区后的就医、吃饭、外卖转运的安全模式。


有这些疑问是可以理解的。疫情已经折腾两年多了,很多时候,总感觉病毒是防不胜防,而有的时候,为了严防死守,不得不“宁可错关3000,不可放过1人”。但是,虽然严防死守能做到动态清零,但是疫情仍然此起彼伏。


动态清零,清零做到了动态,但似乎表明清不了零才是常态!尤其放眼全球,其实不管相信还是不相信,新冠病毒已经在这个星球扎根了。


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入境者最多的城市,上海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积累非常丰富的抗疫经验。此前上海在11月也出现过3个中风险区,但是感染的源头并非是海外直接入境的人员,反而是从国内其他省市到沪的人员。因为流调准确,封控及时,上海一直没出现较大面积的感染。


所以,我们可以相信上海的操作,是精准防控。当然,面对着强大的病毒,谁都不可能有100%的确定性。到底上海的精准防控是否会出现漏洞?未来的几天会有答案。



7天境外输入病例197例,全年输入病例3045人,上海是否能扛得住疫情压力?


对于境外入境人士,上海采取的是“14+7”的隔离措施,即集中隔离14天,居家隔离7天。在内地,这属于最短的隔离时间。相比之下,其他有的地方隔离时间长达“21+35”!


虽然隔离时间最短,但是之前上海都没有发生较大的疫情,其实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做得好,“14+7”隔离已经足够。要不是病毒的传染性太厉害,14天就已经够了。如果不是科学地看待隔离,而是盲目地追求万无一失,那么隔离一个月可能都不够。


但是,上海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根据国家卫健委和上海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截至1月13日,中国累计有境外输入病例11949人,其中自上海输入的病例就有3045人,占比为25.5%。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疫情期间承接了最多的航班,从1月7日至13日,在过去的一周里,上海的境外输入病例就有197例,这也导致了将近三十多个国外航班的熔断。


随着奥密克戎在全球带来的疫情海啸,输入中国的病例也越来越多。从1月7日至13日,在过去的一周里,上海的境外输入病例就有197例,比目前天津本土疫情的确诊病例数还多。


除了境外输入压力,因为流动人口太多,上海也不得不面对境内输入压力。在去年11月和12月出现了三次疫情,导致上海出现4个中风险区,直接原因都是自外省市的感染者。


面对疫情压力,上海并不是心大,甚至可以说是“如履薄冰,枕戈待旦”!上海也在调整抗疫措施,但目的是为了更有效、更精准地抗疫,尽量避免抗疫措施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比如说,因为出现了国际航班被污染并导致乘客感染的先例,上海增加了对国际航班消杀清洁的时间。


又比如,在这次疫情出现之后,上海也表示要加强对居家隔离的管理,减少出现疫情的风险。


上海,虽然零星出现了疫情,但应该是中国抗疫做得最好的城市,因为民众的生活基本不受影响!如果上海都扛不住疫情的压力,中国可能也无法扛住了。


上海的抗疫模式,也许是抗疫持久战的最佳模式。

一个城市的治理水平和市民文化特征,在有灾难的时候表现得特明显。
上海在这次疫情中,体现出的城市管理水平,真不愧“魔都”这个称号。
要知道,疫情发生以来,上海承担了中国多半国际航班和物流,可以说是为国挡毒。
但是,上海政府就硬是做到了“陶瓷店里抓老鼠”,准确定位老鼠,精准发现老鼠,精准歼灭老鼠。
就拿2021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发现病例,当时好多大V就迫不及待跳出开说上海神话终于破灭,必须马上全民核酸大检测。
但仅仅2天,上海就宣布疫情已经控制住,街市依然热闹,让一众大V们哑口无言。

那上海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为了做到这一点,上海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独特经验:
1、主动筛查。现在发现的病例,都是主动筛查发现了,而不是等到传播开去,再大规模去封堵。
2、闭环管理。一旦筛查发现病例,就快速处置,把防控主动权掌握在手中,去拉链条做一个闭环管理,既不盲目扩大范围,也不放走漏网之鱼。
3、精准处置。上海每次都能迅速锁定人群和范围,不人为扩大疫情管控的范围,对人群精细化区分后,不再过度外延。
正因为有了这些城市管理的内功,上海才有始终临危不惧、从容自信,社会生活一直保持张弛有度,市民工作生活尽可能不被干扰!

比起其他城市动辄全民核酸,上海在2020年11月8日到2021年12月17日,共发生9起疫情,隔离过的密接人员只有1400人,密接的密接人员5039人,核酸筛查只有43万人——
要知道,上海的常住人口有2487万,累计核酸筛查人员也就上海总人口的1.7%。

上海也从未对任何地区发布过歧视性准入政策,就算你那个地方,出现了零星的确认病例。
上海虹桥枢纽的防疫人员,总是在大声告诉你这里承认全国各地的健康码,让你快速通过……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虽然很多年轻人偶尔吐槽要逃离北上广,一线城市压力大,但说了这么多年,还是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拼命往一线城市挤。
就是这样的关键时刻才凸显出来,大城市的城市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真的很让人心安。
来源:财闻要鉴等


荐读>>>  马云与王健林1亿赌约败局已定! 张文宏"被隔离”?静安怎么了? 华为有多讨厌拼多多? 联想事件太诡异!新华社先"赞”后删! 可怕!打过辉瑞疫苗的,更容易感染奥密克戎 华为"输了”?中国第一民企"易主”! 前财政部长质疑5G:对个人没有意义! 无需EUV光刻机!中芯国际可做到5nm 外媒:中国芯片自主将加深全球不安 立志造芯的倪光南捐光8万美元:当时可买80个四合院!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被正式起诉! 发现漏洞先向外国报告?阿里云被工信部暂停合作 想不到:薇娅的背后竟是联想和马云?! 倪光南院士的"道歉信”极尽卑微,让人悲愤! "落魄”院士倪光南,见人就说"芯片!芯片!”…… 中国首创!全球第一款存算一体芯片!来了! 中国科大研制出太空"金钟罩” 联想沉默:一张资本巨网正扑向司马南…… 美舰穿航台湾海峡!我军与外机空中对峙超2小时将其逼退! 炮轰联想:胡锡进挺司马南? 联想遭大V拷问:国有资产被贱卖 罕见!内蒙古"雷打雪”! 激动人心!2米高巨型稻成功!袁隆平梦想成真! 25倍音速!我国神秘天地往返飞行器"泄露”! 曹德旺是如何收拾美国"黑恶势力”的? 科技部征集"颠覆性技术研发方向”:哪些技术会改变世界? 鸿蒙遭大厂APP"反优化”? 马斯克的"星链”:即将干翻传统电信运营商 滴滴遭"团灭”! 一堆科普大V已沦为"内奸”! 芯片或在中国超越摩尔定律! 偷拍太疯狂:四部门重拳出击! 日本的"中国高铁时刻图"火了! 中国高铁急刹车! 偷拍黑产链曝光 不可思议:一家日本味精公司,卡住了全世界芯片的脖子 清华大学爆巨大丑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