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瑜伽经详解版》第1章 1.3、1.4

帕坦伽利 自在之书 2023-02-07

《瑜伽经》Yoga Sutra,亦有译为《合一经》。作者帕坦伽利(Patanjali)。本文译自网站https://swamij.com/yoga-sutras.htm。

翻译者:心心夜明、空无灵音;校对:空境浮云;精校:空无灵音


1.3

Then the Seer abides in Itself, resting in its own True   Nature, which is called Self-realization.

(tada drashtuh svarupe avasthanam)

 然后见者安住自身,归于其真性,即达成自我认知/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


 【然后自性(Self)独存】:1.2所述的nirodhah训练进程达成之后,实现自性单独存在,不被诸多虚假认同(1.4)所障碍。自性独存进程使用单词realization (实现/认知),而不使用attainment (获得),是因为,并非是获得某些我们没有的东西,而是去除浮云,看到原已存在的光。比如波浪,它忘记自己是海洋的真相,幻想此刻的自己是多么伟大的形体。暂时的,它以波浪的形式存在,最终,它记起自己是海洋。两者虽然共存,但海洋是真实的,而波浪无论多美,只是相对的真实。因此,人类忘记了自己的本性,但通过瑜伽,可再次记起。

 

【觉知保持不变】:在深度冥想中可照见,思想变幻不定,像大海表面的波涛,而觉知本身从来不变,这个不变的、流动的、永恒存在的觉知仅仅在观察或见证。这一真相在冥想中被一再认知,一层又一层的意识活动被揭示,如层次渐深的海洋波流。不变的觉知会越来越清晰,直到最终只有中心觉知center of consciousness单独存在,虽然他也渗透在每一层中all the levels。

 

【见者seer】:drashtuh是见者或观者。该词并未从神学或神秘学上描绘与定义“你是谁”。这是瑜伽与瑜伽经最美的品质之一。在“见者”一词中,没有任何要相信或不信的内容,只说见者会超越种种思想模式,归于本性,见者只需持续实践纯化意识即可亲自体验结果。在英文翻译中,drashtuh常被赋与自性、灵魂、或本我等含义,这使见者的含义更清晰与易于想象,但记住Patanjali并没有说明见者的本性特征,而是让人们最终亲身去体验其本性。

 

【经验本性】:类似的,svarupe指本性。再次指出Patanjali并没有定义本性,没有需要相信或不相信的。通过实践与不执,超越虚假认同,你就能直接经验本性。然而,很多人都对本性这个内容极为好奇,想多听、多读相关的描述,这使本我、灵魂或上帝等描述广泛使用。

 

 

【意识从工具撤回】:当我们谈论冥想的阶段,常误解为“我”是践行者,我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如踏过河流垫脚石过对岸。这并不是冥想的真相。意识经验外部世界,是通过一系列的工具,逐层的向外移动,像望远镜。冥想的旅程是逆转此过程,是将注意力从望远镜般的工具中系统地撤回,使注意力回驻于纯粹的、无形的本性。

  • 感官是为头脑带来体验的工具。

  • 头脑是为智性带来体验的工具。

  • 智性是为个体带来体验的工具。

  • 个体使纯粹觉知得以经验自己。

 

 

【Purusha和Prakriti】:经由瑜伽的自我认知过程在于发现纯粹觉知(purusha)独立于所有的虚假认同(原物质prakriti的演变)。纯粹觉知与原物质原理都属于数论派(Sankhya)哲学体系的一部份。瑜伽与数论派(Sankhya)是印度哲学六派中的两派。

 

【Purusha和Prakriti的辨识】:瑜伽之道的全程即是明辨纯粹觉知(purusha)与虚假认同(原物质prakriti的演变)。这一明辨过程贯穿整个瑜伽经。以下三个小节阐明了明辨与实践及认知的联系:

  • 瑜伽八支及明辨(2.26-2.29)。

  • 高阶明辨(3.53-2.56)。

  • 智性及解脱(4.22-4.26)。

 

1.4

At other times, when one is not in Self-realization,   the Seer appears to take on the form of the modifications of the mind field,   taking on the identity of those thought patterns.

(vritti sarupyam itaratra)

 其它时候,当不觉知自性时,见者表现为意识的波动,认同于思想模式。


【当不觉知自性时】:在超越所有层次的头脑活动后(1.2),我们体验到纯粹的觉知(1.3)。但其余时间,头脑涉入许多感官体验、记忆和幻想的意识流。问题并非外部世界和记忆的存在,而是觉知认同了这些思想。这样,我们误以为“我”便等于这些思想。解决办法是分离见者与所见(2.17),体验者与被体验物,这就是瑜伽的主旨及实践。

 

 

【觉知包裹意识对象】:当一个金属雕塑者要造一个模具,他可能会先作一个石膏塑像,然后用粘土包住塑像。然后,粘土变成了模具,可以将熔化的金属倒进去。粘土采用原先石膏塑像形状的过程,就是见者Seer或自性Self认同于思想模式的过程。觉知将自己充满任何遇到的意识对象,它便表现为那个对象。其结果就是错误的认同。

 

【黄金与粘土】:将黄金融化、重塑成不同的首饰,它仍是黄金。粘土也被塑成各种器具,而它仍是粘土。虽然觉知将它自己塑成许多意识对象,觉知仍是纯粹的、独在的。觉知本身因为是无形的,所以经常描述为存在、觉知、极乐。

 

【总是意识对象】:觉知包裹的对象总是内在的、意识的对象,虽然也会有一个外在对象被感觉(indriyas)到。如果你看到闻到最喜欢的食物(或最讨厌的东西),触发的是那一体验的记忆,即意识对象。哪怕你从来没有经验过这一对象,它也是通过眼睛鼻子(和其它感官)呈现到头脑当中,就像屏幕上的电影,让见者观看。经验本身处于内在觉知和呈现对象之间,而所呈现的对象可能来自于感官感觉或记忆(或更精微的领域——内在觉察)。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处理与意识对象相关的内在觉察。也即,要训练我们的意识和感官感觉。

 

【五种意识对象的形式】:五种思想模式是源自1.5-1.11所述的虚假认同。怎样将意识从这几种类别的虚假认知中解放就是开悟的进程,也是瑜伽经的主旨。

 

【改变内在对话,将“我想要”变为“它想要”】:当喜欢或不喜欢在脑海中升起,我们会说“我想要这样或那样”或者“我不喜欢这样或那样”,实际上,这并不是“我”想要,而是“它”想要,即个体的思想模式本身(深层印象或习惯模式)欲求满足它的迷恋或排斥。

 

 

瑜伽解释了人们不能经验本我的原因是纯粹觉知认同了意识域(Chitta,1.2-1.4)的深层思想模式(Vrittis),问题在于 “我”认同了思想模式,成为“它”——“非我”的思想模式本身。看见被迷恋、排斥及恐惧染色的思想模式是自我认知至关重要的一步。最简单、直接的改正错误认知的方法是停止说“我”想要,开始说“它”想要。我们对这些个体的思想负责,它们是说话与行为之因,但它们并非是真的“我是谁”。随着冥想的深入,迷恋与排斥的染色会逐渐减弱,真我之光得以显现。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1. 《瑜伽经详解版》简介及第1章概述

  2. 《瑜伽经详解版》第1章 1.1、1.2

1、以上翻译内容出于兴趣和学习,版权属于原作者。请勿用于商业目的,否则后果自负。

2、本次修订,重新将yoga译为瑜伽,并在”samadhi合神“译为三摩地或增加标注,以便与其它通行翻译以及古译对照。


知彼岸事

观自在书

灵性翻译小站

长按二维码关注

这里“阅读原文”,进入原文英文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