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大流行和中美关系紧张导致向外发展受阻,中国经济朝内向型转变
图 路透/Carlos Garcia Rawlins
中国的改革派希望,新经济模式能够带来加快改革的机遇,刺激国内需求并解决结构性难题。新经济模式预计将是下个月中共中央委员会会议的关键议题。决策层内部人士称,中国在10月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将讨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此次会议预计将把相关政策纳入下一个经济发展五年规划中。国家主席在5月提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双循环”战略,中国将主要依赖“内循环”,即生产、供应和消费的内部循环。而“内循环”将得到“外循环”的支撑,也就是中国进一步与全球经济融合,并向更多外国产品、资本和投资开放。本次会议将聚焦于2021年开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双循环)将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执行起来肯定会有难度,”一名政策消息知情人士称。在新战略的指导下,包括供给侧改革、推进城镇化和创新等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的主线,料将推进到下一个层次,细节将在明年两会时公布。有关该计划本身的细节公开的不多,但经济学家和智库正提出各种改革,他们认为,这些改革对于促进经济更自力更生以及建立长期增长动力而言至关重要。政府顾问呼吁中国加快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这是其打造一个高度城市化、由消费者驱动经济的关键障碍,并呼吁解决令支出承压的巨大贫富差距。他们说,改革庞大的国有企业将帮助解决深层次的经济扭曲问题,并有助为困境中的民营企业营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如果我们不能做好改革工作,内循环就无法启动,”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政府顾问称。8月24日与中国经济社会领域专家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承诺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并重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长期承诺。的确,实现经济再平衡,增加对消费者支出的依赖,减少对低效投资和动荡出口的依赖,这一直是过去10年的关键政策目标。但很多中国顾问和经济学家对近年来的改革步伐感到失望,因为政府一心求稳,先挑容易的事来做,推迟了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的,实施起来会较为痛苦的全面深化改革措施。“如果我们想要依靠内循环,我们必须推行改革,释放增长潜力,”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表示。尽管经济转型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分析师表示,要帮助中国避免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即经济停滞在中等收入水平,还需要进一步转型。主要障碍是来自技术先进国家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经济体的日益激烈的竞争。决策层内部人士表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必须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才能成为高收入国家。但受新冠疫情危机影响,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至1976年来最低水平。“未来五年是绕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作为一个大国,依靠外需不现实,我们应该加强国内供应链的稳定性,推动转型,向价值链高端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