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是科创板成败的命门?

刘胜军 趋势微财经 2020-10-10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即可关注我们

· 全文共 2348 字,阅读时长约 6 分钟

一种新的事物诞生,往往会引发过度的憧憬。 


文 | 刘胜军

科创板以超预期的速度推进,呼之欲出,令市场热切期待。但是鉴于中国 股过去多次制度创新的经验教训,我们有必要多一些冷思考。


01

创业板之痛

十年前的 2009 年,创业板横空出世。从深交所 1999 年开始筹备创业板开始算起,堪称十年磨一剑

无疑,创业板从一开始就承载了国人无尽的期盼:中国版的纳斯达克。

十年后回望创业板,实在难言成功:

• 以 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TMD(头条、美团、滴滴为代表的创新企业,依然远走海外,令国内投资者无法分享科技革命之红利;

• 创业板不仅继承了主板的老毛病,而且增加了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率 的新问题,甚至出现套现跑路热潮,令人大跌眼镜;

• 创业板不仅没有孵化出中国的硅谷科技巨头,反而让投资者记住了万福生科、海联讯、金亚科技、欣泰电气……一大串恶性造假欺诈公司的名字;

• 2015 年泡沫,创业板一度飙出 150 倍的市梦率,最终梦醒时分韭菜哭成泪人。

▲创业板历史走势


02

科创板之新

2019 年,科创板再度点燃中国投资者的纳斯达克梦想

笔者认为,科创板与创业板最大的区别不在科技(创业板本身就有大量科技类公司),而是在于科创板后面几个字: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这一提法显然击中了创业板最大的痛点:创业板没有实施注册制,注定了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的结局

既然如此,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能否带给国人一次惊喜?

在我看来,科创板能否成功将取决于四大衡量标准:

 1. 能否放弃对发行节奏的行政调控

这一点是注册制的根本。假如发行节奏不能放开,势必出现排队效应,不仅导致事实上回归审批制,也不可避免导致科技企业融资通道变成羊肠小道,上市时间的不确定性也会让那些好企业望而却步继续远走高飞。

 2. 能否让真正创新的企业享有上市机会:

新经济当道的今天,科技创新企业具有很多与传统企业不同的特点,例如先烧钱再赢利的亏损竞争(滴滴 2018 年亏损 109 亿)。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无法用今天现有的眼光和经验去刻制模版。要从根本上解决上市门槛合理性的问题,惟有把决定权从发审委归还给投资者,证监会/交易所只负责程序性审核而不做实质性判断。要做到这一点,上市标准应该尽可能简单化、透明化。科创板初期关注硬科技,固然是稳妥起步的可行之策,但从长期来看,过度强调硬科技并不符合当今创新的大潮流

 3. 能否严格监管确保企业上市后坚持“走正道”:

长期以来,上市公司行为短期化导致了恶性循环:高位套现、业绩变脸、资产重组……惟有建立严格的监管,加大上市公司耍小聪明的成本和风险,才能引导上市公司走向靠把业绩做好获取利益的正道,而非沉迷于旁门左道。

 4. 能否真正优胜劣汰、新陈代谢:

要实现科创板的良性发展,一方面要敞开大门,另一方面要严格监管,及时无情地将失败公司、垃圾公司、造假公司退市,实现有质量的新陈代谢。1980 年至 2017 年期间,美股市场仍上市和已退市的公司数合计达到 26505 家,扣除 6898 家存续状态不明的公司,仍处于上市状态的公司 5424 家,占比 28%;已退市公司 14183 家,占比 72% 。伦交所、纳斯达克的退市率分别达到 9.5%、7.6%,远超其他交易所。相比之下,上交所和深交所退市率仅 0.3% 和 0.1% 。

因此,形象地说,科创板的成败取决于以下 点:

1. 上市门槛是不是对创新类企业更加包容了;

2. 上市是不是无需漫长的排队了;

3. 造假欺诈的成本是否大大提高了;

4. 上市后不务正业的乱重组是否减少了:要真正管住割韭菜的赵薇们

▲上海人大代表樊芸

5.公司是否不值钱了。

一种新的事物诞生,往往会引发过度的憧憬。对于科创板投资者而言,一定要记住:

• 高科技公司未必是高利润公司,一定要认真研究公司的商业模式、护城河、价值链等基本面,而非盲目追星。

• 即使是好公司,也要问问是否好价格:没人否认 BAT 是优秀公司,但如果以过高价格买入则未必有投资价值。事后看,证监会果断喊停独角兽回归是明智之举,避免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割韭菜。

• 切勿被暂时的高成长性所迷惑:企业上市招股说明书往往会包装出华丽的成长性,但一旦上市就开始变脸。科创板能否避免创业板当年的覆辙,有待时间检验。


03

关键在证监会的自我定位

科创板能否搞好,关键在于证监会能否痛下决心摆正自己的位置。长期以来,证监会在越位缺位中摇摆,这是痼疾

• 越位:证监会代替投资者选美,过于关心股价指数。

• 缺位:打击资本市场犯罪缺乏足够的力度和一致性。

1996 年高西庆发表了一篇至今仍被广泛引用的文章《证券市场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根据》,文章指出,要证监会放弃审批权,对一个从计划经济脱胎的体系而言,无疑需要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

如今,科创板已经具备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上市标准、退市红线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接下来,要看证监会能否实现灵魂深处的革命,真正以实际行动体现敬畏市场之心,该管的一定管好、不该管的坚决不管,这是科创板未来能否成功的关键。

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


推荐阅读

本轮牛市究竟能走多远?

易会满的“满分”首秀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 转载/商务合作/媒体合作 ▼

请添加微信:Li18008619561

(添加时请备注:姓名、机构、职位目的)

邮箱:qushiweicaijing@foxmail.com


▼ 欢迎关注 ▼

趋势微财经 | qushiweicaijing







喜欢就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