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穆紫:在方舱做志愿者,用生命影响生命 | 乐天行动派午餐分享会42期

穆紫 公益网校POA
2024-08-24

乐天行动派午餐分享会42期

她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二宝妈妈,是武汉方舱的第一批入住者。在方舱的时候看到医护人员的辛苦和努力,和几位病友一起自发成为志愿者,担任舱长,成为了方舱的“小太阳”。今天的午餐会,我们邀请到穆紫,来为我们分享她在这几个月中的经历和行动,来讲述她眼中的方舱。


以下为穆紫发言实录:



▲长按识别二维码回看本次直播及精彩互动)


国际公益学院公益网校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国际公益学院公益网校平台,提供平台与机会让我在这里进行分享。我是穆紫,200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2016年之前一直在企业做管理相关工作,现在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的经历可能跟之前分享的老师们有些不同,在武汉这次疫情中我虽然在方舱医院是一名志愿者,但同时我也是一名新冠肺炎感染者。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这几个月的经历与收获,以及从一名感染者到志愿者的心路历程。




感染新冠第27天,我第一批入住光谷方舱医院


回想起自己这几个月来的经历,也算是跌宕起伏、感慨万千。在武汉封城前三天(1月20日)我就出现了畏寒、发烧等症状,当时发烧38.2度,因为当时对新冠的认知极少,只知道感染了也没有特效药,得靠自身的免疫力,并且以为只有年龄大的老人才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即使知道自己可能感染了,也是选择在家里隔离自己扛,哪知在家里扛了几天,结果没扛住,1月24号即大年三十开始发烧到39.3度。


这一天,本应该是与家人团圆欢聚的日子,我却在医院确诊为肺炎感染。那时我的身体情况并不乐观:双肺感染,严重贫血(血红蛋白才63)!医生说要不是特殊时期,会要求我住院输血保命,因为医院当时不是定点肺炎病人接收医院,而且整个武汉市也是住院紧张、一床难求,所以,医生让回家居家隔离,并给我开了3天的打针和相应的药,然后叮嘱我必须快速补血。


从医院打完针出来已经是25号凌晨四点多了,为了保证家人的安全我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到我家另外一套空置的房子里隔离。因为还要去医院打针,25号晚上我又开车去医院,结果在路上,我突然开始全身冒汗、呼吸急促,我强撑着到了医院停车,这个时候已经上气不接下气、说话都已经是断断续续了……我赶紧打开窗户,拼命吸气,头脑中一直想着我的两个孩子,想着我的两个孩子还那么小,我不敢想象他们没有妈妈以后的生活是怎么样,所以,为了我的孩子,我必须挺过去。就这样在车上坐了近20分钟我感觉呼吸顺畅了很多,才下车去医院。可能是我的求生欲望太强烈,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呼吸急促的情况。


经过高烧10天、低热10天与病毒的拉锯战,2月11日,我的体温终于降到了37度以下。2月12号,我去医院复查,CT结果是肺部虽然还有感染,但跟之前相比明显吸收好转。当我把CT结果上报给社区,社区安排我到酒店隔离。2月17号武汉光谷方舱医院开仓,我作为第一批病人住了进去




在方舱医护人员的用心照顾下,抛开自怨自艾


可能在他人印象里,方舱医院里有广场舞、有小品,到处是医患关系融洽、其乐融融的场景,但我刚进方舱医院时,看到的是病友们之间怕被交叉感染的冷漠、洗漱冷水、厕所无人清扫、垃圾无人清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落差感。


但我们对新环境的排斥和不适很快被负责我们舱的医护人员所带给我们的感动所替代他们是来自陕西省第三批医疗团队,当我们中有人对自己病情有疑问时,他们总是耐心又专业、一遍又一遍的解答;当我们中有人有生活方面的需求时,他们也是想方设法的满足;当看到我们中有人总躺在床上时,他们就教我们跳肺部康复训练操和八段锦,想方设法让我们运动;当我们中有人提出不愿意吃水果时,他们就跟我们强调营养均衡的重要性,要我们必须保证每天吃水果、喝牛奶等。



而他们自己护目镜上已全是雾水,只能用余光看路,却还在为我们加油鼓劲;他们中有人累得站都站不稳,走路都需要同伴搀扶时,却还在岗位坚守;晚上他们还会悄悄地帮我们盖好被子……他们的付出与奉献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他们才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却照顾我们如主人般用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在这里自怨自艾呢?


于是,病友们都开始积极配合治疗,尽量多喝水、多吃饭、多运动……大家都希望自己早日康复,这样我们的医护人员就可以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



毫不犹豫加入方舱病友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团队


为了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方舱病友们自发成立了志愿者团队,主要由党员同志组成,协助医护人员处理病友们的一些日常生活问题。正如张文宏医生所说:这个时候就应该由党员同志先上,因为入党誓词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作为党员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


虽然我们是志愿者,但同时也是病患,所以我们的工作并没有明确的分工,谁有时间谁遇到事情那就去做,属于自愿行为。当然,既然做了志愿者,每个人都还是有奉献精神的,比如:男同志会主动承担体力工作,每天提着消毒水到各个舱(方舱医院近900人,分为20个舱,每个舱45人)消毒或者分发消毒纸巾等。


而我,看到需要帮助的或者可以做的,就尽量去做,比如:刚开始公用厕所无人清扫时,我每天都会用桶接水冲洗(后来厕所每天有后勤工作人员清扫);有一次后勤工作人员清洗厕所时,发现管道破裂,我协助他们拍照并上报给方舱领导,请求支援;有病友在洗浴间手被划伤请求帮助时,我也第一时间联系我们的医护人员,帮忙包扎;当外面运送生活物质或食品进方舱后,我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把物资搬运进方舱指定的仓库并进行整理分类;我还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轮流在仓库里值班,对外发放生活物资等等。



同时我看到我们舱大部分是年纪大的阿姨们,就主动承担起舱长的工作,每天负责所有人的一日三餐的领取、发放,每天搬运几十个人的饭菜,每天三餐,每次都是大汗淋漓,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因为大家都处于生病状态,我也没有请人帮忙;并且还每天登记每个人所需生活物资,到仓库领取后发放给大家;当公安人员需要暂时代管病友们的一些危险器件时,我也是及时上报并做好相关病友的思想工作。



利用专业只是给病友进行心理疏导,用生命影响生命


另外,因为自己是心理咨询师,所以我每天会与我们舱的病友们沟通,了解她们的情绪状态,对于一些情绪低落的病友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当时我们舱的有一位大姐,刚进方舱时看上去很没精神,有气无力,也不怎么吃饭,一天到晚躺在床上,总觉得自己心慌不舒服,总跟医生说要求转院,而且还说自己不知道能不能挺过去之类的话,我根据自己的经历及别人的康复情况,告诉她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候,然后暗示她只要能吃饭、多喝水,就会恢复很快等等,结果两天后她的食欲就变好了,然后我继续鼓励她,告诉她能吃就是身体恢复的表现,然后带着她一起练八段锦……一周后,她看上去就和其他病友的状态差不多了,能吃能睡能运动,而且她也对自己的康复也越来越有信心,后来这位大姐也康复出院了。


还有一位大姐,因为自己感染被小区邻居歧视,转到方舱后心情特不好,每晚都睡不着,我也是主动跟她聊天,后来发现我们之间这次感染经历很相似,她感觉终于找到了同病相怜的朋友,同时她看到我这么乐观积极,慢慢地放下了别人对她的另眼相看,也释怀了很多,也不再失眠了,后来这位大姐还主动来帮我做一些事情。



我个人还负责照顾另一个舱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婆婆是河南人,跟大家语言沟通有点障碍,而且饮食上也不太适应。我每天帮婆婆换尿布湿,每天预留多的早餐,尽量让婆婆每天每餐吃上面食,并每天叮嘱婆婆按时吃药,把婆婆的恢复情况每天跟医生沟通,同时把婆婆的情况每天及时反馈给她的家人等等。


后来这位婆婆对我也是及其信任,因为婆婆年纪大的原因,需要转到定点医院治疗,但婆婆不同意转院因为她怕去医院后没人照顾她,我得知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婆婆的家人,和她家人一起告诉了婆婆其中的利害关系:去医院会得到更好的治疗,可以早日出院等等,最后婆婆才同意转院治疗。后来我也一直与婆婆的家人保持联系,也得知婆婆现在已经康复出院。其实当初选择照顾这个婆婆时,我没有想很多,只是觉得要是我自己的家人处于这种境地我该是有多担心,将心比心而已。


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让我每天走路突破10000步,医生每天查床都很少看到我。我们舱的病友们看到我每天那么忙碌,渐渐地都主动来帮助我搬运物质、帮忙分餐等。彼此之间也不再像刚进方舱时那般冷漠,而是相互鼓励、加油,彼此分享康复心得。后来大家都说我是我们舱的“小太阳”,是我温暖了大家。其实在方舱里,我也学到了:要想去影响别人,自己去做就行了,用生命才能影响生命!




沿着在方舱开启的公益之路,继续前行


在疫情期间,我看到身边的朋友和同学,有的是一线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有的不远千里奔赴前线做着义工,有的对接海外救援团队负责医疗物质的分发,有的捐赠书籍到各个方舱医院,有的做着24小时心理公益热线……我当时有种“壮志未酬身先死”的遗憾。


后来,当我觉得自己的身体恢复良好时,我加入了“武汉语点心理公益”讲师团队,在线上给一个酒店隔离点的病友们分享我的康复心得,给他们加油和打气;我还加入了“iWill”海外华人支援平台,给正在隔离的海外华人同胞分享抗疫经历,给予他们一定的信心与支持。另外,我还加入了民间组织的一个中医微信平台,每周跟群友们分享心理学或者家庭教育知识,帮助隔离在家的他们度过无聊的隔离生活。


国外记者评论我们国家这次抗疫,说中国为什么那么快能够取得抗疫成功,因为中国人是刻在骨子里的团结。在这次疫情中,每个人都在为国家做贡献,能出力的出力,能出钱的出钱,没办法出钱出力的,就老老实实在家里隔离不给国家添乱。我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做不了英雄,那就在做好自己的本份的同时,做一点自己擅长的事情,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最后说一点,因为我们这个平台是国际公益学院平台,所以,想分享给大家我这次经历的一个感受与体会就是:


1) 公益不一定要专职专门参与,每个人都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参与到公益中。我不是专职公益人,之前的工作也和公益关系不大,只是觉得要在这次疫情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感受到了大家的正面反馈。平时也会听到有人想参与公益但是不知道从哪儿入手、如何参与,其实就是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出发,做触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汇聚能量。


2) 如果觉得自己没有擅长的事情,或者觉得自己太普通,那就做到对他人多一点微笑和尊重,有时候也能滋养他人、帮到他人。


3) 如果第一点和第二点都无法做到,有时候做好自己的本份,不给社会添乱,也是一种贡献。



最后感谢的所有在线的伙伴们,能够抽出宝贵的时间来聆听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搜索“国际公益学院”小程序,关注“我是乐天行动派”线上午餐分享会栏目,获取更多直播实录!


相关链接:

张婧:从汶川到武汉,我是提供心理避风港的志愿者 

田曦:与生命赛跑,一线志愿者在武汉的31天

郝南:铺开线上线下的生命线


战略合作方:

“社会组织抗击新冠疫情协作网络(CNC-COVID19)”,于2020年2月2日正式启动。英文名称为China NGO Consortium for COVID-19,缩写CNC-COVID19。CNC-COVID19秉承开放性、推荐制和专业性的原则,通过一线行动信息分享、一线行动专家陪伴、社会组织多元价值的传播和倡导、以及公共卫生危机响应的国际交流,在相对较长的一个响应期间,推动社会组织应急协同体系的建设。执行团队:基金会救灾协调会、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爱德基金会传一慈善文化基金。




参与午餐会直播|微信 gywx_cgpi

转载请联系 |  微信 gywx_cgpi

官网|www.gywx.org 

微博|公益网校POA 

喜玛拉雅 | 公益网校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午餐会专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公益网校POA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