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风故事丨张默君:书香门第女子胜男儿

清廉湘乡 2024-05-05


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开展纪律教育专项活动以文润廉,崇廉尚廉从家风故事中汲取营养 促进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增强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的思想自觉
张默君(1883-1965),原名昭汉,字漱芳,湘乡龙洞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妇女运动先驱,教育家。其父张通典是前清举人,才气纵逸,素负经世之志,倡导民权思想,光绪年间曾协助曾国荃督办两江学务。其母何承徽出身书香望族,通今博古,有“海内女师”之称。
受父母的熏陶,张默君启蒙极早,自幼聪颖。她7岁即反抗姐姐缠足,痛斥缠足的残忍,畅谈放足的理由,让反对者无话可说。8岁那年,张通典任江南水师学堂提调,赞助美国牧师在上海发起“天足会”,把会章和劝告文件寄到家中,张默君与母亲一道将天足会会章及劝告文件印制数十万份分发各地,宣传缠足的弊害以及世界各国进化强盛的道理,号召广大妇女大胆放足,自己解放自己。此事一经宣传,“放足”妇女百万。1901年,张默君进入其父创办的养正女学学习,并义务教授养正女学附小的文史伦理课。
张默君就读于上海务本女塾师范本科期间,经常与革命志士秋瑾、龚宝铨等人秘密来往,引为至交。1906年,张默君由黄兴、龚宝铨等人介绍加入同盟会,并成为同盟会秘密机关南社的成员,参与社刊的编辑发行工作。1912年后,张默君致力于女子参政和普及教育,积极联络陈鸿璧、杨季威、舒惠桢等人组建神州女界协济社,发刊《神州女报》,从事妇女运动。3月3日,张默君等以神州女界协济会的名义致书孙中山,提出女子参政的要求。张默君认为,只有普及教育才能提高女子的素质,为此在上海闸北创办一所神州女学,孙中山带头捐款万元作为开办经费。张默君身兼协济社社长及管理报社、女学的工作,聘请知名人士如陈去病、傅君剑等到校任教,对提高中国妇女的文化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31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举行第一届高等文官考试,张默君为典试委员会委员。参加考试的考生有2842人,录取者仅为103人,但无一名女子。张默君虽痛心落泪,但仍坚持不降低女子录取分数线,并坚信只要女子努力,奋起直追,下届必有考中者。1933年10月再度考试,报考者2954人,考中者101人,其中女生陈自观、倪光琼榜上有名。张默君闻听喜泪盈眶,并特地备车设宴为“两名女状元”庆祝,席间亲赠铜尺一对,中堂各一幅,以示鼓励。

(来源:湘潭女性名人家风家教故事

、湖南数字方志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