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神节,听五位女科学家分享疫情下的科研日常

Cell Press CellPress细胞科学 2021-11-26

无法进入实验室、工作中断、合作受阻、会议取消……疫情影响波及到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


恰逢“女神节”,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微信公众号特别邀请了5位在Cell Press期刊上发表过研究成果的女性科学家,请她们聊聊自己在疫情来袭之时,是如何克服种种苦难坚守科研阵地的。听听她们在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是什么。

Cell Press编辑部副总裁Deborah Sweet女士向这些坚守科研岗位的中国女性表示支持与鼓励: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recent paper with us!  Our thoughts are with you during this difficult time and we very much look forward to seeing all of the great research discoveries you will make in the future.  Good luck!”






“一起挨过新冠”会成为一种特殊的体验。而成千上万新冠患者的病痛时刻提醒着我们探究免疫学的初衷!


胡小玉 教授

清华大学


胡小玉教授一直致力于炎症反应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分子机制研究。重点关注于炎症因子表达及调控,巨噬细胞在抗细菌感染和自身免疫病等生理病理过程所起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以及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及自身免疫疾病的诊疗等。现阶段主要从事于炎症介质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与自身免疫病关系的相关研究,以期为自身免疫系统失调寻找到新的治疗靶位点。


Cell Press: 这次的新冠疫情是否对您日常的科研工作产生了影响?您是如何克服这些影响,坚守科研岗位的?


胡小玉教授:说影响不大是不现实的,从1月底迄今湿实验基本停顿,到岗人员仅能做到维持现有实验体系不崩塌,例如小鼠有饭吃,细胞泡液氮,钢瓶存口气而已。在此特别感谢我们学校实验动物平台的老师们,在春节加疫情双重困难下,保障全部实验动物安度鼠年,为疫后复工留下了星星火种。

 

免疫学这样的实验科学目前还做不到像某些行业那样高高在云端,诸如云养细胞和云测抗体等操作暂时还落不了地。免疫学工作者们依然需要动手通过一个个实验验证或否定提出的科学假说,而且大部分实验具有不可或缺的连贯性。科学研究不像网上追剧,按下暂停键之后可以随时继续,不会损失一分钟的剧情。实验工作暂停之后重启的过程可能长达数月,包括动物准备,试剂重购,模型调试等诸多方面。此外博士研究生们在闭门思考人生和训练厨艺之后有相当大概率把原先的文献积累和课题思路还给导师,科研思维的重启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困难摆在那里,我们主观能做的是利用这段时间修炼好内功,期待一朝功成重返实验室时个个真气充盈出招迅猛。内功修炼科目包括每周一次的远程组会和小组讨论,文献阅读与分享,以及写作指导(和随之而来的愤懑吐槽)。当下时局固然艰难,也许若干年后回头看,“一起挨过新冠”会成为一种特殊的体验。而成千上万新冠患者的病痛时刻提醒着我们探究免疫学的初衷 ——不仅仅为了满足科学好奇心,也是为了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朴素的生命相托之理想。


Cell Press:这次疫情过去之后,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胡小玉教授:来一波老北京涮羊肉就新出炉的芝麻火烧加糖蒜,吃饱之后天天有新data看,想着就莫名满足!



相关研究成果:

Cell Press封面文章:清华大学胡小玉课题组揭示肠道上皮细胞通过营养感知信号调节宿主防御的新机制

清华大学胡小玉/陈立功团队打开肌酸代谢调控免疫的大门丨CellPress对话科学家





“希望可以尽快返回办公室,给绿植浇浇水,开始正常的工作。”


刘胡丹 教授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实验血液学协会(ISEH)会员、美国癌症学会(AACR)会员。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细胞生物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医学院博士后。独立承担来自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的项目资助。


Cell Press: 这次的新冠疫情是否对您日常的科研工作产生了影响?您是如何克服这些影响,坚守科研岗位的?


刘胡丹教授:是的,我们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研究生无法返校,实验室处于关门状态。所以,大家都宅在家里读文献,写基金,写文章。我们每周跟学生们线上会议一次,讨论文献和课题,指导他(她)们写综述,写论文。


Cell Press:这次疫情过去之后,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刘胡丹教授:回到实验室和办公室,给绿植浇水,开始正常的工作。



相关研究成果:

武汉大学医学院刘胡丹教授团队在白血病靶向治疗领域的重要成果丨CellPress对话科学家





“我的学生大都非常能干、勤奋努力,而且有理想有情怀、互帮互助,我也总希望能够不误人子弟,尽我所能让我的学生都能成才,实现他们的科学梦。”


刘默芳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刘默芳研究员分别于1991年、1994年在华东理工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2000年在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分别于2000 -2005年、2005-2006年在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癌症研究所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IH)博士后研究、约翰霍浦金斯医学院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系任研究助理。2006-至今,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先后担任co-PI、RNA研究技术平台主任、研究组长。2013年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多本期刊编委、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会理事及RNA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Cell Press: 这次的新冠疫情是否对您日常的科研工作产生了影响?您是如何克服这些影响,坚守科研岗位的?


刘默芳研究员:这次新冠疫情的确对我们科研工作造成了很多影响,也的确是对我及研究组学生的一次考验。


在此过程中研究组成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努力推进实验室科研工作。比如,在大年初一(1月25号)我收到了一篇修回论文的decision,告知论文被原则上接收了,但需要进行格式更改,并给了近30条修改指示,要求我们一周内返回修改文稿。当时我和学生们都离开了上海各自回老家过年了,我随即改签回程机票准备尽快返沪,但疫情期间多个航班连续被取消,改签多次后终于在年初五回到了上海。令我感动的是,该工作的两位主要贡献者李锋和赵爽博士,都已提前在年初三乘高铁返沪,到实验室开始工作了。在我回办公室后,他们已完成了大部分论文修改工作,减轻了我很多工作量,让修改稿在一周内顺利投回去了。还有,我们有一篇Molecular Cell论文在2月3号在线发表,研究所宣传部门、Cell Press微信公众号都先后跟我联系,希望对该工作进行介绍和宣传,该论文一作王鑫博士此时正在日本东京大学合作者实验室进行一个合作研究,他收到通知后迅速联系了该研究论文的其他几位共同作者,主动协助了工作介绍。再就是,因为疫情复工延迟,实验室的液氮、CO2都将告罄,留在上海的几位研究组成员就积极想办法、各处联系,最后终于顺利解决了问题。另外,还有一件很让我特感动的事情。因为年前没有备货,我们刚复工一周实验室口罩就基本上消耗殆尽,预定的口罩到货时间难以确定,我一位已毕业研究生贺小宏博士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就给实验室捐赠来了1000个进口医用口罩,解了我们燃眉之急,非常感动,也非常欣慰有这样的学生。


我其实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在工作中总有前辈和同事不时指导帮助,在生活中总有家人好友支持陪伴。更值得我自豪的是,我们实验室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我的学生大都非常能干、勤奋努力,而且有理想有情怀、互帮互助,我也总希望能够不误人子弟,尽我所能,让我的学生都能成才,实现他们的科学梦。


因为疫情期间交通管制及复工复学延迟,我们的科研工作已受到了明显影响。鉴于现阶段疫情国际化蔓延的趋势,进口试剂耗材供应有可能会受到国外产能、国际物流等方面的影响而出现供货不稳定,可能还会进一步影响我们的科研工作。我希望在疫情过后,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试剂耗材供应,保障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我也相信,经过这次疫情考验后的实验室,将会更加团结、更加努力工作。


Cell Press:这次疫情过去之后,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刘默芳研究员:疫情过后,我最希望做的是恢复户外健步走运动。我在中学时期就是校田径队5千和1万米中长跑运动员,之后也将每周2次10公里跑步习惯保留了30年,近些年改为每天步行2万步。在疫情之前,我只要没出差,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坚持去滨江大道健步走2小时左右。我觉得运动很重要,尤其是我们这些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坐在电脑前的科研工作者,适度运动可以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保护身心健康。因为疫情期间限制外出,我现在很多时候都只能在家来回踱步到2万步,特别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可以恢复晚上的滨江健步走活动。



相关研究成果:

刘默芳团队揭示LARP7调节U6 2′-O-甲基化的新功能丨CellPress对话科学家

Cell:刘默芳团队揭示精子细胞蛋白质翻译激活机制丨CellPress对话科学家





“我想再一次致敬平凡“逆行”的一线工作者!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知道他们为了谁!”


于畅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于畅,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主要从事功能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 Energy Environ. Sci., Adv. Mater.等发表SCI论文8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16件。任J. Energy Chem.的Section Editor、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青年编委。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及“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获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和“化工与材料京博博士论文奖-铜奖指导教师”等荣誉和表彰。作为主要完成人,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


Cell Press: 这次的新冠疫情是否对您日常的科研工作产生了影响?您是如何克服这些影响,坚守科研岗位的?


于畅教授:新冠疫情的确对自己日常的科研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谨遵了国家和学校的倡导-——“防疫不停研”。

 

疫情改变科研环境,改变不了对科研工作的初心,比如说:

  • 静心思考,提前谋划,备好开学后的科研“第一战”;

  • 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及学校的优质资源,关注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动态,并阅读经典文献;

  • 凝练总结所从事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和潜在的突发问题,建立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形成方案。

 

疫情阻隔了距离,阻隔不了与前辈、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和研讨,在疫情期间,我们是这样做的:

  •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学校等防控抗疫信息,做到不恐慌,不焦虑,不传谣,不造谣,科学防控;

  • 开展线上和线下的交流和讨论。向前辈咨询和请教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 倾听学生的心声,督促学生自律,讨论科研遇到的问题,建立疫情后返回校园的实验方案等。


Cell Press:这次疫情过去之后,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于畅教授:凛冬终将离去,暖春终将到来。我相信我们必将战胜一切困难,战胜疫情,迎来百花齐放的蓬勃生机。在这里,我想再一次致敬平凡“逆行”的一线工作者!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知道他们为了谁!同时我也会做好自己的本职教学科研工作。增强自身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力争做到站位高、格局大、视野宽、做事实。



相关研究成果:

Joule:团队利用原位同步辐射揭示超级电容电极的动态重构机制丨CellPress论文速递





“疫情当前,家人、师长、朋友和学生都能平平安安的,觉得就已经很幸运了。”


付丽君 教授

南京工业大学


付丽君,南京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江苏省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为电化学储能材料和器件以及反应机理。付丽君老师分别在2004年和2010年于复旦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后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固体所做研究工作,2015年入职南京工业大学。获上海优秀博士论文奖励,荣获张家港市奖教金(2018年)和IUPAC江教授新材料青年奖(2019年),并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2018 Top 1%高被引中国作者”。


Cell Press: 这次的新冠疫情是否对您日常的科研工作产生了影响?您是如何克服这些影响,坚守科研岗位的?


付丽君教授:这次新冠疫情牵动人心,应该对每个人都有影响。对于我和学生的科研工作来说,最大的影响应该是不能返校,不能正常使用学校提供的数据库,不能开展实验任务,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和学生正常的面对面交流。但是,疫情当前,家人、师长、朋友和学生都能平平安安,觉得就已经很幸运了。这段时间,各方都在尽己所能做出一份贡献,非常感谢学校和一些机构提供的数据库资源,让我们在家里也能够进行文献阅读,开展文献调研和论文撰写的工作,也能通过一些社交平台和学生及时进行交流。


Cell Press:这次疫情过去之后,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付丽君教授:疫情过去之后,最想做的就是去爬山,去感受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相信这一天会尽快到来。



相关研究成果:

iScience:Synergy of Sulfur/Polyacrylonitrile Composite and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Promises Heat-Resistant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疫情肆虐,

Cell Press向那些战斗在疫情一线

以及默默坚守岗位的女性科学家们致敬!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Cell Press主页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