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瑜伽经详解版》第2章(三)2.12-2.25打破业的连接

心心夜明 自在之书 2023-02-07

1、《瑜伽经》Yoga Sutra,亦有译为《合一经》。作者帕坦伽利(Patanjali)。以上内容皆译自网站(没有翻译人的任何解释)https://swamij.com/yoga-sutras.htm。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翻译者:心心夜明、空无灵音;校对:空境浮云;精校:空无灵音

2、此翻译内容出于兴趣和学习,版权属于原网站作者。请勿用于商业目的,否则引起的相应法律后果请自负。


 

【断开见者与所见】:打破业(因果)循环的关键是放开“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这甚至可以避免尚未显化的将来的业(2.16)。无知/不觉知(avidya,2.5)是这个连接的起因(2.24),消除无知就可以打破连接(2.25)。并最终打破业的循环。


【染色的后果】:染色(1.5,2.3)导致了出生、寿命和经历(2.13)。这些可能痛苦,也可能不痛苦(2.14),虽然瑜伽行者将其都视为痛苦(2.15),并力图避免(2.16)。


【打破连接的精微过程】:描述了事物的性质(2.18),以及元素的精微状态(2.19),并解释了见者如何认知它们(2.20)。事物是为了见者的利益而存在(2.21),而当一个人知晓了它们的真性,它们就停止了存在(2.22),虽然对其它人来说,它们依然存在。虽然如此,经文解释说,见者与所见之间的关系必须存在,以便见者能最终体验到更精微的真相(2.23)。 


【基础】:经文2.12-2.25描述了打破业的连接的能力是建立在一些基础之上的,包括稳定头脑(1.33-1.39)以及减少头脑粗染色(kleshas)(2.1-2.9)。


【关键是明辨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瑜伽八支与明辨的知识是关键工具,并在下一部分(2.26-2.29)经文中描述。


【经文2.12-2.25打破业的连接的概述】:染色(kleshas)导致了行为(karmas,业),而行为又产生了染色的潜在印象(karmashaya),这些印象会于此生或来生中激活并被体验。

只要这些染色(kleshas)存在,就有三种结果:1)出生,2)寿命,3)生命中的体验经历。由于其带有各自的优缺点(善/恶)性质,以上三个结果的体验,可能被体验为快乐或痛苦。


智慧、明辨之人视一切世间体验为苦,因为知道它们导致更多的后果、焦虑和深层习惯(samskaras),以及其他违反自然属性的行为。由于世间体验均被视为痛苦,因此未到来的苦亦要避免和放弃。


见者(主体/体验者)与所见(客体/对象/被体验者)的结合是起因,是要避免的。


【事物(可知者/对象)的性质有】:1)光明/知觉,2)活动/变性,3)惯性/停滞;他们由元素与感官力量组成,并为体验世界、解脱、开悟而存在。


【最初元素(gunas)有四种状态】:1)多样的、特定的、详细的(vishesha),2)不变的、非特定的、非详细的(avishesha),3)仅用于指示、无差别现象的、只作标记/有踪迹的(linga-matra),4)无指示、本体的、无标记/无踪迹的(alingani)。


见者实际是“看的力量”本身,似是看见或体验到了认知原则。可知对象(事物/客体)的本质或性质,只作为纯粹觉知的客体领域而存在。虽然对于已经体验到其根本、无形之真性的人来说,可知对象不再存在,但对象的外观并未毁坏,因为它们的存在仍为粗(重)形式观察事物的其他人所分享。


在见者与对象之间存在连接或关系是一种必要方式,以便见者可随后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无知/不觉知(Avidya,2.3-2.5),一种忽视的状态(译注:见者忽视本性的状态),就是这一连接产生的根本原因。


通过移除无知/不觉知(Avidya),会导致连接的失效,便通向解脱,即见者的自由或开悟状态。


2.12

Latent impressions   that are colored (karmashaya) result from other actions (karmas) that were   brought about by colorings (kleshas), and become active and experienced in a   current life or a future life.

(klesha-mula   karma-ashaya drishta adrishta janma vedaniyah)


染色(kleshas)导致了行为(karmas,业),而行为又产生了染色的潜在印象(karmashaya),这些印象会于此生或来生中激活并被体验。

【业的循环】:Karma(业)的字面意思是行为(actions)。此处,karmashaya是这些行为后果的储藏。通常,在这一储藏中的单独的印象被称为samskaras(深层印象)。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samskaras(深层印象)从karmashaya(业的储藏)中升起,导致一些行为,这些行为又产生更多(或更强)的samskaras(深层印象)进入储藏中。


【染色kleshas】:这一深层印象与行为(业)之间的循环,是源于经文1.5和2.3描述的染色。此循环往复显现的染色正是移除自我认知的障碍的关键(1.3)。


【Karmashaya或深层印象储藏】:Karmashaya,或深层印象储藏,位于意识的潜在部分,会在无意识中浮出,来到显意识当中。这些印象使得头脑(manas)通过karmendriyas(行为工具:移动/握持/讲话),在外部世界产生行为(业)。


【行为可任何时候来到】:这些行为的发生时间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此生/可见的出生(seen birth, drishta janma),也可能是来生/不可见出生(unseen births, adrishta janma)。同时,深层印象samskaras(karmashaya)的染色可能处于完全休眠,或在无意识的睡梦状态中上演。


2.13

As long as those colorings (kleshas)   remains at the root, three consequences are produced: 1) birth, 2) span of   life, and 3) experiences in that life.

(sati mule tat vipakah jati ayus bhogah)


只要这些染色存在,就有三种结果:1)出生,2)寿命,3)生命中的体验经历。

【染色导致三个后果】:业(行为)的整个原则,就是染色的深层印象(samskaras)会在将来产生更多的业。所产生的业有三种:

•  出生类型:首先,这一染色印象产生了不同类型、不同环境下的出生。

•  寿命:其次,有一种内置的寿命设定,不过寿命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决定和行为改变。

•  体验经历:第三,当这些深层印象激活并作用时,你会很自然的经历到很多与之相关的体验。


【改变深层印象(samskaras)】:描述这一过程是为改变这些深层印象铺平道路。本节经文的要点是说,只要根源的深层印象存在、并保持染色,这些后果就会产生。如果染色被消减或移除,结果就会改变。


再次记住,瑜伽的根本原则是对治染色,正如经文1.5所述。 

2.14

Because of having the nature of   merits or demerits (virtue or vice), these three (birth, span of life, and   experiences) may be experienced as either pleasure or pain.

(te hlada-paritapa-phalah   punya apunya hetutvat)


由于带有各自的优缺点(善/恶)性质,以上三者(出生、寿命、经历)可能被体验为快乐或痛苦。

有三个要点:

1. 经文2.13中所述的,出生、寿命、经历这三个结果是由储存的深层印象引起。

2. 这些深层印象各自带有优/缺点、善/恶的性质(punya/apunya)。

3. 由这些善/恶性质,印象所产生的业(行为)就会被体验为快乐(hlada)或痛苦(paritaba)。


【三种后果】:Kleshas(染色的印象,samskaras)的作用,会导致各种形式的经历。它们不会总保持在停滞中,也不会简单消失。它们必定要产生一些体验。而这些深层印象如此强烈,会导致再次投胎。因此,才会说欲望比死亡更强,因为它导致了轮回。Karmashaya(深层印象储藏)也会导致某种生命的长度。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只要思考一下,强烈的欲望总是比微弱欲望持续的长一些。


【善或恶】:虽然并不完全准确,但是“善业”和“恶业”的说法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在更宽泛的意义上,这就是punya与apunya的意思。意味着当行为导致深层印象(samskaras),它们或者是通往正面、有用方向的类型/性质,或是通往负面、无用的方向的类型/性质。这一优/缺点(善/恶)是伴随深层印象本身的性质,当此深层印象产生了行为,这第二个性质(善/恶)就随之而来。


注意,培养正向而非负向的习惯,是稳定意识的练习之一(如1.33介绍)。


【快乐或痛苦】:一旦samskaras(karmashaya深层印象储藏)导致了将来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就会因其善/恶性质,而被体验为快乐(hlada)或痛苦(paritaba)。


【规划你的业】:理解了这一过程,就会明白可以通过规划行为而决定将来的业。这将在以下几节经文中描述。


2.15

A wise, discriminating person sees   all worldly experiences as painful, because of reasoning that all these   experiences lead to more consequences, anxiety, and deep habits (samskaras),   as well as acting in opposition to the natural qualities.

(parinama   tapa samskara duhkhaih guna vrittih virodhat cha duhkham eva sarvam   vivekinah)


智慧、明辨之人视一切世间体验为苦,因为知道它们导致更多的后果、焦虑和深层习惯(samskaras),以及违反自然属性的行为。

【明辨随时间到来】:“视一切世间体验为苦”不是跟随某些灵修体系而培养的观点或信仰。相反,它来自于明辨,而这需要时间和练习。通过不断看清深层印象samskaras(karmashaya)的作用过程,深层印象导致行为,行为又产生更多的深层印象,如此循环往复,瑜伽行者逐渐看出整个过程除了痛苦一无所有。


【智慧,而非压抑】:“世间一切为苦”的表达似乎相当压抑或宿命。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这一领悟源自智慧,源自看清了世间过程的真性。瑜伽行者对这一领悟感到高兴,因为它产生更大动力,朝向自我认知,朝向那一不变、不死、不朽的永恒之我的直接体验。


【最初元素的名称和形式】:瑜伽行者看到最初元素gunas(sttvas, rajas, 和tamas)不断的改变其名称与形相,然而这些持续不断的变幻并不值得执意维持,最终,通过瑜伽实践,gunas自身溶解退回到其成因,于是解脱(4.32-4.34)。


【走上错误方向】:瑜伽行者同时也看到所有这些活动是朝向外在的,与永恒真我方向相反。由这一领悟,一个人会更强烈的向内移动,追求纯粹觉知purusha的直接体验(3.56, 4.34)。 

2.16

Because the worldly experiences are   seen as painful, it is the pain, which is yet to come that is to be avoided   and discarded.

(heyam duhkham anagatam)


由于世间体验均被视为痛苦,因此未到来的苦亦要避免和放弃。

【当前显现】:出生、寿命和体验经历(2.13)这三个后果可能会在当下或此生体验到,它们可能是快乐,也可能是痛苦(2.14)。要学会随时随地处理这些印象和行为(业)。


【将来显现】:其它karmashaya(深层印象储藏)中的samskaras(深层印象),因未受当前的染色状态或生活环境驱动,故而未在当下显现。它们仍位于意识的潜在部分,处于潜在形式,等待着时机。


【探索潜在层面】:瑜伽行者随着实践进展,不仅是对治当前会显现的业,他/她会有意地去探索无意识、潜在部分,以便发现、衰减、消除这些深层印象的染色,正如经文2.4所述。这样,才能抛弃、避免、或预防(hevam)深层印象的后果(karma业)。然后才能体验到面纱之下的,绝对/纯粹的意识。


【就像眼球表面那样敏感】:《瑜伽经》注释者Vyasa是这样描述瑜伽行者对避免未到来的苦的态度,他说,瑜伽行者的觉知变得像眼球表层那样敏感。正是由于这种高度精纯的自我觉察,他/她能发现karmashaya(深层印象储藏)中的将来的业,并在它们产生后果之前进行处理。


【见者与所见】:避免将来业的关键是打破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联系(2.17),正如后续经文所述。


2.17

The uniting of the seer (the   subject, or experiencer) with the seen (the object, or that which is experienced)   is the cause or connection to be avoided.

(drashtri drishyayoh samyogah heya hetuh)


见者(主体/体验者)与所见(客体/事物/对象/被体验者)的结合是起因,是要避免的。


【见者包裹所见】:见者与所见连接,并不是指肉眼看着对象事物。它是说纯粹觉知(1.3, 2.20)用自身包裹深层无意识中最精微的痕迹。这些深层印象(samskaras)被意识所包裹(1.4),于是无知/不觉知(Avidya,2.5, 2.24)的遗忘过程变得更加显著。这些所见对象更精微的性质在下面经文中描述。

【关键是松开连接】:此处的关键就是,在某一刻,当见者没有与任何可能的所见对象连接,就有了解脱,这正是要追求的更高的意识状态(1.3, 4.26)。不过,它是分阶段到来的。一层接一层、一个对象接一个对象,见者松开与所见之间的连接。这就是内在旅程的进程,这一进程来自于不断揭露和放下,以最终寻回核心真我。


【Samskaras(深层印象)变成单纯的记忆】:在经文1.5的基础原则中,描述了思想的五种模式,它们是染色或未染色。其中一种思想模式就是记忆。在这里的经文2.17中,描述了这一过程的完成,染色的思想过程成为单纯的记忆,不再被五种kleshas染色(2.3)。


【打破最终连接】:在本章其余部分以及第3章中,描述了打破连接的过程。在完全的描述了诸多连接如何逐步松脱以后,经文2.25和3.50描述了连接的最终打破,是在无知/不觉知被移除,以及智性与纯粹觉知之间的连接被打破之时。这意味着,即使是认知的最精微工具,也将最终从纯粹觉知上剥离。


2.18

The objects (or   knowables) are by their nature of: 1) illumination or sentience, 2) activity   or mutability, or 3) inertia or stasis; they consist of the elements and the   powers of the senses, and exist for the purpose of experiencing the world and   for liberation or enlightenment.

(prakasha kriya sthiti shilam bhuta   indriya atmakam bhoga apavarga artham drishyam)


事物(对象/可知者)的性质有:1)光明/知觉,2)活动/变性,3)惯性/停滞;他们由元素与感官力量组成,并为体验世界、解脱、开悟而存在。

【了解见者与所见】:如果我们要了解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性质、以及如何打破连接,就要了解见者和所见的性质。本节及下几节经文即描述了它们的性质。在这一节,所见(事物)的性质被简短描述为几个类型。而见者的性质在2.20描述。


【三种所见事物的大类】:基于三gunas(三种最初元素,原始组成元素),事物会呈现三种状态之一。也就是prakasha(光明,轻盈)、kriya(活动)或stithi(稳定、惯性、停滞)占主导的事物。这些元素的四种状态(2.19),这些可知对象的目的(2.18),见者与对象连接的原因(2.23),以及解脱的方法(2.25)在下面经文中描述。


【五种元素作为冥想对象】:所见事物由五元素(indriyas)地、水、火、空气和
空间(bhutas)组成。在全神瑜伽(samyama,3.4-3.6)的敏锐明辨的检视之下,无欲地放下了(1.16)这些元素本身以及它们的诸多显化。不执着于成果,直接觉察它们的本性,就可掌控五种元素(3.45)。检视对象和元素的过程,会带你更接近归于自性的目标(1.3)。


【五个indriyas作为冥想对象】:伴随着五元素及诸多对象,是五种行为(karmendriyas)与感官(jnanendriyas)的工具(indriyas)。在首先训练这些感官(2.32, 2.43)之后,这十种表达和感知方式本身,也会成为检视的对象(3.48)。经由samyama(3.4-3.6),十种感官亦被无欲放下(1.16),进一步靠近“见者归于自性”(1.3)。


【超越传统对象】:在内在精微旅途上的某些阶段,我们不仅检视传统意义上的对象事物和意识印象。我们也探索这些对象(地水火风空元素)的构成,以及感官本身(十种indriyas)。经由此精微练习,觉知穿越传统意义上的所有对象。开始了观察“观察过程”的过程,这是认知观察者本身(1.3)极其关键的一步。


2.19

There are four states of the   elements (gunas), and these are: 1) diversified, specialized, or   particularized (vishesha), 2) undiversified, unspecialized, or   unparticularized (avishesha), 3) indicator-only, undifferentiated phenomenal,   or marked only (linga-matra), and 4) without indicator, noumenal, or without   mark (alingani).

(vishesha avishesha linga-matra alingani   guna parvani)


最初元素(gunas)有四种状态:1)多样的、特定的、详细的(vishesha),2)不变的、非特定的、非详细的(avishesha),3)仅用于指示、无差别现象的、只作标记/有踪迹的(linga-matra),4)无指示、本体的、无标记/无踪迹的(alingani)。

【元素演化的四个阶段】:经文2.18中提及的所有对象和元素,都由三种最初元素(gunas)组成。当瑜伽行者的注意力逐层深入gunas,三元素看起来似乎按四个阶段演化。瑜伽行者逐渐了解了所有这些精微过程。于是,见者系统地打破了与所见的连接,正如经文2.17所述。


  • Vishesha=多样的、特定的、详细的、有分别的。

  • Avishesha=不变的、非特定的、非详细的、无分别的。

  • Linga-matra=无差别的、只作标记或有踪迹的(linga=标记/踪迹;matra=只是)。

  • Alingani=无标记/无踪迹的、无差别精微物质。


【至高的无欲(不执)】:经文1.12-1.16介绍了,实践与无欲是瑜伽的两块基石。至高的无欲(paravairagya)被描述为对gunas这三种最精微元素、构成原则、或品质本身的无欲(1.16)。gunas就是本节经文讨论的对象。


2.20

The Seer is but the force of seeing   itself, appearing to see or experience that which is presented as a cognitive   principle.

(drashta drishi matrah suddhah api   pratyaya anupashyah)


见者实际是“看的力量”本身,似是看见或体验到了认知原则。

【了解见者与所见】:正如在经文2.18中指出的,如果我们要了解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性质、以及如何打破连接,就要了解见者和所见的性质。此节经文主要描述见者的性质,下一节则描述所见。


【谁制造了连接?】:如果我们试图打破见者与所见的连接(2.17, 2.12-2.25),那么,谁是制造了这一虚假连接的“见者”呢?就是纯粹觉知purusha, atman或自性,在掌控(nirodah, 1.2)了意识域中的诸多印象之后的唯一存在(1.3)。


【连接对象的性质】:如果见者是纯粹觉知,那么,这些虚假连接的对象的性质(1.4)是什么?此即经文2.21所描述的。


2.21

The essence or nature of the knowable   objects exists only to serve as the objective field for pure consciousness.

(tad-artha eva drishyasya atma)


可知对象/事物的本质或性质,只作为纯粹觉知的客体领域而存在。

【见者和所见的关系】:虽然有无数对象,但要知道,所有对象都有一个共性,它们都被见者/自性/纯粹觉知所观察。因此,觉知与一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和觉知与众多对象间的关系是相似的——它们都拥有同样的观察者/见者。


【打破连接是类似的】:如果连接的性质类似,那么打破连接的方法也类似。这意味着,在通向自我认知的明辨过程(2.26-2.29)中,有一种基本的简洁性。这并不会让过程更简单,但看到过程中的简洁性却很有用。不管见者观察什么对象,也无论其染色(klishta),在明辨中看清的方式是相似的。因此,瑜伽行者一直坚持同样基本程序:检视、明辨、并无欲地放下(1.12-1.16)。如此不断,经由所有的专注层次(1.17),对治不同阶段的染色(2.4),可得利刃般的明辨(3.4-3.6)。 

2.22

Although knowable objects cease to   exist in relation to one who has experienced their fundamental, formless true   nature, the appearance of the knowable objects is not destroyed, for their   existence continues to be shared by others who are still observing them in   their grosser forms.

(krita-artham prati nashtam api anashtam   tat anya sadharanatvat)


虽然对于已经体验到其根本、无形之真性的人来说,可知对象不再存在,但对象的外观并未毁坏,因为它们的存在仍为以粗/重形式观察事物的其他人所分享。

【对象停止存在】:当注意力移入更加精微的存在层面,为见者(2.21)缘故而存在的对象,对这一见者而言,开始不复存在。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注意力转向内在的时候,哪怕是对冥想新手来说。起始,外部世界是一种干扰。然而,突然,当注意力真正转向内在,外部世界就好像连同所有事物、人物一起,停止了存在。当注意力向内移动,穿越地水火风空的各层显化,则这些层面对见者而言,也不再存在。


【对其它人来说,对象依然存在】:虽然对瑜伽行者而言,对象停止存在,但对其它人来说却仍然存在。比如,在上面提到的冥想者例子中,外部世界对那个人而言不存在了,却仍为其它人而存在。同样,其它精微层面,如元素和indriyas(感官,2.18)也是如此。


2.23

Having an alliance, or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s and the Self is the necessary means by which there can   subsequently be realization of the true nature of those objects by that very   Self.

(sva svami saktyoh svarupa upalabdhi   hetuh samyogah)


在见者与事物/对象之间存在连接或关系是一种必要方式,以便见者可随后认识到事物的真性。

【连接是为了了解对象】:如果见者与所见之间从未有连接,见者就无法获得客观知识。随着练习深入,会发现那些所谓的知识无非是基于无知/不觉知(Avidya, 2.5),因此根本不算是知识。


【有连接,才能打破】:然后,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虚假连接,使人们开始寻求,并找到真我(1.3)。如果一开始就没有任何连接,求道的旅程就不可能发生。换句话说,(见者和所见之间的)连接本身是必要的先决条件!因此,有时会说整个宇宙是lila,游戏。


2.24

Avidya or ignorance (2.3-2.5), the   condition of ignoring, is the underlying cause that allows this alliance to   appear to exist.

(tasya hetuh avidya)


无知/不觉知(Avidya,2.3-2.5),一种忽视的状态,是这一连接产生的根本原因。

【连接最初如何产生】:之前描述的见者与所见之间的所有连接,是以无知/不觉知(avidya,2.5)的染色(klesha,1.5, 2.3)为基础,才会产生。没有那一基础,其它连接根本无法生成。就像没有地基,墙壁和房顶也无法建筑,或者没有土壤,植物也不能生长一样。


【让地基失效】:通过使无知/不觉知(Avidya,2.5)的地基失效或消失,所有可能的连接都可有效处理。此即经文2.25所述。


2.25

By causing a lack of avidya, or   ignorance there is then an absence of the alliance, and this leads to a   freedom known as a state of liberation or enlightenment for the Seer.

(tat abhavat samyogah abhavah hanam tat   drishi kaivalyam)


通过移除无知/不觉知(Avidya),会导致连接失效,便通向解脱,即见者的自由或开悟状态。

【使无知/不觉知缺席】:此处有一个重要的观点,非常实用。通过移除无知/不觉知(avidya, 2.5),于是产生avidya的无效、缺席、不在。并非只是消除avidya的行为,而是那一无知/不觉知的缺席/不在才是目标。如果说我们的目标是消除无知/不觉知(avidya),就会令头脑不断产生无知及误解,以便能满足消除无知/不觉知的目标。如果有了我们是无知/不觉知的消除者这一虚假认同,那么越来越多的无知会因此产生,以便满足消除的目标。然而,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无知/不觉知的缺席/不在,那么意识就会变得熟练于寻找那一“无知不在”的状态,而消除无知/不觉知则成为朝向最终目标的过程的一部份(4.30)。


【超越无知/不觉知带来自由】:把无知/不觉知(avidya,2.5)视作见者与所见之间产生诸多连接(2.17)的地基(2.4),我们就可见:所有sadhana(灵性练习/修行)的关键之一是超越无知所引起的错误觉知 (2.5),它有以下四种形式:1)视短暂为永恒,2)不纯为纯粹,3)痛苦为快乐,4)非我为真我。


【工具是明辨】:如此反复使用明辨这一“利刃”,我们释放了见者与所见之间的连接(2.17),看透了无知/不觉知(avidya,2.5)的四种形式。这即是打破业的连接的过程。这一明辨过程将在经文2.26-2.29以及3.1-3.3, 3.4-3.6中描述。


相关阅读

  1. 第1章1.30-1.32障碍及解决

  2. 第1章.33-1.39稳定并清理头脑

  3. 第1章(九)1.40-1.51头脑稳定之后

  4. 第2章(一)2.1-2.9减少遮蔽自性的粗染色

  5. 第2章(二)2.10-2.11对治遮蔽真我的细微印象

读传世经典

观自在之书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