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京津雄VS长三角,都市圈加速度!


关注置顶,获取更多原创都市圈和新兴产业深度研报。

☑ 作者:顾强(华夏幸福研究院院长)

☑ 阅读全文约需8分钟,欢迎收藏转发和后台留言

_

4月23日,华夏幸福研究院院长顾强做客网易财经“长盛时间”,就都市圈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相关问题与网易传媒副总编辑姚长盛、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进行互动。


本文摘录直播中顾强院长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节点和微中心发展等问题的观点,供各位参考直播回放请点击文尾“阅读原文”直达。


一、京津冀应依靠市场机制缩小发展落差


中国的经济差距由东西差距转变为南北差距,或者说南北差距正在拉大。这是一个现象,也是一个事实北京从都市圈的角度来讲有3000万人口,有世界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有中国最大的高知群体,为什么发展差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显著缩小?


首先做一个简单的比较:从长三角看,上海跟周边城市的发展差距不大,用人均GDP做柱状图,上海一直到常州、丹阳,再到宁波、杭州,最高差只有15%左右。而北京跟周边的差距是50%,根据我们研究,北京都市圈内外落差是全国最大的。


未来落差能不能缩小,怎么缩小?京津冀发展从国家战略上启动了重要的制度框架,我认为未来十年中这条路会走通,这里面有若干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如,雄安新区的建设,大兴国际机场的开通及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也包括通州副中心的建设,一个方向往南,一个方向往东。还有一个战略是往北,冬奥会战略,往张家口方向。这些战略的实施对整个都市圈外围圈层在长期来说是受益的。短期看,各级各类规划刚刚出齐,最新的是大兴国际机场的规划,经过五年多时间规划才出齐,规划没有出齐之前,河北环京地区的很多动作、建设和土地配置等受到了比较明显的抑制和约束。从现在开始,我认为具备了加速推进、协同发展的制度条件。


对比长三角,一方面是制度条件,另一方面是市场机制。为什么长三角的差距相对于中国其它都市圈最小?这里实际上是市场机制的作用: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带来差距的缩小,包括人口的流动、创新要素的流动、资本的流动等。生产要素,比如人口,不能有效流动,主要因为几方面重要问题:交通体系是否健全?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公共服务的落差是否缩小了?北京与河北公共服务的落差,体现在基础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等方面,这些落差没有缩小的话,人口流动自然受阻,尽管有一些基于北京“大城市病”疏解的溢出,但客观上,由于这些落差的存在对人口和其它要素流动产生了阻碍。


在推进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很重要的是在交通、公共服务等相关方面缩小差距,一方面靠政府,另一方面更多要靠市场机制推动,光靠中央或河北省级政府来缩小落差是非常困难的,更多要发挥市场的作用。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相应的规划空间及承载条件


环北京都是农业地区,很多县区都是农业县,发展空间不足,缺乏规划空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环境、规划空间略有改善,发展空间正在调整过程中,需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等来实现。当然,在2004年之前南方省份的开发区已经全面开发,基本农田被大量占用,体现了同样制度条件下,南北发展理念上和发展思想上的差异。


环京地区要发展,首先至少要有规划空间,所谓的规划空间是能够建设、能够开发的基本条件,如果出了北京全是生态功能区,不可能得到发展。当然,规划空间正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比如雄安就是一个新的规划空间,本来按照常规评价可能也是农业区域,现在转变成了城市区域。


第二,北京有很多科技成果,2010年之前,根据我们观察和搜集到的资料,北京的科技成果96%是向京津冀以外转移的,第一去了长三角,第二去了珠三角。因为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有适宜的土壤和配套环境,需要有适宜的营商环境。举例看,对于目前大家都不陌生的基金、政府引导基金、PE基金,在2014年河北省产业引导基金数量和规模,相当于江苏2003年的水平。


根据我们最新的研究,北京科技成果就近转移的比重在迅速提高,如环京地区,特别是京南地区,因为承载条件改善了。我们把北京的专利最后去到的地方做了跟踪,数据挖掘发现:就近转化比重上升。再比如京北地区,北京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在加速向张家口怀来转移。这里有几方面因素,一是交通条件改善,在冬奥机遇下,京新高速开通,加上原有的京藏高速,包括京张高铁,到中关村北区只要20分钟。它现在可以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形成互补或合作关系,过去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二是北京产业政策引导,北京市区不再新建数据中心。所以产业环境也需要时间来培育。


除了空间规划,还有产业环境,以及营商和政策环境,我们也做了一个比较,同样一个项目,在长三角、在珠三角、在成渝、在武汉、在北京周边,进行政策强度比较,发现有很大落差。原因也很简单,河北整体的经济底子差,有心要培育产业,第一个项目可能下了很大的劲支持一把,那第二个、第三个呢?没有能力了。


整体来说这方面的政策力度目前仍然不够,或者仅仅靠河北的政策也是不够的,如果这三个方面都改善的话,都市圈差距会逐渐缩小,至少北京跟周边的差距会逐渐缩小,否则很难弥补。


三、节点和微中心是都市圈发展的关键


从美国经验看,在过去50到60年中,人口向西部、向南部集中,如阳光地带,而2009年开始,纽约开始第四次,或者说更多次复兴,“霜冻地带”出现再复兴。这种复兴实际上是以波士顿、费城、纽约、华盛顿为核心的,人口重新开始集聚。


不仅仅是波士华地区,五大湖地区的很多城市,最有名的铁锈地带,人口零增长,但我们也看到在2008年以后,在数字经济时代,比如西雅图、多伦多,这些地区在信息技术,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出现发展“尖峰”,至少从美国来看,现在寒冷地区和阳光地带到目前为止不相上下,从这个意义上对北方不用特别悲观,北方也有北方的优势,这是一个事实。中国和美国不一样,但寒冷地区并不是没有前途,问题是怎么才能有前途?很多高纬度地区,比如北欧一些国家,也都是发达国家。


我们回到规划空间,在北京周边的实体地域,每5平方公里2万人以上的实体地域,一共多少个?北京边上有37个,上海周边是85个,东京周边是128个,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北京特点是独大,周边发展不足。我们识别出北京都市圈核心圈范围998平方公里,人口大概有1650万人,这里也有最大的城市实体区域。北京周边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比较远的要跑到保定。其他百万级的城市基本没有,50万到100万人口的也没几个。但东京周边,上海和杭州周边,很多尽管叫县,但在国际上都算是很大的城市。比如张家港、常熟,都是200万人口的城市,城镇化率基本在85%以上。


实际上北京独大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周边的节点、副中心城市正在建设,节点城市人口量级、规模都不够。与东京差距就更大,东京都市圈人口5万到10万的城市有38个,2万到5万有45个。北京周边除了像样的县城有十几万人口,其它乡镇就都是几千到一万人的规模。正是看到这样的差距,我们认为在北京周边,副中心以及节点、微中心发育严重不足


北京周边能不能发展?有没有条件去发展?我们过去讲最多的一个条件就是资源承载能力。之前说北京发展不了很关键的原因是水资源不够,现在我们看到永定河也有水了,也流到白洋淀去了,条件是不是在改善呢?我们也看到中国科学院等专家的研究,整个西北、华北地区的降雨条件都在改善,我们认为资源承载条件也是动态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个人认为,至少在北京京南地区,有条件可以建设一些10万到20万,20万到50万,甚至50到100万人口的节点城市。一是这一带全是平原地区,二是现在真正耗水的工业已经不多了,实际上北方很多地区农业是第一大耗水产业,以现在的灌溉和节水技术,农业耗水也是可以大幅度下降的。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很多城市,包括二线城市、比较大的三线城市,第一位的投资来自于北京,比如贵阳,也就是说,北京是有投资能力的


北京怎么投呢?因为北京周边规划空间有限,有基本农田约束,没办法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句很重要的话,叫“尊重发展规律”,在中国的北部,华北、东北、西北,怎样建设才叫“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呢?这个课题很大,我们只能说从我们自己研究的角度来说,京津冀地区,在未来京津雄的范围内,可以形成一个由“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微中心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具备这样的条件


首先水资源条件在改善,其次从北京、天津、雄安的创新资源、人口素质,是能够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包括数据产业发展,也包括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发展。尽管需要各种条件,但从有没有可能的角度,是有要素能够支撑这样的产业发展。


四、新经济时代都市圈的发展逻辑和空间结构


港口在现在经济中,包括往后看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是下降的,这是我们的基本判断。原来我在北卡的时候,看北卡原来那么多港口,黑奴从非洲运过来,首先在南卡北卡上来,今天你去看,港口是有,但没有运输量。今天的纽约、波士顿也不是靠港口,它还是世界的航运中心,但跟港口本身关系不是很大了。过去的20年中,我们的出口贸易快速增加,港口的作用是很大的。今天货物进口量下降,我的看法是未来向海外运的集装箱也可能是下降的。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就都市圈发展来说,有两个简单规律:


一个是沿“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路径,先是城市的大型化、中心化,然后是都市圈化,之后是发展城市群。中国从“十二五开始提城市群建设,但那时各中心城市本身的辐射能力还不够,现在重新审视,实际是回到了先中心城市,然后都市圈,再然后是城市群的发展路径。


二是“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副中心—节点城市—微中心”的都市圈空间结构。从中国的30多个都市圈来看,这个空间结构尽管有不同的特点,但都市圈是有边界的,发改委的文件里叫“一小时通勤圈”,可能涉及中心在哪儿的问题,整体看,大概是在1.5小时的通勤时间内,因为2小时可能就需要坐高铁,开车上下班很困难。这样的通勤距离,从北京的都市圈基本可以覆盖到接近白洋淀的区域,也就是京津雄区域,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超大城市:一个北京,一个天津,西南还有未来的雄安,以及若干个中小城市,是这样一个城市群,因为它突破了我们定义的都市圈的概念,这里面有天津,还有雄安的空间结构,如果从这样的空间结构来讲,就像是放了篮球之后还可以放乒乓球,里面还有足够的空间,应该来规划、建设。


从国际上的经验和长三角的经验来看,网络形结构是非常重要,在网络结构里,用来连通这些微中心、节点城市的,是轨道以及相关大容量快速的交通体系,它们能够把网络之间的连接变得更便捷,如东京和北京的轨道交通,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区域经济里再看两个重要的概念:


一是专业化,特别是规模基础上专业化十分重要。某一个领域要有竞争力,必须要依赖专业,今天我们看纽约最大的产业是什么,是医疗健康服务,这是第一大产业,波士顿也是这样,实际上是最专业化的服务集聚区。


二是多样性,一个地区真正要走在地区或世界的前列需要多样性,而且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的多样性,也就是很多领域的专业性加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还是跟规模报酬递增有关系。


服务业的服务半径有多大?今天从数字经济的角度去讲,可能跟实体经济对比,距离的重要性是相对下降的。还是看纽约,纽约服务业的半径是多少?等于地球半径是吧。波士顿教育服务业的半径也基本是地球半径。实际上在一些能级较高的城市,其服务业半径也是比较大的。比如北京的服务业半径不仅仅是100公里半径,可能是1000公里,也可以10000公里,如果有足够的专业化,10000公里也是可以服务的,为美国的公司服务有什么不可能呢?只要你自己的专业性足够。


结 语

1、人口决定都市圈未来能级。什么样的人来,人口结构怎么样。我们也看到一些地区可能有人来,但关键是人口最终结构是怎样的,能不能有效流动。总体来说,是人口的数量红利加上质量红利,决定一个区域的未来。


2、创新决定都市圈未来高度。创新有很多变量和影响因素,除了人口结构这个重要因素,人口密度、创新本身的密度、浓度、制度、条件,都决定了创新的高度。一个城市无论是在长三角、京津冀,还是西北,最终决定因素是创新的高度。打开来看,是在一个还是多个领域能领跑中国,领跑世界。我们正在做这样的研究,中国城市在未来5~10年、10~15年中,哪些能跑到世界第一,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去决定你服务的半径,决定你整体的高度,包括在价值分配中的地位。


3、节点和微中心决定都市圈发展承载力。从北方城市来看,至少从京津雄区域来看,需要通过节点建设,加大空间密度。这对整个中心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是有帮助的,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路径。


延伸阅读:1、都市圈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2、以微中心建设为抓手促进都市圈高质量发展3、以都市圈发展破局区域经济一体化4、以“创新尖峰+产业高地”构筑都市圈经济新未来5、同城化提速,北三县跑步入圈6、线网密集,内联外通,站城一体,都市圈城轨建设哪家强?7、内外是否协同?外溢还是虹吸?看凹凸有致的都市圈8、跨城通勤看中国三大增长极一体化差距?9、大国创新的都市圈时代

直播预告:4月29日(周三),顾强做客经观新闻第十七届蓝筹年会,畅谈都市圈战略聚焦,欢迎扫码预约。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直播回放,后台回复“都市圈即可查看相关文章汇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