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鸡公碗才是TVB的灵魂?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关于香港TVB电视台,总有一些有意思的梗围绕着它们。
比如一句万年不变的台词:
比如一套万年不变的服装:
有些梗当然很有意思,但有些有关TVB的梗,完全就是错误的。
比如我昨天上网冲浪的时候,就看到一条热搜:
这条热搜讲的是,TVB的一些道具都是重复再用,一用就是30年。
其中举的例子,就是这个频繁出现在各种TVB电视剧中的「祖传鸡公碗」:
只见这个碗其貌不扬,唯一的亮点就是碗上的那只炯炯有神的「公鸡」。
从83年的《射雕英雄传》:
到2012年的《大太监》。
鸡公碗已然成为了TVB剧的常客。
但TVB真的30年都在用同一个鸡公碗吗?
真的节俭到这个地步吗?
我觉得不可能。
虽然TVB确实是出了名的穷,但也不至于一个碗用30年吧。
而且这碗可是要放进嘴里,这要是演员知道是30年的老古董,那不得当场把TVB给扬喽。
事实上,这个谣言大概在12年的时候,就有了。
当时还是暴走漫画流行的年代。
有人把TVB30年来出现鸡公碗的镜头都截下来,取名为“TVB第一道具的前世今生”:
第一个总结出「祖传鸡公碗」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
TVB三十年都在用鸡公碗,并不是因为这个碗是祖传的。
而是因为,鸡公碗在香港乃至整个广东地区,非常常见!
既然鸡公碗到处都是,那TVB拿它来拍戏,不就很正常了嘛。
像佘诗曼吃个面
都是用鸡公碗吃的:
黄宗泽聚餐
也是用鸡公碗吃的:
甚至连我家都有鸡公碗!
就很普遍有没有!
鸡公碗源远流长,制作始于明代,是贵族的珍品,清朝以后,才在民间普及。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鸡公碗一毛钱一个,广东和闽南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鸡公碗便宜,可与鸡公碗同源的“鸡缸杯”的价格就不一样了。
同样是有鸡,2014年,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拍出了2.8亿港元的天价。
相比之下,鸡公碗就接地气多了。
在农业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公鸡是人们生活的闹钟,提醒开始一天的劳作。
因此鸡公碗又叫“起家碗”,代表发家致富的愿望。
除此以外,碗上的公鸡也代表旺,有家庭兴旺的意涵。
而碗上的“花”则代表花开富贵。
这些碗上的元素,也寄托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鸡公碗在广东一带大受欢迎,自然也就流传到了香港。
如果你在60年代去香港大排档、路边摊吃白粥,那一定是用鸡公碗装的。
正因为它是一个很平民化的东西,也有很多集体回忆在其中:
所以在TVB的古装戏、民初戏,在一些反映平民生活的场景里,用鸡公碗作为道具就再合适不过了。
但宫廷戏就很少用,毕竟它不是一个贵族用的东西。
并非TVB一家在使用鸡公碗。
在擅长刻画底层人民生活的周星驰镜头下,鸡公碗更是常客中的常客。
《赌侠》
《功夫》
《食神》
《大内密探零零发》
周星驰的前经纪人、多年合作伙伴田启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鸡公碗是星爷的“吉祥物”,基本上有这只碗出现的电影,票房和口碑都很好。
不知道为什么,用鸡公碗装的美味,总有一种让人胃口大开的感觉。
无论是用鸡公碗装叉烧饭:
还是用鸡公碗装濑粉。
总是让人食欲大振,胃口大开:
我想原因主要还是因为:
鸡公碗阔大的碗面带来了巨有满足感的视觉冲击吧。
随着社会的发展,鸡公碗慢慢淡出了历史舞台。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更为精致、美观的碗。
像我们家,也只有在拜神的时候,才把鸡公碗拿出来装好吃的。
我家的鸡公碗
但不少广东老字号仍然沿用鸡公碗。
食客捧着厚厚的鸡公碗饮粥,粥要微微烫口才对味。
如果贪图方便,用那种又软又薄的一次性塑胶碗,观感上就大打折扣了。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餐厅打着“复古”、“怀旧”的旗号,把鸡公碗又重新搬了出来。
比如香港上环有一家咖啡厅,咖啡杯居然印上了鸡公图案。
你还别说,捧着鸡公咖啡杯喝拿铁,颇有一种古今中外交错的浪漫意味。
茶餐厅也是“复古”的重灾区。
为了打造“港风”,鸡公碗经常是店里必不可少的餐具之一。
我们现在为什么如此怀念鸡公碗呢?
说到底,鸡公碗作为平民餐具的代表,承载着老一辈,甚至是我们这一辈的集体记忆。
接地气,才是鸡公碗长盛不衰的关键。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