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报道 | 陈永革“佛性与佛教性:佛教宗派现象的历史透视及其哲学反思”讲座顺利举办

2020年12月8日晚,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陈永革教授受我院陈越骅副教授的邀请,于人文大楼308会议室进行了题为“佛性与佛教性:佛教宗派现象的历史透视及其哲学反思”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所长王志成教授主持。人文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古籍所副所长冯国栋教授出席。本次活动是宗教学前沿系列讲座第17讲。



陈永革老师从近代学界与当代社会关于“佛法、宗教、哲学、艺术、科学”之关系的时代性观念转变(从“皆非”到“皆是”),以及近现代中国哲学看待中国僧人对印度思想的理解两方面引出问题,指出魏晋、隋唐、宋元以及明清文化界关于佛性概念认知存在显著的样态差异,不应忽视中国佛教后期直至今日的独特历史发展历程。从对牟宗三《般若与佛性》的审视出发,陈老师通过分析“如来”概念中“来”的“亲证”和“在场”两种内涵,讲述中国佛教发展史中“佛性”概念的演进模式,进而提出在统括于“闻、思、修”活动的求觉者与正觉者的互动视角下,“佛的言述”的叙事性在中国佛教的展开中生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佛教性”。陈老师以“宗的形成及转向”为实据,分析了中国佛教展开过程中以“统系”为呈现方式的佛性在场模式(如传法偈)同以“传承”为呈现方式的佛教性在场模式(如传统宗派形式的现代发展)的脉络交汇,并从历史和哲学两种角度梳理了两种模式共存的机制。陈老师以宗教建构与宗教叙事的不同视角归纳中国佛教展开过程中“佛性”与“佛教性”概念的哲学关系,并用“心法、心性、德性、教性”和“法性之境、因性之净、德性之敬、理性之化”等理论模型启发听众对佛教性概念的进一步思考。



讲座反响热烈,与会同学表示开拓了学术视野、加深了学术修养、激活了学术思维。在答疑环节中,陈永革教授又就佛教的功德概念与佛教性概念的内涵范围,以及当代青年与佛教的互动关系等问题详尽而风趣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他指出中国佛教的传统在于护国佑民,未来中国佛教也将立足国家、社会、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撰稿 | 方世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